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6章 第二個預言,恐怖的天災!

第186章 第二個預言,恐怖的天災!

朱元璋讚許地點頭道:“英兒,你做得很好,這市場如此繁榮,能給朝廷帶來這麼多稅收,又處在朝廷的嚴格控制之下,可以說是兩全其美,真是咱大明之福啊!”

朱雄英微微一笑,謙虛地回答道:“皇爺爺過譽了,我只是盡了一份微薄之力,這市場的繁榮,離不開朝廷的支持和商人們的投入。”

馬車繼續在莫愁湖市場狹窄卻繁華的街道上緩緩穿行,外面的熱鬧與喧囂根本擋也擋不住,而夏天的陽光透過車窗簾的縫隙,斑駁地灑在車廂內,也讓人心中不免熱切。

潭王朱梓感嘆道:“這市場真是包羅萬象,連我這常年幽居的人,都忍不住想要下車去逛逛了。”

魯王朱檀也附和道:“是啊,這裡的氣氛真是讓人流連忘返。”

聽着兩位叔叔的討論,朱雄英則靜靜地坐在一旁,臉上帶着淡淡的微笑,其實他看着這一切心中也充滿了滿足感與一絲自豪。

這個市場,是他一手策劃和打造出來的,如今看到它如此繁榮,朱雄英的心中怎能不感到欣慰呢?

漸漸地,馬車走到了市場邊緣,出了這個牌坊就算是離開塌坊區域了,而在街角,這裡也自發地聚集起了很多借着市場熱度來做小買賣或者賣藝的人,有賣各種冷食的,也有雜耍的藝人,其中就有表演吞劍和胸口碎大石的。

活泛了許多的潭王和魯王忍不住下車旁觀,對於他們來說,今天不僅親眼目睹了莫愁湖市場的繁華景象,還感受到了民間生活的煙火氣,這些都是他們在深宮中看不到的,也是一次難忘的經歷,尤其是對比他們上次來的時候這裡那種破敗的景象,更是令人印象深刻。

而對於朱雄英來說,他的第一個任務也算是圓滿完成了,不僅僅辦成了一件大事,給朝廷創造了相當可觀的收入,還讓朝野之間對他的能力有了深刻的印象,同時結識了一些官員、商人,爲日後擴大自己的影響力奠定了一個良好的基礎。

當然,最重要的是朱元璋的讚許。

朱元璋對於朱雄英這次辦的事情,可以說是一萬個滿意,既把市場的利益從牙行手裡奪了過來,緩解了朝廷各項開支造成的財政壓力,又沒有讓局面失控造成民心動盪,商人們也有了一個必要的交易和轉運場所。

可以說,朱雄英在不觸碰“重農抑商”國策的基礎上做到了最優解,而這種能力,正是朱元璋認爲大明帝國的繼承人所必須具備的。

而在這第一個任務裡,朱雄英的優異表現,也讓朱元璋堅定了加快培養他的念頭,準備給予他更多的權力和自由度,讓他早日成長起來,在朝野間樹立屬於他自己的威信.這樣一來哪怕以後自己不在了,有什麼事情他也能夠面對了。

回到皇宮後,朱元璋單獨叫上朱雄英跟他一起去幹清宮。

在路上,朱元璋的臉上帶着難以掩飾的讚許,他拍了拍朱雄英的肩膀道:“英兒,現在你所做的一切,真是讓咱和你奶奶刮目相看,莫愁湖市場這件事情辦的很漂亮,以小見大,咱聽說朝野間都認爲你有治國之才。”

朱雄英微微一笑,並沒有表現出太過驕傲的神情,顯然跟他舅姥爺藍玉不一樣,這要是藍玉,恨不得尾巴翹到天上去了。

朱元璋的眼中閃過一絲欣賞,他知道大孫沒有因爲一點小成就而驕傲自滿,這份謙遜和自知之明,正是他所看重的品質。 然而,隨着身後跟隨的宦官和宮女的距離開始變遠,見四下無人,朱雄英的神情突然變得凝重起來,他深吸了一口氣,緩緩說道:“皇爺爺,我有一件重要的事情要告訴您。”

朱元璋看到朱雄英如此嚴肅,也不由得正色道:“你說。”

朱雄英開口道:“今年七月,長江將會有大洪水,並且在入海口的地方,還會伴有海上吹來的強烈颶風。在江北的海門江南的白茅、寶山,以及江中的崇明等地江水都會衝破堤壩,給這些地方造成巨大的災害,同時還會涌入蘇州府的北部。”

朱雄英的語氣十分肯定,彷彿他已經親眼看到了那一幕,實際上,今年的降雨量確實已經對這場災難有所預兆了,而能夠記入史冊的大事件,還是自然事件,肯定也不是會輕易改變的。

