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9章 土地公有化,留地不留頭

祁連山的風裹着血腥氣息掠過涼州大地,昔日阡陌縱橫的田野如今卻是佈滿焦土與殘骸。

折斷的西夏軍纛旗半埋在焦土中,破碎的鐵甲與兵器散落各處,有的還插在扭曲的屍體上。

凝固的暗紅血跡將肥沃的土地染成詭異的赭色。

夕陽的餘暉灑在這片修羅場上,爲滿目瘡痍鍍上一層慘淡的金黃。

數萬名西夏士兵如同行屍走肉般排列成蜿蜒的長隊,他們蓬頭垢面,眼神空洞而麻木,手中的武器彷彿有千斤重。

“快點,把兵器都放到前面去。”

“誰敢私藏,定斬不饒。”

隊伍兩側,一名北疆百戶揮舞着騎兵刀大聲喝道。

在他旁邊,還有大量手持鉤鐮槍或者弓弩的士兵們,警惕的目光看向這些排隊的西夏士兵。

看着他們將手中的長槍、弓弩、甲冑等兵器,分別堆放在一起。

在這個過程中,若有西夏士兵作亂,將會被直接射殺。

很快,數以萬計的兵器被堆放成了好幾座小山丘,佇立在荒野之中,蔚爲壯觀。

而那些扔下武器的西夏士兵們,則是又被帶到了營地邊緣。

數百名庫裡軍火頭兵正在將熬煮好的粟米粥,一桶一桶的向外搬運。

“哐哐哐哐~”

火頭兵用木勺敲打着桶壁,望着一眼望不到盡頭的西夏士兵隊伍,大聲的喊道。

“快點,都排好隊。”

“一個一個來,每人一碗,誰也不許多吃多佔。”

他雖然只是一個火頭兵,但此刻的心中卻還是升起了一絲優越感,就連腦袋都擡高了幾分,喊話的聲音都大了不少。

要知道在不久前,他和這些人一樣都是西夏士兵。

但誰讓他投降的早啊。

屬於第一批歸順北疆的俘虜,經過改造之後,順利的成爲了庫裡軍步兵。

再看這些‘新人’,一個個蓬頭垢面,面黃肌瘦,看起來好多天沒吃飽飯的樣子。

簡直太慘了。

優越感都是對比出來的,此刻的火頭兵唯有慶幸自己歸順的早。

雖然在北疆軍中也只是‘下等兵’,但起碼能吃飽飯啊。

其他火頭兵們也一樣,賣力的揮動木勺,將粟米粥盛進士兵手中的陶碗裡。

“是粥,全都是粥啊!”

看着手中滿滿的粟米粥,所有西夏士兵的神色激動,蹲坐在地上,大口吞嚥着,滾燙的粥液燙紅了喉嚨,卻無人在意。

他們已經好多天沒有吃過飽飯了,很多人都餓的頭暈眼花。

看到粟米粥,再也壓制不住激動的心情了。

“看來,咱們這條小命算是保住了。”

“是啊,北疆人能給咱們滿粥喝,起碼證明對咱們還不算太差。”

“只不過,就是不知道以後還有沒有機會回家啊。”

有人喝着喝着,突然將頭埋進碗裡,肩膀劇烈抖動,壓抑的嗚咽混着啜粥聲,在蒼涼的大地上回蕩。

對於飢餓中的人來說,沒有任何東西能比食物更有誘惑性。

北疆軍只需要付出一碗慄米粥,便足以平復大部分西夏士兵的不安與顧慮。

但想要回家,恐怕就沒那麼容易了。

有機會的話,倒是可以讓人帶信給家人,等他們在北疆站穩腳跟,可以讓家人偷偷前來團聚。

李驍留下第二鎮和第四鎮以及部分庫裡軍步兵,繼續打掃戰場,整頓戰俘。

他則是親自率領第一鎮和第六鎮前往涼州城。

只不過,當他剛剛抵達涼州城下,便得知城內派來使者求見。

夕陽西下,李驍全副甲冑,屹立於戰馬之上,遠遠的凝望着灑滿金光的涼州城。

沉聲說道:“把人帶上來,見一見吧。”

