承天府過年很是熱鬧,瀟.湘館活動也多,各色遊戲玩得袁世凱不亦樂乎,真明也喜歡。有了這一老一小,柳明秋自然也跟着四處玩兒去,漸漸有了那麼一點釋放天性。王熙鳳終究有本事,愣是在年前弄來一批可可茶。雖還不能上市賣,特供是夠了。賈琮陪陳瑞錦逛了一日街回來,兩個人面對面坐在屋裡喝熱可可,霎時有種回到前世的錯覺。
偏這會子柳明秋來了,二人也懶得相迎,只在屋裡等着。待她進來,賈琮揮了揮手:“大侄女好!今兒玩的還開心麼?”
柳明秋側頭看了看他二人,道:“聽聞這些新奇點子都是琮三爺想的。”
“當然不是。”賈琮道,“都是從別處抄來的。我這人沒多大本事,就是膽子大,但凡覺得好的東西都拿來試試。好在臺灣府不過一個小島,縱然有什麼玩過了,收回來也容易。最後的經驗我都會送給幾個看好的王爺。比如燕王,本是個明主;吳王,雖然他自己算不上拔尖,卻很肯聽勸,吳國也不乏有見識的文武;蜀王,有開拓精神。還有小廬王,年歲雖小,知道輕重。”
柳明秋道:“琮三爺的用人之道是什麼?”
賈琮道:“每個人各展所長,英雄不問出處,多勞多得。”乃正色道,“西洋有位科學家叫托馬斯·愛迪生。”陳瑞錦在旁低頭輕輕一笑。“此人有云,成功是百分之九十九的努力,加上百分之一的天分;而百分之一的天分比前頭那九成九更要緊。你們這些前大內護衛個個都是人精中的人精。許多事旁人使出再多力氣也無法得成,你們卻可以。你們若將心力花在護着兩個老女人上頭,就太可惜了。何況這兩個老女人也活不了多久。”
柳明秋一驚:“琮三爺何意?”
賈琮道:“太皇太后本來就上了年歲,又諸事不順,還能活多久?慧太妃也活不了幾天了。”他微笑道,“陳王麼,說實在話,挺能幹的。放在太平盛世也能是個不錯的假太子,運氣好說不定能弄假成真。但眼下他只是個小國國主。小國國主最要不得的就是沒有志氣,偏生他就沒有。慧太妃就是壓在陳王頭上的一座大山。不搬走她,陳王就無法施展。慧太妃只擅深宮的那一套;到了陳國,她那套就不成了。宮中做事拐彎抹角,最要緊的是收拾乾淨首尾,但凡留了半點把柄也早晚被敵手拿住。而宮外做事要直接得多,故此也就省事得多。再有,宮中的規矩是極要緊的,而外頭的規矩實在不怎麼要緊。”
柳明秋道:“三爺還未說到要節。”
賈琮聳肩道:“陳王妃和她母親。”
柳明秋眉間頓時鬆懈下來:“不是慧太妃對手。”
賈琮含笑道:“賭不賭?周大梅離開慧太妃最多三個月,她就活不了。”
柳明秋道:“太妃身邊還有人呢。”
賈琮道:“若沒有那些人,慧太妃還能多活幾年。”他輕嘆一聲,“你們最可惜之處就在於,因爲底子好、就自以爲天下無敵,縱然栽過跟頭也不會吸取教訓。我很奇怪,你們都這麼年輕,怎麼會如此盲目?我舅公是你曾祖父那一輩的,他都沒有這麼盲目。”
柳明秋當真聽不懂他所言,站起來正經抱拳道:“請琮三爺指教。”
賈琮道:“火器。”柳明秋眼神一跳。賈琮隨手從自己懷中掏出一把手.槍來在手上轉了幾下,道,“此物,陳王下頭的兵士是有的。而你身爲慧太妃的要緊護衛,顯見沒有。”
柳明秋忙說:“陳王妃又豈能有這個?”
賈琮道:“以她的身份,只要想要,就能弄得到。慧太妃沒想到給護衛佩槍,是因爲她的護衛實在太厲害了,不需要。柳大侄女自己也說過,你們都是跟着周大梅的,而周大梅纔是跟着慧太妃的,這就是用心和用力的問題了。另外還有‘三個和尚沒水喝’的問題。你們一羣高手護衛一個沒什麼危險的老女人,放鬆警惕是早晚的事。橫豎我如果是陳王妃,再沒有比周大梅離開陳國更好的機會弄死慧太妃了。你不會想問我陳王妃爲什麼想弄死慧太妃吧。”
柳明秋思忖半日,道:“她就不怕事情暴露?”
