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章 倭寇作亂之根源

“對了大孫,這虎蹲炮又是何物?”

朱元璋忽然想起來剛纔朱雄英提到露樑海戰時候,所言明軍艦船上的這些武器,其中弗朗機炮既然是西洋進口,那便不必深究,但這虎蹲炮可是明軍自研,然後搬上艦船當做艦載火炮的。

既然明軍在未來能夠自研,那麼現在大概率也能造的出來。

“這虎蹲炮乃是戚繼光抗倭時”

虎蹲炮,顧名思義,就是造型跟老虎蹲着一樣的火炮,如果想象不出來那就想象一隻貓咪的蹲姿,也是一樣的,即前面是兩個前肢分別撐地,後面則是由兩個收起來的後肢和臀部作爲一個整體支撐,說白了,迫擊炮。

這東西是戚繼光改進出來的,最初的目的,就是爲了戚家軍在與倭寇的戰鬥中,能夠獲得迅猛且有效的火力支援。

但是明軍的傳統火炮,沉重不堪,上千斤的重量,基本就告別隨軍快速機動了,所以戚繼光把傳統火炮給縮短了,換到現代尺寸,只有六十多釐米,重量只有幾十斤,在《武備志》中,虎蹲炮被定義爲介於火銃和弗朗機炮之間的火力,主要採用三十兩的大鉛彈或大石彈來作爲彈藥,跟迫擊炮作爲連排支援火力的戰術地位是一樣的。

當然了,哪怕是戚繼光也不能憑空造物,縮短火炮尺寸和減輕重量,是必然要付出代價的,那就是虎蹲炮的平射射程被大大縮短了,而這個問題,則由前面的鑄鐵兩腳架擡高火炮仰角,用曲射增加的射程進行了彌補,所以虎蹲炮的改進整體上是非常成功的。

而朱雄英只是把原理這麼稍稍一說,朱元璋就聽懂了。

縮短炮管,減輕重量,加裝兩腳架.按照大明現在的能力,大批量的製造這種虎蹲炮很簡單,沒什麼技術難度。

而即便沒有所謂的弗朗機炮,不能做到上千步的遠距離平射,有這種五百步的火力,在海戰中,依舊能夠形成降維打擊,只要航速快、護甲厚,靠着火炮的射程,完全可以不斷放風箏把敵人打的找不着北。

但是朱雄英的三言兩語中,卻有些信息,讓朱元璋頗感不安。

“日後倭寇大規模作亂?可這根源又在何處?”

朱元璋有些費解,哪怕沒有現在的轉變,大明依舊堅持海禁政策,按理說不應該發生大規模的倭寇作亂。

要知道,倭寇作亂的問題現在就已經有了,但倭寇問題對於大明的統治影響可以說是極小,因爲沿海都是城池寨堡,明軍還發現了倭寇“候順風而進”的規律,按照這個規律,明軍可以時刻調整海防重心,洪武朝的海防可以說是固若金湯,倭寇就算襲擾也得不到什麼利益,反而會蒙受損失,長此以往,搶不到錢還得把命搭上倭寇作亂圖個什麼呢?

所以朱元璋敏銳地覺得,肯定是以後有什麼變故,而且不是小變故,所以才能氾濫到嚴重影響到東南沿海地區百姓生產生活的地步。

“因爲兩頭堵,大明海禁,日本也海禁,但兩國之間還有大量的貿易需求.” 鮮爲人知的是,日本在倭寇作亂時期也是搞海禁的。

大明撤銷市舶司停止勘合貿易的理由很簡單,嘉靖二年,來華進行貿易的日本商人因爲在寧波持械鬥毆殃及了當地軍民,造成了大規模傷亡,這種重大惡性事件發生了,大明必須給日本點顏色瞧瞧。

結果日本幕府當時也獲取不了海貿的利益,所以索性跟着海禁了。

海禁政策對正常的海外貿易活動造成了毀滅性打擊,但海外貿易的巨大利潤卻促使着無數人前赴後繼,這就導致了東南一帶的私人海外貿易開始猖獗,完全取代了官方海外貿易,而由於私人海外貿易是不合法的,所以在水師的緝私船的威脅下,海貿商人們開始利用手中的金錢發展海上武裝,用武力給自己的走私護航。

