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9章 千里鏡作用完美髮揮

脫古思帖木兒這話,聽得衆人一愣一愣的,若是合兵一處,那二十多萬人人吃馬嚼消耗可不是一般的大,再往北,那可連草原都沒有了,在常年不化的冰原上吃什麼喝什麼?喝馬奶吃牛羊肉能頂得住多久?就算避過了明軍這一次的進攻,北元又要餓死凍死多少人?付出多大的代價?

然而,在生存危機面前,這個折中方案,似乎也不是不能接受。

死一部分老弱婦孺跟全都被一鍋端到底哪個後果更嚴重,他們還是能分清楚的,而且,這裡面還有一重考慮,那就是如果不合兵,哈拉和林的部衆,就一定會被也速迭兒吞掉,畢竟這對於也速迭兒來說,簡直就是天賜良機。

明軍,是奔着北元朝廷來的,若是平時,也速迭兒並不能拿北元朝廷怎麼樣,就算綁上瓦剌人,他們的實力也不如北元朝廷,但北元朝廷被明軍盯上以後,就無暇顧及他了。

而北元朝廷同樣也不具備向西一口氣打穿也速迭兒與瓦剌人的能力,所以,合兵一處是最好的選擇,而相向而行,就是合兵速度最快的方案。

“也只能如此了。”

參加過嶺北之戰的太尉蠻子不是怯戰的人,但此時面對如此困局,卻也想不出比這個更穩妥的辦法了。

太師哈剌章問道:“那我們通知咬住在哪匯合?”

“告訴他,哈拉和林到捕魚兒海之間見。”

——————

百眼泉畔,清泉潺潺,然而此刻卻無一絲寧靜的氣息。

只因一隊身着明軍甲冑的斥候騎兵,匆匆趕到了此地。

他們一路疾行,早已疲憊不堪,但臉上卻難掩焦急之色,這裡距離捕魚兒海尚有四十餘里路程,然而連日來的風沙肆虐,卻將人畜的腳印抹平得無影無蹤,使得他們失去了追蹤敵軍的線索。

作爲大軍副將的燕王朱棣,此刻更是心急如焚。

他深知此次北征的重要性,也明白後勤補給非常困難.爲了供應十五萬大軍北征,大明足足囤積了相當於一年賦稅的糧食物資,而這些只能供大軍出塞三個月之用,所以明軍時間緊迫,根本不能有絲毫耽擱。

因此朱棣才毅然決定親自帶領麾下的數百騎親兵,攜帶着一部珍貴的無線電臺,一同前出偵查。

“還是找不到嗎?”

朱棣眉頭緊鎖,看着派去更遠處偵查的張玉帶領的幾騎按照約定折返回來,心中也不免有些懊喪.他一把摘下兜鍪,露出一張剛毅而略顯疲憊的臉龐,抹了抹額頭的砂礫和灰塵。

張玉是從漠北歸來的降人,當年曾隨元順帝逃亡漠北,官至樞密院知院,其人武功高強,智略過人,對草原的地形和風俗瞭如指掌,是朱棣麾下不可多得的人才。

此刻,他策馬歸來,臉上也帶着幾分納悶:“殿下,我們去捕魚兒海南岸了,並未發現敵人的蹤跡,情報到底對不對?”

朱棣的臉上陰晴不定,捕魚兒海這個座標,當然是從聖孫那裡獲得的,但關於這些未來預測,其實有的時候朱棣真挺想說都不對的.可眼下他也很希望這個座標是對的,這樣大軍就不用無功而返了。

眼見朱棣有些躊躇,丘福此刻也忍不住勸諫道:“殿下,兒郎們已經啃了好幾天乾糧冷水了,這樣下去不是辦法。打起仗來都沒力氣,要不先埋鍋造飯吧。”

他的話音剛落,周圍便響起了一片甲葉顫動聲,士卒們疲憊不堪的臉上,都露出了幾分期待之色。

朱棣沉默了片刻,終於點了點頭:“好吧,先埋鍋造飯。但記住,挖洞煮飯,不準出煙。”朱棣深知在敵境之中,一絲一毫的疏忽都可能帶來致命的後果。

“得令!”丘福應了一聲,立刻安排士卒們開始埋鍋造飯。

士卒們紛紛解開扎着口子的米袋,將米粒倒入鍋中,加入清水開始煮食,他們慶幸終於不用再啃硬邦邦的紅薯了,臉上都露出了難得的笑容。

而就在士卒煮飯的時候,朱棣卻並沒有閒着。

他登上沙丘,掏出沉甸甸的銅製千里鏡向遠處眺望。

忽然之間,他發現了東北方極遠處的輕煙,朱棣心中一動,立刻招呼部下。

“你們看東北方。”

然而部下們即使極力眺望,也仍然是一臉茫然,那輕煙實在太遠了,遠到已經超過了人類的目視距離。

朱棣見狀,立刻將千里鏡塞給眼神最好的朱能:“你用這個看看。”

朱能接過千里鏡定睛一看,果然看到捕魚兒海東北處有一縷嫋嫋輕煙飄起,而這已經是千里鏡的極限範圍了,如果沒有這千里鏡相助,他們根本不可能在這裡隔着這麼遠瞥見那輕煙。

當然,最重要的是連着颳了數日的風沙今天停下了,否則的話,一片風沙中,哪怕是有千里鏡,他們也什麼都看不見。

“有煙!”

