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章 大孫還陽的可能性

第66章 大孫還陽的可能性

“哦?竟有此事?”

朱元璋擰着的眉頭稍稍舒展。

張宇初,字子璇,別號耆山,正一派第四十三代天師,是歷代天師中最博學者之一,有“道門碩儒”之稱.其人於洪武十年嗣教,洪武十一年入朝建齋設醮於南京紫金山,洪武十三年朱元璋敕封其爲“正一嗣教道合無爲闡祖光範大真人”,總領天下道教事,乃是如今的道門領袖。

張宇初既然博學,又有龍虎山千年家傳典籍,想來不是無的放矢。

畢竟,正一派的始祖是漢末張道陵及其開創的“正一盟威”之道,又稱天師道,五斗米道,在張魯歸降曹操之後,便完整地延續了千餘年,在這種漫長的傳承中,能掌握一些隱秘知識,也是理所當然之事。

很快,朱元璋就在奉天殿內,見到了張宇初。

奉天殿內,從南洋諸國進貢的沉香,散發着令人心安的味道。

朱元璋坐在龍椅上,眼神中帶着幾分探究。

張宇初身着羽衣,不過這位道門碩儒面如滿月,膚色稍黑,乃是富貴之相,所以倒也顯不出仙風道骨來,他步履穩健地走進大殿,向朱元璋行禮後,便開門見山地說起了此行的目的。

張宇初聲音沉穩:“陛下,貧道近日在翻閱家傳典籍時,偶然發現了一些關於陰陽炁海的記載。”

“給咱說來聽聽。”

張宇初朗聲吟道。

“太始混開闢,玄黃敷判初。

陰陽始無極,幹蓋包坤輿。

宇宙循環渺無間,萬物吹息炁盈虛。

天根來往自晝夜,赤水象罔浮玄珠。

道之樞,帝之則,浩漠玄機啓淵默。”

“據典籍所言,陰陽炁海乃是天地之根、萬物之源所演化,用以溝通兩界,其內蘊含着無窮無盡的玄妙,傳聞中,甚至有一界之人能夠穿越這陰陽炁海,往來於生死之間,甚至窺探天機,逆天改命。”

朱元璋聞言,心中不禁有些驚異,但他想了想,還是謹慎問道:“上次召爾入京,爲何沒提起這事?”

“陛下,說來慚愧,貧道雖治學,可惜龍虎山典籍浩如煙海,若非陛下提及,貧道也恐怕根本沒機會去翻找這等古物。”

這就是回去翻箱底翻出來的意思了,倒也是個合理的解釋。

“典籍可帶來了?”

“帶來了。”

張宇初恭敬地把一塊玉符交給了宦官,宦官放在托盤裡,轉交給朱元璋。

“這是典籍?”

“是。”

朱元璋看了看:“竟然是陸修靜刻下的。”

陸修靜是南北朝時期的人,出身於江南士族名門吳郡陸氏,編寫了《靈寶經目》,將經文分爲“三洞四輔十二類”,後來著名的《道藏》就是在此基礎上發展形成的,經過陸修靜在齋儀方面的統一、規範和編訂以後,天師道從形式到內容都得到了進一步的充實和健全,是個道教歷史上的著名人物,所以他的手稿,還是有相當可信度的,尤其是這手稿是刻在玉符上的,也不怪能傳承上千年。 只不過這些似是而非的道教經文,朱元璋也實在是辨認不了具體的意思,畢竟,這些東西實在是太過微言大義了。

但想來張宇初既然敢拿出來,那應該也不會騙他,畢竟這種事情,朱元璋完全可以找丘玄清或者其他有道行的道士去詢問。

如果只是拙劣的騙術,那麼張宇初要承受的後果可太沉重了,不僅要丟掉總領天下道教事的頭銜,更是會連累龍虎山正一派。

所以,還是相對可信的。

而朱元璋雖爲九五之尊,但對於這等神秘莫測之事,仍是充滿了好奇。

不過這種事情肯定不簡單就是了,畢竟,秦始皇求仙的傳說,最終也只是化爲了歷史的塵埃,那長生不老之夢,終究未能實現。

不過,對於朱元璋來說,最重要的是另一個問題。

“咱的大孫,能不能還陽?”

畢竟,上次大孫已經說過一次了,他早晚會來這邊陪自己。

而在朱元璋的心中,只有朱雄英作爲嫡長孫,才配繼承他的大明江山,更何況,朱雄英如今還給大明做出瞭如此之多的貢獻,可以說是順理成章。

唯一讓他覺得難受的,就是兩人陰陽兩隔。

這件事情日思夜想,幾乎成了朱元璋的心病。

而張宇初的回答,卻給了朱元璋出乎意料的驚喜。

“能!”