北疆軍剛剛抵達涼州城外,先休息一晚,明日一早才能攻城。

所以,見一見對方也無妨。

很快,一名中年男人便被帶到了剛剛搭建好的金帳之中。

三十多歲的模樣,穿着一件錦袍,個子不高,留着短鬚,小眼睛滴溜亂轉,臉龐上滿是諂媚,對着李驍躬身拜道。

“小人涼州主簿王洪昌,拜見大都護。”

等了好一會兒,上方纔傳來李驍冰冷的聲音:“你一個小小的主簿,有何事情求見本都?”

聲音平靜無波,宛若對待一隻螻蟻。

主簿雖然也是涼州城內的大人物,但李驍想要弄死他,比碾死一隻螞蟻還要簡單。

王洪昌站在帳中,偷偷的擡頭瞧了李驍一眼,卻是發現李驍非常的年輕。

不過二十歲左右的模樣,身穿金色甲冑,留着寸長短髮,精神抖擻,刀削般的臉龐上棱角分明,堅毅而又冷厲。

深邃的眼眸靜靜的望着他,無形中卻讓他感受到一股駭人的壓迫感。

王洪昌的身體微微一顫,連忙低下腦袋,喉結艱難地滾動聲,裝作一副氣憤填膺的語氣說道:“夏國君臣昏庸無能,罔顧蒼生。”

“朝廷軍隊更是擅自入侵我涼州沃土,燒殺搶掠無惡不作,百姓們苦其久矣啊。”

“日夜盼着大都護的正義之師到來,解救涼州軍民於水火。”

“今日方知,大都護王師終至,涼州軍民喜不勝收。”

“刺史大人上承天意,下順民心,願將涼州城雙手奉上,助北疆大軍驅逐豺狼,還涼州大地清靜安寧。”

王洪昌聲情並茂的說着,爲了自己的身家性命,大罵朝廷君臣昏庸,昧着良心說着北疆軍的好話。

爲了活命,不磕磣。

而在他說話的時候,也在偷偷瞥了眼高坐上首的李驍,見對方神色莫測,忙又低頭道:“只是刺史大人還有幾個不情之請,還請大都護見諒。”

“涼州百姓歷經戰火,貧苦困頓,只求大都護入城後能保城內老幼周全、商鋪安寧。”

“爲此,涼州城願奉上三十萬兩白銀、十萬石糧草犒勞大軍,只盼北疆大軍的仁義之名,能如祁連山的雪水,潤澤這片苦難之地。”

說罷,他直接伏在地上久久不敢擡頭,掌心的冷汗浸溼了綢緞衣袖。

帳中很是安靜,王洪昌的心臟跳動了厲害,只能聽見自己的呼吸聲。

良久過後,頭頂上終於傳來了李驍的聲音。

“回去告訴你們刺史~”

“本都可以饒恕涼州城的助紂爲虐之罪,也可以保證你涼州百姓的生命安全。”

“不過,三十萬兩銀子遠遠不夠,本都要六十萬兩,糧食要二十萬石。”

“另外,涼州城內的所有田主、大戶,要全部交出手中的耕地和草場,不得留有一畝一分。”

