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7章 我大明天下無敵啊!

天邊初露曙光的時候,藍玉便被緊急召至皇城的奉天門。

藍玉的心中頗爲激動,他已經猜到皇帝此次召見他是所爲何事了。

不過,當他來到奉天門的時候,卻被宦官告知,皇帝在大輅上等他。

而當藍玉登上停在奉天門外的大輅時,朱元璋已經在裡面補了一小會兒的覺了。

掀開黃綺帷幔,簡單瞟了眼大輅內的花毯、紅錦褥席、紅髹坐椅等物品,藍玉低頭行禮道。

“陛下夙興夜寐操勞國事,臣不能爲陛下分憂,實在慚愧。”

這時候的藍玉,還沒有立下捕魚兒海之戰的大功,而且,歷史走向也變了,能壓着他的開國勳貴們都還在,徐達、李文忠都沒病死,傅友德、馮勝也沒有被賜死,所以藍玉還沒有“老子打仗天下第一”的那種驕狂。

朱元璋擡了擡眼皮,眸中卻沒有半點疲憊之意,哪怕上了年紀,朱元璋依舊會在臣下面前,永遠保持着一種精力充沛的狀態,以免臣下覺得他年邁,從而起了輕視之心。

目光從藍玉背後雕描五條金雲龍的紅髹屏風上收回,朱元璋若有所思地瞥了藍玉一眼,他當然聽出了藍玉的言外之意:“你是在埋怨咱不給你立功的機會。”

“陛下,臣不敢!”

朱元璋意味不明地哼了一聲,隨後開口道:“藍玉,咱也不跟你兜圈子,這次北征,咱選你來當主帥。”

藍玉雖然已經從傅友文口中得知這一消息,但此刻聽到朱元璋的親口確認,仍然感到一陣驚喜,他深吸一口氣,努力平復內心的激動,在朱元璋面前鄭重地行禮道:“謝陛下!臣定不負陛下所託!”

“謝咱不如去謝謝大孫。”

朱元璋跟他挑明瞭說:“是大孫告訴咱,你在明年於捕魚兒海能捉到北元朝廷,所以咱選了你當主帥。”

藍玉聽聞此言,精神頓時一震,對於一個名將來說,能知道這些,就已經足夠了。

或者說,這簡直就是直接給他開天眼了!

從漢武帝時期開始,在漠北尋找異族的蹤跡,最難的就是獲知準確地點,這直接都把時間和地點報給他了,哪還有不大勝的道理?再加上明軍現在裝備了無線電臺,本來就可以憑藉着通訊優勢幫助主力快速索敵,這下子兩兩相加,可謂是手拿把掐了。

藍玉對於朱雄英的感激,簡直就是無以復加了。

而交代完這些,朱元璋對御者吩咐了一聲,大輅緩緩啓動,在晨曦中緩緩駛向內廷的兵仗局,等車駕到了兵仗局,工匠們在兵仗局宦官、官吏們的帶領下,向皇帝行禮。

“你們繼續。”

下車的朱元璋無意打擾他們,而這裡的氣氛與宮中的其他地方截然不同,雖然兵仗局也歸內廷管,但宦官們卻並不多,只有少數太監、少監級別的大宦官擔任着管理職務,而且空氣中瀰漫着鐵砧的敲擊聲和硝石的刺鼻氣息,工匠們忙碌地穿梭於各個工坊之間,打造着各種兵器和戰甲。

朱元璋徑直走向最裡面的一間房間,藍玉緊隨其後。

室內陳設簡單,但牆上掛着的一排排火器卻讓人眼前一亮,這些火器不僅製作精良,而且種類繁多,顯然是大明最先進的軍事裝備。不過,最吸引藍玉眼球的,還是中間臺子上的東西。

朱元璋拿了一個復刻品遞給藍玉道:“這是咱大孫送來的東西復刻出來的,兵仗局的能工巧匠鑽研出了其中的原理,連續趕工了一陣子,用水晶研磨出了這麼一支千里鏡此物能夠清晰地看到遠處的景象,你在戰場上用它來觀察敵情,指揮作戰,定能起到如虎添翼之效。”

藍玉接過名爲“千里鏡”的東西,仔細端詳起來,這支千里鏡的鏡筒由黃銅製成,上面雕刻着精美的花紋,他用眼睛對準了水晶磨出來的鏡片,看向窗外的遠方。

剎那間,遠處的景物在鏡頭下變得清晰可見,彷彿近在咫尺。

藍玉不禁驚歎道:“陛下,這千里鏡真是神奇之極!有了它,臣在戰場上只需立於高處,便能輕而易舉地洞悉敵人的排兵佈陣了。”

“這千里鏡,用水晶就可以手工磨製出來,雖然造價昂貴,但是小批量製造後給將領們配發倒是沒有問題。”

“而且,還不止如此。”

朱元璋露出了少見的得意之色,說道:“咱大孫還送來了一件神器,便是這燧發火銃。”

說着,朱元璋讓兵仗局的工匠,在外面的靶場上,給藍玉演示了一番燧發銃的操作。

“砰”的一聲,雖然彈丸不出意料地沒有中靶,但藍玉卻敏銳地發現了這新式火銃令人驚異的優點。

“這火銃,竟然不用點火?而且重新裝填後發射的速度,也比現在軍中的火銃要快得多。”

“不錯,這火銃不用火繩點火,而是裡面就有燧石,只要勾動這鉤子,燧石便能摩擦起火點燃裡面的火藥。”

藍玉親自拿過來研究了一番,自是愛不釋手,問道:“敢問陛下,這燧發銃也能量產嗎?”