聽聞此言,朱元璋的內心確實有些激動,畢竟,他實在是太想見到大孫了,如果大孫真就正常死了,那或許時間能夠磨平一切傷疤,但現在卻不是這樣,大孫依舊在那邊好好地“活着”,而且眼見勢力越來越大,能夠給大明帶來的助力也越來越大,表現明顯超越了所有皇孫,再加上嫡長孫的身份,朱元璋很難心裡沒有這個念頭——如果大孫能夠還陽,那麼這大明江山,豈不是能旺三代?

朱元璋按捺住內心的激動,沉聲問道:“張真人,不知穿越陰陽炁海,需要具備何種條件?又是如何做到的?”

“需要尋找到一扇特殊的‘門’,不過踏過了這扇門,就是從彼界到此界,無法再回到此界了。”

朱元璋等了半天,見張宇初沒說話,問道:“還有呢?”

“貧道確實只知道這些,至於這‘門’所在何處,長什麼樣子,確實不知。”

“玉符上面爲什麼沒有?”

“這是我龍虎山一脈先祖的註解,早已焚燬,只有隻言片語代代相傳,若非翻出玉符,找太上長老詢問,貧道也不可能知曉。”

見張宇初回答的很老實,而且好像確實只知道這些,朱元璋便也不問了。

賞賜了張宇初以後,朱元璋命人將這段記載抄錄下來,把玉符送入宮中密室珍藏。

同時,他也暗中吩咐下去,要加大對道教典籍的蒐集與整理力度,以期能夠從中發現更多關於陰陽炁海的線索。

而對於大孫還陽來繼承他萬里江山的事情,朱元璋的念頭更深了,計劃下次陰陽炁海開啓的時候,把這個關於“門”的線索,一併告知於大孫。

歷史類最高均訂作品,你絕對不能錯過的好書!

(本章完)

