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 朱棣的求證

第30章 朱棣的求證

燕王朱棣龍行虎步地行走在皇城中,然而此刻他的心頭卻籠罩着一層陰霾。

原因無它,只是因爲朝野間傳言如沸,都說“聖孫送藥”一事離奇詭異,甚至在民間的流傳熱度已超越了昔日宋朝的宮廷疑案《狸貓換太子》.陰魂僞裝、藥石之疑,種種猜測在他心頭縈繞。

雖然朱棣新近納入麾下的僧人道衍曾對此事有所言語,但朱棣對他尚存疑慮,難以全然信服,再加上很多勳臣不方便問,都託他問問,故此,他決定親自前往東宮,私下向他的大哥太子朱標求證此事真僞,是不是如當日父皇在宴會上所說的那般。

突然,前方一陣騷動引起了他的注意,只見幾名胖大的婦人,粗手粗腳地拖着一個宮女往外拽,那宮女身材纖薄,雙手死死摳住磚縫,指尖已是血肉模糊,然而她的掙扎在那幾名婦人的蠻力面前卻顯得相當無力,兩下就被拖走了。

這個宮女的嘴被布條堵住,只能發出“嗚嗚”的哀鳴,見到朱棣,她混雜不清的呼救聲更大了。

朱棣眉頭一皺,上前幾步,沉聲問道:“這是怎麼回事?”

那幾名婦人見狀,慌忙行禮,其中一人解釋道:“回稟燕王殿下,這宮女誹謗皇后娘娘,我等奉命將她拖下去行刑。”

“誹謗母后?”朱棣眼中閃過一絲寒光,“她說了什麼?”

“她、她傳言說馬皇后的魂魄已被地府鬼怪取代,如今的馬皇后已不再是昔日那個慈祥仁愛的皇后娘娘了……”

那婦人聲音越來越小,顯然是被朱棣愈發攀升的氣勢所懾,這不是她的錯覺,而是真的隨着情緒的變化,朱棣身上那股經歷了戰場廝殺所磨練出的殺氣,已經壓抑不住了。

聞言,朱棣頓時怒火中燒,他向來對皇室尊嚴看得極重,怎能容忍這等荒謬之言在宮中傳播?他當即拔出腰間匕首,那是他行軍就餐時用來割肉的匕首,鋒利無匹。

朱棣扯出對方嘴裡的布條,只是一刀割掉了那宮女的大半塊舌頭,隨後任由她在血泊中掙扎。

這一幕讓周圍的宮人都噤若寒蟬,不敢再出聲,朱棣冷冷地掃了她們一眼,用靴子底碾了碾那半塊舌頭,轉身繼續向東宮走去。

宮內外的謠言如野草般瘋長,朱棣雖行事果斷狠辣,但此刻不知道真相究竟如何的他,內心也難免惴惴不安起來。

大家不信皇帝的話也是有原因的,迷信歸迷信,但誰都不是傻子,這種聽起來就很離奇的事情,確實很難讓人相信其中不是另有原因,至少沒有表面上那麼簡單。

嗯,心思簡單的人在大明宮廷混不下去,但心思複雜同樣意味着有些簡單的事情都會主動往復雜方面去腦補。

皇宮的格局很簡單明瞭,南爲午門,東爲東華門,西爲西華門,北爲玄武門,然後入午門爲奉天門,內爲正殿奉天殿,殿前左右爲文樓、武樓,後爲華蓋殿、謹身殿,這是皇宮的核心部分,內廷則有幹清宮和坤寧宮這兩處帝后居所,以及東西六宮。

終於來到了東宮門前,朱棣深吸一口氣,平復了一下情緒後才擡步走了進去。

朱棣的忽然拜訪顯然有些出乎東宮宦官們的預料,他們連忙通知太子一家人,而後朱標在東宮的主殿接待了朱棣。

“四弟,住慣了蒙古人的皇宮,來大哥這東宮可就侷促得多了啊。”

“大哥說笑了。”

兩人閒聊片刻後,朱棣便迫不及待地私下向朱標詢問起“朱雄英在地府顯靈”的事情來。

“四弟,你是不是代表那幫勳貴來問的?”朱標似笑非笑地看着他問道。 朱棣尷尬地點了點頭:“確實有很多勳貴對此心懷疑惑,二哥三哥和五弟也是,他們都不敢來問,我就替他們問問,若是有冒犯之處,還請大哥海涵。”

朱標瞭然地點了點頭,他對弟弟們都是極好的,只不過年紀漸長,隨着威嚴日盛,很多弟弟不如小時候那般對他親近了,只有天不怕地不怕的朱棣纔敢主動來問他這話。

“沒錯,英兒確實在地府顯靈了,還救了母后的性命。”

接着朱標便詳細描述了自己之前在鐘山看到的情況,以及朱雄英如何顯靈送藥的經過。

複述了一遍當時的過程,朱標還是有些心有餘悸:“英兒這孩子真是關鍵時刻出手啊!若不是他及時顯靈送藥,母后的性命恐怕就難保了。”

聽聞此言,朱棣心中好奇更甚,他忍不住問道:“大哥,那藥究竟是何物?竟能有如此神效?”

