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道衍:若燕王不棄

第26章 道衍:若燕王不棄

日暮黃昏,朱元璋終於從鐘山歸來,去的時候騎馬,回來的時候乘車,但一天折騰下來,朱元璋的步履雖然沉穩,卻還是帶着幾分不易察覺的疲憊。

走進宮城的那一刻,朱元璋在奉天門下稍稍頓足,他微微向右扭了一下脖子,似乎想要回頭望,但卻最終並沒有回頭。

其實,朱元璋不僅僅是覺得身邊得力文臣一一凋零,就連那些如今位列公侯的老兄弟,似乎也跟自己越走越遠了。

“或許,該找個時間跟老兄弟們聚一聚了。”朱元璋如是想到。

暗紅色的宮燈搖曳着,他的身影在長長的宮道上拉得愈發孤寂,直至被坤寧宮的溫暖燈火所迎。

宮門輕啓,馬皇后自內被侍女攙扶着走出迎接,馬皇后的眼神中流露出了關切的神色。

“咳咳.”

“快進去吧,都說了還沒徹底恢復好,別來迎咱,見了風又好不利索了。”

夜色漸濃,坤寧宮內的燈火卻愈發明亮。

朱元璋與馬皇后相對而坐,兩人的身影在窗櫺上投下長長的剪影。

說完今天發生的事情,朱元璋眸中掠過一抹複雜的神色:“妹子,咱還有許多事未曾問過大孫。”

馬皇后當然知道,最近朱元璋總在琢磨“上一世”的事情。

大孫說他上一世是喝酒喝死的,這下好了,以前馬皇后咋勸都沒用,都是“我錯了但我下次繼續喝”,可這事以後,朱元璋現在是一滴酒都不沾了,宴會上,湯和、徐達來勸酒都沒用。

馬皇后輕輕頷首,柔聲安慰道:“重八,來日方長,大孫之事,總有機會再問的。”

她的話語如同春風拂面一般,帶着讓人心安的力量。

朱元璋點了點頭,卻又似想起了什麼,有些讚歎地說道:“大孫說他已在地府打下了一片領地,完全可以守護那頭的陰陽炁海,咱大孫果然非是池中之物。”

馬皇后聞言先是一驚,繼而喜色溢於言表:“此乃大幸之事也!大孫有這般能耐,真乃我家之福。”

驚喜之餘,她的眉間又輕輕蹙起,顯露出對大孫處境的幾分擔憂。

然而,她還未及嗔怪朱元璋幾句,讓朱元璋多送點這邊的好東西,朱元璋便已沉聲提及了另一樁事。

“空印之事,妹子可知道嗎?”

馬皇后搖了搖頭,帝后二人分工明確,朱元璋管宮外的事情,馬皇后管宮裡的事情,雖然遇到一些朝堂上的事情,馬皇后會勸諫朱元璋,但卻並不會總是關注外朝。

朱元璋把空印的事情,詳細地給馬皇后說了。

馬皇后聽到這種事情也非常震驚,她雖深居宮內,卻與尋常后妃不同,是相當有政治眼光的,空印這種事情性質到底有多惡劣,她如何不知?

朱元璋的眼中閃過一絲冷意:“官員們竟敢如此大膽,將矇蔽咱的事情習以爲常!哼,真當咱是昏君不成?”

馬皇后心中一緊,生怕朱元璋盛怒之下大開殺戒。

然而,朱元璋接下來的話卻讓她稍稍鬆了口氣。

“咱不打算殺人,殺人只會給大孫添亂。”

朱元璋只說道:“大孫說他有辦法傳送過來解決通訊問題的物品。”

“重八,大孫他.真的能夠解決這空印之事嗎?”

馬皇后忍不住輕聲問道,她的聲音裡充滿了對大孫的關切。

倒不是她懷疑,實際上,作爲救命藥的直接受益人,馬皇后對這件事現在已經深信不疑了,只是有點擔心。

畢竟,上次大孫給她找來的救命藥,就已經付出了相當的代價,這次要給朱元璋找能夠解決遠距離通訊的物品,還不知道要付出什麼代價呢。

大孫在那頭,實在是太不容易了。 朱元璋微微頷首,說道:“大孫他天資聰穎,非比尋常,咱相信他一定能夠做到的。”

朱元璋的聲音裡充滿了對大孫的信任,還有那麼一絲絲的.驕傲。

馬皇后聞言,心中的擔憂稍稍減輕了幾分。

她知道大孫一直以來都是朱元璋的驕傲,最近發生的事情更是印證了大孫的神奇,如果大孫真的能夠解決這空印之事,那也將是大明的一大幸事,想來在過程中大孫也會注意危險的。

兩人沉默片刻,馬皇后又輕聲說道:“重八,大孫在那頭守護着陰陽炁海,或許也會被覬覦,咱們是否應該給大孫更多的支持呢?”

