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8章 北元朝廷的困境

洪武二十一年,春草猶青,明軍的馬蹄便踏過遼闊的草原,掀起一片綠浪。

藍玉率領的十五萬大軍雷霆萬鈞般由北平出塞,一路殺向大寧,直至慶州方纔暫緩腳步。

這是繼遼東之戰後,明軍的又一次大規模出擊,令北元朝廷上下無不震動。

昔日納哈出掌控的遼闊地盤,如今已成爲明軍的囊中之物,而大寧成爲了明軍的後勤基地對於北元來說後果是極爲嚴重的,這意味着明軍隨時可能揮師北上,將北元朝廷最後的棲身之地縱向切割。

面對如此險惡的局勢,北元朝廷不得不做出選擇,到底是繼續留在危險的東方與明軍硬抗,還是捨棄這片土地,帶着十幾萬子民向西遷徙,以圖東山再起?

在這關乎北元朝廷生死存亡的關鍵時刻,天元帝脫古思帖木兒召集了朝廷重臣,在大汗專屬的八白帳中商議對策。

然而帳內的氣氛卻是異常凝重,太師哈剌章、太尉蠻子、知院捏怯來、右丞相失烈門等人,都是元昭宗給天元帝留下的棟樑之臣,很清楚這個決策將直接決定北元朝廷的未來,而每個人都知道,他們面臨的這個抉擇,其實一點都不好做。

天元帝孛兒只斤·脫古思帖木兒,北元第三位皇帝,汗號烏薩哈爾汗。

在他剛繼位的時候,北元仍統治着大漠南北和遼東並遙控着雲南,而大明則因爲嶺北之戰的戰敗,不敢輕易大舉出兵,因此十餘年間,雙方維持了相對穩定的局面。

但隨着雲南和遼東的相繼丟失,北元的戰略態勢開始變得惡劣起來;隨着上一代經歷過元末戰亂戰火淬鍊的老卒們的衰老與離世,北元軍隊的數量和質量也都開始了下降,對於這兩點,北元朝廷的高層們心知肚明.他們不可能再複製一次嶺北之戰的大勝了,也沒有第二個王保保站出來再給他們續命十餘年。

“大汗,明軍勢大,我們不可與之硬拼。”太師哈剌章首先發言,他的聲音低沉而有力,“爲今之計,只有向西遷徙,暫避其鋒芒,待時機成熟再圖反擊。”

“太師所言極是。”

太尉蠻子附和道:“我們拖家帶口,帶着十幾萬子民,若與明軍硬抗,只怕會損失慘重,不如保存實力,以圖後計。”

然而,年輕氣盛的太子天保奴卻有不同的看法:“父汗,我們若是一味逃避,只怕會助長明軍的囂張氣焰。兒臣認爲,我們應該留下來與他們一戰,讓他們知道我們蒙古勇士的厲害!”

知院捏怯來也點頭道:“太子所言不無道理。我們蒙古人自古以來就是草原上的雄鷹,何曾怕過誰來?若是就此西逃,只怕會被人恥笑。”右丞相失烈門則持中立態度:“大汗,此事關係重大,需從長計議,我們既要考慮保存實力,又要顧及另一件事情.西面從瓦剌人到哈拉和林之間,可是也速迭兒的地盤。”

這涉及到蒙古人內部的紛爭,也速迭兒這一支的祖先是阿里不哥,阿里不哥和忽必烈本是一奶同胞,但在蒙哥汗去世後,兩人爲了爭奪蒙古的汗位進行了一場殘酷的內鬥,最終以忽必烈的勝利結束,但阿里不哥的部衆並未被徹底消滅,而是遊牧到了西方,雙方從此埋下了仇恨的種子。

而也速迭兒同樣姓孛兒只斤,他的身上,同樣流淌着黃金家族的血脈,所以也速迭兒也是汗位的有力爭奪者。

目前整個草原,蒙古人的勢力由西向東分佈,分別是察合臺後代在天山南北建立的東察合臺汗國(即亦力把裡),在金山(即阿爾泰山)遊牧的太師闊闊帖木兒所部,在西方草原遊牧的瓦剌部與也速迭兒部衆,在蒙古舊都哈拉和林遊牧的左丞相咬住,在東方草原遊牧的北元朝廷,在遼東和漠北之間遊牧的遼王阿札失裡的部衆。

所以,北元朝廷向西,最多就是到哈拉和林去匯合丞相咬住,再往西的路,就被瓦剌部與也速迭兒的部衆所阻攔了,十幾萬人很難一路向西走到金山。

換句話說,北元朝廷現在其實面臨着一個困境,那就是不往西走,北元朝廷的兩股力量無法匯合,力量分散的北元面對明軍毫無還手之力,而往西走,合軍一處固然力量匯聚到一起了,但是有可能會受到也速迭兒和明軍的兩面夾擊。

