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章 朱標的推測:允炆就是“永樂帝”?

一家人回到東宮,朱允炆繼續去大本堂上課去了。

而此刻正值春日,花園內,朱標正帶着他的愛犬小黑悠閒地漫步,那小狗毛色如雪,卻得了個“小黑”的戲謔之名,朱標每每喚它,都忍不住嘴角上揚。

陽光透過樹梢灑下斑駁的光影,朱標的心情似乎也舒暢了一些.今天的事情,實在是給了他不小的衝擊。

然而,這寧靜的氛圍很快被一陣輕柔的腳步聲打破。

呂氏帶着幾名宮女,款款而來,她們手中託着精緻的茶點和茶壺。

不過,醉翁之意不在酒,呂氏肯定不只是給他送茶點這麼簡單,朱標對此心知肚明。

回宮的路上,不管怎麼問,關於父皇在樹下和他,以及四弟、李景隆密談的內容,朱標都是半個字都不肯告訴呂氏,但是既然事關兒子朱允炆,呂氏自然心急想要知道。

朱標見狀,輕輕揮了揮手,示意宮女們將東西放下,然後屏退了衆人,只留下他與呂氏二人。

花園中的小亭子裡,茶香嫋嫋,朱標與呂氏相對而坐。

小狗趴在朱標的腳下,翻出了肚皮撒嬌。

呂氏的眼神中透露出擔憂,她終於忍不住開口問道:“殿下,允炆的事情……到底是怎麼回事?”

朱標輕嘆一聲,知道無法再對呂氏隱瞞,他有選擇地將今天的部分內容透露給呂氏。

當然,信息經過朱元璋和朱標兩次揀選,已經沒什麼有用的了,呂氏所知道的,無非就是預測的未來中,朱允炆會削藩,而且手段酷烈了一些。

朱標儘量讓自己的語氣顯得輕描淡寫些,彷彿在說一件與他們無關的事情。

饒是如此,呂氏依舊是聽得心驚肉跳,她最關心的自然是兒子朱允炆的前途。

然而,當她聽到朱標說這一切可能只是預測、並非定局時,她的心中卻涌起了一股莫名的疑慮。

“殿下,你說……這一切會不會是假的?”呂氏小心翼翼地試探着朱標的反應。

朱標微微一愣,隨即笑道:“本來就是假的嘛,未來的事情誰又能說得清楚呢?”

朱標的語氣很輕鬆,顯然是在安慰呂氏不必過於擔憂,他不想因爲這些還沒有發生的、在遙遠未來可能發生的事情,影響現在的家庭。

然而呂氏卻並未因此放下心來,她的眉頭緊鎖,似乎還有話想說。

朱標察覺到了她的異樣,便問道:“怎麼了?有什麼話就直說吧,君臣是君臣,夫妻是夫妻,你我之間還有什麼不能說的嗎?”

呂氏猶豫了片刻,終於鼓起勇氣說道:“妾身只是擔心,這一切會不會是假的?”

同樣的一句話,這次朱標卻聽出其中意味的差別了。

呂氏雖然沒有明說,但是意思還是很直白,這一切所謂的“未來”會不會是朱雄英編造出來的謊言?他的目的……會不會是爲了破壞朱允炆在朱元璋和朱標心中的形象?

朱標回過味來,面色驟變,他猛地站起身來,厲聲喝道:“你知不知道自己在胡說什麼!”

朱標的聲音中,透露出前所未有的嚴厲,呂氏被嚇得花容失色,她連忙跪倒在地,顫聲道:“妾身有罪……妾身不該胡言亂語……”

朱標陰沉着臉盯着呂氏,然而,當他看到呂氏那驚恐無助的眼神時,心中的怒火卻漸漸平息了下來他深深地吸了一口氣,努力平復自己的情緒。

“這種話以後不要再說了。”朱標的聲音恢復了平靜,“尤其是在外面,更不要胡言亂語半個字,記住了嗎?”