李驍的手指輕輕的敲打着案几,略帶斟酌的語氣說道。

涼州城的條件實在是太沒有誠意了。

本質上就是花錢買平安,等到北疆軍離開之後,涼州城還是原來的涼州城。

貴族、大戶們依舊壓在百姓的頭上作威作福,沒什麼改變。

但李驍考慮的卻是更遠。

因爲只需要攻下涼州城,便意味着整個河西走廊都成爲了北疆軍的跑馬地。

這場戰爭打的很順利,李驍已經不滿足於搶了人口和財富便走。

對河西走廊這片土地也有了更多的覬覦,尤其是甘州和涼州這兩個地方,乃是整個河西走廊的精華。

土地肥沃,水草豐盛,有着大量的農田,每年的糧食產量佔據了整個西夏的三分之一還要多。

北疆本就缺糧,若是能將甘涼二州的耕地利用起來,好處自然不必多說。

李驍的唯一顧慮就是河西走廊距離金州太過於遙遠,距離興慶府的距離更近。

若是對河西走廊的投入過大,一旦發生戰爭,金州也是鞭長莫及啊。

所以,他還在考慮一個兩全之法。

但無論如何,涼州城內的資源和土地,必須讓這些黑了心的蛆蟲們給吐出來。

而在聽到李驍的話之後,王洪昌的臉色卻是瞬間劇變:“什麼?”

“交出所有耕地和草場?”

他的心中掀起了滔天巨浪。

瞬間明白了李驍的意思,北疆軍不走了,將會留在河西走廊紮根下來。

以後的河西走廊姓‘北’了。

所有人都下意識的將北疆帶入草原遊牧民族的角色中,認爲他們單純的只是劫掠財富和人口。

現在王洪昌卻是明白了,北疆的野心比所有人想象的都要大。

“這這這~”

“大都護,這恐怕不行啊!”

王洪昌心中着急,擡起頭來哭喪着臉看向李驍說道。

“大都護,耕地可是百姓們的命根子啊!”

“您要是讓百姓們把吃飯的傢伙都給交出去,是真能餓死人的。”

六十萬兩銀子和二十萬石糧食雖然很多,但頂多就是讓城中大戶和官員們肉疼,以後也能慢慢的從賤民手中壓榨回來。

但若是沒有了耕地和草場,那可就真是斷了命根子啊。

“大都護,要不這樣可好,以後將田稅增加一倍~”王洪昌靈機一動想出了一個辦法。

他說的雖然可憐,但李驍卻是笑了,目光中更加透露出了幾絲冷厲。

王洪昌的辦法實際上就是包稅制。

耕地依舊是這些大戶的,他們每年都會將足夠的稅銀和糧食交給大都護府。

至於其他方面雖然沒說,但只要這些官員、大戶還在,耕地還掌握在他們的手中,那麼涼州城話語權自然也就還在他們手中。

北疆軍只是涼州城的太上皇而已,真正辦事的還是這些官員、大戶。

而且爲了應付北疆的錢糧,他們必然會將壓力轉嫁到百姓們的身上。

高稅收、高田租!

不僅要滿足北疆軍的錢糧所需,他們自己也定然會從中撈取好處。

百姓們怨聲載道,最後只會將仇恨轉移到北疆的身上。

起義、暴亂隨之而發,甚至會引起一連串的反應,逼的北疆軍不得不放棄涼州。

對於這裡面的關竅,李驍一眼就能看明白。

騙騙那些底蘊淺又沒見識的女真人、蒙古人還行,拿這套來對付李驍就不行了。

因爲在他的規劃中,未來的北疆並沒有這些傳統士大夫的地位。

甚至就連當前的張興華、陳沖等人也都只是過度而已。

北疆的統治根基,始終都是北疆武人集團,始終都是六鎮。

李驍已經加大對六鎮子弟的教育投入,要求這些二代、三代們在繼承先輩驍勇善戰的前提下,更要識文斷字、明心算法。

等到十年後,越來越多的六鎮子弟成長起來,北疆的底蘊將會更加深厚。

傳統士大夫階層將會逐漸失去統治基礎的作用,想要當北疆的官,首先要是個軍人。

所以,從涼州開始,李驍將耕地收歸公有,以後也照比此例。

這個政策的實施,固然會加大日後攻略中原的難度,導致各地士大夫豪強的堅決抵抗。

但還是那句話,北疆不是非士大夫不可。

李驍寧可推遲統一中原的時間,也要先練好內功,爲北疆的統治鍛造堅實的根基。

若是不從一開始便立下規矩,日後的北疆也定然難逃金國和蒙古人的結局。

看着王洪昌極力賣慘的樣子,李驍的手指輕輕敲打着桌子,臉龐上得表情越發清冷,沉凝的聲音說道。

“耕地什麼時候成了百姓的命根子了?分明是你們這些豪強大戶們的命根子纔對!”

