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5章 匪禮失而求野兮

第195章 匪禮失而求野兮

朱雄英聽後頗爲動容,至少表面上看起來頗爲動容。

他舉起酒杯說道:“諸位都是水運這個行當的棟樑,只要在這次堤壩修築的工程裡盡心竭力做好運輸,同時保證好京城貨物的水運不斷絕,那麼以後朝廷認可的行會裡,一定會有諸位的一席之地。”

李景隆也跟着承諾不要錢地說道:“而且,以後諸位無論身在何處,若有任何困難,儘管可以來找我。”

這些中年男人自然不難聽出兩人話語裡的真假,聖孫從之前整頓莫愁湖的行動來看是個靠譜的人,既然主持此事,又把條件說的清楚,那他們照辦以後,顯然聖孫是不會毀約的。

只不過李景隆就有些不太靠譜了,只是一句空口白話,要是真遇到困難,小困難或許李景隆能幫忙解決,但大困難既然他們都沒辦法,那以李景隆目前沒襲爵的尷尬身份來講,也肯定是解決不了的。

李景隆這麼一說,他們也就這麼一聽行嗎?也不行,李景隆可以張口隨便說,但不管他說什麼,這件事情李景隆都明顯深度參與其中了,這場宴會用的是李景隆的私人場地,牽線搭橋也有曹國公府這邊的人脈,行會整頓以後,他們這些人搖身一變,被朝廷正式認可,那以後能不給李景隆分潤些好處嗎?

頭鐵裝不知道或許可以,但這些人早都圓滑無比了,哪怕是出於不得罪曹國公府的角度,哪怕李景隆無法給予他們任何庇護,也得逢年過節奉上孝敬再者說了,你怎麼知道李景隆這位小公爺多久會變成曹國公呢?送禮人家不見得都記得,但要是就你沒送,那等李景隆襲爵以後,給他們這些人穿小鞋還不是輕而易舉。

但不管心裡怎麼想的,衆人還是齊聲應和,船艙內氣氛極度熱烈。

繼續喝了兩輪酒,幾位船幫會首也逐漸放開了拘謹。

這時候朱雄英問道:“諸位對於水運這個行當,現在可有什麼難處,或是想提的建議?不妨藉着這個機會一併說來,若是合理的能有助於京城商業發展的,本王自當斟酌。”

這就是讓他們開始暢所欲言的意思了。

幾人中,陳震放下酒杯,神色認真地看向朱雄英和李景隆,還真提了條建議。

“殿下,我們轉行這些年,水路之上也不太平,若是長江、漢江、淮河這種倒還好,稱得上是安全,但在一些較爲狹窄難行的支流和湖泊,有些地方的盜匪還是頗爲猖獗,哪怕不是有船隻的水匪,就是幾十號土匪弄個石堤,都能收一筆過路費,這種事情還經常是一路都會出現.我們這些人只負責運貨收個船費和人手費,損失倒是與我們無關,但偶爾還是會出現船伕受傷,商旅們也深受其苦,只敢在大江大河上行船,不敢深入較偏遠的地方,給航運帶來了不小的麻煩。”

另一人也沉聲說道:“有些船伕雖然有些粗把式,但終究不是官軍,也沒有必要豁出命來,所以對付零星手持棍棒的盜匪尚可,若遇到大規模的劫掠,諸如十幾人,便顯得有些力不從心了。”

船幫不是鏢局,只負責出船隻和船伕,進行貨物的運輸,而在運輸途中,遇到這種外力因素導致的貨物損失,跟他們是沒關係的.然而陳震既然提到了這件跟他們關係不算太大的事情,自然也有他的目的,那就是其人觀察出了朱雄英的整頓和發展京城的商業只是第一步,後面肯定還有更大的計劃,甚至是包括整個江南乃至整個大明十三布政使司的通盤考慮。

而無論朱雄英怎麼計劃只要大明需要發展,那貨物運輸都是少不了的,也就意味着他們生意的規模,能夠繼續擴大。 想想看,一個京城的水運生意就已經讓他們發家致富了,如果經營的規模繼續擴大到整個江南,那一年能掙多少錢?而阻礙這種規模擴大的最重要因素,就是運輸安全問題。

朱雄英點了點頭,這條建議不算是無的放矢,雖然目前跟船幫們關係不大,但確實是以後大明發展的阻礙。

畢竟不光是商業需要運輸,即便是發展工業、農業,同樣都涉及到產品流通的問題,而長江航道雖然目前作爲大明經濟的主動脈是暢通無阻的,但周圍的這些毛細血管卻有的地方堵塞了,同樣會造成流通不暢。

