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0章 稱王?

第290章 稱王?

範忠信是金國西京大同府人士。

範家世代經商,在當地也算小有名氣。

可前些年卻栽了個大跟頭,競爭對手勾結官府,羅織罪名把他扔進大獄。

爲了保命,範家散盡大部分家財,才讓他從鬼門關撿回一條性命。

那場劫難沒打垮範忠信,他揣着僅剩的錢財,重走絲綢之路。

將中原的絲綢、茶葉倒賣至西域,又把西域的玉石、香料帶回中原。

憑藉着精明的頭腦和敢闖敢拼的性子,他硬是在刀光劍影的商路上殺出一條血路,狠賺了一筆,再次發家。

回來後的範忠信吸取了教訓,知道在這亂世,沒有靠山寸步難行。

他花重金傍上了大同府的一位高官,每月按時上供,從不含糊。

有了這層庇護,範家的生意順風順水,很快便在大同府重新站穩了腳跟。

這一日,範忠信正在後堂覈對賬目,下人忽然來報:“大掌櫃,外面有位先生來訪,說是您的故人,姓北。”

範忠信放下算盤,略一沉吟,說道:“故人?姓北?讓他進來吧,好生招待。”

他經商多年,認識的人遍佈各地,一時也想不起是誰。

很快,下人引着一位年輕男人走進來。

眼前的男人二十出頭,體型健碩,站姿挺拔如鬆,眼神銳利,一看就非尋常之輩。

可範忠信敢肯定,自己從未見過這號人物。

“這位先生,恕範某眼拙,”

範忠信拱了拱手,語氣帶着幾分疑惑,“你是?”

年輕男人微微一笑,不慌不忙地從懷中掏出一物,託在掌心。

那是塊鐵鑄令牌,巴掌大小,除了正面刻着個日月同輝的圖案,再無其他裝飾。

可當範忠信的目光剛落在令牌上的瞬間,臉色驟然大變。

他瞳孔猛地收縮,像是見了鬼一般,猛地從椅子上彈起來,帶倒了身後的木凳,發出“哐當”一聲響。

“你是從北北北~”範忠信的聲音發顫。

男人點了點頭,淡笑道:“沒錯。”

即便是經歷過大風大浪、從生死場爬回來的範忠信,此刻也無法鎮定了。

他的思緒不由自主地飄回幾年前的那次西域之行。

正是北疆軍攻破高昌的那一戰,鋪天蓋地的鐵騎如潮水般涌來,甲冑碰撞聲、戰馬嘶鳴聲震得大地都在顫抖,那是他畢生難忘的場面。

當時他以爲自己必死無疑,貨物和性命都要交代在那裡,可北疆軍並沒有殺他,反而讓他見到了一位大人物——金州都督李驍。

那是一個很年輕的漢人,談吐間自有乾坤,周身的氣場強大得讓人不敢直視。

對方問了他許多中原的事,尤其關心金國境內漢家百姓的生活。

臨走時,李驍不僅歸還了他的貨物,還派親兵護送他出了西域。

再次聽聞李驍的消息,已是去年冬天。

那時對方已成爲威名赫赫的北疆大都護,統帥着整個北疆的軍隊。

範忠信對北疆的疆域沒什麼概念,他只到過高昌便折返了,卻也知道那是個龐大而強悍的存在。

李大都護率軍征伐夏國,佔領了整個河西走廊,兵鋒直抵黃河西岸,嚇得夏國上下惶惶不可終日。

消息傳到金國時,金國君臣坐立難安,雖極力封鎖消息,普通百姓無從知曉,範忠信卻有自己的渠道。

他原以爲與那位大都護只是一面之緣,和北疆再無瓜葛,萬萬沒想到對方竟會派人尋來。

範忠信心虛地瞥了眼門外,快步上前給年輕男人斟上熱茶,姿態謙卑了許多,輕聲問道:“不知先生名諱?”

“名字只是個代號,無關緊要。”

年輕男人端起茶杯:“範掌櫃叫我老六便可。”

老六?

範忠信心裡哭笑不得,面上卻不敢怠慢,恭敬地稱呼一聲:“六先生”。

“不知大都護他老人家……一切安好?”他試探着問,語氣裡帶着幾分小心翼翼。

老六呷了口茶,淡淡點頭:“大都護一切安好,只是念及範掌櫃當年的坦誠,特讓在下前來,與掌櫃談一樁生意。”

範忠信的心提了起來,正襟危坐:“不知是何生意?”