那往東走行不行呢?也不行,因爲遼王阿札失裡在東邊,而此人已經投降大明瞭,遼王阿札失裡率領的部落是兀良哈部,也就是後來的朵顏三衛,兀良哈部一向習慣於在北元和大明之間反覆橫跳,如今納哈出被剿滅了,大明懷柔於他,眼見能得到好處,遼王阿札失裡自然就站在了大明一邊.如果北元朝廷不來招惹他也就罷了,他也不會主動出兵幫助大明,但若是北元朝廷十幾萬人向東走,那生存空間被壓縮的遼王阿札失裡,必然會堅守地盤,並且向大明求助,到了那時候,北元朝廷可就真的半點回旋餘地都沒有了。

脫古思帖木兒聽完衆人的發言,心中也是猶豫不決,他很清楚無論做出怎樣的選擇,都將對整個北元的未來產生決定性的影響,他沒辦法當機立斷。

一時間,八白帳內陷入了沉默之中。

帳外,春風獵獵,九斿白纛在藍天白雲下高高飄揚,象徵着蒙古人昔日的榮耀,然而現實卻是殘酷的,祖先曾經縱橫四海的他們,已經走到了生死存亡的關頭,他們必須儘快做出決定,否則等待他們的將是更加嚴峻的形勢。

沉默了好久,天元帝脫古思帖木兒方纔開口,他取了一個看似穩妥的折中方案。

“傳令給哈拉和林的左丞相咬住,讓他帶領部衆向東靠攏,我們向西靠攏,先把手頭的力量匯聚在一起,然後再決定到底往哪個方向走,如果東方和西方都去不得,那北方雖然苦寒,但若是明軍長驅直入漠北,咱們也未嘗不可向北而去,暫避鋒芒.”