朱元璋輕嘆一聲:“妹子所言極是,咱也是這麼想的,只是大孫他身處那頭,與咱這頭肯定不一樣,咱想要支持他,卻又不知從何下手,還是得下回好好問問大孫。”

馬皇后輕輕握住朱元璋的手:“不殺人也是好事,殺戮太重,難免會遭反噬,這次重病以後,我想給兒子們都選一位僧人隨侍左右,講經祈福。”

朱元璋聞言,也很贊同。

“咱這就讓禮部尚書劉仲質去辦。”

而在此之前,馬皇后病重的時候,朱元璋就已經下詔,讓已經分封到各地較爲年長的兒子們都回京了。

——————

宮牆之外,車馬聲緩緩響起,那是自北平遠道而來的燕王朱棣。

馬車裡太熱,朱棣實在氣悶,他揭開簾子擡頭望去,只見宮牆高聳,飛檐如翼。

正欲入宮,馬車前行之時卻忽見一旁聚集着衆多僧人,他們或閉目養神,或低聲誦經,似乎在此靜候着什麼。

僧人們見到朱棣一行到來,紛紛雙手合十,恭敬行禮,他們雖然不認得朱棣,但卻認得燕王府的旌旗,自然不難猜度出馬車主人的身份。

因爲馬上就要入宮參加宴會,這次宴會的規格很高,再加上聽聞的一些傳言,所以朱棣此刻難免心事重重,就對於這些僧人的出現並未太過在意,只是隨意回了一禮,便欲繼續前行。

然而,就在他下車即將踏入宮門的那一刻,身後忽然傳來一聲呼喚:“燕王留步!”

年輕的朱棣回頭掃視着這些僧人,其中叫住他的僧人尤爲引人注目,他身材微胖,面容和煦,一對三角眼中透露出非凡的機敏。

朱棣轉過身來,只見那位氣度非凡的僧人已快步走至他的跟前。

僧人微微一笑,雙手合十道:“小僧法名道衍,若燕王不棄,願隨侍左右,爲燕王祈福講經。”

朱棣眉頭微挑,對這突如其來的自薦感到有些意外,他上下打量了道衍一番,卻見其不似尋常之輩,心中不禁生出幾分好奇。

這時,道衍又低聲說道:“貧僧還有一份見面禮,想要獻給燕王。”

“哦?何物?”朱棣問道。

道衍神秘一笑,眨着三角眼小聲說道:“一頂白帽子。”

此言一出,朱棣頓時愣住了。

他深深地看了道衍一眼,似乎想從對方的眼神中讀出些什麼。

然而,道衍只是微笑着站在那裡,宮門之外的風輕輕吹過,吹起了朱棣的衣角,也吹動了道衍的僧袍。

朱棣沉默了片刻,說道:“你在馬車這裡等着本王出來吧。”

而急匆匆地走入宮門的朱棣卻並不知道,他馬上要參加的宴會,將會掀起怎樣的波瀾。

(本章完)