“百姓又什麼時候又有過耕地?”

“他們的耕地不是早就在一次次天災人禍中,被你們巧取豪奪搶過來了嗎?”

天下間,還是無地的百姓更多。

耕地是不是公有,跟大部分的普通百姓都沒有關係,有關係的是豪強、大戶們。

李驍最不用在意的就是他們,更用不着依賴他們。

他就是要讓這些人知道,北疆與他們從來不是合作關係,而是統治與被統治的關係。

“老老實實的聽話,交出全部耕地和草場,本都還能給你們留下一些財產,讓你們做我北疆的順民。”

“否則,本都絕不介意將你們連根拔起。”

頓了頓,李驍伸手緩緩撫過腰間寒光凜冽的龍頭騎兵刀,殺機凜凜的聲音說道。

“北疆的刀,斬過祁連山的石,飲過西夏鐵騎的血,也不介意再多沾染涼州人的骨血。”

他猛地抽出戰刀,刀鋒劃破空氣發出尖銳的嗡鳴,即便是隔着很遠,王洪昌依舊感覺到頭皮發麻。

瑟瑟發抖的樣子,渾身汗毛直立。

李驍站起身來,刀鋒在地面上劃出一道長長的尾線,緩緩地落在了王洪昌的腦袋上,使其瞬間一個激靈,渾身劇烈顫抖起來。

“大,大都護,不要~”

李驍沒有理他,只是淡淡的聲音說道:“本都的大軍,既能踏平西夏的陣列,也能將涼州化作下一片焦土。”

“莫要心存僥倖,這方圓數百里,皆是北疆鐵騎的馬蹄能踏至之處,你們的城池、百姓,在本都的兵鋒下,脆弱得如同風中殘燭。”

話音落下,李驍再也沒有了和他廢話的興致,冷聲說道:“滾回去吧!”

“給你們一個晚上的時間,明日一早,我北疆大軍開始攻城,你們就再也沒有投降的機會了。”

下一秒,李驍那渾厚低沉的聲音響起:“滾~”

王洪昌那顫抖的身體瞬間癱軟在地,連滾帶爬的跑出了帳外。

看着他的狼狽身影,李驍不屑的搖了搖頭。

轉而持刀走出帳外,看向夕陽下的涼州城,金黃色光芒的渲染下,神聖卻又孤寂,無依無靠。

甘涼大地,良田阡陌,是最重要的糧食產區,機會就在眼前,李驍還是想試一試。

……

而另一邊,王洪昌將李驍的原話帶給了城中的豪強大戶們。

瞬間讓這些人憤怒起來。

“什麼?他們要耕地和草場?”

“這是要掘我們的根啊!”

“是啊,我蒲察家的田地都是祖祖輩輩積攢下來的,耗盡了百年心血啊,憑什麼北疆大都護的一句話就讓我們交出去?”

“不交?殺你們全家啊!”

“要是交出來,還能給你們留下一些財產過日子,或許未來還有東山再起的一天。”

“殺我全家?讓他們來好了。”

“反正沒有了耕地,我們全家也沒活路了,不如現在跟他們拼到底。”

涼州城內的官員、大戶們吵吵鬧鬧,威嚴莊重的刺史府竟然成了一片菜市場。

而蘇毗捺羅藉故病重的名義,一直沒有露面,但所有的事情卻都沒能瞞的過他。

“哼,一羣蠢豬。”

“正是有了這羣欺軟怕硬、貪得無厭的蛀蟲,我大夏才落到今天的境地。”蘇毗捺羅冷哼說道。

當初聯起手來架空自己,想要去向北疆人投降的時候,這些人可沒這麼硬氣。

現在好了,北疆人要他們的耕地,立馬就要跳起來去和北疆人拼命。

早幹什麼去了?