而這件事情的後果顯然是非常嚴重的,因爲一個最直觀的後果就是——這將會直接影響到今年的秋糧收入。

江南是整個大明最重要的糧倉,沒有之一,而位於長江入海口的蘇州府,則是江南諸府裡最繁華的一個府,如果蘇州府遭災,那麼對於整個大明的秋糧收入,都會有關鍵性的影響,至於江北的海門和江中的崇明,反而只是人員和財產的損失,在糧食上的影響沒那麼大。

朱元璋聽後,眉頭緊鎖。

朱元璋知道朱雄英不是一個會輕易開玩笑的人,更何況是在這樣的事情上更不可能妄言,他沉思片刻,然後嚴肅地問道:“這件事情一定會發生嗎?”

“九成九的可能。”朱雄英回答道,“損失不可避免,但如果朝廷能夠提前做好準備,那麼損失將會大大減少。”

朱元璋聽後點了點頭.這件事情不是小事,必須要認真對待。

如果朱雄英的預言成真,那麼這將會是一場巨大的災難,而加固沿江的堤壩,更是一件規模浩大的工程,因此他必須立刻召集朝臣,商討應對之策。

看着朱元璋嚴肅的神情,朱雄英知道,他的預言已經引起了足夠的重視,而如果能夠及時應對,那麼這場天災給百姓能夠造成的傷害,也肯定會極大地減輕。

朱元璋把身後的太監召了過來,命令他們現在就通知國公這個級別的勳貴,以及六部尚書和太子等人,前來奉天殿參加小規模的會議。

朱元璋想了想,說道:“先不回幹清宮了,大孫你隨我一起去奉天殿吧。”

朱雄英心中一動,雖然只是一句話,但這是一個很明顯的信號,這意味着朱元璋第一次打算讓他公開參與政務,雖然是基於他的預言,但這種政治信號所帶來的影響力是相當驚人的,見到他露面的官員和勳貴們,會不自覺地聯想到朱元璋此舉的深意。