“我看看。”

“真有煙!”“應該抓到北元朝廷的蹤跡了!”“他們真的在捕魚兒海!”

這個消息如同一劑強心針般注入了衆人的心中,讓他們疲憊的身體瞬間充滿了力量。

朱棣也彷彿已經看到了勝利的曙光:“趕緊吃飯,吃完飯帶着千里鏡和無線電臺,我們去東北方偵查。”

朱棣此時與元廷主力,尚且相距一百二十里之遙,他所看到的輕煙,只是一個遊弋在南側的小部落中做飯升起的炊煙。

蒙古人離開中原二十年,嶺北之戰也結束了十多年,早就不是當年還有幾分戰術素養的元軍了,他們已經徹底退化,普通遊牧民根本就沒有屏蔽自身蹤跡的意識。

所以,朱棣帶領着張玉、朱能、丘福等人,很快就見到了讓他們興奮不已的場景北元朝廷十幾萬人駐紮在捕魚兒海東北八十餘里外的地方!

而且,看起來他們有着馬上就要繼續轉移的架勢。

機不可失時不再來,朱棣迅速發報給中軍的藍玉。

同時,靠着千里鏡的視野優勢,朱棣所部精騎完美地卡着蒙古人遊騎的觀測距離,始終保持着“我看得到你但你看不到我”的距離差,哪怕是目視視力最好的蒙古遊騎,也根本發現不了他們,所以北元朝廷的位置,被朱棣一直持續報點給了藍玉。