不過想到這件事情,蘇毗捺羅也是一陣頭疼。

他在涼州城中也有不少耕地呢,若是被北疆人要去,一輩子辛苦也就化爲烏有了。

“哎,麻煩了啊!”

很快,北疆軍的條件開始傳的滿城風雨。

“耕地?跟我有啥關係?我家的地在爺爺輩起就全都賣給蒲察老爺了。”

“俺家也沒地了。”

“那些官老爺也真是的,北疆人想要,那就給唄,地還能比命重要?”

“往年天災的時候,家裡吃不上飯,爲了活命不還是把地都賣給官老爺了?”

“你們不懂,那些官老爺們手裡的地可都是成千上萬畝,一下子交出去,不跟要他們命似的?”

“反正跟咱們也沒啥關係,給官老爺還是給北疆人種地,都沒啥區別。”

“不過我聽說,北疆人的地租只有兩成呢。”有人忽然說道。

正是錦衣衛安插進涼州城的探子,因爲戰事緊張,所以也被抓了壯丁,在守城期間自然抓住機會蠱惑這些士兵,宣傳北疆的好處。

果真,此話一出,瞬間讓周圍士兵來了興趣。

“兩成?真的啊!”

“乖乖嘞,咋這麼低啊?俺家種的要交五成租子呢!”

“若真只有兩成地租的話,給北疆人種地咱們還賺了呢。”

“是嘞,北疆人還怪好嘞。”

士兵們的口風開始轉變,從最初的漠不關心,變成隱隱期待給北疆種地。

兩成的地租,再加上兩成的田稅,百姓最終能到手六成的糧食,比起這個時代的標準要高的多。

百姓們獲利多了,北疆的利益也沒少。

甚至相比於西夏、金國、宋國的國庫收入水平,還要多得多!

誰的利益少了?

自然是中間沒了田主、士大夫階級的獲利。

將他們的利益,瓜分給了百姓和大都護府。

如此一來,既能調動百姓們的積極性,又能大幅度增加北疆的府庫收入。

兩全其美。

所以李驍在堅持的推動土地公有化。

而土地公有化還有一個好處,那便是階級晉升渠道的變化。

普通百姓不允許擁有私田,只能租種大都護府的公田。

自然也就不會再出現地方豪強和士大夫階層。

想要改變命運,就只有兩個渠道。

通過手工業買賣成爲商人,但卻無法從根本上改變階級。

一輩子的艱難拼搏,甚至還比不過孫子的一句‘爺爺,我要這個’。

想要實現階級的跨越,就只能參軍,成爲軍戶便可擁有私田,立功越多,田地也就越多。

也只有成爲了軍戶,才能擁有成爲官員的資格,社會地位也就越高。

這纔是真正可以傳給子孫後代的資本。

所以,土地公有化也是在潛意識中驅使百姓們參軍,推動北疆戰爭的車輪不斷向前。

……

相比於其他人的興致高昂,蘇仁禮卻是一直坐在一旁,情緒低落的樣子,感覺天都要塌下來了。

雖然也一樣被徵召成爲了士兵,但他卻是有着正兒八經的舉人身份。

所以也能得到些許照顧,分到一個比較輕鬆的後勤活計。

可他的心情依舊糟糕透頂,只因爲蘇家雖然是小門小戶,但也有好幾十畝耕地呢。

若是被北疆人搶走了,蘇家可就徹底沒落了。

“蘇兄,咋辦啊?”

“那羣北疆蠻子是要咱們的命根子啊。”

一個同爲舉人的士兵湊了過來,哭喪着臉說道。

他家的地更多啊!