第26章 道衍:若燕王不棄第12章 大孫不會害你第40章 天亡大明!朱元璋的恐懼第97章 馬戛爾尼進自來火鳥槍第208章 天降暴雨,第二個預言應驗第100章 遠洋艦隊花費,朱元璋的煩惱第28章 小富婆的幫助第77章 朱棣:永樂帝壞了海禁?我第一個不答第147章 等等,我啥時候去地府了!第67章 徐達背疽!第76章 跨海徵日,可行否?第146章 臥槽,舅姥爺!第71章 徐達病重,千鈞一髮!第109章 千里鏡作用完美髮揮第125章 大明版“杯酒釋兵權”第17章 如何守住漩渦的秘密?第81章 沐勝的揭秘第255章 午門獻俘,亂臣賊子懼!第204章 行會登記的後續影響第98章 洪武二十年!第62章 邁不過去的檻,王朝週期律!第128章 蒸汽機模型帶來的震撼第238章 幼軍演習第270章 怒海驚濤,艦隊決戰!第311章 重機槍登場第40章 天亡大明!朱元璋的恐懼第130章 藍玉案第61章 黑麥與木薯,神種降臨!第127章 佛朗機炮與紅衣大炮,國公們的震驚第32章 爺爺你真是魂穿啊?!第306章 小田劍館第44章 朱元璋的兩個困擾第285章 一戰出雙王第147章 等等,我啥時候去地府了!第168章 第一個預言應驗第216章 藍玉的抉擇第5章 洪武寶鈔的價值第22章 朱元璋:所有人都瞞着咱!第9章 馬皇后病危!第197章 內帑的錢不能真躺着啊第81章 沐勝的揭秘第6章 朱雄英的猜想第182章 火車實驗,深深震撼的衆人!第193章 幼軍之議第133章 穿越大明第179章 蓄水池之論,朱元璋的讚歎第12章 大孫不會害你第141章 四海商會第282章 顧此則失彼第257章 “斡脫”第5章 洪武寶鈔的價值第202章 朱雄英的反行業壟斷調查第180章 工業農業商業三條腿走路第305章 “風林火山”第53章 主僕矛盾第193章 幼軍之議第186章 第二個預言,恐怖的天災!第3章 爺爺你穿越到大明瞭?第81章 沐勝的揭秘第182章 火車實驗,深深震撼的衆人!第200章 藍玉的小圈子第14章 馬皇后:把藍玉和李景隆送下去第245章 兩線戰略第24章 蟲洞傳輸實驗第280章 開京事變第164章 登錄在野謀士:道衍第65章 來自龍虎山的線索第111章 殿試上怒噴海禁政策的解縉第277章 大型露天煤礦第267章 苦橘城第283章 女真人的襲擾第160章 被散養的藩王們第200章 藍玉的小圈子第247章 局勢突變,大潰敗第103章 考成法!文官噩夢降臨!第210章 抗洪勝利,李文忠的欣賞第232章 五京之議第217章 兀納失裡的恐懼第158章 嗑死膽大的,嚇死膽小的第220章 東察合臺汗國的決定第256章 聖賢 盜賊 豪傑第8章 “打俺”的真正含義第100章 遠洋艦隊花費,朱元璋的煩惱第235章 南方局勢第221章 朱雄英的邀請第262章 下一個時代的人才第212章 太湖蟲洞對應位置確定第246章 聯軍內訌第129章 爺爺是什麼品級?第159章 東宮屬官們的勸諫第251章 兵臨富良江第195章 匪禮失而求野兮第28章 小富婆的幫助第155章 被皇帝認證的先知第156章 先知的恐怖預言第39章 冰封四百年?第30章 朱棣的求證第53章 主僕矛盾第9章 馬皇后病危!
第26章 道衍:若燕王不棄第12章 大孫不會害你第40章 天亡大明!朱元璋的恐懼第97章 馬戛爾尼進自來火鳥槍第208章 天降暴雨,第二個預言應驗第100章 遠洋艦隊花費,朱元璋的煩惱第28章 小富婆的幫助第77章 朱棣:永樂帝壞了海禁?我第一個不答第147章 等等,我啥時候去地府了!第67章 徐達背疽!第76章 跨海徵日,可行否?第146章 臥槽,舅姥爺!第71章 徐達病重,千鈞一髮!第109章 千里鏡作用完美髮揮第125章 大明版“杯酒釋兵權”第17章 如何守住漩渦的秘密?第81章 沐勝的揭秘第255章 午門獻俘,亂臣賊子懼!第204章 行會登記的後續影響第98章 洪武二十年!第62章 邁不過去的檻,王朝週期律!第128章 蒸汽機模型帶來的震撼第238章 幼軍演習第270章 怒海驚濤,艦隊決戰!第311章 重機槍登場第40章 天亡大明!朱元璋的恐懼第130章 藍玉案第61章 黑麥與木薯,神種降臨!第127章 佛朗機炮與紅衣大炮,國公們的震驚第32章 爺爺你真是魂穿啊?!第306章 小田劍館第44章 朱元璋的兩個困擾第285章 一戰出雙王第147章 等等,我啥時候去地府了!第168章 第一個預言應驗第216章 藍玉的抉擇第5章 洪武寶鈔的價值第22章 朱元璋:所有人都瞞着咱!第9章 馬皇后病危!第197章 內帑的錢不能真躺着啊第81章 沐勝的揭秘第6章 朱雄英的猜想第182章 火車實驗,深深震撼的衆人!第193章 幼軍之議第133章 穿越大明第179章 蓄水池之論,朱元璋的讚歎第12章 大孫不會害你第141章 四海商會第282章 顧此則失彼第257章 “斡脫”第5章 洪武寶鈔的價值第202章 朱雄英的反行業壟斷調查第180章 工業農業商業三條腿走路第305章 “風林火山”第53章 主僕矛盾第193章 幼軍之議第186章 第二個預言,恐怖的天災!第3章 爺爺你穿越到大明瞭?第81章 沐勝的揭秘第182章 火車實驗,深深震撼的衆人!第200章 藍玉的小圈子第14章 馬皇后:把藍玉和李景隆送下去第245章 兩線戰略第24章 蟲洞傳輸實驗第280章 開京事變第164章 登錄在野謀士:道衍第65章 來自龍虎山的線索第111章 殿試上怒噴海禁政策的解縉第277章 大型露天煤礦第267章 苦橘城第283章 女真人的襲擾第160章 被散養的藩王們第200章 藍玉的小圈子第247章 局勢突變,大潰敗第103章 考成法!文官噩夢降臨!第210章 抗洪勝利,李文忠的欣賞第232章 五京之議第217章 兀納失裡的恐懼第158章 嗑死膽大的,嚇死膽小的第220章 東察合臺汗國的決定第256章 聖賢 盜賊 豪傑第8章 “打俺”的真正含義第100章 遠洋艦隊花費,朱元璋的煩惱第235章 南方局勢第221章 朱雄英的邀請第262章 下一個時代的人才第212章 太湖蟲洞對應位置確定第246章 聯軍內訌第129章 爺爺是什麼品級?第159章 東宮屬官們的勸諫第251章 兵臨富良江第195章 匪禮失而求野兮第28章 小富婆的幫助第155章 被皇帝認證的先知第156章 先知的恐怖預言第39章 冰封四百年?第30章 朱棣的求證第53章 主僕矛盾第9章 馬皇后病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