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章 郭桓案後續,嚴刑之下爲何無法除貪?

朱元璋走出一段距離,將這本小冊子傳給了等在一旁的軍機大臣們。

王景疑惑地接過,目光一掃,隨即瞳孔驟縮,彷彿見到了什麼不可思議的東西,仔細翻閱片刻後,他又將冊子遞給了董倫,董倫翻閱幾頁後,眼中流露出同樣的震驚之色。

醫書,不稀奇。

但是能普及的醫書,可太稀奇了。

劉三吾最後接過冊子,他一邊看,一邊喃喃自語:“這這難道是天書嗎?”

當聽到爺爺想知道郭桓案這種事情爲什麼會屢禁不止後,朱雄英這纔想起來,那頭好像都過了洪武十八年了,郭桓案已經發生了,不過看起來,爺爺倒是沒有被波及。

所謂惠民藥局,指的是在洪武三年的時候,朱元璋命天下府州縣開設的免費醫療機構,由朝廷負擔開銷,凡沒有錢看病的軍民,都可去惠民藥局免費看病和抓藥。

除了嚴刑峻法,朱元璋還很重視對官員們的精神教育,弄了《難難歌》以及《醒貪簡要錄》等歌謠、小冊子,來提醒官員。

當然,這項制度跟朱元璋的很多政策都很類似,想法很好,但要麼推行起來難度大,要麼不可持續,所以經過了十幾年的變遷,現在很多惠民藥局要麼每個月只能給少量病人治療,要麼就已經賣給私人當做藥鋪了。

可以說,郭桓案,直接給朱元璋整不會了他不禁思考起了一個問題,到底怎樣,才能控制官員們堪稱“前赴後繼”的貪墨行爲呢?

朱元璋沒想明白,所以打算問問大孫,讓他請教一下那頭的那些高人們。

但這個手冊,完全可以培養所謂的“赤腳醫生”,只要培養的足夠多,那麼就能用極低的成本,降低整個大明的死亡率,並延長百姓的整體壽命,意義完全不是《普劑方》能比的。

“這小冊子,刊印推行下去,在鄉鎮中爲惠民藥局培養醫生,可行嗎?”

三人面面相覷,都從彼此眼中看到了難以言喻的震撼。

實際上,朱元璋是苦出身,所以非常非常重視百姓的各種社會濟養與保障,而洪武朝也是整個明朝社會福利水平最高的時代。

不要以爲朱元璋在文臣眼中的印象是冷血無情,他就對百姓也這樣。

“聖孫殿下真是功德無量啊!”董倫由衷讚歎道。

一六七.一零零.一零四.二一八

但是,郭桓一個上任不到一年的戶部侍郎,就能貪七百萬石,或者說,就敢貪這個數,直接深深地震撼了朱元璋。

朱元璋開始一度懷疑起了自己的反貪政策。

畢竟,哪怕是周王朱橚,現在正在組織學者進行編撰的方劑學鉅著《普劑方》,從本質上來講,也是用來培養傳統中醫的,《普濟方》當然有很大價值,囊括了61739個藥方,239張圖,李時珍的《本草綱目》引用其中的方劑就特別多。

有了它,無數百姓將免受病痛之苦,無數生命將得到拯救。

不過,眼下除了這本屬於意外之喜的小冊子,以及之前送過來預測未來的殘頁上透露的海量信息以外,朱元璋在這次陰陽炁海關閉以前,還有一件重要的事情,那就是郭桓案。

“可、可行。”劉三吾結結巴巴地回答,他仍然沉浸在手冊中的內容裡,無法自拔。

朱元璋沒有一次砍下幾萬顆腦袋,還是看在朱雄英的面子上,怕一次性送進地府裡的人太多。

可就是這麼雙管齊下,貪墨還是屢禁不止,甚至搞出了這種驚天大案。

而對於性質極爲惡劣者,諸如郭桓等人,更是直接剝皮做成了稻草人。

於是朱雄英答應了下來,承諾好好研究一番,下回告訴他。

他們身爲朝廷重臣,自然見識過無數珍稀古籍,但像這樣實用、詳盡且通俗易懂的醫學手冊,他們還是第一次見到。

而這本小冊子的意義,毋庸置疑,只要稍有見識的人,都能看出來。

很快,陰陽炁海就消失無蹤了。

因此,朱元璋定下了笞、杖、徒、流、死等“新五刑”以及種種適用條款,這些舉措旨在通過嚴懲,形成對貪墨的強烈威懾,讓官吏們畏懼《大明律》,從而有效遏制貪墨行爲。

郭桓案的性質之惡劣,怎麼形容都不爲過。

——他們不知道貪墨是要被剝皮實草的嗎?

