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章 徐達背疽!

第67章 徐達背疽!

朱棣帶領精銳騎兵,將岳父魏國公徐達護送回了京城。

患了背疽的徐達趴在擔架上,被小心翼翼地擡進了魏國公府,他的臉色蒼白如紙,眉頭緊皺,顯然在承受着極大的痛苦。

在大功坊的牌坊前,徐達的三個兒子——徐輝祖、徐膺緒、徐增壽已經等候多時。

徐輝祖作爲長子,因爲父親徐達常年鎮守北平,所以一直以來都是家中的頂樑柱,然而此刻,他卻感到前所未有的迷茫,他站在父親身邊,雙手顫抖着想要去撫摸父親的臉龐,卻又不敢輕易觸碰。

庶出的二兒子徐膺緒則站在一旁,默默地注視着父親,他恨自己沒有能力替父親分擔痛苦,他的雙眼紅腫,淚水在眼眶中打轉,卻強忍着不讓淚水流出來。

而最小的兒子徐增壽更是直接泣不成聲,他跪在徐達身邊,緊緊地抓住徐達的手,彷彿這樣就能給父親帶來一些安慰。

作爲半個徐家人的朱棣看着這一切,心中也不舒服,他輕輕地拍了拍徐增壽的肩膀,以示安慰。

這時候,徐達艱難地開口了:“哭什麼?我還沒死呢。”

他的聲音雖然微弱,但卻透露出無可置疑的威嚴,他的眼神在三個兒子臉上依次掃過,最後停在了朱棣的身上。

朱棣心中一震,他明白徐達的意思,之前在路上,徐達就給他交代了很多事情。

這裡面,就包括北平的一些軍政關係,以及他交代的一些人脈之類的事情,這些東西,都是不足爲外人道也的。

甚至對於徐家來說,交給他這個女婿,都給交到三個兒子手裡要好。

畢竟,朱元璋不會防着他。

但是對於三個兒子,就說不定了。

朱棣點了點頭,徐達這才放下心來。

很快,接到消息的朱元璋就從宮中親自帶着一衆御醫趕到了魏國公府。

而御醫們診斷的時間也不算長,過了一會兒就從房中出來了。

在院中踱步的朱元璋看着戴思恭,冷哼一聲問道:“戴院使,咱不問你別的,你也別說那些繞來繞去的,給個準話,就說能不能治吧。”

戴思恭的話語被卡在了嗓子眼裡,他尷尬地點頭道:“能治。”

得到了這個結果,朱元璋終於有了點好臉色,上次馬皇后病重的時候,他是真的恨不得宰了這羣庸醫。

不過,也就是當時有這個念頭,要是真把這羣太醫院的御醫都殺了,以後看病還是挺費勁的,畢竟這些人已經是願意供職於皇室的最高水平的一羣醫生了。

“那你給咱說說是怎麼回事。”

戴思恭知道朱元璋不喜歡聽長篇大論,於是撿重點說道:“所謂背疽,即背部生瘡,其狀由小到大如豆粒、雞蛋、拳頭、碗口.而無論何種顏色,皆有膿血,血之顏色常常爲黃赤色,其氣臭穢,其痛劇甚。而症狀有發熱、寒戰、頭痛、嘔吐、腹脹、便秘等等。”

其實在現代醫學的角度,背疽是一種常見於背部的皮膚和皮下組織的化膿性炎症,其主要致病菌是金黃色葡萄球菌和鏈球菌,而這些細菌通常存在於人體的正常菌羣中,但當人體免疫力下降或者受到外界刺激時,就會侵入毛囊、皮脂腺、汗腺等處引起局部感染,之所以容易生在背部,就是因爲背部是人體最大的汗腺分佈區域之一,也是最容易出汗、摩擦、壓迫的部位。

而徐達因爲率軍在遼東征戰,天氣炎熱又穿着層層甲冑和衣衫,背部出汗過多,溼氣過重,阻塞了毛孔和汗腺,深山老林裡也不衛生,使得細菌更易滋生和感染,所以就患上了背疽。

“背疽之發病緣由,內裡是由於肝火上衝、脾虛溼盛,想要治療,主要分爲內治和外治兩種方法。內治是指用藥物內服來調理肝脾等臟腑的功能,消除感染之毒;外治是指用砭石切開,銀針輔助,來治療背疽表面。”

“等等。”

朱元璋蹙眉問道:“這背疽能隨便切嗎?”

“自是不能,不過可以試,背疽之切開須先以針試之,若見血出,則不可切開;若見膿出,則可切開。”另一位擅長針砭的御醫補充道。

“那若是不切開,魏國公還能挺多久?”