老六擡眼看向他,嘴角勾起一抹意味深長的笑:“一樁能讓範家資產翻漲十倍的大買賣。”

“十倍?”

範忠信瞬間睜大了眼睛,呼吸猛地急促起來。

……

合蘭真沙陀的草原上,風捲着沙塵,嗚咽作響。

克烈部的鐵騎如黑雲壓境向着鐵木真的營地逼近,又聯合了鐵木真的宿敵扎木合及蔑爾乞、斡亦剌諸部。

聯軍兩倍於鐵木真所部,一場慘烈的大戰於合蘭真沙陀爆發。

鐵木真的隊伍雖奮勇抵抗,怎奈寡不敵衆。

博爾忽揮舞長槍挑落數人,卻被克烈部的重甲騎兵圍在中間。

木華黎率輕騎衝擊,也被扎木合的弓箭手射退。

廝殺從清晨持續到日暮,乞顏部的陣型漸漸潰散。

鐵木真身上添了數道傷口,看着身邊的人一個個倒下,眼中滿是血絲。

“撤!”

他嘶吼一聲,帶着殘部向北方突圍。

桑昆豈能放過,率軍緊追不捨。

鐵木真帶着殘部一路北逃,身後的追兵如影隨形。

待甩掉最後一股騎兵時,身邊只剩下十八人,人人帶傷,甲冑破碎,連戰馬都累得口吐白沫。

眼前突然出現一灣渾濁的河水,正是班朱尼河。

此時正值枯水期,河牀裸露着淤泥,僅中央有一汪淺淺的水窪,混着草根與泥沙,散發着腥氣。

鐵木真勒住馬,看着身邊一個個帶着傷痕的追隨者,又望向身後空曠的草原,慢慢翻身下馬,跪倒在河岸邊。

十八人見狀,紛紛跟着跪下。

“長生天在上!”鐵木真捧起一捧泥水,仰頭灌下。

“今日我鐵木真落難至此,蒙諸位安答不離不棄,若有朝一日重整旗鼓,定與諸位同甘共苦,共享榮華!”

“若違此誓,天人共棄!”

十八人聽聞之後,滿是感動,齊聲嘶吼道。

“願隨首領同生共死。”

聲音嘶啞卻帶着決絕,紛紛捧起泥水一飲而盡。

鐵木真站起身,拔出腰間斷刀,指向南方:“克烈部、扎木合,今日之辱,他日我鐵木真必百倍奉還!”

他將斷刀插在河岸,又解下狼皮披風系在杆上,權當旗幟。

吃過馬肉之後,鐵木真開始分派任務。

“阿術魯,你帶人去收攏潰兵;哈撒兒,你去尋找失散的家眷。”

“咱們在巴爾虎草原集結,積蓄力量,伺機復仇。”

十八人抱拳領命,分頭行動。

這一戰,乞顏部的部衆全部失散,就連鐵木真的家眷都不知所蹤。

數年的積累毀於一旦,鐵木真再次走到了人生的低谷。

只能一邊集合失散的部衆,尋找家眷,一邊北上巴爾虎草原,也就是後世的呼倫貝爾草原。

那裡遠離克烈部和扎木合的影響範圍,方便鐵木真重新恢復力量。

……

合蘭真沙陀的草場上,血腥的味道還未散盡。

大量的烏鴉和禿鷲在空中盤旋,野狼咆哮,遍地都是折斷的槍矛、散落的屍體。

成羣的乞顏部、塔塔爾諸部俘虜被繩索捆着,像一串螞蚱似的蹲在地上。

男人大多面帶悲憤,有的還在低聲咒罵鐵木真丟下他們獨自逃跑。

女人們則抱着孩子,眼神惶恐不安,時不時擡頭看看周圍手持刀槍的克烈部士兵,身體止不住地發抖。

胡立跟着桑昆巡視戰場,看着這滿地狼藉,臉上堆起淡淡笑容。

“恭喜殿下大獲全勝,鐵木真那廝狼狽逃竄,這下草原上再無人能與克烈部抗衡了。”

桑昆勒住馬,眉頭卻皺着,望着遠方空蕩蕩的草原,語氣裡滿是不甘:“勝是勝了,可惜還是讓那鐵木真跑了。”

“殿下放心,他跑不了多遠。”