“如今只能盡人事聽天命了。”蘇仁禮唉聲嘆氣說道。

準備找個機會回家和婆娘商量商量,她是北疆人,看能不能找到個北疆親戚,使些銀子把自家耕地給留下來。

第3章 河西堡第52章 七堡聯防,兵匪一家第267章 南宋皇城司,初聞北疆第1章 西遼,凜風將至第160章 王后,你也不想夫君被殺吧第78章 存亡之分,在此一舉第230章 北疆第一美人第166章 大軍班師,十萬軍戶第54章 十面埋伏第261章 二丫的男人是北疆大都護第135章 北疆鐵騎,恐怖如斯!第31章 少年,少女第188章 大軍凱旋,西海護軍將軍第158章 活捉高昌王,晉商行天下第36章 新軍雛形第201章 王廷地獄,西遼皇太子被活捉第69章 飛鷹王家滅第266章 大河滔滔第231章 河西軍校三期,金州武備學堂第236章 一天之內,踏平黑水城第273章 北疆八州,甘肅巡撫第117章 大王,請問罪於李驍第238章 劍指河西走廊,滅佛第81章 伏殺第184章 蒙古第二代大妃第129章 清君側,奉天靖難第162章 第一次徵西夏,玉門關第238章 劍指河西走廊,滅佛第220章 王廷,沒希望了第66章 飛鷹堡主第49章 去踏馬的仁義道德第184章 蒙古第二代大妃第218章 是姑父,也是姐夫第245章 甘肅二州淪陷,截斷河西走廊第199章 金州鐵騎,冠絕北疆第144章 鐵騎踏營,礦奴第237章 北疆不養閒人第194章 蕭家庶子,大雪龍駒第110章 政治鬥爭的開端第113章 平衡第154章 強大的金州軍第54章 十面埋伏第211章 請大都督進位第78章 存亡之分,在此一舉第222章 蕭燕燕要生了第164章 全軍覆沒,漢人不打漢人第247章 論功行賞,錢糧和女人第155章 錦衣衛第35章 四堡少年郎第92章 突變,李驍說中了第297章 衆汗之汗第237章 北疆不養閒人第96章 李副都督,左千戶第145章 金州人不打金州人第190章 擎天柱石,剿滅蒙古騎兵第183章 朮赤被俘第147章 金州都督,武成侯第273章 北疆八州,甘肅巡撫第258章 河西走廊,盡歸北疆第173章 蕭燕燕懷孕了第220章 王廷,沒希望了第110章 政治鬥爭的開端第133章 七河之殤,白魔鬼第61章 末蠻部的末日第27章 手握長矛,一往無前第258章 河西走廊,盡歸北疆第27章 手握長矛,一往無前第269章 東規大河,列郡祁連第90章 國之重器第278章 你們看他像不像一條狗啊?第235章 取一捧北疆的土,喝一碗北疆的水第298章 窩魯朵會盟,兵發乞顏部第59章 蕭思摩的長矛第276章 夜宿王宮,漢民入高昌第40章 重騎兵的威懾力第197章 東都淪陷,北海軍兵變第37章 侯寨第203章 半個時辰,我要東都城破第131章 末將李驍,願求娶楚國長公主第87章 金州副都督第125章 河西軍校一期生第256章 焚城,大勝第30章 窮途末路第298章 窩魯朵會盟,兵發乞顏部第38章 夫君,救我第300章 長生天拋棄了鐵木真,血染斡難河第167章 根基已成,軍制改革第235章 取一捧北疆的土,喝一碗北疆的水第72章 官升三級?第10章 河西鐵騎,衝鋒!第297章 衆汗之汗第173章 蕭燕燕懷孕了第93章 小男人,還挺霸道第38章 夫君,救我第229章 六鎮軍魂第244章 蕩平甘州軍,全軍覆沒第103章 金州的兩大支柱產業第31章 少年,少女第135章 北疆鐵騎,恐怖如斯!第262章 西夏朝野譁然,畏北疆如虎狼