而這也就意味着,朱雄英經過了第一個任務後,能力和品行得到了朱元璋的認可,開始被帶入大明帝國真正的決策層,參與到了影響帝國命運的事務之中。

第127章 佛朗機炮與紅衣大炮,國公們的震驚第149章 五爪龍牀,僭越之罪!第153章 我在地府那些年第279章 唐之藩鎮,翌日之總兵第132章 一石激起千層浪第291章 決戰大同江第115章 龍江造船廠大匠們的驚歎第194章 行會監管,自船幫始第261章 第一條鐵路建成第211章 在皇室成員中威望的樹立第177章 安置房項目交付第262章 下一個時代的人才第71章 徐達病重,千鈞一髮!第275章 觀音奴:酸了第129章 爺爺是什麼品級?第286章 平壤第238章 幼軍演習第237章 廢除海禁的初步構想第7章 來自太子的質疑第138章 觀音奴:此人不是太子殿下嗎?第76章 跨海徵日,可行否?第53章 主僕矛盾第227章 高麗使團第204章 行會登記的後續影響第135章 靴尖上的大明第125章 大明版“杯酒釋兵權”第150章 你招惹了不該惹的人第167章 帝王之術第124章 出現在別古崖的古代獵戶第101章 爺爺想做海貿生意?缺錢有辦法啊第261章 第一條鐵路建成第61章 黑麥與木薯,神種降臨!第304章 吉野第5章 洪武寶鈔的價值第135章 靴尖上的大明第303章 大隅羣島海戰第291章 決戰大同江第48章 來自姜老師的解答第138章 觀音奴:此人不是太子殿下嗎?第95章 你剛纔說話的語氣,四叔不喜歡第201章 工業願景第305章 “風林火山”第146章 臥槽,舅姥爺!第211章 在皇室成員中威望的樹立第47章 畝產三千斤!朱元璋的震撼第316章 朱元璋駕崩第18章 簽訂合同,拿下土地!第84章 朱雄英的長命鎖第197章 內帑的錢不能真躺着啊第32章 爺爺你真是魂穿啊?!第280章 開京事變第67章 徐達背疽!第53章 主僕矛盾第64章 女真人覆滅!第317章 新時代的到來第92章 郭桓案後續,嚴刑之下爲何無法除貪?第304章 吉野第306章 小田劍館第160章 被散養的藩王們第137章 解縉的介紹信第36章 告白第6章 朱雄英的猜想第181章 蒸汽時代第31章 神器降臨!第78章 下下籤第133章 穿越大明第91章 《赤腳醫生手冊》第138章 觀音奴:此人不是太子殿下嗎?第166章 朱元璋的期許第241章 教官到來第266章 大航海第248章 頓兵於雄關之下第67章 徐達背疽!第107章 我大明天下無敵啊!第131章 如何確認身份【求保底月票!】第24章 蟲洞傳輸實驗第47章 畝產三千斤!朱元璋的震撼第155章 被皇帝認證的先知第164章 登錄在野謀士:道衍第55章 世界局勢與蒙古人的威脅第245章 兩線戰略第270章 怒海驚濤,艦隊決戰!第78章 下下籤第270章 怒海驚濤,艦隊決戰!第108章 北元朝廷的困境第140章 殺身之禍第87章 朱元璋:老四發動了靖難之役?!第89章 朱元璋:老四,你真行啊!第303章 大隅羣島海戰第46章 朱允炆:這啥啊?揪一株!第90章 咱真是瞎了眼,立了這麼個皇太孫第277章 大型露天煤礦第144章 藍玉到來(感謝‘37天下無雙’的上第267章 苦橘城第314章 滅亡室町幕府第77章 朱棣:永樂帝壞了海禁?我第一個不答第246章 聯軍內訌第7章 來自太子的質疑第192章 父與子
第127章 佛朗機炮與紅衣大炮,國公們的震驚第149章 五爪龍牀,僭越之罪!第153章 我在地府那些年第279章 唐之藩鎮,翌日之總兵第132章 一石激起千層浪第291章 決戰大同江第115章 龍江造船廠大匠們的驚歎第194章 行會監管,自船幫始第261章 第一條鐵路建成第211章 在皇室成員中威望的樹立第177章 安置房項目交付第262章 下一個時代的人才第71章 徐達病重,千鈞一髮!第275章 觀音奴:酸了第129章 爺爺是什麼品級?第286章 平壤第238章 幼軍演習第237章 廢除海禁的初步構想第7章 來自太子的質疑第138章 觀音奴:此人不是太子殿下嗎?第76章 跨海徵日,可行否?第53章 主僕矛盾第227章 高麗使團第204章 行會登記的後續影響第135章 靴尖上的大明第125章 大明版“杯酒釋兵權”第150章 你招惹了不該惹的人第167章 帝王之術第124章 出現在別古崖的古代獵戶第101章 爺爺想做海貿生意?缺錢有辦法啊第261章 第一條鐵路建成第61章 黑麥與木薯,神種降臨!第304章 吉野第5章 洪武寶鈔的價值第135章 靴尖上的大明第303章 大隅羣島海戰第291章 決戰大同江第48章 來自姜老師的解答第138章 觀音奴:此人不是太子殿下嗎?第95章 你剛纔說話的語氣,四叔不喜歡第201章 工業願景第305章 “風林火山”第146章 臥槽,舅姥爺!第211章 在皇室成員中威望的樹立第47章 畝產三千斤!朱元璋的震撼第316章 朱元璋駕崩第18章 簽訂合同,拿下土地!第84章 朱雄英的長命鎖第197章 內帑的錢不能真躺着啊第32章 爺爺你真是魂穿啊?!第280章 開京事變第67章 徐達背疽!第53章 主僕矛盾第64章 女真人覆滅!第317章 新時代的到來第92章 郭桓案後續,嚴刑之下爲何無法除貪?第304章 吉野第306章 小田劍館第160章 被散養的藩王們第137章 解縉的介紹信第36章 告白第6章 朱雄英的猜想第181章 蒸汽時代第31章 神器降臨!第78章 下下籤第133章 穿越大明第91章 《赤腳醫生手冊》第138章 觀音奴:此人不是太子殿下嗎?第166章 朱元璋的期許第241章 教官到來第266章 大航海第248章 頓兵於雄關之下第67章 徐達背疽!第107章 我大明天下無敵啊!第131章 如何確認身份【求保底月票!】第24章 蟲洞傳輸實驗第47章 畝產三千斤!朱元璋的震撼第155章 被皇帝認證的先知第164章 登錄在野謀士:道衍第55章 世界局勢與蒙古人的威脅第245章 兩線戰略第270章 怒海驚濤,艦隊決戰!第78章 下下籤第270章 怒海驚濤,艦隊決戰!第108章 北元朝廷的困境第140章 殺身之禍第87章 朱元璋:老四發動了靖難之役?!第89章 朱元璋:老四,你真行啊!第303章 大隅羣島海戰第46章 朱允炆:這啥啊?揪一株!第90章 咱真是瞎了眼,立了這麼個皇太孫第277章 大型露天煤礦第144章 藍玉到來(感謝‘37天下無雙’的上第267章 苦橘城第314章 滅亡室町幕府第77章 朱棣:永樂帝壞了海禁?我第一個不答第246章 聯軍內訌第7章 來自太子的質疑第192章 父與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