其實,匪患打劫這就是一個治理成本的問題,地方官府不是沒有能力去靖平境內的匪患,而是沒有這個意願。

畢竟這些土匪、水匪,很少會傷人性命,就是在偏僻的地方收點過路費,實在稱不上什麼心腹大患,甚至考成裡都沒有這項指標,而這些癬疥之疾,肅清起來卻非常的麻煩。

所以官員們爲了自己的政績,都會選擇把這種可報不可報的現象隱瞞下來,只要不鬧出亂子來就權當不存在。

這是古代社會不是現代社會,土匪在歷代王朝都是客觀存在的,只是危害性大小的問題而已,每到王朝末年風雨飄搖之際就有大片匪患出現不假,那承平年代就真的路不拾遺了嗎?想想也知道不可能,生產力基礎在這裡擺着呢.哪怕是現在的大明,也只是在城池周圍沒有匪患,但在偏僻的廣大鄉村,零散的、不成組織的土匪依舊大批的生存着。

朱雄英聽後,眉頭微皺:“陳會首所言極是,運輸安全確實是商貿往來的重中之重,不知各位有何良策?”

“還是希望朝廷能加強水路的巡邏和陸路的清剿,若是有官軍的出動,那些盜匪自然不敢輕易造次匪禮失而求野兮,民固化於不恌。”

這話說的就很有意思了,前半句表面上“匪”是古漢語在賦這種文學表現形式上的固定前置詞,意思應該是失去的道德禮儀要從民風淳樸的鄉間去尋找其根源,但隨着語境的變遷,則完全變了一個意思;後半句則是語出《鹿鳴》裡的“視民不恌,君子是則是效”,也就是示人榜樣不輕浮,君子賢人紛紛來仿效。

但實際上,這句話在大明要表達的意思已經演變成了絕大部分匪,其實就是官府在冊的民戶,只不過大明很多地方經濟不發達,所以纔會搖身一變成爲匪徒,實現字面意思上的“靠山吃山靠水吃水”,而一旦官軍清剿埋了傢伙搬個板凳在村口嗑瓜子,官軍又能奈他一介百姓如何呢?甚至往深了想,宗族勢力在地方上依舊根深蒂固,打劫這種副業,就是整個村子一起幹,或者一部分人創收,整個村子幫忙隱瞞,都不是什麼奇怪的事情。

