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章 龍江造船廠大匠們的驚歎

得知了陰陽炁海開啓的消息,在前往鐘山的路上,朱元璋在馬車中忽然想起了一事,於是隨口向馬車旁率領錦衣衛隨駕的毛驤問道。

“那個叫道衍的和尚,如今怎麼樣了?”

“回稟陛下,還在詔獄裡關着呢。”

朱元璋琢磨了片刻,他本來就覺得這和尚看着不是個安分守己的人,而在得知了殘頁上的消息,也就是預測的未來中,老四會找這道衍和尚密謀造反後,他本意是乾脆殺了道衍了事.但道衍還是活下來了。

還真不是朱棣求情,按照朱元璋的性子,若是朱棣給道衍求情,那道衍只會死得更快。

道衍能活下來是因爲馬皇后聽了朱元璋的唸叨以後,覺得殺和尚實在是不吉利,馬皇后的原話是“因果報應這種東西,沒有聽說過拿未來的因來了結現在的果的”,故此,朱元璋考慮了一下,就給道衍扔到了詔獄裡。

而前幾天,又發生了一件事,那就是大天界寺失火了,火勢很大,整個寺廟都被燒燬.朱元璋覺得,這可能是佛祖在警示他。

因爲大天界寺不是一般的地方,這個寺廟原名大龍翔集慶寺,洪武元年朱元璋親自賜名大天界寺,並提筆寫了“天下第一禪林”榜於門外,洪武十五年設僧錄司於寺內,相當於整個大明佛教的管理機構,就設置在這裡。

朱元璋是信佛的,至少曾經信過,所以對於這些事情,向來都是秉持“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的心態,如今知曉了朱雄英告訴他的種種,譬如朱標有可能早逝,所以更是升起了幾分積德之念。

朱元璋下車後吩咐道:“既然大天界寺要在定林寺故址重建,便打發這道衍和尚去那裡當個尋常僧人,別在詔獄裡關着了。”

登上鐘山聖孫壇,少頃,陰陽炁海中就傳來了朱雄英的聲音。

“爺爺,我這有不少航海方面的東西送你。”

朱元璋聞言頓時有些驚喜,還是咱大孫貼心!

他正因爲水師和工部給他彙報造艦進度緩慢而發愁呢,這真叫瞌睡就給送枕頭。

其實宋元時期的造船業是很發達的,但是經歷了元末戰亂,以及洪武朝二十多年持之以恆的海禁政策後,老一輩的技術工匠基本都凋零的差不多了,很多手藝都斷了傳承.沒辦法,都海禁了不允許海貿,那船廠肯定停工倒閉,工匠們就算帶徒弟也不可能再有實踐的機會了,所以手藝要麼沒了,要麼撿起來也都生疏的很。

不過,朱雄英給他解決的,倒不是造船的具體問題,那個朱雄英也不會,而是航海儀器,而且是很多的航海儀器。

看着從陰陽炁海里跟井噴一樣掉下來的奇怪物品,朱元璋趕緊一邊讓錦衣衛把這些儀器從軟墊上搬運出來,一邊讓毛驤把負責大明水師的南安侯俞通源,還有龍江造船廠的大匠們召了過來。

龍江造船廠位於京城西北不遠處,是整個直隸最大的造船廠,佔地面積數百畝有匠戶四百餘戶,工匠、船丁、雜役數千人,平時水師船隻的檢修、保養等工作也都是在這裡進行,可以說是整個大明,爲數不多在洪武朝能保持正常運轉的造船廠了,論起技術實力也是最強的。

實際上,如果歷史線沒有變動的話,那麼鄭和下西洋建造的寶船,其中有相當一部分,就是在龍江造船廠建造的。六分儀、立式磁羅經櫃、天文鐘、船鐘、航海儀

聽着大孫的介紹,如獲至寶的朱元璋,親自將這些信息記錄了下來。

因爲就在京城附近,所以一個多時辰後,南安侯俞通源和龍江造船廠的大匠們就被帶了過來。

他們的臉上原本帶着幾分疑惑,但當他們得知了這些航海儀器的作用後,頓時眼睛發光,跟見了稀世珍寶似的,神情從疑惑轉爲震驚,再變爲狂喜。

俞通源作爲掌管整個大明水師的將領,他的眼睛緊緊盯着那些航海儀器,彷彿看到了未來大明水師馳騁四海的壯麗景象。

“神器!簡直就是神器!”聽着旁邊大匠們壓抑不住的激動,俞通源深以爲然。

能幫助船隻在海上精準定位、計時、測量航行距離的儀器,不是神器是什麼?