要知道,《大明律》中明確記載:受賄者,一貫以下杖七十,八十貫以上則絞刑;竊取官銀,一貫杖八十,四十貫以上判斬首。

對於老人,每一位80歲以上的老人,每月都能獲得五斗米、三斤酒和五斤肉;而90歲以上的長者,除了這些物資外,還將額外得到一匹帛和十斤絮;對於殘疾人,朱元璋明確規定了養濟院的收養對象和救助標準,並將其寫入《大明律》,還派官吏進行暗訪,對未能有效執行的地方官進行責罰;對於死後無地下葬的貧民,朱元璋設漏澤園用以埋葬,天下府州縣也各設義冢;對於無家可居者,朱元璋甚至嘗試了建立保障房,在京城外的一片閒置土地上,親自督導建造了260間瓦房提供給貧民,雖然後來因爲成本問題的無法負擔了,但時至今日,這些房子還在那片土地上佇立着。

朱元璋沉默了片刻,然後緩緩說道:“傳咱的旨意,立即召集太醫院所有御醫,以及京城內外有名的郎中,共同研究此手冊,咱要他們在最短的時間內,將手冊中的內容吃透,並推廣到全國各州縣的惠民藥局。”說完,朱元璋從劉三吾手裡再次拿過小冊子,輕輕撫摸着封面上的字跡。

朱元璋知道,自己的大孫,已經爲大明的未來,又添上了一塊堅實的基石。

實際上,正是朱元璋早年被元朝貪官污吏盤剝的經歷,才成爲了他大力反貪的動力來源。

不過陰陽炁海的消失,並不意味着事情的結束,因爲朱元璋當看到跟着馬三保一起過來的人以後,面色頓時陰沉了下來。

“咱讓你來了?”

 