呂氏連連點頭,表示自己已經銘記在心。

朱標見狀,便轉身大步離去,留下呂氏一人跪在亭子中瑟瑟發抖。

然而,當朱標的身影消失在視線之外時,呂氏的眼中卻閃過一絲得意之色,她知道,自己的話已經在朱標心中種下了懷疑的種子儘管這種懷疑可能永遠不會發芽,但只要它存在一天,就足以讓朱標對遠在地府的朱雄英心有猜度,或許不是對朱雄英本人,只是對他預測的這個未來不願意接受。

但人和事,又哪是這麼容易就能分得清楚的呢?

總之,達到今天這個效果,對於呂氏來說就足夠了。

她緩緩站起身來,拍了拍身上的塵土,她接下來要做的,就是爲朱允炆鋪平道路,讓他在未來的繼承權爭奪中佔據更有利的位置。 回到宮殿後,呂氏開始着手準備晚上的禮物,她打算讓朱允炆從大本堂下了晚課後去坤寧宮給馬皇后請安,在一羣孫子裡,馬皇后一直很喜歡朱允炆這個孝順的小孫子,有她的支持,朱允炆的地位自然會更加穩固。

事實上,呂氏深知與遠在地府的朱雄英相比,朱允炆的優勢在於,他是一個可親近的人,而她們母子也更能給朱標帶來溫暖和慰藉。

正因如此,呂氏才這麼篤定,朱標不會爲了或許永遠也回不到身邊的朱雄英,而對跟他朝夕相處百依百順的她們母子二人怎麼樣。

而朱標回到自己的正殿書房中,一時間也是猶疑不定。

英兒所預測的未來,符合邏輯到幾乎渾然天成,但是否有些過於刻意了?

當時聽的時候,他其實心底裡朦朦朧朧地也有同樣的疑惑,但他更相信這是朱雄英在地府中得到的啓示。

朱標被呂氏這麼一問,其實當時就意識到,如果排除呂氏的恐懼心理,那這其中的確看起來也有些蹊蹺。

難道說,這一切真的是英兒在從中作梗?

可朱標卻始終不太願意相信,畢竟,在他印象裡的英兒,還是很聰明懂事的,不會耍這種伎倆。

所以,朱標還是認爲,這些對於未來的預測,應該是沒問題的。

而且朱標對於這些未來事件的前因後果進行一番整理後,發現也是能夠邏輯自洽的。

嗯,雖然經過信息的層層剝離,朱標接收到的信息已經是三手信息了,而且是基於一個錯誤的基礎,但起碼他邏輯自洽了。

朱標認爲,按照之前父皇的說法,是第三代皇帝“永樂帝”破壞了海禁這一祖制,進行了下西洋,取得了海量財富,再結合今天得到的信息,這樣說來,這個“永樂帝”應該就是朱允炆。

所以,朱標得出了一整個事件合乎邏輯的推測.在若干年後,自己作爲第二代皇帝駕崩,將皇位傳給了朱允炆,朱允炆年號“永樂”。

而由於自己的心慈手軟,對兄弟們過於呵護,並沒有進行削藩,所以藩王,尤其是擁有大量兵權的八大塞王的勢力逐漸壯大,漸漸有了尾大不掉的趨勢,幾乎等同於過去的晚唐藩鎮。

這一點,朱標認爲是很符合邏輯的,因爲他這個人,確實在決心上,跟能夠改換天地的父皇比不了,很多事情,朱標都會選擇徐徐圖之,或者說,他本來性子裡就有幾分柔弱,是個平和之人。

而在登基後,朱允炆下了狠心開始削藩,在削了幾個藩王以後,眼見有的藩王被逼闔府自焚而死,燕王朱棣內心極度恐懼,於是起兵反抗,並聯合了與他關係密切的李景隆。

在未來已經繼承了曹國公之位的李景隆,估計這時候要麼帶兵駐防宣府、大同,要麼就是駐防遼東,與北平很接近,而李景隆與朱棣相約起事之後,因爲雙方的兵力和將領差距,在明軍主力的步步緊逼下,朱棣與李景隆一方屢敗屢戰,最後,明軍兵臨北平城下,李景隆迫於巨大的壓力,開城投降,朱棣或是被俘或是自戮,這次藩王之亂就此平息。