朱標搖了搖頭道:“具體是何物我也不清楚,只知道那是幾種極爲珍貴的靈藥,其中有一味名爲‘萬古黴素’。”

“萬古黴素?好霸氣的名字!”

朱棣有些驚訝又有些眼饞,心中飄過一個念頭.若是能給明軍都裝備上這種“生死人、肉白骨”的神藥就好了。

“那是當然。”

說到這裡,朱標頓了頓又補充道:“四弟啊,我看你們也別再疑神疑鬼了,雄英這孩子雖然早夭,但他一直關注着這大明的江山,他的心意我們應該領會纔是!”

wωw☢Tтka n☢C 〇

在談話間朱棣也注意到了陪坐在一旁的太子妃呂氏的笑容有些僵硬,顯然她對於這場談話以及“聖孫送藥”一事並不像表面上那麼坦然接受,但朱棣並沒有說什麼.畢竟這是東宮內部的事情,他作爲外人還是少摻和爲妙。

更何況他現在最關心的也不是如何驗證“聖孫送藥”一事的真僞,而是背後隱藏着父皇的什麼深意。

而就在這時,忽然有宦官來報。

“太子殿下,陛下急詔,請您去鐘山聖孫壇。”

“有給在京諸王的嗎?”

看着朱棣,宦官連忙道:“也有人去尋了。”

“事不宜遲,四弟我們一起走吧。”

朱棣跟着朱標匆匆走了出去,外面自有屬官在準備車馬。

或許這次跟着大哥一起去鐘山,就能知道這些事情的真相了。

想到這裡,朱棣心中不禁升起了一絲期待來

(本章完)