第216章 藍玉的抉擇第167章 帝王之術第27章 王公們的質疑第22章 朱元璋:所有人都瞞着咱!第115章 龍江造船廠大匠們的驚歎第257章 “斡脫”第113章 航海展與古董航海儀器第302章 高取城第107章 我大明天下無敵啊!第292章 大勝!第17章 如何守住漩渦的秘密?第87章 朱元璋:老四發動了靖難之役?!第136章 初遇解縉第157章 新手引導任務:熟悉皇宮環境第295章 朱元璋的打算第267章 苦橘城第114章 “勝利號”風帆戰列艦圖紙第82章 我真是古代穿越者第30章 朱棣的求證第102章 新式火銃帶來的震撼第302章 高取城第112章 大明世界的改變第19章 辦公室中的線索第232章 五京之議第21章 名爲“空印案”的未來天機信息!第189章 曹國公府第284章 戰機第7章 來自太子的質疑第1章 爺爺,我想你了第37章 老登,該爆金幣了!第205章 秦嶺蟲洞再次開啓第149章 五爪龍牀,僭越之罪!第237章 廢除海禁的初步構想第79章 牛痘接種法的神效,震撼的江南災民!第104章 大明戰神還有第二代?第43章 “送點人下去”的可行性第133章 穿越大明第125章 大明版“杯酒釋兵權”第219章 哈密城破,威震西域!第241章 教官到來第27章 王公們的質疑第74章 鄭和下西洋?第58章 清朝是怎麼回事?第219章 哈密城破,威震西域!第302章 高取城第301章 廟算第292章 大勝!第54章 清朝滅亡明朝?朱元璋的驚駭!第91章 《赤腳醫生手冊》第297章 短暫的和平時代第148章 還有人敢欺負咱大孫?第305章 “風林火山”第147章 等等,我啥時候去地府了!第173章 禮有嫡子而無嫡孫第202章 朱雄英的反行業壟斷調查第98章 洪武二十年!第104章 大明戰神還有第二代?第262章 下一個時代的人才第66章 大孫還陽的可能性第151章 來自朱樉的怨恨第82章 我真是古代穿越者第252章 渡江!第220章 東察合臺汗國的決定第72章 天花與琴納牛痘接種法第263章 淡馬錫第242章 大明使團的遭遇第91章 《赤腳醫生手冊》第222章 《西涼伎》第124章 出現在別古崖的古代獵戶第111章 殿試上怒噴海禁政策的解縉第315章 戰後佈局第40章 天亡大明!朱元璋的恐懼第206章 壓縮餅乾帶來的震撼第283章 女真人的襲擾第226章 火器化部隊的想法第302章 高取城第212章 太湖蟲洞對應位置確定第148章 還有人敢欺負咱大孫?第139章 觀音奴的心病第10章 重新燃起希望的朱元璋第284章 戰機第235章 南方局勢第243章 朱元璋的決定第234章 皇室海上貿易第237章 廢除海禁的初步構想第280章 開京事變第307章 關東第55章 世界局勢與蒙古人的威脅第219章 哈密城破,威震西域!第317章 新時代的到來第231章 進攻日本外島的藉口第130章 藍玉案第228章 外交方面的連鎖反應第231章 進攻日本外島的藉口第64章 女真人覆滅!第254章 交趾布政使司成立第22章 朱元璋:所有人都瞞着咱!第275章 觀音奴:酸了第99章 派往日本錦衣衛的回信第170章 真是個烏鴉嘴
第216章 藍玉的抉擇第167章 帝王之術第27章 王公們的質疑第22章 朱元璋:所有人都瞞着咱!第115章 龍江造船廠大匠們的驚歎第257章 “斡脫”第113章 航海展與古董航海儀器第302章 高取城第107章 我大明天下無敵啊!第292章 大勝!第17章 如何守住漩渦的秘密?第87章 朱元璋:老四發動了靖難之役?!第136章 初遇解縉第157章 新手引導任務:熟悉皇宮環境第295章 朱元璋的打算第267章 苦橘城第114章 “勝利號”風帆戰列艦圖紙第82章 我真是古代穿越者第30章 朱棣的求證第102章 新式火銃帶來的震撼第302章 高取城第112章 大明世界的改變第19章 辦公室中的線索第232章 五京之議第21章 名爲“空印案”的未來天機信息!第189章 曹國公府第284章 戰機第7章 來自太子的質疑第1章 爺爺,我想你了第37章 老登,該爆金幣了!第205章 秦嶺蟲洞再次開啓第149章 五爪龍牀,僭越之罪!第237章 廢除海禁的初步構想第79章 牛痘接種法的神效,震撼的江南災民!第104章 大明戰神還有第二代?第43章 “送點人下去”的可行性第133章 穿越大明第125章 大明版“杯酒釋兵權”第219章 哈密城破,威震西域!第241章 教官到來第27章 王公們的質疑第74章 鄭和下西洋?第58章 清朝是怎麼回事?第219章 哈密城破,威震西域!第302章 高取城第301章 廟算第292章 大勝!第54章 清朝滅亡明朝?朱元璋的驚駭!第91章 《赤腳醫生手冊》第297章 短暫的和平時代第148章 還有人敢欺負咱大孫?第305章 “風林火山”第147章 等等,我啥時候去地府了!第173章 禮有嫡子而無嫡孫第202章 朱雄英的反行業壟斷調查第98章 洪武二十年!第104章 大明戰神還有第二代?第262章 下一個時代的人才第66章 大孫還陽的可能性第151章 來自朱樉的怨恨第82章 我真是古代穿越者第252章 渡江!第220章 東察合臺汗國的決定第72章 天花與琴納牛痘接種法第263章 淡馬錫第242章 大明使團的遭遇第91章 《赤腳醫生手冊》第222章 《西涼伎》第124章 出現在別古崖的古代獵戶第111章 殿試上怒噴海禁政策的解縉第315章 戰後佈局第40章 天亡大明!朱元璋的恐懼第206章 壓縮餅乾帶來的震撼第283章 女真人的襲擾第226章 火器化部隊的想法第302章 高取城第212章 太湖蟲洞對應位置確定第148章 還有人敢欺負咱大孫?第139章 觀音奴的心病第10章 重新燃起希望的朱元璋第284章 戰機第235章 南方局勢第243章 朱元璋的決定第234章 皇室海上貿易第237章 廢除海禁的初步構想第280章 開京事變第307章 關東第55章 世界局勢與蒙古人的威脅第219章 哈密城破,威震西域!第317章 新時代的到來第231章 進攻日本外島的藉口第130章 藍玉案第228章 外交方面的連鎖反應第231章 進攻日本外島的藉口第64章 女真人覆滅!第254章 交趾布政使司成立第22章 朱元璋:所有人都瞞着咱!第275章 觀音奴:酸了第99章 派往日本錦衣衛的回信第170章 真是個烏鴉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