但此次平亂,也耗空了國庫的錢財,於是,爲了充實國庫,朱允炆下令擱置海禁祖制,通過下西洋活動,來獲取錢財。

朱標思量片刻,覺得真相應該就是如此,反而認爲,朱允炆雖然心狠,但作爲“永樂帝”的他,似乎乾的也不是那麼差?畢竟,大明封了這麼多藩王,雖然朱元璋最初的打算,是屏藩衛國,但藩王制度,如果從歷史上來看,確實沒起到過什麼穩定的正面作用。

當然了,朱元璋也考慮過這一點,所以大明的藩王,都是隻有軍權和名義封地的王,而非漢晉時期財權、軍權、行政權、司法權一把抓的那種諸侯王。

饒是如此,朱標其實站在未來皇帝的角度,還是覺得,藩王制度或許兩三代人沒什麼問題,但時間久了,後代的藩王能力不行了,其實起不到屏藩衛國的作用,反而這些擁兵自重的王爺們會對皇權造成威脅。

所以,從長遠來看,削藩其實是大明未來必然要走的路,只是看這第一刀,是誰砍下去,砍到誰的頭上而已。

而削藩,也肯定難以溫情脈脈。

藩王們很難放棄自己手中的權力,甘心淪爲富家翁。

到時候,爆發藩王之亂,幾乎就是理所應當的事情了。

就在朱標沉思未來的事情的時候,天色已經漸漸地暗了下來,而他書房的門,這時被用力地推開。

“太子殿下,不好了,燕王在大本堂把允炆給堵住了!”

“你說什麼?”

朱標幾乎懷疑起了自己的耳朵。

這叫個什麼事?

老四今年都26歲了,是好幾個孩子的爹了,還能幹出來接孩子放學,順道在學校門口堵其他小朋友的事情?