胡立微微一笑,語氣篤定:“依在下看,他無外乎就是逃去巴爾虎草原,或者鑽進大鮮卑山裡。”

“殿下當命克烈部的勇士加緊追擊,絕不能給那廝喘息的機會。”

這話其實是在離開龍城的時候,李驍告訴他的。

胡立心裡更是對李驍佩服得五體投地,大都護遠在萬里之外的龍城,竟然能把漠北草原的事兒算得這麼準。

連鐵木真會戰敗,甚至會逃往巴爾虎草原都知道,簡直神了。

可桑昆聽了這話,臉上卻沒什麼喜色,反而露出幾分憂愁。

他勒轉馬頭,指着那些密密麻麻的俘虜:“追擊?難啊。”

“你可知道巴爾虎草原和大鮮卑山有多大?”

“派遣大量的勇士去圍剿鐵木真,需要耗費多少糧食?”

更何況,這次還抓住了大量的俘虜,也需要養着他們。

就算是加上從乞顏部搶來的牛羊糧食,也不一定能讓克烈部撐過下個冬天。

當然,也可以將這些乞顏部的俘虜全部殺掉,節省糧食。

但桑昆不想落個殘暴的名聲,扎木合就是因爲太狠,失了人心,才被鐵木真打敗的,這事兒他記着呢。

胡立看在眼裡,心裡早有盤算,趁機說道:“殿下要是爲難,北疆可以買下這些女奴。”

在李驍看來,北疆的女人越多越好,有能耐的男人就算納十個妾室也不算啥。

爲漢家將士繁衍更多的孩子,北疆才能更興旺。

所以,胡立這次來漠北,買女奴本就是任務之一。

桑昆卻撇了撇嘴:“我們不要那些硬邦邦的石頭,要的是能讓部民活命的糧食、牛羊。”

他對錢沒興趣。

在草原人眼裡,糧食、牛羊、鐵器這些能用的東西纔是硬通貨。

把這些女奴帶回克烈部,給勇士們生兒育女,才能讓克烈部更強大,犯不着爲一堆沒用的石頭賣給北疆。 胡立卻淡淡一笑:“糧食?北疆自然有。”

“哦?你們願意用糧食換女人?”桑昆眼睛一亮。

“當然願意,”

胡立慢悠悠地晃了晃馬鞭,眼底藏着算計:“不過糧食的價錢,可不便宜。”

“有多貴?”桑昆往前傾了傾身子。

“若是用銀子,年輕女奴能給三貫,年紀稍大或太小的給兩貫,不能生養的,我們不要。”

胡立話鋒一轉,目光掃過那些縮在地上的女俘:“可若是換糧食~”

“一石粗糧,換三個年輕女奴。年紀太大或太小的,得五個換一石。畢竟,運糧到漠北,車馬耗費可不是小數目。”

聽到這比例,桑昆的臉“唰”地沉了下去。

思緒劇烈翻涌起來。

這些女奴固然能爲克烈部生養勇士,可那得等十幾年,糧食短缺卻是火燒眉毛的事。

有了糧食,他能立刻收攏更多牧民,挑揀乞顏部降兵充實隊伍,趁勢掃平鐵木真殘部。

統一漠北的機會就在眼前,哪裡等的了十幾年?

“時不我待啊……”桑昆心中暗暗說道。

如今北疆和金國兩強相爭,纔給了克烈部對乞顏部動手的機會,若是拖到那兩頭老虎騰出手,克烈部遲早成了嘴邊肉。

“好!”

他猛地勒緊馬繮,戰馬不安地刨着蹄子,咬着牙說道:“換糧食!”

看向遠處那些縮成一團的乞顏部女人時,他眼裡最後一絲猶豫也散了。

乞顏部跟克烈部本就不是一路人。

乞顏部的根在東部草原,跟室韋人是近親。

克烈部的血脈與突厥、回鶻更近一些。

完全是兩個不同的族羣。

就算乞顏部真的絕了,他也不會眨一下眼。

“殿下的選擇,很明智。”胡立拱手笑道,眼底的光更亮了。

“相信您絕不會後悔。”

敲定了換法,桑昆忍不住追問:“你們的糧食什麼時候能到?”