第3章 河西堡第52章 七堡聯防,兵匪一家第267章 南宋皇城司,初聞北疆第1章 西遼,凜風將至第160章 王后,你也不想夫君被殺吧第78章 存亡之分,在此一舉第230章 北疆第一美人第166章 大軍班師,十萬軍戶第54章 十面埋伏第261章 二丫的男人是北疆大都護第135章 北疆鐵騎,恐怖如斯!第31章 少年,少女第188章 大軍凱旋,西海護軍將軍第158章 活捉高昌王,晉商行天下第36章 新軍雛形第201章 王廷地獄,西遼皇太子被活捉第69章 飛鷹王家滅第266章 大河滔滔第231章 河西軍校三期,金州武備學堂第236章 一天之內,踏平黑水城第273章 北疆八州,甘肅巡撫第117章 大王,請問罪於李驍第238章 劍指河西走廊,滅佛第81章 伏殺第184章 蒙古第二代大妃第129章 清君側,奉天靖難第162章 第一次徵西夏,玉門關第238章 劍指河西走廊,滅佛第220章 王廷,沒希望了第66章 飛鷹堡主第49章 去踏馬的仁義道德第184章 蒙古第二代大妃第218章 是姑父,也是姐夫第245章 甘肅二州淪陷,截斷河西走廊第199章 金州鐵騎,冠絕北疆第144章 鐵騎踏營,礦奴第237章 北疆不養閒人第194章 蕭家庶子,大雪龍駒第110章 政治鬥爭的開端第113章 平衡第154章 強大的金州軍第54章 十面埋伏第211章 請大都督進位第78章 存亡之分,在此一舉第222章 蕭燕燕要生了第164章 全軍覆沒,漢人不打漢人第247章 論功行賞,錢糧和女人第155章 錦衣衛第35章 四堡少年郎第92章 突變,李驍說中了第297章 衆汗之汗第237章 北疆不養閒人第96章 李副都督,左千戶第145章 金州人不打金州人第190章 擎天柱石,剿滅蒙古騎兵第183章 朮赤被俘第147章 金州都督,武成侯第273章 北疆八州,甘肅巡撫第258章 河西走廊,盡歸北疆第173章 蕭燕燕懷孕了第220章 王廷,沒希望了第110章 政治鬥爭的開端第133章 七河之殤,白魔鬼第61章 末蠻部的末日第27章 手握長矛,一往無前第258章 河西走廊,盡歸北疆第27章 手握長矛,一往無前第269章 東規大河,列郡祁連第90章 國之重器第278章 你們看他像不像一條狗啊?第235章 取一捧北疆的土,喝一碗北疆的水第298章 窩魯朵會盟,兵發乞顏部第59章 蕭思摩的長矛第276章 夜宿王宮,漢民入高昌第40章 重騎兵的威懾力第197章 東都淪陷,北海軍兵變第37章 侯寨第203章 半個時辰,我要東都城破第131章 末將李驍,願求娶楚國長公主第87章 金州副都督第125章 河西軍校一期生第256章 焚城,大勝第30章 窮途末路第298章 窩魯朵會盟,兵發乞顏部第38章 夫君,救我第300章 長生天拋棄了鐵木真,血染斡難河第167章 根基已成,軍制改革第235章 取一捧北疆的土,喝一碗北疆的水第72章 官升三級?第10章 河西鐵騎,衝鋒!第297章 衆汗之汗第173章 蕭燕燕懷孕了第93章 小男人,還挺霸道第38章 夫君,救我第229章 六鎮軍魂第244章 蕩平甘州軍,全軍覆沒第103章 金州的兩大支柱產業第31章 少年,少女第135章 北疆鐵騎,恐怖如斯!第262章 西夏朝野譁然,畏北疆如虎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