就拿計算航行距離來說俞家在巢湖打了這麼多年的魚,三兄弟可以說各個都是浪裡白條一般的存在,可饒是如此,也沒有誰說自己就能做到精準計算航行距離,靠的全是感覺。

但在巢湖裡,或許還能靠感覺,甚至到了長江裡或者更大的鄱陽湖裡,靠感覺都沒問題,可是對於茫茫無際的海洋來說,如果測算這些東西只靠感覺,那無疑就是要命的。

繩結計算距離的法子,算是比純靠感覺稍微靠譜些,但也沒有靠譜到哪去,因爲繩結扔的次數越多,誤差就越大,所謂差之毫釐謬以千里便是如此。

而有了這種能夠精確計算航行距離的儀器後,幾乎航行只需要趟一次,就能把一條航線的準確方位和距離給趟出來,反之,如果沒有這些儀器的話,大明的水師就只能靠着海岸線行駛才能保證不迷路。

龍江造船廠的大匠們個個激動得無法自抑,他們圍着這些儀器,嘖嘖稱奇,互相交流着對這些儀器功能的理解,有的大匠甚至忍不住伸出手來輕輕撫摸着這些儀器的表面,感受着它們的質地激動的熱淚盈眶。

“這六分儀,竟然能如此精確地測量天體的角度,咱可從來沒人想到過還能這麼設計.早就聽聞聖孫神通廣大,如今一見,果然名不虛傳!”