“最遲兩個月。”

胡立答得乾脆:“不過,殿下若是不想讓這些女奴白吃兩個月糧食,也可以先送她們到於都今山,交給北疆駐軍。”

“世人都知北疆人講信義,斷不會賴賬。”

桑昆冷哼一聲,調轉馬頭:“不必了。兩個月而已,我克烈部還養得起。”

胡立望着他的背影,嘴角的笑意更深了。

他擡手招來隨從,低聲吩咐:“回去傳信李大掌櫃,這趟買賣,成了。”

“讓他儘快將皮子、琉璃等物資運來。”

……

龍城,大都護府書房。

李驍捏着胡立從漠北傳回的密信,輕輕搖了搖頭:“歷史的慣性,終究還是太強了。”

桑昆、扎木合這羣人,費了那麼大勁,終究還是沒能留住鐵木真。

合蘭真沙陀這一戰的結果,如歷史上一樣,讓鐵木真跑去了巴爾虎草原。

而鐵木真則是在巴爾虎重新召集部衆,慢慢恢復實力,然後又派人去向王罕請罪,離間他和桑昆的關係。

最終,找準機會偷襲了克烈部大營。

反敗爲勝。

雖然合蘭真沙陀晚了一年爆發,但還是沒有發生根本性的變化。

“果真啊,”

李驍放下密信,指尖在案几上輕輕敲擊,嘴角勾起一抹自嘲的笑:“能殺死天命之子的,怕是隻有咱們這些穿越來的。”

案上攤着六鎮擴編的軍冊,墨跡未乾的數字密密麻麻。

他指尖點過六鎮各部的士兵名冊,眼神漸漸銳利。

等這批新召士兵練出來,他便親自率軍東征,非要把鐵木真這個“天命之子”連根拔了不可。

不過眼下嘛……

李驍拿起自己根據記憶繪畫的漠北地形圖,手指在克烈部的疆域上畫了個圈。桑昆如今還佔着絕對優勢,就讓他們接着打去。

“死的人越多越好。”他低聲自語。

克烈部也是頭猛虎,遲早要跟北疆撞上,不如讓他們先跟鐵木真拼個兩敗俱傷。

反正不管最後是桑昆勝還是鐵木真贏,北疆都穩賺不賠。

而且爲了讓這場仗打得更久些,還得給克烈部添點“血”。

李驍抽出一張空白信紙,給錦衣衛千戶張石頭下達命令。

“不惜一切代價,打通界壕防線的走私渠道。”

這條路用處大着呢。

日後若真拿下漠北,必然要駐重兵鎮守。

雖說草原上能放養牛羊,但也不是所有人都能奢侈的吃羊肉。

牧民們餓極了吃草的日子,他不想讓北疆的士兵再過一遍。

漠北離金州太遠,運糧成本高得很。

從金國走私糧食,反而更加便捷。

安排完走私渠道的事宜,李驍又拿起胡立關於乞顏部女奴貿易的後續稟報。

在案上批了一行字:“按原定比例換糧,優先挑選適齡女俘,交由第六鎮妥善安置,嚴禁苛待。”

河西之戰後,他向西海遷移了兩萬戶漢民,其中很多都是單身軍漢和民夫。

爲了讓他們在西海紮根,就必須遷移更多的女子。

而漢家向來又都是以父系血脈爲重。

父爲漢,便生爲漢人。

所以,多一個女奴,便多一分生息的希望,西海的人丁便更興旺幾分。

處理完這些,案頭只剩下最後一封奏摺,封皮上“顧自忠啓奏”五個字筆力遒勁。

內容也更加勁爆。

“臣顧自忠,謹奏於大都護。”

“自大都護經營北疆以來,歷數載寒暑,敗王廷,定高昌,平河西,徵夏國,拓地千里,帶甲十萬。”

“百姓歸心,四夷臣服,此非王霸之業,實乃天命所歸也。”

“昔周室衰微,諸侯並起,秦據關中而統六合;漢承秦制,終成四百年基業。”

“今北疆雖名爲藩鎮,實則政、軍、財皆出大都護之手,金州爲基,伊犁、西海爲屏,大漠、高昌爲庫,漠北將爲牧,已然具備王畿之象。”

“臣聞‘名不正則言不順’,大都護之名,雖威震四方,然於禮法不合。”

“諸將久隨麾下,浴血奮戰,皆盼光耀門楣,六鎮軍民安居樂業,亦望有共主可奉。”

“近聞王廷不安,宋室北伐,夏國苟延,天下將亂。”