賈琮道:“其一,她自小跟着慧太妃,學會了遮掩痕跡和哄騙男人。當然,哄不過慧太妃自己——可惜死人不會說話。其二,縱然陳王有所疑心,也不會太過追究。終究陳國還有不少事得靠着陳王妃母家。最要緊的是,陳王妃是陳國世子的母親,陳王只得一個兒子。沒有實在證據他是不會動世子之母的。哦對了,此事還特別好栽贓。燕王那邊查出了許多證據,雖都不是什麼鐵證,卻能旁證,疑心燕王那個死掉的兒子乃陳王動的手。燕王妃恨陳王入骨。”
柳明秋苦笑道:“那事兒當真與陳國無關。”
賈琮道:“可燕王妃就是這麼認爲的。所以我才說,栽到她頭上去極容易。只是燕王妃早已失寵,沒那麼大本事。”
柳明秋又思忖半日,道:“三爺猜錯了,王妃不會起那個心思。天下婆媳多有不睦,行動就殺人還了得?”
賈琮嗤笑道:“天下還有幾家婆母帶着一羣不會用火.槍大內護衛、並兒媳婦能弄到火.槍?又有幾家婆母會放任兒媳婦的妹子弄死她還冷眼旁觀?她昨日會放縱陳王妃的妹子,明日還會放縱旁人,心裡眼裡那個侄女兼兒媳婦都沒半點分量。我不會看錯陳王妃的。此女做事周全細緻、一擊即中,絕非肯爲人下者。不信你等着瞧。”他說得篤定,柳明秋一時竟不知該不該信。陳瑞錦在旁閒坐着喝可可茶吃點心,只做沒聽見。她心中明白,給慧太妃局必然已經設好了。
到了晚上,柳明秋特特來尋陳瑞錦說話兒。陳瑞錦瞧着她道:“在猶豫要不要去給慧太妃報信?”柳明秋點點頭。陳瑞錦欣慰道,“會猶豫就是好事。你已開始想着自己比想着東家多了。”
“東家?”
“慧太妃不是你東家,難道是你主子麼?”
柳明秋搖了搖頭。半晌,問道:“今兒下午,琮三爺說那個西洋發明家,你笑什麼。”
陳瑞錦道:“那個叫托馬斯·愛迪生的美國人,一百年後纔會出生。”柳明秋倒吸了口涼氣。
次日,柳明秋說她想回陳國一趟。真明道:“過了十五再走不遲。”袁世凱也說:“正月十五有花車遊.行!小萌小全他們說可好玩兒了!”遂拽着她不讓走。
柳明秋仍非要走,道:“我若不去,恐怕日後難安。”
真明道:“既這麼着,早去早回,拐些人回來。”柳明秋苦笑了一下,行禮告辭。袁世凱癟着嘴滿臉不高興。
她一路飛馬趕路,趕在二月初到了陳國。纔到城門口往裡望去,便見滿街素白、滿城服喪、往來百姓皆素服——陳國有國喪。柳明秋腿一軟,從馬背上栽了下來。進城略走了走,尋處茶鋪子打聽,果然是慧太妃薨了。
正月十五看花燈那一日,依着往年的規矩,慧太妃、陳王、陳王妃要與民同樂,到街頭走走。她老人家到城隍廟下了轎子,還沒開始看燈呢,人羣中忽有爆竹聲響起,嚇得百姓一陣大亂。有人高喊“護着王爺太妃——”一大羣親兵護衛涌上去。不想慧太妃竟忽然倒下了,事後聽說是捱了西洋火.槍。陳王滿城搜拿刺客,蹤跡不見。
柳明秋不自覺的便疑心到了陳王妃頭上,也不驚動旁人,獨自悄然閃入陳王府,暗暗偷聽偷看陳王妃行動言語。
這日晚上,陳王妃之母過府來瞧她,給她送了罐補湯來。趁着四下無人,母女倆都歡喜不已。瞿夫人唸佛道:“那老虔婆可算是死了!也不知是哪路菩薩幫忙收了她去。”
陳王妃道:“早年她在宮中不知結下了多少仇家。如今天下大亂,有冤的報冤、有仇的報仇。古人說萬事皆有報,果然不錯的。”如此這般說了半日,聽着並不是她們做的。
直聽到陳王妃喝完了湯、瞿夫人走了,柳明秋又跟着瞿夫人出了王府。纔要再跟着,忽有人從身後一招襲來,趕忙側閃開。與那人打了幾下,旋即認出乃是另一位女衛,忙低聲道:“我是柳明秋。”
那女衛也認出她來,也低聲道:“師父不是領着你去南邊公幹了?”
柳明秋道:“一言難盡。師父……保不齊回不來了。”
“她老人家怎麼了?”
柳明秋苦笑道:“只怕是會讓小師叔給扣下。小師叔……已經在海外打下一個大國,登基爲帝了。”擡目瞧那女衛,果然如她自己初聽此事一般,張了半日的嘴合不上。柳明秋心中莫名涌起一股奇怪的愉悅感。
這日晚上,柳明秋召集了衆師姐妹到一處,先是說了周大梅遠渡爪哇去尋周小蘭、九成會被留下,又說了太上皇無心立陳王、只以他替真太子釣魚擋刀,最後方提起賈琮猜慧太妃之死可能是陳王妃所爲。
有個女衛道:“賈琮怎麼能算得那麼準?會不會就是他乾的?”
