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章 《赤腳醫生手冊》

再者說,朱棣在這張殘頁裡,也就是後洪武名將時代,表現出來的那種獨一檔的戰鬥力也實在是太過剽悍了。

親兒子,還這麼能打,造反也不是蓄謀已久而是被逼無奈,難道讓朱元璋因爲這預測的“未來”中朱棣會被迫造反,就把朱棣閒置,甚至圈禁到鳳陽嗎?

朱元璋是不可能做出這個決定的,畢竟他是一個極度重視親情的人,就連老二老三在各自的封地那麼殘暴虐民,乾的事情連“擬人”都稱不上,朱元璋都沒捨得處罰這倆兒子,就可以看出來這一點了。

更何況,這張殘頁上關於靖難之役的種種慘烈,和朱棣在決斷中表現出的英雄氣魄,朱元璋也是很欣賞的,透過這些文字,幾乎夢迴當年自己在元末亂世打天下時候的場景。

而看到朱棣與李景隆決戰時,“大戰良久,飛矢雨注,王三易馬,矢盡揮劍,劍折走登堤時南軍益集,燕將士皆失色,王奮然曰:吾不進,敵不退,有戰耳!乃復以勁卒突出其背”的記載時,朱元璋也不由地在心裡爲朱棣所喝彩。

至於最後的靈璧大戰之前,孤注一擲南下的燕軍,更是屢屢受挫幾乎陷入絕境,看到“甲戌,大戰齊眉山下,時燕連失大將,淮士盛暑蒸溼,諸將請休軍小河東,就麥觀釁。王曰:今敵持久飢疲,遮其餉道,可以坐困,奈何北渡懈將士心!乃下令欲渡河者左,諸將爭趨左,王怒曰:任公等所之!衆將乃無敢復言”這一段的時候,朱元璋更是手心裡捏了把汗不由自主地回想起了當年他在跟陳友諒決戰之前,衆將皆萌生退意,是他力主決戰,才因此定鼎天下的場景。

故此,朱元璋做出了決定,老四還得用,而且既然這麼好用,那就往死裡用,讓他使出渾身的勁兒打蒙古人去!

不過,決不能把北平的兵權都給他,必須找個跟他地位、能力旗鼓相當,還跟他不對付的人去看着他。

思來想去,朱元璋瞟了眼殘頁,覺得徐輝祖應該挺合適。

這裡面還有一點考慮,那就是如果用徐輝祖接替徐達的兵權,是順理成章的事情,誰都挑不出來什麼理。

這樣就既能發揮朱棣的軍事能力,又不至於讓其不可控,搞出來個“靖難之役”來。

當然了,太子朱標英年早逝,選擇朱允炆繼承大位,屠戮淮西功臣集團,削藩導致朱棣起兵靖難,這四件事情其實是連鎖反應。

所以,朱元璋面臨的第二個抉擇,就是要怎麼對待淮西功臣集團?

在殘頁所預測的“未來”中,朱元璋因爲太子朱標英年早逝,被迫揮起屠刀屠戮淮西功臣集團,爲皇太孫繼承大位清掃障礙。

但現在自己已經知道了結果,就完全可以讓事情走向另一個方向,也就是注意朱標的身體,不派他離京,這樣的話,只要朱標活着,就完全沒有任何必要和動機去清除淮西功臣集團。

畢竟,國公和準國公中,不算傅友德這個非淮西人的話,淮西功臣集團裡,湯和、徐達、李善長這都是不可能造反的,李文忠是朱標的表兄弟,常茂是朱標的妻弟,藍玉是朱標的舅父,馮勝是朱標的大舅子,可以說淮西功臣集團全都跟朱標沾着親呢,而且,朱標能夠壓服這些人。

這些名臣大將,都是朱元璋留給朱標的班底,足夠輔佐朱標建立屬於他自己的文治武功了。

還好有大孫的提醒,不然的話,淮西功臣集團,作爲大明立國的根基之一,就算能拔掉那對於大明來說也是傷筋動骨,畢竟,這些驍勇善戰的功臣,是一把雙刃劍,如果持劍者能夠運用得當,那就能像朱元璋一樣,用他們掃清天下,建立不世之功業。

一想到這裡,朱元璋的心中,也升起了一絲慶幸。

實際上,若是靖難之役有淮西功臣集團的名將們壓着場子,徐達、李文忠、馮勝、藍玉.這些進攻大師隨便派一個去領兵,在絕對優勢兵力的情況下,老四都沒有任何翻盤的可能性。

朱元璋捋清楚了這裡面的邏輯以後,就知道,其實怎麼處置老四不是關鍵,淮西功臣集團的去留也不是關鍵,甚至太子朱標也不是最關鍵的,這環環相扣的四個環節裡,最掉鏈子的是大明現在缺乏一個優秀的第三代繼承人。