“此時正宜應天順人,進位稱王,以安北疆軍民之心,亦爲日後逐鹿中原正名。”

“臣顧自忠,頓首百拜。”

李驍逐字讀完,看着上面那“進位稱王”四個字,眼眸之中也泛起了波動。

歷史上,朱升爲朱元璋定下‘廣積糧、緩稱王’的策略,是因爲當時朱元璋的實力有限。

無論是兵力、地盤還是資源,都遠不及陳友諒、張士誠等割據勢力。

若是過早稱王,必然會成爲各方攻擊目標。

元庭雖已腐朽,但也定會首先鎮壓公開稱王稱帝的勢力。

直到擊敗了陳友諒,控制了江南之地後,朱元璋才稱‘吳王’。

現在的北疆也到了這個階段。

放眼周圍各大勢力,王廷被打的蜷縮回了楚河流域,東喀喇汗國更是不斷的賠款和親、高昌覆滅、吐蕃內亂不斷、夏國苟延殘喘、漠北諸部更是不懼爲懼。

唯一對北疆有威脅的,便是金國了。

但金國有宋國的牽制,且路途遙遠,很難發起一場大規模的遠征。

“放眼天下,竟已無一個能打的了。”

李驍低聲自語,指尖重重敲在“稱王”二字上。

這些年北疆吸納了太多部族,有漢人、有契丹、有回鶻、有乃蠻突厥等等,總得有個精神共主把他們黏起來。

以前是靠着北疆軍的絕對實力,以及利益來凝聚人心。

第220章 王廷,沒希望了第23章 地窖中的女孩第49章 去踏馬的仁義道德第70章 血賺第242章 鑄京觀,滅族第190章 擎天柱石,剿滅蒙古騎兵第93章 小男人,還挺霸道第59章 蕭思摩的長矛第180章 太陽汗的隕落,東都亂起第290章 稱王?第283章 北疆第二代甲冑第125章 河西軍校一期生第287章 世間再無高昌,唯有北疆之西州第10章 河西鐵騎,衝鋒!第174章 乃蠻王妃,可入大都督府第30章 窮途末路第35章 四堡少年郎第202章 大都督,天冷,加件衣服吧第28章 斬將第302章 活捉鐵木真第172章 一妻二妾第249章 聽聞大都護好女色,類曹丞相之風第274章 五大將軍,六鎮擴軍第47章 金刀第134章 如此江山,豈不讓人嚮往?第274章 五大將軍,六鎮擴軍第149章 北疆升起金太陽第83章 金山破第12章 護兄狂魔第248章 霍去病的姨娘是皇后,你姨娘是啥?第76章 等我回來第106章 金州第一豪強家族第99章 老李家的媳婦第156章 回鶻戰神,叫門王子第159章 文人誤國,士族皆可殺!第61章 末蠻部的末日第5章 夜半來客第212章 東都留守使第226章 北疆六鎮第171章 黃甲 紅甲 白甲第244章 蕩平甘州軍,全軍覆沒第174章 乃蠻王妃,可入大都督府第123章 外甥和孃舅第184章 蒙古第二代大妃第4章 烏茲鋼,娶媳婦?第141章 北疆大業,中道崩殂第214章 蕩平康裡聯軍第57章 蕭燕燕的神秘背景第237章 北疆不養閒人第62章 五崖寨破第143章 大軍班師,驚人的繳獲第177章 乃蠻覆滅,太陽汗的絕境第256章 焚城,大勝第34章 雷霆手段,殺雞儆猴第136章 左路軍統帥第302章 活捉鐵木真第1章 西遼,凜風將至第104章 大爭之世,金州變革第79章 掃蕩第256章 焚城,大勝第159章 文人誤國,士族皆可殺!第199章 金州鐵騎,冠絕北疆第118章 旗開得勝第159章 文人誤國,士族皆可殺!第171章 黃甲 紅甲 白甲第196章 父與子第53章 河西騎兵的號角第157章 索要公主,高昌城,破!第23章 地窖中的女孩第74章 選兵第287章 世間再無高昌,唯有北疆之西州第90章 國之重器第179章 美人計,禍國殃民第77章 鎮壓第164章 全軍覆沒,漢人不打漢人第125章 河西軍校一期生第140章 抄家滅族,拷餉第157章 索要公主,高昌城,破!第281章 子嗣昌盛,惡少與良家第259章 土地公有化,留地不留頭第78章 存亡之分,在此一舉第115章 無間道第166章 大軍班師,十萬軍戶第81章 伏殺第226章 北疆六鎮第296章 鐵木真的驚駭,北疆軍來了第7章 血債血償第53章 河西騎兵的號角第223章 嫡長子,金刀,李世昭第22章 老瞎子和老瘸子第97章 天作被,地爲牀,賊漢配蠻娘第2章 一龍,兩虎,兩豹第153章 全殲回鶻軍,剝皮抽筋,凌遲第218章 是姑父,也是姐夫第53章 河西騎兵的號角第123章 外甥和孃舅第211章 請大都督進位第228章 北疆大都護,八司參軍第27章 手握長矛,一往無前第220章 王廷,沒希望了