“但如果僅僅是這樣,整體來講,也就是海貿走私的問題,還沒造成倭寇大規模作亂,主要是當時去談判的大臣,把相對而言願意守序的最大海商集團首領汪直給誘殺了,而汪直死後,所有的海商都知道朝廷不可信,因此,他們走向了另一個極端開始用利益驅使海盜、遊民、漁民、逃亡軍戶追隨倭寇進行搶劫掠奪活動,連貿易都不做了,直接搶。”

實際上,爲什麼洪武朝沒有大規模的倭寇作亂?因爲外來的倭寇在沒有內應引導的情況下,侵擾東南沿海地區時極易被剿滅,但是如果有了內應侵擾活動就變得很簡單了,這些內應都是當地土生土長的大明百姓,不僅熟悉軍隊佈防,還知道當地的水文地理條件,這就相當於直接開單方面的戰爭迷霧了,明軍不知道倭寇虛實,而倭寇卻能專挑明軍軟肋打。

那明軍的情況又如何呢?到了明朝中期,因爲大規模的土地兼併,衛所制存在的基礎,也就是軍田,遭到了大規模的霸佔,衛所兵基本等同於軍官的家奴,因此沿海衛所兵大量逃離,其中一部分,甚至直接去當倭寇了.剩下的沿海衛所兵,基本上都是老弱病殘,再加上軍餉常年拖欠,艦船武器年久失修,根本就沒什麼戰鬥力可言,面對倭寇的襲擊,別說是抵抗了,自保都費勁,毫無戰鬥力可言。

而且,根據《明史.倭寇傳》和《嘉靖實錄》的記載,倭寇作亂中,真正的倭寇只佔總數的三成左右,剩下七成都是明人海盜、遊民、漁民、逃亡軍戶,胡宗憲在《籌海圖編》中列出的14股最大倭寇的57個頭目裡,明人佔46人,倭人只有11人,就相當於在倭寇的管理層,大明本地人直接達到了八成之多。

“所以,倭寇作亂的根源,還在大明的制度本身,經濟會隨着時間發展,過去的海禁政策在戰亂剛剛平定,沒有多少剩餘物產的情況下還沒問題,經濟發展了就肯定要開海,而若是有官方主導的正常海貿活動,走私就不會如此猖獗,沿海商人百姓有條合法的活路,也必不會勾結倭寇作亂。”

朱雄英的話語,讓朱元璋的面色,變得凝重了起來。

朱元璋本能地不願意相信,自己的制度會給後世的大明造成阻礙,但他還是不得不開始認真思考,大孫所言的未來,究竟有沒有發生的可能性?

然而,越是思考,朱元璋就越覺得,如果不改變海禁政策,那麼未來朝着大孫預測的發展,可能性是極大的!

因爲,哪怕是他想要建立一個大農村社會,可人性逐利的基因,依舊是刻在骨子裡的,不是一個海禁政策能夠阻止的。

正是因爲人性逐利,所以軍官纔會兼併軍田,致使衛所制崩壞;商人才會進行走私,甚至不惜武裝走私,來對抗海禁.人性,從古至今都是如此,怎麼會是他能改變的?

所以,既然現在決定以後要搞“下西洋”的官方海外貿易,那麼這個口子一開,隨着時間的發展,民間海外貿易也是攔不住的,而如果朝廷順其自然進行開海,固然可以收穫巨大的利益,但人心也會隨之變遷,朱元璋制定的社會制度,就必然會遭到破壞,這背離了他的理想。

但換個角度想想,朱元璋也感到了一絲無力,難道他不搞官方海外貿易,日後就沒有皇帝搞嘛?不可能的,爲了充實國庫,肯定有人搞。

同樣的道理,只要經濟從元末戰亂中恢復了,隨着人口的快速增長,私人海外貿易也是攔不住的,就算大明一條路走到黑,從頭到尾堅持海禁政策,還是會出現大規模私人海外貿易的情況,繼續堵,那就會發生大孫所預測的未來中那種大規模倭寇作亂了。

難道,真的就是堵不如疏?