不然的話,朱標就算沒有發生什麼三長兩短,未來還是要面臨這些問題。

畢竟,朱元璋會死,朱標也會死,當他們都不在了,藩王與功臣這兩大皇權的附屬羣體,還是會對繼承者的皇權造成威脅。 到時候,難免這張殘頁裡預測的悲劇會真的出現。

未雨綢繆,朱元璋還是要把第三代繼承人的問題,在他有生之年處理好。

而且,皇位繼承人,絕對不是隨便拎一個人上去就行的,軍事、政治、經濟、外交、心術.哪方面不需要長期的培養?沒個最短五六年的帝王教育和皇帝手把手地教,根本不可能玩得轉這麼龐大的帝國。

思來想去後,朱元璋開口對着陰陽炁海說道:“大孫,你早點過來吧,爺爺的時間可能不多了。”

——————

聽到這句話,墳前的朱雄英心中也是一顫。

現在現代世界和古代世界的時間流速,是1:12,對於朱雄英來說,可能時間沒過多久,每次頻繁地趕回來都很麻煩。

但對於爺爺來說,可能每次對話,都像是隻有在過年的時候,才能見到兒孫的空巢老人一般珍貴。

或許,爺爺每次都是這麼巴望着,等待着,等待某一時刻,蟲洞忽然開啓,跟李奶奶家裡那個很久纔會響起一次的紅色座機一樣。

可是他又能爲爺爺做些什麼呢?

朱雄英默默地嘆了口氣,他從懷裡掏出了一本泛黃的書籍,這是他上次從海島初中淘汰下來的讀書角舊書裡翻出來的。

《赤腳醫生手冊》。

朱雄英覺得,爺爺老了,蟲洞開啓又有間隔,自己不見得能隨時給他送藥,所以,還是讓他平時注意保養一下,而要是真有什麼情況,來不及看醫生或者醫生不會治,就照着這個手冊找找治療方法吧。

畢竟這本書圖文並茂,而且非常符合華夏的情況,其中大部分治療方法,都主打一個因地制宜,哪怕是在衛生條件落後的古代,也能從身邊找到治療所需的物品,並且從常見的咳嗽、嘔吐到複雜的心腦血管疾病都有對應的治療或者緩解辦法,還有一些日常中不算病的病,比如積食了怎樣捏脊、出水痘了怎麼處理、得了口瘡用什麼草藥塗抹等等,全都能從這本書裡找到辦法。

朱雄英看了看,把書裡面對於核武器和生化武器的三防措施,還有計劃生育的那幾頁都給撕了,畢竟這兩部分內容明朝確實用不到.然後送進了蟲洞裡。

“爺爺,你多注意身體,這本《赤腳醫生手冊》好好看看,平時要是有什麼毛病,對着找方法治就行。”

一個時辰後,蟲洞那頭的朱元璋,隨手撿起了從陰陽炁海里掉在軟墊上的小冊子。

對於這個什麼手冊,朱元璋並不甚在意,但是聽到大孫關心他的話語,朱元璋反而非常感動。

不過,既然是大孫送來的,身體很健康的朱元璋雖然沒指望從這本小冊子裡找到什麼治療方法,但還是打算予以尊重,稍微翻一翻。

翻着翻着,朱元璋的面色就變得有些凝重了。

常見症狀的診斷與處理、小兒常見病、急病處理、怎樣預防疾病、鍼灸與推拿、常用中草藥、傳染病、寄生蟲病、內科疾病、婦女病和接生常識、外科疾病、眼病、耳鼻咽喉病及口腔病、皮膚病

——你管這玩意叫赤腳醫生用的手冊?!