“魏國公體魄健壯,幾個月還是有的,只不過如果一直不切開排膿,背疽恐怕會浸入血液,到時候就難治了。”

“爾等先退下吧。” 毫無疑問,這是一個極爲艱難的抉擇,朱元璋不能替徐達做這個決定。

畢竟,這個決定,影響的是徐達的性命。

朱元璋的步伐很緩慢,帶着幾分無奈,推開了徐達休息的房間。

而眼前的景象,更是令他心頭一震。

徐達趴在牀榻之上,他那寬闊的後背上,一個碩大的背疽如同附骨之疽,在燈光下顯得尤爲可怖。

那疽瘡已經化膿,散發着陣陣腥臭,周圍的皮膚呈現出一種不健康的暗紅色,看得人觸目驚心。

朱元璋的心,如同被巨石般重重地壓着,他眼中閃過一絲痛惜。

這是他的布衣兄弟,是他的左膀右臂,是大明的擎天之柱,如今卻飽受病痛折磨,怎能不令他感到心痛?

數十年來,風風雨雨,兩人都一起經歷過了,徐達之於朱元璋,功勞絲毫不亞於韓信之於劉邦,可以說大明的天下,一大半都是徐達幫朱元璋打下來的。

朱元璋走到牀前,聲音帶着幾分顫抖:“天德,伱這背疽……怎就如此嚴重了?”

徐達努力地側過頭,他早就無法躺着睡覺了,看到朱元璋,擠出一絲苦笑:“陛下恕罪,臣無法行禮.臣自知時日無多,只是這病痛實在折磨人。”

“天德,現在還不是沒法子。”

朱元璋頓了頓,聲音沉重地繼續說道:“其一,便是讓御醫現在就爲你鍼砭引膿,此法兇險,若成則生,不成則……你也明白。”

徐達輕輕地點了點頭,表示理解。

朱元璋又繼續說道:“其二,則是等,便如皇后三年前病重時那樣,若是陰陽炁海能夠及時開啓,那麼大孫那邊的靈藥或許能治好你的病,不用承擔鍼砭的風險,可咱就怕你熬不了那麼久。”

兩種方案都充滿了未知的風險,現在朱元璋把選擇權交到了徐達自己的手中。

徐達沉默了片刻,他的眼神在燭光中閃爍着複雜的光芒。

徐達很清楚,無論選擇哪一條路,都是一場與命運的豪賭。

不過,現在用鍼砭切開引膿實在是九死一生,既然有馬皇后先例在前,自己苦熬着,未必不能等到轉機。

“臣信陛下,也信聖孫。”

朱元璋聽着徐達的話,心中涌起一股難以言喻的感動,他緊緊地握住徐達的手,聲音帶着幾分哽咽:“天德,你放心,你一定能挺過這一關,咱還等着與你共創洪武盛世呢!”

徐達亦是努力頷首。

過了半晌,徐達沉沉睡去,朱元璋退出了房間。

守護在外面的燕王朱棣這時候迎了上來,張了張嘴,似乎想說什麼。

朱元璋看着好久沒見的四兒子,長得愈發英武了,心頭倒是歡喜,但話到嘴邊就成了:“有屁快放。”

“.”

朱棣噎了一下,方纔開口道:“父皇,倒是真有一件事,之前您說讓我們兄弟幾個有空也跟着想想的王朝週期律的事情,我倒是有些想法,不知道父皇有沒有空聽一聽。”

“喔?”

朱元璋有些意外地打量了一眼朱棣。

“那你給咱說說吧。”

歷史類最高均訂作品,你絕對不能錯過的好書!

(本章完)