第258章 放寬直隸路引制度第237章 廢除海禁的初步構想第97章 馬戛爾尼進自來火鳥槍第74章 鄭和下西洋?第185章 塌坊建立,第一個任務圓滿完成第122章 秦嶺中發生的咄咄怪事第148章 還有人敢欺負咱大孫?第108章 北元朝廷的困境第226章 火器化部隊的想法第228章 外交方面的連鎖反應第140章 殺身之禍第196章 保險第192章 父與子第114章 “勝利號”風帆戰列艦圖紙第70章 身上不屬於現代的痕跡第205章 秦嶺蟲洞再次開啓第56章 金盃共汝飲,白刃不相饒第263章 淡馬錫第149章 五爪龍牀,僭越之罪!第159章 東宮屬官們的勸諫第215章 焦煤鍊鋼法,工匠們的震驚!第75章 世界地勢圖!震撼無比的大明衆人!第147章 等等,我啥時候去地府了!第2章 咱的大孫,還活着?!第180章 工業農業商業三條腿走路第308章 酒屋土倉第109章 千里鏡作用完美髮揮第20章 爺爺你逗我呢?第149章 五爪龍牀,僭越之罪!第293章 和談破裂第117章 抗倭援朝!日本人的狼子野心第300章 烈焰焚盡第63章 如何讓大明擺脫宿命?第81章 沐勝的揭秘第24章 蟲洞傳輸實驗第278章 四叔第171章 將信將疑的兩位藩王第49章 拍賣會預展第106章 藍玉的感激第132章 一石激起千層浪第221章 朱雄英的邀請第218章 嶽山投誠第61章 黑麥與木薯,神種降臨!第215章 焦煤鍊鋼法,工匠們的震驚!第171章 將信將疑的兩位藩王第248章 頓兵於雄關之下第93章 朱棣:好侄兒,放學別跑!第51章 土豆種植神書第166章 朱元璋的期許第125章 大明版“杯酒釋兵權”第173章 禮有嫡子而無嫡孫第285章 一戰出雙王第61章 黑麥與木薯,神種降臨!第260章 太湖蟲洞的開啓第134章 朱雄英的僞裝身份第21章 名爲“空印案”的未來天機信息!第186章 第二個預言,恐怖的天災!第311章 重機槍登場第197章 內帑的錢不能真躺着啊第277章 大型露天煤礦第172章 朱雄英的謀劃第134章 朱雄英的僞裝身份第224章 來自鄭夢周的求救信第192章 父與子第8章 “打俺”的真正含義第270章 怒海驚濤,艦隊決戰!第148章 還有人敢欺負咱大孫?第221章 朱雄英的邀請第166章 朱元璋的期許第219章 哈密城破,威震西域!第158章 嗑死膽大的,嚇死膽小的第21章 名爲“空印案”的未來天機信息!第235章 南方局勢第63章 如何讓大明擺脫宿命?第214章 大明的技術瓶頸第222章 《西涼伎》第281章 半島博弈第60章 憤怒的朱元璋【求首訂!】第177章 安置房項目交付第307章 關東第273章 巡撫鳳陽第256章 聖賢 盜賊 豪傑第35章 講《明史》的姜老師第219章 哈密城破,威震西域!第92章 郭桓案後續,嚴刑之下爲何無法除貪?第230章 大受震撼的日本南朝使團第65章 來自龍虎山的線索第61章 黑麥與木薯,神種降臨!第218章 嶽山投誠第47章 畝產三千斤!朱元璋的震撼第190章 離家出走的表哥李景隆第146章 臥槽,舅姥爺!第172章 朱雄英的謀劃第201章 工業願景第100章 遠洋艦隊花費,朱元璋的煩惱第158章 嗑死膽大的,嚇死膽小的第97章 馬戛爾尼進自來火鳥槍第255章 午門獻俘,亂臣賊子懼!第66章 大孫還陽的可能性第131章 如何確認身份【求保底月票!】