第98章 洪武二十年!第37章 老登,該爆金幣了!第80章 郭桓案爆發!第69章 時空蟲洞的秘密第276章 帖木兒汗國使團第26章 道衍:若燕王不棄第285章 一戰出雙王第19章 辦公室中的線索第192章 父與子第192章 父與子第203章 皇商們的屈服第193章 幼軍之議第252章 渡江!第273章 巡撫鳳陽第111章 殿試上怒噴海禁政策的解縉第200章 藍玉的小圈子第124章 出現在別古崖的古代獵戶第140章 殺身之禍第237章 廢除海禁的初步構想第126章 陰陽炁海最後一次開啓第62章 邁不過去的檻,王朝週期律!第197章 內帑的錢不能真躺着啊第317章 新時代的到來第159章 東宮屬官們的勸諫第137章 解縉的介紹信第199章 鎮江龍王節,蒸汽船亮相第307章 關東第144章 藍玉到來(感謝‘37天下無雙’的上第142章 還請王妃告訴我答案第5章 洪武寶鈔的價值第229章 大明版的外籍軍團第293章 和談破裂第32章 爺爺你真是魂穿啊?!第310章 籌謀第37章 老登,該爆金幣了!第73章 卷什麼卷?出海吧!第154章 認親只是個開始第244章 馬上啓航第214章 大明的技術瓶頸第187章 老朱力排衆議第115章 龍江造船廠大匠們的驚歎第219章 哈密城破,威震西域!第95章 你剛纔說話的語氣,四叔不喜歡第4章 我原來是穿越者?第173章 禮有嫡子而無嫡孫第109章 千里鏡作用完美髮揮第234章 皇室海上貿易第292章 大勝!第191章 李景隆:我能成爲大明戰神?第35章 講《明史》的姜老師第296章 南北朝第46章 朱允炆:這啥啊?揪一株!第169章 來根華子第200章 藍玉的小圈子第294章 李成桂自戮第30章 朱棣的求證第93章 朱棣:好侄兒,放學別跑!第6章 朱雄英的猜想第133章 穿越大明第156章 先知的恐怖預言第236章 仗劍去國第10章 重新燃起希望的朱元璋第225章 幼軍初立(八千字大章)第231章 進攻日本外島的藉口第251章 兵臨富良江第18章 簽訂合同,拿下土地!第219章 哈密城破,威震西域!第138章 觀音奴:此人不是太子殿下嗎?第252章 渡江!第98章 洪武二十年!第276章 帖木兒汗國使團第53章 主僕矛盾第93章 朱棣:好侄兒,放學別跑!第254章 交趾布政使司成立第19章 辦公室中的線索第23章 如何解決空印案?第43章 “送點人下去”的可行性第16章 敕封聖孫?呂氏的警覺第295章 朱元璋的打算第185章 塌坊建立,第一個任務圓滿完成第315章 戰後佈局第203章 皇商們的屈服第257章 “斡脫”第72章 天花與琴納牛痘接種法第194章 行會監管,自船幫始第49章 拍賣會預展第95章 你剛纔說話的語氣,四叔不喜歡第286章 平壤第225章 幼軍初立(八千字大章)第144章 藍玉到來(感謝‘37天下無雙’的上第295章 朱元璋的打算第239章 李戰神問對第293章 和談破裂第181章 蒸汽時代第21章 名爲“空印案”的未來天機信息!第35章 講《明史》的姜老師第50章 沐錦月的決定第87章 朱元璋:老四發動了靖難之役?!
第98章 洪武二十年!第37章 老登,該爆金幣了!第80章 郭桓案爆發!第69章 時空蟲洞的秘密第276章 帖木兒汗國使團第26章 道衍:若燕王不棄第285章 一戰出雙王第19章 辦公室中的線索第192章 父與子第192章 父與子第203章 皇商們的屈服第193章 幼軍之議第252章 渡江!第273章 巡撫鳳陽第111章 殿試上怒噴海禁政策的解縉第200章 藍玉的小圈子第124章 出現在別古崖的古代獵戶第140章 殺身之禍第237章 廢除海禁的初步構想第126章 陰陽炁海最後一次開啓第62章 邁不過去的檻,王朝週期律!第197章 內帑的錢不能真躺着啊第317章 新時代的到來第159章 東宮屬官們的勸諫第137章 解縉的介紹信第199章 鎮江龍王節,蒸汽船亮相第307章 關東第144章 藍玉到來(感謝‘37天下無雙’的上第142章 還請王妃告訴我答案第5章 洪武寶鈔的價值第229章 大明版的外籍軍團第293章 和談破裂第32章 爺爺你真是魂穿啊?!第310章 籌謀第37章 老登,該爆金幣了!第73章 卷什麼卷?出海吧!第154章 認親只是個開始第244章 馬上啓航第214章 大明的技術瓶頸第187章 老朱力排衆議第115章 龍江造船廠大匠們的驚歎第219章 哈密城破,威震西域!第95章 你剛纔說話的語氣,四叔不喜歡第4章 我原來是穿越者?第173章 禮有嫡子而無嫡孫第109章 千里鏡作用完美髮揮第234章 皇室海上貿易第292章 大勝!第191章 李景隆:我能成爲大明戰神?第35章 講《明史》的姜老師第296章 南北朝第46章 朱允炆:這啥啊?揪一株!第169章 來根華子第200章 藍玉的小圈子第294章 李成桂自戮第30章 朱棣的求證第93章 朱棣:好侄兒,放學別跑!第6章 朱雄英的猜想第133章 穿越大明第156章 先知的恐怖預言第236章 仗劍去國第10章 重新燃起希望的朱元璋第225章 幼軍初立(八千字大章)第231章 進攻日本外島的藉口第251章 兵臨富良江第18章 簽訂合同,拿下土地!第219章 哈密城破,威震西域!第138章 觀音奴:此人不是太子殿下嗎?第252章 渡江!第98章 洪武二十年!第276章 帖木兒汗國使團第53章 主僕矛盾第93章 朱棣:好侄兒,放學別跑!第254章 交趾布政使司成立第19章 辦公室中的線索第23章 如何解決空印案?第43章 “送點人下去”的可行性第16章 敕封聖孫?呂氏的警覺第295章 朱元璋的打算第185章 塌坊建立,第一個任務圓滿完成第315章 戰後佈局第203章 皇商們的屈服第257章 “斡脫”第72章 天花與琴納牛痘接種法第194章 行會監管,自船幫始第49章 拍賣會預展第95章 你剛纔說話的語氣,四叔不喜歡第286章 平壤第225章 幼軍初立(八千字大章)第144章 藍玉到來(感謝‘37天下無雙’的上第295章 朱元璋的打算第239章 李戰神問對第293章 和談破裂第181章 蒸汽時代第21章 名爲“空印案”的未來天機信息!第35章 講《明史》的姜老師第50章 沐錦月的決定第87章 朱元璋:老四發動了靖難之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