第157章 新手引導任務:熟悉皇宮環境第98章 洪武二十年!第27章 王公們的質疑第123章 朱雄英的穿越準備第150章 你招惹了不該惹的人第142章 還請王妃告訴我答案第101章 爺爺想做海貿生意?缺錢有辦法啊第31章 神器降臨!第106章 藍玉的感激第147章 等等,我啥時候去地府了!第201章 工業願景第157章 新手引導任務:熟悉皇宮環境第301章 廟算第64章 女真人覆滅!第302章 高取城第286章 平壤第43章 “送點人下去”的可行性第54章 清朝滅亡明朝?朱元璋的驚駭!第113章 航海展與古董航海儀器第49章 拍賣會預展第147章 等等,我啥時候去地府了!第207章 劉日新:有一處新的陰陽炁海第69章 時空蟲洞的秘密第8章 “打俺”的真正含義第139章 觀音奴的心病第257章 “斡脫”第301章 廟算第41章 北失南補第122章 秦嶺中發生的咄咄怪事第174章 應天府第157章 新手引導任務:熟悉皇宮環境第268章 強硬的滿者伯夷帝國第116章 火炮上艦?鳴樑海戰是個啥?第40章 天亡大明!朱元璋的恐懼第194章 行會監管,自船幫始第192章 父與子第131章 如何確認身份【求保底月票!】第287章 李成桂的自信第283章 女真人的襲擾第110章 天元帝身死,北元覆滅!第188章 第二個任務第180章 工業農業商業三條腿走路第292章 大勝!第54章 清朝滅亡明朝?朱元璋的驚駭!第168章 第一個預言應驗第301章 廟算第207章 劉日新:有一處新的陰陽炁海第12章 大孫不會害你第132章 一石激起千層浪第68章 朱棣獻策,道衍密謀第17章 如何守住漩渦的秘密?第70章 身上不屬於現代的痕跡第126章 陰陽炁海最後一次開啓第202章 朱雄英的反行業壟斷調查第8章 “打俺”的真正含義第83章 別古崖的秘密第271章 舊港宣慰使司第94章 朱標的推測:允炆就是“永樂帝”?第281章 半島博弈第108章 北元朝廷的困境第130章 藍玉案第4章 我原來是穿越者?第55章 世界局勢與蒙古人的威脅第194章 行會監管,自船幫始第171章 將信將疑的兩位藩王第202章 朱雄英的反行業壟斷調查第104章 大明戰神還有第二代?第143章 長命鎖,觀音奴的震驚!第216章 藍玉的抉擇第195章 匪禮失而求野兮第194章 行會監管,自船幫始第249章 玉不琢,不成器第93章 朱棣:好侄兒,放學別跑!第100章 遠洋艦隊花費,朱元璋的煩惱第270章 怒海驚濤,艦隊決戰!第284章 戰機第140章 殺身之禍第122章 秦嶺中發生的咄咄怪事第41章 北失南補第265章 風中殘燭第127章 佛朗機炮與紅衣大炮,國公們的震驚第184章 袁珙的投名狀第116章 火炮上艦?鳴樑海戰是個啥?第202章 朱雄英的反行業壟斷調查第29章 古董無線電臺到手!第101章 爺爺想做海貿生意?缺錢有辦法啊第67章 徐達背疽!第228章 外交方面的連鎖反應第119章 隆慶開關的巨大利益第113章 航海展與古董航海儀器第29章 古董無線電臺到手!第287章 李成桂的自信第8章 “打俺”的真正含義第91章 《赤腳醫生手冊》第260章 太湖蟲洞的開啓第187章 老朱力排衆議第201章 工業願景第168章 第一個預言應驗第152章 抵達京城第251章 兵臨富良江
第157章 新手引導任務:熟悉皇宮環境第98章 洪武二十年!第27章 王公們的質疑第123章 朱雄英的穿越準備第150章 你招惹了不該惹的人第142章 還請王妃告訴我答案第101章 爺爺想做海貿生意?缺錢有辦法啊第31章 神器降臨!第106章 藍玉的感激第147章 等等,我啥時候去地府了!第201章 工業願景第157章 新手引導任務:熟悉皇宮環境第301章 廟算第64章 女真人覆滅!第302章 高取城第286章 平壤第43章 “送點人下去”的可行性第54章 清朝滅亡明朝?朱元璋的驚駭!第113章 航海展與古董航海儀器第49章 拍賣會預展第147章 等等,我啥時候去地府了!第207章 劉日新:有一處新的陰陽炁海第69章 時空蟲洞的秘密第8章 “打俺”的真正含義第139章 觀音奴的心病第257章 “斡脫”第301章 廟算第41章 北失南補第122章 秦嶺中發生的咄咄怪事第174章 應天府第157章 新手引導任務:熟悉皇宮環境第268章 強硬的滿者伯夷帝國第116章 火炮上艦?鳴樑海戰是個啥?第40章 天亡大明!朱元璋的恐懼第194章 行會監管,自船幫始第192章 父與子第131章 如何確認身份【求保底月票!】第287章 李成桂的自信第283章 女真人的襲擾第110章 天元帝身死,北元覆滅!第188章 第二個任務第180章 工業農業商業三條腿走路第292章 大勝!第54章 清朝滅亡明朝?朱元璋的驚駭!第168章 第一個預言應驗第301章 廟算第207章 劉日新:有一處新的陰陽炁海第12章 大孫不會害你第132章 一石激起千層浪第68章 朱棣獻策,道衍密謀第17章 如何守住漩渦的秘密?第70章 身上不屬於現代的痕跡第126章 陰陽炁海最後一次開啓第202章 朱雄英的反行業壟斷調查第8章 “打俺”的真正含義第83章 別古崖的秘密第271章 舊港宣慰使司第94章 朱標的推測:允炆就是“永樂帝”?第281章 半島博弈第108章 北元朝廷的困境第130章 藍玉案第4章 我原來是穿越者?第55章 世界局勢與蒙古人的威脅第194章 行會監管,自船幫始第171章 將信將疑的兩位藩王第202章 朱雄英的反行業壟斷調查第104章 大明戰神還有第二代?第143章 長命鎖,觀音奴的震驚!第216章 藍玉的抉擇第195章 匪禮失而求野兮第194章 行會監管,自船幫始第249章 玉不琢,不成器第93章 朱棣:好侄兒,放學別跑!第100章 遠洋艦隊花費,朱元璋的煩惱第270章 怒海驚濤,艦隊決戰!第284章 戰機第140章 殺身之禍第122章 秦嶺中發生的咄咄怪事第41章 北失南補第265章 風中殘燭第127章 佛朗機炮與紅衣大炮,國公們的震驚第184章 袁珙的投名狀第116章 火炮上艦?鳴樑海戰是個啥?第202章 朱雄英的反行業壟斷調查第29章 古董無線電臺到手!第101章 爺爺想做海貿生意?缺錢有辦法啊第67章 徐達背疽!第228章 外交方面的連鎖反應第119章 隆慶開關的巨大利益第113章 航海展與古董航海儀器第29章 古董無線電臺到手!第287章 李成桂的自信第8章 “打俺”的真正含義第91章 《赤腳醫生手冊》第260章 太湖蟲洞的開啓第187章 老朱力排衆議第201章 工業願景第168章 第一個預言應驗第152章 抵達京城第251章 兵臨富良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