第203章 皇商們的屈服第291章 決戰大同江第308章 酒屋土倉第138章 觀音奴:此人不是太子殿下嗎?第8章 “打俺”的真正含義第82章 我真是古代穿越者第271章 舊港宣慰使司第11章 李奶奶的過期藥第59章 上架感言第81章 沐勝的揭秘第84章 朱雄英的長命鎖第112章 大明世界的改變第310章 籌謀第188章 第二個任務第177章 安置房項目交付第280章 開京事變第64章 女真人覆滅!第237章 廢除海禁的初步構想第85章 穿越倒計時第56章 金盃共汝飲,白刃不相饒第70章 身上不屬於現代的痕跡第199章 鎮江龍王節,蒸汽船亮相第61章 黑麥與木薯,神種降臨!第96章 關於張居正改革的筆記第118章 倭寇作亂之根源第67章 徐達背疽!第27章 王公們的質疑第14章 馬皇后:把藍玉和李景隆送下去第194章 行會監管,自船幫始第137章 解縉的介紹信第239章 李戰神問對第171章 將信將疑的兩位藩王第38章 人麻了,你管這叫尋常字畫?第242章 大明使團的遭遇第39章 冰封四百年?第198章 傅友文的加入第304章 吉野第196章 保險第82章 我真是古代穿越者第125章 大明版“杯酒釋兵權”第107章 我大明天下無敵啊!第209章 衆志成城第229章 大明版的外籍軍團第62章 邁不過去的檻,王朝週期律!第98章 洪武二十年!第232章 五京之議第246章 聯軍內訌第112章 大明世界的改變第91章 《赤腳醫生手冊》第238章 幼軍演習第185章 塌坊建立,第一個任務圓滿完成第196章 保險第175章 鬼市第63章 如何讓大明擺脫宿命?第46章 朱允炆:這啥啊?揪一株!第192章 父與子第190章 離家出走的表哥李景隆第79章 牛痘接種法的神效,震撼的江南災民!第214章 大明的技術瓶頸第153章 我在地府那些年第267章 苦橘城第82章 我真是古代穿越者第176章 聖孫駕到,統統閃開第99章 派往日本錦衣衛的回信第234章 皇室海上貿易第12章 大孫不會害你第143章 長命鎖,觀音奴的震驚!第56章 金盃共汝飲,白刃不相饒第187章 老朱力排衆議第39章 冰封四百年?第225章 幼軍初立(八千字大章)第107章 我大明天下無敵啊!第286章 平壤第267章 苦橘城第170章 真是個烏鴉嘴第235章 南方局勢第62章 邁不過去的檻,王朝週期律!第286章 平壤第61章 黑麥與木薯,神種降臨!第182章 火車實驗,深深震撼的衆人!第48章 來自姜老師的解答第147章 等等,我啥時候去地府了!第65章 來自龍虎山的線索第192章 父與子第148章 還有人敢欺負咱大孫?第106章 藍玉的感激第290章 雪夜第175章 鬼市第58章 清朝是怎麼回事?第149章 五爪龍牀,僭越之罪!第198章 傅友文的加入第24章 蟲洞傳輸實驗第249章 玉不琢,不成器第113章 航海展與古董航海儀器第110章 天元帝身死,北元覆滅!第150章 你招惹了不該惹的人第313章 宰了駱駝吃肉第192章 父與子第20章 爺爺你逗我呢?第137章 解縉的介紹信
第203章 皇商們的屈服第291章 決戰大同江第308章 酒屋土倉第138章 觀音奴:此人不是太子殿下嗎?第8章 “打俺”的真正含義第82章 我真是古代穿越者第271章 舊港宣慰使司第11章 李奶奶的過期藥第59章 上架感言第81章 沐勝的揭秘第84章 朱雄英的長命鎖第112章 大明世界的改變第310章 籌謀第188章 第二個任務第177章 安置房項目交付第280章 開京事變第64章 女真人覆滅!第237章 廢除海禁的初步構想第85章 穿越倒計時第56章 金盃共汝飲,白刃不相饒第70章 身上不屬於現代的痕跡第199章 鎮江龍王節,蒸汽船亮相第61章 黑麥與木薯,神種降臨!第96章 關於張居正改革的筆記第118章 倭寇作亂之根源第67章 徐達背疽!第27章 王公們的質疑第14章 馬皇后:把藍玉和李景隆送下去第194章 行會監管,自船幫始第137章 解縉的介紹信第239章 李戰神問對第171章 將信將疑的兩位藩王第38章 人麻了,你管這叫尋常字畫?第242章 大明使團的遭遇第39章 冰封四百年?第198章 傅友文的加入第304章 吉野第196章 保險第82章 我真是古代穿越者第125章 大明版“杯酒釋兵權”第107章 我大明天下無敵啊!第209章 衆志成城第229章 大明版的外籍軍團第62章 邁不過去的檻,王朝週期律!第98章 洪武二十年!第232章 五京之議第246章 聯軍內訌第112章 大明世界的改變第91章 《赤腳醫生手冊》第238章 幼軍演習第185章 塌坊建立,第一個任務圓滿完成第196章 保險第175章 鬼市第63章 如何讓大明擺脫宿命?第46章 朱允炆:這啥啊?揪一株!第192章 父與子第190章 離家出走的表哥李景隆第79章 牛痘接種法的神效,震撼的江南災民!第214章 大明的技術瓶頸第153章 我在地府那些年第267章 苦橘城第82章 我真是古代穿越者第176章 聖孫駕到,統統閃開第99章 派往日本錦衣衛的回信第234章 皇室海上貿易第12章 大孫不會害你第143章 長命鎖,觀音奴的震驚!第56章 金盃共汝飲,白刃不相饒第187章 老朱力排衆議第39章 冰封四百年?第225章 幼軍初立(八千字大章)第107章 我大明天下無敵啊!第286章 平壤第267章 苦橘城第170章 真是個烏鴉嘴第235章 南方局勢第62章 邁不過去的檻,王朝週期律!第286章 平壤第61章 黑麥與木薯,神種降臨!第182章 火車實驗,深深震撼的衆人!第48章 來自姜老師的解答第147章 等等,我啥時候去地府了!第65章 來自龍虎山的線索第192章 父與子第148章 還有人敢欺負咱大孫?第106章 藍玉的感激第290章 雪夜第175章 鬼市第58章 清朝是怎麼回事?第149章 五爪龍牀,僭越之罪!第198章 傅友文的加入第24章 蟲洞傳輸實驗第249章 玉不琢,不成器第113章 航海展與古董航海儀器第110章 天元帝身死,北元覆滅!第150章 你招惹了不該惹的人第313章 宰了駱駝吃肉第192章 父與子第20章 爺爺你逗我呢?第137章 解縉的介紹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