第277章 大型露天煤礦第241章 教官到來第52章 朱元璋:大孫能還陽?!第75章 世界地勢圖!震撼無比的大明衆人!第250章 雞翎關破第185章 塌坊建立,第一個任務圓滿完成第86章 您說我應該回到大明嗎?第192章 父與子第227章 高麗使團第64章 女真人覆滅!第204章 行會登記的後續影響第129章 爺爺是什麼品級?第13章 醫學奇蹟,戴思恭的震驚!第86章 您說我應該回到大明嗎?第226章 火器化部隊的想法第300章 烈焰焚盡第277章 大型露天煤礦第110章 天元帝身死,北元覆滅!第78章 下下籤第119章 隆慶開關的巨大利益第202章 朱雄英的反行業壟斷調查第184章 袁珙的投名狀第100章 遠洋艦隊花費,朱元璋的煩惱第99章 派往日本錦衣衛的回信第48章 來自姜老師的解答第22章 朱元璋:所有人都瞞着咱!第16章 敕封聖孫?呂氏的警覺第105章 捫心自問,回到大明的理由第282章 顧此則失彼第162章 第一個任務:整頓莫愁湖第283章 女真人的襲擾第151章 來自朱樉的怨恨第94章 朱標的推測:允炆就是“永樂帝”?第291章 決戰大同江第27章 王公們的質疑第33章 壞了,爺爺不記得前世記憶了第289章 支援艦隊的到來第226章 火器化部隊的想法第57章 姜老師講內卷第69章 時空蟲洞的秘密第188章 第二個任務第63章 如何讓大明擺脫宿命?第262章 下一個時代的人才第85章 穿越倒計時第253章 胡季犛身死第85章 穿越倒計時第113章 航海展與古董航海儀器第125章 大明版“杯酒釋兵權”第22章 朱元璋:所有人都瞞着咱!第315章 戰後佈局第79章 牛痘接種法的神效,震撼的江南災民!第181章 蒸汽時代第8章 “打俺”的真正含義第263章 淡馬錫第231章 進攻日本外島的藉口第6章 朱雄英的猜想第23章 如何解決空印案?第295章 朱元璋的打算第223章 令人驚訝的鋼筋水泥城牆第120章 白銀貨幣化與一條鞭法第297章 短暫的和平時代第65章 來自龍虎山的線索第134章 朱雄英的僞裝身份第202章 朱雄英的反行業壟斷調查第53章 主僕矛盾第38章 人麻了,你管這叫尋常字畫?第137章 解縉的介紹信第66章 大孫還陽的可能性第289章 支援艦隊的到來第70章 身上不屬於現代的痕跡第46章 朱允炆:這啥啊?揪一株!第87章 朱元璋:老四發動了靖難之役?!第134章 朱雄英的僞裝身份第37章 老登,該爆金幣了!第130章 藍玉案第154章 認親只是個開始第18章 簽訂合同,拿下土地!第270章 怒海驚濤,艦隊決戰!第195章 匪禮失而求野兮第261章 第一條鐵路建成第87章 朱元璋:老四發動了靖難之役?!第223章 令人驚訝的鋼筋水泥城牆第197章 內帑的錢不能真躺着啊第217章 兀納失裡的恐懼第1章 爺爺,我想你了第36章 告白第290章 雪夜第203章 皇商們的屈服第117章 抗倭援朝!日本人的狼子野心第248章 頓兵於雄關之下第3章 爺爺你穿越到大明瞭?第154章 認親只是個開始第14章 馬皇后:把藍玉和李景隆送下去第54章 清朝滅亡明朝?朱元璋的驚駭!第120章 白銀貨幣化與一條鞭法第254章 交趾布政使司成立第69章 時空蟲洞的秘密第82章 我真是古代穿越者第266章 大航海
第277章 大型露天煤礦第241章 教官到來第52章 朱元璋:大孫能還陽?!第75章 世界地勢圖!震撼無比的大明衆人!第250章 雞翎關破第185章 塌坊建立,第一個任務圓滿完成第86章 您說我應該回到大明嗎?第192章 父與子第227章 高麗使團第64章 女真人覆滅!第204章 行會登記的後續影響第129章 爺爺是什麼品級?第13章 醫學奇蹟,戴思恭的震驚!第86章 您說我應該回到大明嗎?第226章 火器化部隊的想法第300章 烈焰焚盡第277章 大型露天煤礦第110章 天元帝身死,北元覆滅!第78章 下下籤第119章 隆慶開關的巨大利益第202章 朱雄英的反行業壟斷調查第184章 袁珙的投名狀第100章 遠洋艦隊花費,朱元璋的煩惱第99章 派往日本錦衣衛的回信第48章 來自姜老師的解答第22章 朱元璋:所有人都瞞着咱!第16章 敕封聖孫?呂氏的警覺第105章 捫心自問,回到大明的理由第282章 顧此則失彼第162章 第一個任務:整頓莫愁湖第283章 女真人的襲擾第151章 來自朱樉的怨恨第94章 朱標的推測:允炆就是“永樂帝”?第291章 決戰大同江第27章 王公們的質疑第33章 壞了,爺爺不記得前世記憶了第289章 支援艦隊的到來第226章 火器化部隊的想法第57章 姜老師講內卷第69章 時空蟲洞的秘密第188章 第二個任務第63章 如何讓大明擺脫宿命?第262章 下一個時代的人才第85章 穿越倒計時第253章 胡季犛身死第85章 穿越倒計時第113章 航海展與古董航海儀器第125章 大明版“杯酒釋兵權”第22章 朱元璋:所有人都瞞着咱!第315章 戰後佈局第79章 牛痘接種法的神效,震撼的江南災民!第181章 蒸汽時代第8章 “打俺”的真正含義第263章 淡馬錫第231章 進攻日本外島的藉口第6章 朱雄英的猜想第23章 如何解決空印案?第295章 朱元璋的打算第223章 令人驚訝的鋼筋水泥城牆第120章 白銀貨幣化與一條鞭法第297章 短暫的和平時代第65章 來自龍虎山的線索第134章 朱雄英的僞裝身份第202章 朱雄英的反行業壟斷調查第53章 主僕矛盾第38章 人麻了,你管這叫尋常字畫?第137章 解縉的介紹信第66章 大孫還陽的可能性第289章 支援艦隊的到來第70章 身上不屬於現代的痕跡第46章 朱允炆:這啥啊?揪一株!第87章 朱元璋:老四發動了靖難之役?!第134章 朱雄英的僞裝身份第37章 老登,該爆金幣了!第130章 藍玉案第154章 認親只是個開始第18章 簽訂合同,拿下土地!第270章 怒海驚濤,艦隊決戰!第195章 匪禮失而求野兮第261章 第一條鐵路建成第87章 朱元璋:老四發動了靖難之役?!第223章 令人驚訝的鋼筋水泥城牆第197章 內帑的錢不能真躺着啊第217章 兀納失裡的恐懼第1章 爺爺,我想你了第36章 告白第290章 雪夜第203章 皇商們的屈服第117章 抗倭援朝!日本人的狼子野心第248章 頓兵於雄關之下第3章 爺爺你穿越到大明瞭?第154章 認親只是個開始第14章 馬皇后:把藍玉和李景隆送下去第54章 清朝滅亡明朝?朱元璋的驚駭!第120章 白銀貨幣化與一條鞭法第254章 交趾布政使司成立第69章 時空蟲洞的秘密第82章 我真是古代穿越者第266章 大航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