第7章 來自太子的質疑第193章 幼軍之議第48章 來自姜老師的解答第121章 馬皇后的擔憂第65章 來自龍虎山的線索第98章 洪武二十年!第216章 藍玉的抉擇第289章 支援艦隊的到來第78章 下下籤第163章 先找個狗頭軍師吧!第217章 兀納失裡的恐懼第80章 郭桓案爆發!第133章 穿越大明第104章 大明戰神還有第二代?第274章 日暮途遠第193章 幼軍之議第19章 辦公室中的線索第185章 塌坊建立,第一個任務圓滿完成第191章 李景隆:我能成爲大明戰神?第298章 導火索第269章 舊港夜亂第164章 登錄在野謀士:道衍第313章 宰了駱駝吃肉第291章 決戰大同江第97章 馬戛爾尼進自來火鳥槍第22章 朱元璋:所有人都瞞着咱!第182章 火車實驗,深深震撼的衆人!第252章 渡江!第80章 郭桓案爆發!第34章 神器試驗成功,國公們的震驚!第232章 五京之議第259章 與近代步槍的差距第276章 帖木兒汗國使團第23章 如何解決空印案?第55章 世界局勢與蒙古人的威脅第8章 “打俺”的真正含義第285章 一戰出雙王第17章 如何守住漩渦的秘密?第4章 我原來是穿越者?第317章 新時代的到來第228章 外交方面的連鎖反應第282章 顧此則失彼第257章 “斡脫”第217章 兀納失裡的恐懼第235章 南方局勢第175章 鬼市第56章 金盃共汝飲,白刃不相饒第109章 千里鏡作用完美髮揮第146章 臥槽,舅姥爺!第99章 派往日本錦衣衛的回信第27章 王公們的質疑第38章 人麻了,你管這叫尋常字畫?第253章 胡季犛身死第231章 進攻日本外島的藉口第93章 朱棣:好侄兒,放學別跑!第294章 李成桂自戮第180章 工業農業商業三條腿走路第222章 《西涼伎》第179章 蓄水池之論,朱元璋的讚歎第263章 淡馬錫第5章 洪武寶鈔的價值第116章 火炮上艦?鳴樑海戰是個啥?第208章 天降暴雨,第二個預言應驗第1章 爺爺,我想你了第150章 你招惹了不該惹的人第246章 聯軍內訌第159章 東宮屬官們的勸諫第272章 未來計劃第82章 我真是古代穿越者第267章 苦橘城第107章 我大明天下無敵啊!第200章 藍玉的小圈子第278章 四叔第245章 兩線戰略第230章 大受震撼的日本南朝使團第114章 “勝利號”風帆戰列艦圖紙第269章 舊港夜亂第185章 塌坊建立,第一個任務圓滿完成第55章 世界局勢與蒙古人的威脅第134章 朱雄英的僞裝身份第308章 酒屋土倉第203章 皇商們的屈服第119章 隆慶開關的巨大利益第313章 宰了駱駝吃肉第171章 將信將疑的兩位藩王第194章 行會監管,自船幫始第54章 清朝滅亡明朝?朱元璋的驚駭!第65章 來自龍虎山的線索第253章 胡季犛身死第187章 老朱力排衆議第181章 蒸汽時代第102章 新式火銃帶來的震撼第110章 天元帝身死,北元覆滅!第237章 廢除海禁的初步構想第234章 皇室海上貿易第216章 藍玉的抉擇第122章 秦嶺中發生的咄咄怪事第81章 沐勝的揭秘第117章 抗倭援朝!日本人的狼子野心第216章 藍玉的抉擇
第7章 來自太子的質疑第193章 幼軍之議第48章 來自姜老師的解答第121章 馬皇后的擔憂第65章 來自龍虎山的線索第98章 洪武二十年!第216章 藍玉的抉擇第289章 支援艦隊的到來第78章 下下籤第163章 先找個狗頭軍師吧!第217章 兀納失裡的恐懼第80章 郭桓案爆發!第133章 穿越大明第104章 大明戰神還有第二代?第274章 日暮途遠第193章 幼軍之議第19章 辦公室中的線索第185章 塌坊建立,第一個任務圓滿完成第191章 李景隆:我能成爲大明戰神?第298章 導火索第269章 舊港夜亂第164章 登錄在野謀士:道衍第313章 宰了駱駝吃肉第291章 決戰大同江第97章 馬戛爾尼進自來火鳥槍第22章 朱元璋:所有人都瞞着咱!第182章 火車實驗,深深震撼的衆人!第252章 渡江!第80章 郭桓案爆發!第34章 神器試驗成功,國公們的震驚!第232章 五京之議第259章 與近代步槍的差距第276章 帖木兒汗國使團第23章 如何解決空印案?第55章 世界局勢與蒙古人的威脅第8章 “打俺”的真正含義第285章 一戰出雙王第17章 如何守住漩渦的秘密?第4章 我原來是穿越者?第317章 新時代的到來第228章 外交方面的連鎖反應第282章 顧此則失彼第257章 “斡脫”第217章 兀納失裡的恐懼第235章 南方局勢第175章 鬼市第56章 金盃共汝飲,白刃不相饒第109章 千里鏡作用完美髮揮第146章 臥槽,舅姥爺!第99章 派往日本錦衣衛的回信第27章 王公們的質疑第38章 人麻了,你管這叫尋常字畫?第253章 胡季犛身死第231章 進攻日本外島的藉口第93章 朱棣:好侄兒,放學別跑!第294章 李成桂自戮第180章 工業農業商業三條腿走路第222章 《西涼伎》第179章 蓄水池之論,朱元璋的讚歎第263章 淡馬錫第5章 洪武寶鈔的價值第116章 火炮上艦?鳴樑海戰是個啥?第208章 天降暴雨,第二個預言應驗第1章 爺爺,我想你了第150章 你招惹了不該惹的人第246章 聯軍內訌第159章 東宮屬官們的勸諫第272章 未來計劃第82章 我真是古代穿越者第267章 苦橘城第107章 我大明天下無敵啊!第200章 藍玉的小圈子第278章 四叔第245章 兩線戰略第230章 大受震撼的日本南朝使團第114章 “勝利號”風帆戰列艦圖紙第269章 舊港夜亂第185章 塌坊建立,第一個任務圓滿完成第55章 世界局勢與蒙古人的威脅第134章 朱雄英的僞裝身份第308章 酒屋土倉第203章 皇商們的屈服第119章 隆慶開關的巨大利益第313章 宰了駱駝吃肉第171章 將信將疑的兩位藩王第194章 行會監管,自船幫始第54章 清朝滅亡明朝?朱元璋的驚駭!第65章 來自龍虎山的線索第253章 胡季犛身死第187章 老朱力排衆議第181章 蒸汽時代第102章 新式火銃帶來的震撼第110章 天元帝身死,北元覆滅!第237章 廢除海禁的初步構想第234章 皇室海上貿易第216章 藍玉的抉擇第122章 秦嶺中發生的咄咄怪事第81章 沐勝的揭秘第117章 抗倭援朝!日本人的狼子野心第216章 藍玉的抉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