柳明秋道:“他從不曾將慧太妃放在眼裡,甚至連王爺都不放在眼裡,殺她作甚?”
那女衛道:“他不是想收服咱們麼?”
柳明秋搖了搖頭:“他誘人以利,與慧太妃並不相干。他手上有的是火器,那位真明道長功夫強過師父。縱沒有我們,他們一樣去西洋做事。若得了咱們只不過錦上添花罷了。”
另一個女衛道:“我卻是疑心燕王的。有個燕國來的貨郎兒,年初七來的陳國住在客棧裡,正月十五那日中午退房走了。”
柳明秋道:“若是燕王所爲……只怕就沒法子報仇了。”乃看了看大夥兒,“我已決意跟着真明道長了。縱然來日改變主意去別處,也無意留在陳國。”
先頭那個女衛道:“莫非柳師姐讓賈琮迷住了?”
柳明秋道:“賈琮早讓陳師妹迷住了,旁人俱入不了他的眼。我只是覺得,既然陳王本不是太上皇相中的太子,我還留着作甚?連師父都當長公主去了。再不濟,投奔小師叔都比留在陳國有前途。”
衆女衛互視了半日,又有一個道:“柳師姐,臺灣府那頭究竟如何?”
柳明秋微笑道:“賈琮乃天人下界、千真萬確。此人最盼着我朝的能人出去打西洋人,小師叔打爪哇時他就幫了許多忙。咱們會比小師叔差麼?”此言一出,衆女衛深深淺淺的都在吸氣。“我看過世界地圖,真的很大。在承天府只呆了一個來月,卻長了好幾輩子的見識。咱們往日果然都是井底之蛙。你們,我管不着。我,是要跟真明前輩走的。不只是爲了讓西洋人多打幾年仗,也爲了再長些見識。來日我柳明秋也佔了一國去做個國主也未可知。”
衆人默然半日,無人開口,心中俱有千萬個主意在轉圈子。忽有一個說:“既是賈琮疑心王妃,可要告訴王爺?”
柳明秋道:“方纔我偷聽王妃與瞿夫人說話,當不是她們做的。”
方纔偷襲她的那個女衛道:“王妃知道咱們的本事,保不齊猜到會有人跟着她,故意那麼說的。”
柳明秋道:“既無證據,何必惹得他們夫妻不睦?”
那女衛瞧了她會子,道:“柳師姐怕是心思已飛了,不願意再多管陳國之事了吧。”
柳明秋含笑道:“我本還沒想到這一節。師妹一提醒,彷彿當真是這麼回事。”
那女衛也笑了起來,爽利道:“既這麼着,我跟着柳師姐。”
有人帶了頭、又沒了留在陳國的理由、慧太妃死了周大梅走了、尤其是周小蘭當了國主,這羣女衛沒花多少功夫,悉數跟了柳明秋。柳明秋道:“既這麼着,咱們再走一趟京城,可好。”
有個女衛問:“去京城作甚?”
柳明秋揚眉一笑:“爲了趕來陳國,我竟沒看承天府的元宵花車遊.行!虧大發了。就這麼白白的回去不划算。太皇太后身邊那些,跟着她豈不是也浪費麼?能撈幾個算幾個。人多了,打起西洋人來也容易。”
衆人又互視了幾眼,有個女衛道:“柳師姐好足的勁兒。”
柳明秋笑道:“替自己打江山和幫旁人守江山能一樣麼?”衆人心中本還有幾分忐忑,讓她豪言壯語幾句,又想起周小蘭,頓時踏實多了,也暗生幾分豪氣出來。柳明秋不費吹灰之力撬走了這些女衛。
另一頭,京城的馮紫英忽然收到一張箋子,上頭寫着:“昔年燕王次子岧乃慧太妃遣前大內護衛刺殺,某已殺之,謝燕王替某殺仇人閹黨劉登喜之恩。”乃大驚,立時揣着那玩意上燕王府求見。
司徒磐見了亦大驚:“此事可是真的?”
馮紫英查了這麼多年沒查出結果來,內裡自然巴不得這是真的,乃道:“怪道查來查去都是陳王有嫌疑卻無證據呢,原來是慧太妃所爲,只怕陳王並不知情。依我看是真的。不然,人家何苦來平白給咱們送了這麼一張箋子?”
司徒磐長出了一口氣。回頭一想,馮紫英又不是草包。若當真是綠林賊寇所爲,何至於好幾年還沒半點得用的線索?先大內護衛都是些什麼人物,司徒磐一清二楚,也難怪他查不出來。兒子死了這麼久,可算有了個結果,也結案安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