第258章 放寬直隸路引制度第237章 廢除海禁的初步構想第97章 馬戛爾尼進自來火鳥槍第74章 鄭和下西洋?第185章 塌坊建立,第一個任務圓滿完成第122章 秦嶺中發生的咄咄怪事第148章 還有人敢欺負咱大孫?第108章 北元朝廷的困境第226章 火器化部隊的想法第228章 外交方面的連鎖反應第140章 殺身之禍第196章 保險第192章 父與子第114章 “勝利號”風帆戰列艦圖紙第70章 身上不屬於現代的痕跡第205章 秦嶺蟲洞再次開啓第56章 金盃共汝飲,白刃不相饒第263章 淡馬錫第149章 五爪龍牀,僭越之罪!第159章 東宮屬官們的勸諫第215章 焦煤鍊鋼法,工匠們的震驚!第75章 世界地勢圖!震撼無比的大明衆人!第147章 等等,我啥時候去地府了!第2章 咱的大孫,還活着?!第180章 工業農業商業三條腿走路第308章 酒屋土倉第109章 千里鏡作用完美髮揮第20章 爺爺你逗我呢?第149章 五爪龍牀,僭越之罪!第293章 和談破裂第117章 抗倭援朝!日本人的狼子野心第300章 烈焰焚盡第63章 如何讓大明擺脫宿命?第81章 沐勝的揭秘第24章 蟲洞傳輸實驗第278章 四叔第171章 將信將疑的兩位藩王第49章 拍賣會預展第106章 藍玉的感激第132章 一石激起千層浪第221章 朱雄英的邀請第218章 嶽山投誠第61章 黑麥與木薯,神種降臨!第215章 焦煤鍊鋼法,工匠們的震驚!第171章 將信將疑的兩位藩王第248章 頓兵於雄關之下第93章 朱棣:好侄兒,放學別跑!第51章 土豆種植神書第166章 朱元璋的期許第125章 大明版“杯酒釋兵權”第173章 禮有嫡子而無嫡孫第285章 一戰出雙王第61章 黑麥與木薯,神種降臨!第260章 太湖蟲洞的開啓第134章 朱雄英的僞裝身份第21章 名爲“空印案”的未來天機信息!第186章 第二個預言,恐怖的天災!第311章 重機槍登場第197章 內帑的錢不能真躺着啊第277章 大型露天煤礦第172章 朱雄英的謀劃第134章 朱雄英的僞裝身份第224章 來自鄭夢周的求救信第192章 父與子第8章 “打俺”的真正含義第270章 怒海驚濤,艦隊決戰!第148章 還有人敢欺負咱大孫?第221章 朱雄英的邀請第166章 朱元璋的期許第219章 哈密城破,威震西域!第158章 嗑死膽大的,嚇死膽小的第21章 名爲“空印案”的未來天機信息!第235章 南方局勢第63章 如何讓大明擺脫宿命?第214章 大明的技術瓶頸第222章 《西涼伎》第281章 半島博弈第60章 憤怒的朱元璋【求首訂!】第177章 安置房項目交付第307章 關東第273章 巡撫鳳陽第256章 聖賢 盜賊 豪傑第35章 講《明史》的姜老師第219章 哈密城破,威震西域!第92章 郭桓案後續,嚴刑之下爲何無法除貪?第230章 大受震撼的日本南朝使團第65章 來自龍虎山的線索第61章 黑麥與木薯,神種降臨!第218章 嶽山投誠第47章 畝產三千斤!朱元璋的震撼第190章 離家出走的表哥李景隆第146章 臥槽,舅姥爺!第172章 朱雄英的謀劃第201章 工業願景第100章 遠洋艦隊花費,朱元璋的煩惱第158章 嗑死膽大的,嚇死膽小的第97章 馬戛爾尼進自來火鳥槍第255章 午門獻俘,亂臣賊子懼!第66章 大孫還陽的可能性第131章 如何確認身份【求保底月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