“還有那磁羅櫃無論風浪多大都不會迷失,這可比指南針要厲害多了!”另一位大匠也忍不住感慨道。

朱元璋站在陰陽炁海旁,回頭滿意地看着這一幕。

大孫送來的東西,正是大明艦隊遠洋所必須的,這些航海儀器將成爲大明水師最寶貴的財富,引領着它們精準地駛向海對面的那個國家.日本。

有了這些儀器,從大明跨海遠征日本就有足夠的把握不出意外了。

但隨後,從陰陽炁海中掉下來的東西,卻引起了大匠們,乃至俞通源的質疑,因爲這些圖紙,徹底打破了他們的造船觀念。

第302章 高取城第306章 小田劍館第56章 金盃共汝飲,白刃不相饒第272章 未來計劃第196章 保險第32章 爺爺你真是魂穿啊?!第11章 李奶奶的過期藥第276章 帖木兒汗國使團第132章 一石激起千層浪第103章 考成法!文官噩夢降臨!第214章 大明的技術瓶頸第305章 “風林火山”第136章 初遇解縉第133章 穿越大明第77章 朱棣:永樂帝壞了海禁?我第一個不答第110章 天元帝身死,北元覆滅!第21章 名爲“空印案”的未來天機信息!第110章 天元帝身死,北元覆滅!第199章 鎮江龍王節,蒸汽船亮相第74章 鄭和下西洋?第235章 南方局勢第19章 辦公室中的線索第243章 朱元璋的決定第150章 你招惹了不該惹的人第232章 五京之議第1章 爺爺,我想你了第135章 靴尖上的大明第90章 咱真是瞎了眼,立了這麼個皇太孫第218章 嶽山投誠第226章 火器化部隊的想法第270章 怒海驚濤,艦隊決戰!第137章 解縉的介紹信第10章 重新燃起希望的朱元璋第91章 《赤腳醫生手冊》第207章 劉日新:有一處新的陰陽炁海第73章 卷什麼卷?出海吧!第188章 第二個任務第294章 李成桂自戮第92章 郭桓案後續,嚴刑之下爲何無法除貪?第178章 爆火的湖景別墅,藩王們的震驚!第144章 藍玉到來(感謝‘37天下無雙’的上第266章 大航海第193章 幼軍之議第34章 神器試驗成功,國公們的震驚!第311章 重機槍登場第157章 新手引導任務:熟悉皇宮環境第192章 父與子第86章 您說我應該回到大明嗎?第47章 畝產三千斤!朱元璋的震撼第141章 四海商會第97章 馬戛爾尼進自來火鳥槍第178章 爆火的湖景別墅,藩王們的震驚!第131章 如何確認身份【求保底月票!】第184章 袁珙的投名狀第66章 大孫還陽的可能性第130章 藍玉案第85章 穿越倒計時第119章 隆慶開關的巨大利益第265章 風中殘燭第139章 觀音奴的心病第206章 壓縮餅乾帶來的震撼第3章 爺爺你穿越到大明瞭?第215章 焦煤鍊鋼法,工匠們的震驚!第44章 朱元璋的兩個困擾第193章 幼軍之議第200章 藍玉的小圈子第153章 我在地府那些年第23章 如何解決空印案?第316章 朱元璋駕崩第21章 名爲“空印案”的未來天機信息!第138章 觀音奴:此人不是太子殿下嗎?第76章 跨海徵日,可行否?第298章 導火索第197章 內帑的錢不能真躺着啊第274章 日暮途遠第270章 怒海驚濤,艦隊決戰!第314章 滅亡室町幕府第191章 李景隆:我能成爲大明戰神?第35章 講《明史》的姜老師第200章 藍玉的小圈子第238章 幼軍演習第206章 壓縮餅乾帶來的震撼第315章 戰後佈局第218章 嶽山投誠第22章 朱元璋:所有人都瞞着咱!第237章 廢除海禁的初步構想第30章 朱棣的求證第166章 朱元璋的期許第24章 蟲洞傳輸實驗第265章 風中殘燭第308章 酒屋土倉第159章 東宮屬官們的勸諫第266章 大航海第269章 舊港夜亂第246章 聯軍內訌第73章 卷什麼卷?出海吧!第159章 東宮屬官們的勸諫第204章 行會登記的後續影響第191章 李景隆:我能成爲大明戰神?第306章 小田劍館
第302章 高取城第306章 小田劍館第56章 金盃共汝飲,白刃不相饒第272章 未來計劃第196章 保險第32章 爺爺你真是魂穿啊?!第11章 李奶奶的過期藥第276章 帖木兒汗國使團第132章 一石激起千層浪第103章 考成法!文官噩夢降臨!第214章 大明的技術瓶頸第305章 “風林火山”第136章 初遇解縉第133章 穿越大明第77章 朱棣:永樂帝壞了海禁?我第一個不答第110章 天元帝身死,北元覆滅!第21章 名爲“空印案”的未來天機信息!第110章 天元帝身死,北元覆滅!第199章 鎮江龍王節,蒸汽船亮相第74章 鄭和下西洋?第235章 南方局勢第19章 辦公室中的線索第243章 朱元璋的決定第150章 你招惹了不該惹的人第232章 五京之議第1章 爺爺,我想你了第135章 靴尖上的大明第90章 咱真是瞎了眼,立了這麼個皇太孫第218章 嶽山投誠第226章 火器化部隊的想法第270章 怒海驚濤,艦隊決戰!第137章 解縉的介紹信第10章 重新燃起希望的朱元璋第91章 《赤腳醫生手冊》第207章 劉日新:有一處新的陰陽炁海第73章 卷什麼卷?出海吧!第188章 第二個任務第294章 李成桂自戮第92章 郭桓案後續,嚴刑之下爲何無法除貪?第178章 爆火的湖景別墅,藩王們的震驚!第144章 藍玉到來(感謝‘37天下無雙’的上第266章 大航海第193章 幼軍之議第34章 神器試驗成功,國公們的震驚!第311章 重機槍登場第157章 新手引導任務:熟悉皇宮環境第192章 父與子第86章 您說我應該回到大明嗎?第47章 畝產三千斤!朱元璋的震撼第141章 四海商會第97章 馬戛爾尼進自來火鳥槍第178章 爆火的湖景別墅,藩王們的震驚!第131章 如何確認身份【求保底月票!】第184章 袁珙的投名狀第66章 大孫還陽的可能性第130章 藍玉案第85章 穿越倒計時第119章 隆慶開關的巨大利益第265章 風中殘燭第139章 觀音奴的心病第206章 壓縮餅乾帶來的震撼第3章 爺爺你穿越到大明瞭?第215章 焦煤鍊鋼法,工匠們的震驚!第44章 朱元璋的兩個困擾第193章 幼軍之議第200章 藍玉的小圈子第153章 我在地府那些年第23章 如何解決空印案?第316章 朱元璋駕崩第21章 名爲“空印案”的未來天機信息!第138章 觀音奴:此人不是太子殿下嗎?第76章 跨海徵日,可行否?第298章 導火索第197章 內帑的錢不能真躺着啊第274章 日暮途遠第270章 怒海驚濤,艦隊決戰!第314章 滅亡室町幕府第191章 李景隆:我能成爲大明戰神?第35章 講《明史》的姜老師第200章 藍玉的小圈子第238章 幼軍演習第206章 壓縮餅乾帶來的震撼第315章 戰後佈局第218章 嶽山投誠第22章 朱元璋:所有人都瞞着咱!第237章 廢除海禁的初步構想第30章 朱棣的求證第166章 朱元璋的期許第24章 蟲洞傳輸實驗第265章 風中殘燭第308章 酒屋土倉第159章 東宮屬官們的勸諫第266章 大航海第269章 舊港夜亂第246章 聯軍內訌第73章 卷什麼卷?出海吧!第159章 東宮屬官們的勸諫第204章 行會登記的後續影響第191章 李景隆:我能成爲大明戰神?第306章 小田劍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