藍玉也沒有絲毫耽擱,馬上下令全軍銜枚卷甲,直撲敵營。

第81章 沐勝的揭秘第268章 強硬的滿者伯夷帝國第25章 咱大孫果然是有辦法的!第92章 郭桓案後續,嚴刑之下爲何無法除貪?第229章 大明版的外籍軍團第27章 王公們的質疑第90章 咱真是瞎了眼,立了這麼個皇太孫第235章 南方局勢第21章 名爲“空印案”的未來天機信息!第70章 身上不屬於現代的痕跡第124章 出現在別古崖的古代獵戶第154章 認親只是個開始第35章 講《明史》的姜老師第182章 火車實驗,深深震撼的衆人!第266章 大航海第310章 籌謀第194章 行會監管,自船幫始第217章 兀納失裡的恐懼第92章 郭桓案後續,嚴刑之下爲何無法除貪?第300章 烈焰焚盡第180章 工業農業商業三條腿走路第296章 南北朝第316章 朱元璋駕崩第44章 朱元璋的兩個困擾第314章 滅亡室町幕府第199章 鎮江龍王節,蒸汽船亮相第29章 古董無線電臺到手!第130章 藍玉案第236章 仗劍去國第131章 如何確認身份【求保底月票!】第295章 朱元璋的打算第188章 第二個任務第227章 高麗使團第9章 馬皇后病危!第159章 東宮屬官們的勸諫第23章 如何解決空印案?第146章 臥槽,舅姥爺!第89章 朱元璋:老四,你真行啊!第34章 神器試驗成功,國公們的震驚!第143章 長命鎖,觀音奴的震驚!第136章 初遇解縉第100章 遠洋艦隊花費,朱元璋的煩惱第150章 你招惹了不該惹的人第286章 平壤第214章 大明的技術瓶頸第135章 靴尖上的大明第169章 來根華子第92章 郭桓案後續,嚴刑之下爲何無法除貪?第156章 先知的恐怖預言第195章 匪禮失而求野兮第278章 四叔第31章 神器降臨!第49章 拍賣會預展第119章 隆慶開關的巨大利益第144章 藍玉到來(感謝‘37天下無雙’的上第233章 風帆戰列艦下水第63章 如何讓大明擺脫宿命?第17章 如何守住漩渦的秘密?第37章 老登,該爆金幣了!第289章 支援艦隊的到來第264章 海賊王陳祖義第35章 講《明史》的姜老師第76章 跨海徵日,可行否?第237章 廢除海禁的初步構想第5章 洪武寶鈔的價值第70章 身上不屬於現代的痕跡第87章 朱元璋:老四發動了靖難之役?!第46章 朱允炆:這啥啊?揪一株!第232章 五京之議第103章 考成法!文官噩夢降臨!第258章 放寬直隸路引制度第111章 殿試上怒噴海禁政策的解縉第57章 姜老師講內卷第66章 大孫還陽的可能性第300章 烈焰焚盡第253章 胡季犛身死第179章 蓄水池之論,朱元璋的讚歎第149章 五爪龍牀,僭越之罪!第99章 派往日本錦衣衛的回信第263章 淡馬錫第99章 派往日本錦衣衛的回信第84章 朱雄英的長命鎖第288章 釜山第115章 龍江造船廠大匠們的驚歎第228章 外交方面的連鎖反應第16章 敕封聖孫?呂氏的警覺第29章 古董無線電臺到手!第13章 醫學奇蹟,戴思恭的震驚!第125章 大明版“杯酒釋兵權”第38章 人麻了,你管這叫尋常字畫?第80章 郭桓案爆發!第217章 兀納失裡的恐懼第170章 真是個烏鴉嘴第47章 畝產三千斤!朱元璋的震撼第92章 郭桓案後續,嚴刑之下爲何無法除貪?第26章 道衍:若燕王不棄第197章 內帑的錢不能真躺着啊第180章 工業農業商業三條腿走路第152章 抵達京城第62章 邁不過去的檻,王朝週期律!
第81章 沐勝的揭秘第268章 強硬的滿者伯夷帝國第25章 咱大孫果然是有辦法的!第92章 郭桓案後續,嚴刑之下爲何無法除貪?第229章 大明版的外籍軍團第27章 王公們的質疑第90章 咱真是瞎了眼,立了這麼個皇太孫第235章 南方局勢第21章 名爲“空印案”的未來天機信息!第70章 身上不屬於現代的痕跡第124章 出現在別古崖的古代獵戶第154章 認親只是個開始第35章 講《明史》的姜老師第182章 火車實驗,深深震撼的衆人!第266章 大航海第310章 籌謀第194章 行會監管,自船幫始第217章 兀納失裡的恐懼第92章 郭桓案後續,嚴刑之下爲何無法除貪?第300章 烈焰焚盡第180章 工業農業商業三條腿走路第296章 南北朝第316章 朱元璋駕崩第44章 朱元璋的兩個困擾第314章 滅亡室町幕府第199章 鎮江龍王節,蒸汽船亮相第29章 古董無線電臺到手!第130章 藍玉案第236章 仗劍去國第131章 如何確認身份【求保底月票!】第295章 朱元璋的打算第188章 第二個任務第227章 高麗使團第9章 馬皇后病危!第159章 東宮屬官們的勸諫第23章 如何解決空印案?第146章 臥槽,舅姥爺!第89章 朱元璋:老四,你真行啊!第34章 神器試驗成功,國公們的震驚!第143章 長命鎖,觀音奴的震驚!第136章 初遇解縉第100章 遠洋艦隊花費,朱元璋的煩惱第150章 你招惹了不該惹的人第286章 平壤第214章 大明的技術瓶頸第135章 靴尖上的大明第169章 來根華子第92章 郭桓案後續,嚴刑之下爲何無法除貪?第156章 先知的恐怖預言第195章 匪禮失而求野兮第278章 四叔第31章 神器降臨!第49章 拍賣會預展第119章 隆慶開關的巨大利益第144章 藍玉到來(感謝‘37天下無雙’的上第233章 風帆戰列艦下水第63章 如何讓大明擺脫宿命?第17章 如何守住漩渦的秘密?第37章 老登,該爆金幣了!第289章 支援艦隊的到來第264章 海賊王陳祖義第35章 講《明史》的姜老師第76章 跨海徵日,可行否?第237章 廢除海禁的初步構想第5章 洪武寶鈔的價值第70章 身上不屬於現代的痕跡第87章 朱元璋:老四發動了靖難之役?!第46章 朱允炆:這啥啊?揪一株!第232章 五京之議第103章 考成法!文官噩夢降臨!第258章 放寬直隸路引制度第111章 殿試上怒噴海禁政策的解縉第57章 姜老師講內卷第66章 大孫還陽的可能性第300章 烈焰焚盡第253章 胡季犛身死第179章 蓄水池之論,朱元璋的讚歎第149章 五爪龍牀,僭越之罪!第99章 派往日本錦衣衛的回信第263章 淡馬錫第99章 派往日本錦衣衛的回信第84章 朱雄英的長命鎖第288章 釜山第115章 龍江造船廠大匠們的驚歎第228章 外交方面的連鎖反應第16章 敕封聖孫?呂氏的警覺第29章 古董無線電臺到手!第13章 醫學奇蹟,戴思恭的震驚!第125章 大明版“杯酒釋兵權”第38章 人麻了,你管這叫尋常字畫?第80章 郭桓案爆發!第217章 兀納失裡的恐懼第170章 真是個烏鴉嘴第47章 畝產三千斤!朱元璋的震撼第92章 郭桓案後續,嚴刑之下爲何無法除貪?第26章 道衍:若燕王不棄第197章 內帑的錢不能真躺着啊第180章 工業農業商業三條腿走路第152章 抵達京城第62章 邁不過去的檻,王朝週期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