第220章 王廷,沒希望了第23章 地窖中的女孩第49章 去踏馬的仁義道德第70章 血賺第242章 鑄京觀,滅族第190章 擎天柱石,剿滅蒙古騎兵第93章 小男人,還挺霸道第59章 蕭思摩的長矛第180章 太陽汗的隕落,東都亂起第290章 稱王?第283章 北疆第二代甲冑第125章 河西軍校一期生第287章 世間再無高昌,唯有北疆之西州第10章 河西鐵騎,衝鋒!第174章 乃蠻王妃,可入大都督府第30章 窮途末路第35章 四堡少年郎第202章 大都督,天冷,加件衣服吧第28章 斬將第302章 活捉鐵木真第172章 一妻二妾第249章 聽聞大都護好女色,類曹丞相之風第274章 五大將軍,六鎮擴軍第47章 金刀第134章 如此江山,豈不讓人嚮往?第274章 五大將軍,六鎮擴軍第149章 北疆升起金太陽第83章 金山破第12章 護兄狂魔第248章 霍去病的姨娘是皇后,你姨娘是啥?第76章 等我回來第106章 金州第一豪強家族第99章 老李家的媳婦第156章 回鶻戰神,叫門王子第159章 文人誤國,士族皆可殺!第61章 末蠻部的末日第5章 夜半來客第212章 東都留守使第226章 北疆六鎮第171章 黃甲 紅甲 白甲第244章 蕩平甘州軍,全軍覆沒第174章 乃蠻王妃,可入大都督府第123章 外甥和孃舅第184章 蒙古第二代大妃第4章 烏茲鋼,娶媳婦?第141章 北疆大業,中道崩殂第214章 蕩平康裡聯軍第57章 蕭燕燕的神秘背景第237章 北疆不養閒人第62章 五崖寨破第143章 大軍班師,驚人的繳獲第177章 乃蠻覆滅,太陽汗的絕境第256章 焚城,大勝第34章 雷霆手段,殺雞儆猴第136章 左路軍統帥第302章 活捉鐵木真第1章 西遼,凜風將至第104章 大爭之世,金州變革第79章 掃蕩第256章 焚城,大勝第159章 文人誤國,士族皆可殺!第199章 金州鐵騎,冠絕北疆第118章 旗開得勝第159章 文人誤國,士族皆可殺!第171章 黃甲 紅甲 白甲第196章 父與子第53章 河西騎兵的號角第157章 索要公主,高昌城,破!第23章 地窖中的女孩第74章 選兵第287章 世間再無高昌,唯有北疆之西州第90章 國之重器第179章 美人計,禍國殃民第77章 鎮壓第164章 全軍覆沒,漢人不打漢人第125章 河西軍校一期生第140章 抄家滅族,拷餉第157章 索要公主,高昌城,破!第281章 子嗣昌盛,惡少與良家第259章 土地公有化,留地不留頭第78章 存亡之分,在此一舉第115章 無間道第166章 大軍班師,十萬軍戶第81章 伏殺第226章 北疆六鎮第296章 鐵木真的驚駭,北疆軍來了第7章 血債血償第53章 河西騎兵的號角第223章 嫡長子,金刀,李世昭第22章 老瞎子和老瘸子第97章 天作被,地爲牀,賊漢配蠻娘第2章 一龍,兩虎,兩豹第153章 全殲回鶻軍,剝皮抽筋,凌遲第218章 是姑父,也是姐夫第53章 河西騎兵的號角第123章 外甥和孃舅第211章 請大都督進位第228章 北疆大都護,八司參軍第27章 手握長矛,一往無前第220章 王廷,沒希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