第100章 遠洋艦隊花費,朱元璋的煩惱第55章 世界局勢與蒙古人的威脅第203章 皇商們的屈服第250章 雞翎關破第102章 新式火銃帶來的震撼第183章 長夜第182章 火車實驗,深深震撼的衆人!第154章 認親只是個開始第176章 聖孫駕到,統統閃開第33章 壞了,爺爺不記得前世記憶了第215章 焦煤鍊鋼法,工匠們的震驚!第46章 朱允炆:這啥啊?揪一株!第256章 聖賢 盜賊 豪傑第288章 釜山第227章 高麗使團第278章 四叔第127章 佛朗機炮與紅衣大炮,國公們的震驚第271章 舊港宣慰使司第86章 您說我應該回到大明嗎?第306章 小田劍館第294章 李成桂自戮第177章 安置房項目交付第273章 巡撫鳳陽第145章 “上等人與狼”第212章 太湖蟲洞對應位置確定第41章 北失南補第206章 壓縮餅乾帶來的震撼第136章 初遇解縉第159章 東宮屬官們的勸諫第286章 平壤第67章 徐達背疽!第199章 鎮江龍王節,蒸汽船亮相第115章 龍江造船廠大匠們的驚歎第190章 離家出走的表哥李景隆第51章 土豆種植神書第24章 蟲洞傳輸實驗第25章 咱大孫果然是有辦法的!第156章 先知的恐怖預言第206章 壓縮餅乾帶來的震撼第79章 牛痘接種法的神效,震撼的江南災民!第202章 朱雄英的反行業壟斷調查第116章 火炮上艦?鳴樑海戰是個啥?第34章 神器試驗成功,國公們的震驚!第44章 朱元璋的兩個困擾第129章 爺爺是什麼品級?第163章 先找個狗頭軍師吧!第18章 簽訂合同,拿下土地!第229章 大明版的外籍軍團第122章 秦嶺中發生的咄咄怪事第3章 爺爺你穿越到大明瞭?第220章 東察合臺汗國的決定第181章 蒸汽時代第239章 李戰神問對第8章 “打俺”的真正含義第154章 認親只是個開始第55章 世界局勢與蒙古人的威脅第202章 朱雄英的反行業壟斷調查第194章 行會監管,自船幫始第235章 南方局勢第110章 天元帝身死,北元覆滅!第285章 一戰出雙王第306章 小田劍館第183章 長夜第211章 在皇室成員中威望的樹立第225章 幼軍初立(八千字大章)第6章 朱雄英的猜想第305章 “風林火山”第279章 唐之藩鎮,翌日之總兵第68章 朱棣獻策,道衍密謀第240章 雲南邊患第265章 風中殘燭第259章 與近代步槍的差距第85章 穿越倒計時第241章 教官到來第181章 蒸汽時代第283章 女真人的襲擾第70章 身上不屬於現代的痕跡第27章 王公們的質疑第238章 幼軍演習第308章 酒屋土倉第198章 傅友文的加入第299章 興福寺之戰第127章 佛朗機炮與紅衣大炮,國公們的震驚第116章 火炮上艦?鳴樑海戰是個啥?第221章 朱雄英的邀請第59章 上架感言第245章 兩線戰略第296章 南北朝第274章 日暮途遠第138章 觀音奴:此人不是太子殿下嗎?第249章 玉不琢,不成器第237章 廢除海禁的初步構想第228章 外交方面的連鎖反應第71章 徐達病重,千鈞一髮!第272章 未來計劃第105章 捫心自問,回到大明的理由第68章 朱棣獻策,道衍密謀第160章 被散養的藩王們第167章 帝王之術第99章 派往日本錦衣衛的回信
第100章 遠洋艦隊花費,朱元璋的煩惱第55章 世界局勢與蒙古人的威脅第203章 皇商們的屈服第250章 雞翎關破第102章 新式火銃帶來的震撼第183章 長夜第182章 火車實驗,深深震撼的衆人!第154章 認親只是個開始第176章 聖孫駕到,統統閃開第33章 壞了,爺爺不記得前世記憶了第215章 焦煤鍊鋼法,工匠們的震驚!第46章 朱允炆:這啥啊?揪一株!第256章 聖賢 盜賊 豪傑第288章 釜山第227章 高麗使團第278章 四叔第127章 佛朗機炮與紅衣大炮,國公們的震驚第271章 舊港宣慰使司第86章 您說我應該回到大明嗎?第306章 小田劍館第294章 李成桂自戮第177章 安置房項目交付第273章 巡撫鳳陽第145章 “上等人與狼”第212章 太湖蟲洞對應位置確定第41章 北失南補第206章 壓縮餅乾帶來的震撼第136章 初遇解縉第159章 東宮屬官們的勸諫第286章 平壤第67章 徐達背疽!第199章 鎮江龍王節,蒸汽船亮相第115章 龍江造船廠大匠們的驚歎第190章 離家出走的表哥李景隆第51章 土豆種植神書第24章 蟲洞傳輸實驗第25章 咱大孫果然是有辦法的!第156章 先知的恐怖預言第206章 壓縮餅乾帶來的震撼第79章 牛痘接種法的神效,震撼的江南災民!第202章 朱雄英的反行業壟斷調查第116章 火炮上艦?鳴樑海戰是個啥?第34章 神器試驗成功,國公們的震驚!第44章 朱元璋的兩個困擾第129章 爺爺是什麼品級?第163章 先找個狗頭軍師吧!第18章 簽訂合同,拿下土地!第229章 大明版的外籍軍團第122章 秦嶺中發生的咄咄怪事第3章 爺爺你穿越到大明瞭?第220章 東察合臺汗國的決定第181章 蒸汽時代第239章 李戰神問對第8章 “打俺”的真正含義第154章 認親只是個開始第55章 世界局勢與蒙古人的威脅第202章 朱雄英的反行業壟斷調查第194章 行會監管,自船幫始第235章 南方局勢第110章 天元帝身死,北元覆滅!第285章 一戰出雙王第306章 小田劍館第183章 長夜第211章 在皇室成員中威望的樹立第225章 幼軍初立(八千字大章)第6章 朱雄英的猜想第305章 “風林火山”第279章 唐之藩鎮,翌日之總兵第68章 朱棣獻策,道衍密謀第240章 雲南邊患第265章 風中殘燭第259章 與近代步槍的差距第85章 穿越倒計時第241章 教官到來第181章 蒸汽時代第283章 女真人的襲擾第70章 身上不屬於現代的痕跡第27章 王公們的質疑第238章 幼軍演習第308章 酒屋土倉第198章 傅友文的加入第299章 興福寺之戰第127章 佛朗機炮與紅衣大炮,國公們的震驚第116章 火炮上艦?鳴樑海戰是個啥?第221章 朱雄英的邀請第59章 上架感言第245章 兩線戰略第296章 南北朝第274章 日暮途遠第138章 觀音奴:此人不是太子殿下嗎?第249章 玉不琢,不成器第237章 廢除海禁的初步構想第228章 外交方面的連鎖反應第71章 徐達病重,千鈞一髮!第272章 未來計劃第105章 捫心自問,回到大明的理由第68章 朱棣獻策,道衍密謀第160章 被散養的藩王們第167章 帝王之術第99章 派往日本錦衣衛的回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