第63章 如何讓大明擺脫宿命?第153章 我在地府那些年第9章 馬皇后病危!第136章 初遇解縉第71章 徐達病重,千鈞一髮!第259章 與近代步槍的差距第307章 關東第130章 藍玉案第7章 來自太子的質疑第93章 朱棣:好侄兒,放學別跑!第268章 強硬的滿者伯夷帝國第79章 牛痘接種法的神效,震撼的江南災民!第205章 秦嶺蟲洞再次開啓第264章 海賊王陳祖義第268章 強硬的滿者伯夷帝國第257章 “斡脫”第63章 如何讓大明擺脫宿命?第174章 應天府第273章 巡撫鳳陽第47章 畝產三千斤!朱元璋的震撼第297章 短暫的和平時代第53章 主僕矛盾第94章 朱標的推測:允炆就是“永樂帝”?第208章 天降暴雨,第二個預言應驗第81章 沐勝的揭秘第296章 南北朝第291章 決戰大同江第257章 “斡脫”第197章 內帑的錢不能真躺着啊第223章 令人驚訝的鋼筋水泥城牆第254章 交趾布政使司成立第136章 初遇解縉第137章 解縉的介紹信第177章 安置房項目交付第190章 離家出走的表哥李景隆第139章 觀音奴的心病第275章 觀音奴:酸了第288章 釜山第41章 北失南補第292章 大勝!第246章 聯軍內訌第216章 藍玉的抉擇第254章 交趾布政使司成立第232章 五京之議第316章 朱元璋駕崩第113章 航海展與古董航海儀器第284章 戰機第229章 大明版的外籍軍團第18章 簽訂合同,拿下土地!第289章 支援艦隊的到來第57章 姜老師講內卷第272章 未來計劃第187章 老朱力排衆議第162章 第一個任務:整頓莫愁湖第208章 天降暴雨,第二個預言應驗第145章 “上等人與狼”第282章 顧此則失彼第109章 千里鏡作用完美髮揮第302章 高取城第236章 仗劍去國第5章 洪武寶鈔的價值第285章 一戰出雙王第252章 渡江!第267章 苦橘城第76章 跨海徵日,可行否?第54章 清朝滅亡明朝?朱元璋的驚駭!第270章 怒海驚濤,艦隊決戰!第140章 殺身之禍第3章 爺爺你穿越到大明瞭?第117章 抗倭援朝!日本人的狼子野心第35章 講《明史》的姜老師第269章 舊港夜亂第195章 匪禮失而求野兮第195章 匪禮失而求野兮第187章 老朱力排衆議第212章 太湖蟲洞對應位置確定第86章 您說我應該回到大明嗎?第69章 時空蟲洞的秘密第240章 雲南邊患第200章 藍玉的小圈子第79章 牛痘接種法的神效,震撼的江南災民!第59章 上架感言第60章 憤怒的朱元璋【求首訂!】第110章 天元帝身死,北元覆滅!第311章 重機槍登場第246章 聯軍內訌第277章 大型露天煤礦第102章 新式火銃帶來的震撼第125章 大明版“杯酒釋兵權”第278章 四叔第41章 北失南補第214章 大明的技術瓶頸第279章 唐之藩鎮,翌日之總兵第280章 開京事變第183章 長夜第260章 太湖蟲洞的開啓第199章 鎮江龍王節,蒸汽船亮相第286章 平壤第316章 朱元璋駕崩第85章 穿越倒計時
第63章 如何讓大明擺脫宿命?第153章 我在地府那些年第9章 馬皇后病危!第136章 初遇解縉第71章 徐達病重,千鈞一髮!第259章 與近代步槍的差距第307章 關東第130章 藍玉案第7章 來自太子的質疑第93章 朱棣:好侄兒,放學別跑!第268章 強硬的滿者伯夷帝國第79章 牛痘接種法的神效,震撼的江南災民!第205章 秦嶺蟲洞再次開啓第264章 海賊王陳祖義第268章 強硬的滿者伯夷帝國第257章 “斡脫”第63章 如何讓大明擺脫宿命?第174章 應天府第273章 巡撫鳳陽第47章 畝產三千斤!朱元璋的震撼第297章 短暫的和平時代第53章 主僕矛盾第94章 朱標的推測:允炆就是“永樂帝”?第208章 天降暴雨,第二個預言應驗第81章 沐勝的揭秘第296章 南北朝第291章 決戰大同江第257章 “斡脫”第197章 內帑的錢不能真躺着啊第223章 令人驚訝的鋼筋水泥城牆第254章 交趾布政使司成立第136章 初遇解縉第137章 解縉的介紹信第177章 安置房項目交付第190章 離家出走的表哥李景隆第139章 觀音奴的心病第275章 觀音奴:酸了第288章 釜山第41章 北失南補第292章 大勝!第246章 聯軍內訌第216章 藍玉的抉擇第254章 交趾布政使司成立第232章 五京之議第316章 朱元璋駕崩第113章 航海展與古董航海儀器第284章 戰機第229章 大明版的外籍軍團第18章 簽訂合同,拿下土地!第289章 支援艦隊的到來第57章 姜老師講內卷第272章 未來計劃第187章 老朱力排衆議第162章 第一個任務:整頓莫愁湖第208章 天降暴雨,第二個預言應驗第145章 “上等人與狼”第282章 顧此則失彼第109章 千里鏡作用完美髮揮第302章 高取城第236章 仗劍去國第5章 洪武寶鈔的價值第285章 一戰出雙王第252章 渡江!第267章 苦橘城第76章 跨海徵日,可行否?第54章 清朝滅亡明朝?朱元璋的驚駭!第270章 怒海驚濤,艦隊決戰!第140章 殺身之禍第3章 爺爺你穿越到大明瞭?第117章 抗倭援朝!日本人的狼子野心第35章 講《明史》的姜老師第269章 舊港夜亂第195章 匪禮失而求野兮第195章 匪禮失而求野兮第187章 老朱力排衆議第212章 太湖蟲洞對應位置確定第86章 您說我應該回到大明嗎?第69章 時空蟲洞的秘密第240章 雲南邊患第200章 藍玉的小圈子第79章 牛痘接種法的神效,震撼的江南災民!第59章 上架感言第60章 憤怒的朱元璋【求首訂!】第110章 天元帝身死,北元覆滅!第311章 重機槍登場第246章 聯軍內訌第277章 大型露天煤礦第102章 新式火銃帶來的震撼第125章 大明版“杯酒釋兵權”第278章 四叔第41章 北失南補第214章 大明的技術瓶頸第279章 唐之藩鎮,翌日之總兵第280章 開京事變第183章 長夜第260章 太湖蟲洞的開啓第199章 鎮江龍王節,蒸汽船亮相第286章 平壤第316章 朱元璋駕崩第85章 穿越倒計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