“目前還不行,這裡面的結構比尋常火銃複雜,又只有一支銃,工匠們不敢輕易拆毀,所以還得慢慢研製,等定型以後,方可量產但不管怎樣,這次北征,伱都是能先用上一小批的。”

藍玉他感慨道:“陛下,這新式火銃和千里鏡都是戰場上的利器啊!有了它們,我大明,真可謂是天下無敵啊!”

朱元璋大笑過後,拍了拍藍玉的肩膀。

“藍玉,咱對你寄予厚望,此戰若能如大孫預測一般獲得全勝,你便是咱大明的功臣,咱不僅會重重賞賜你,還會讓史官將你的功績載入史冊,流芳百世。”

得了這句許諾,藍玉激動不已,他跪在朱元璋面前大聲道:“陛下,臣願爲大明赴湯蹈火,在所不辭!”

朱元璋滿意地點了點頭,道:“且回去好好準備出征事宜吧。”

洪武二十年九月,帶上了新裝備的藍玉率領部分兵馬抵達北平,匯合了郭英、朱棣、徐輝祖等將領後,正式開始集結晉地、河北、遼東等地兵馬共十五萬,並派出小規模偵查部隊出塞,查明從捕魚兒海到長城之間廣袤區域內,北元各部落分佈的位置。

第250章 雞翎關破第110章 天元帝身死,北元覆滅!第59章 上架感言第118章 倭寇作亂之根源第13章 醫學奇蹟,戴思恭的震驚!第230章 大受震撼的日本南朝使團第53章 主僕矛盾第83章 別古崖的秘密第205章 秦嶺蟲洞再次開啓第103章 考成法!文官噩夢降臨!第169章 來根華子第93章 朱棣:好侄兒,放學別跑!第203章 皇商們的屈服第104章 大明戰神還有第二代?第197章 內帑的錢不能真躺着啊第174章 應天府第222章 《西涼伎》第181章 蒸汽時代第219章 哈密城破,威震西域!第156章 先知的恐怖預言第169章 來根華子第136章 初遇解縉第102章 新式火銃帶來的震撼第65章 來自龍虎山的線索第47章 畝產三千斤!朱元璋的震撼第6章 朱雄英的猜想第255章 午門獻俘,亂臣賊子懼!第15章 道衍覲見,陰陽炁海之謎!第279章 唐之藩鎮,翌日之總兵第279章 唐之藩鎮,翌日之總兵第57章 姜老師講內卷第316章 朱元璋駕崩第216章 藍玉的抉擇第215章 焦煤鍊鋼法,工匠們的震驚!第138章 觀音奴:此人不是太子殿下嗎?第299章 興福寺之戰第204章 行會登記的後續影響第48章 來自姜老師的解答第69章 時空蟲洞的秘密第127章 佛朗機炮與紅衣大炮,國公們的震驚第188章 第二個任務第163章 先找個狗頭軍師吧!第295章 朱元璋的打算第5章 洪武寶鈔的價值第50章 沐錦月的決定第43章 “送點人下去”的可行性第274章 日暮途遠第151章 來自朱樉的怨恨第37章 老登,該爆金幣了!第140章 殺身之禍第59章 上架感言第5章 洪武寶鈔的價值第7章 來自太子的質疑第110章 天元帝身死,北元覆滅!第171章 將信將疑的兩位藩王第212章 太湖蟲洞對應位置確定第287章 李成桂的自信第174章 應天府第190章 離家出走的表哥李景隆第83章 別古崖的秘密第50章 沐錦月的決定第299章 興福寺之戰第310章 籌謀第194章 行會監管,自船幫始第5章 洪武寶鈔的價值第84章 朱雄英的長命鎖第6章 朱雄英的猜想第50章 沐錦月的決定第120章 白銀貨幣化與一條鞭法第114章 “勝利號”風帆戰列艦圖紙第125章 大明版“杯酒釋兵權”第159章 東宮屬官們的勸諫第227章 高麗使團第154章 認親只是個開始第61章 黑麥與木薯,神種降臨!第297章 短暫的和平時代第268章 強硬的滿者伯夷帝國第195章 匪禮失而求野兮第6章 朱雄英的猜想第146章 臥槽,舅姥爺!第215章 焦煤鍊鋼法,工匠們的震驚!第221章 朱雄英的邀請第109章 千里鏡作用完美髮揮第24章 蟲洞傳輸實驗第284章 戰機第244章 馬上啓航第93章 朱棣:好侄兒,放學別跑!第289章 支援艦隊的到來第172章 朱雄英的謀劃第278章 四叔第60章 憤怒的朱元璋【求首訂!】第288章 釜山第154章 認親只是個開始第93章 朱棣:好侄兒,放學別跑!第199章 鎮江龍王節,蒸汽船亮相第277章 大型露天煤礦第168章 第一個預言應驗第70章 身上不屬於現代的痕跡第223章 令人驚訝的鋼筋水泥城牆第255章 午門獻俘,亂臣賊子懼!
第250章 雞翎關破第110章 天元帝身死,北元覆滅!第59章 上架感言第118章 倭寇作亂之根源第13章 醫學奇蹟,戴思恭的震驚!第230章 大受震撼的日本南朝使團第53章 主僕矛盾第83章 別古崖的秘密第205章 秦嶺蟲洞再次開啓第103章 考成法!文官噩夢降臨!第169章 來根華子第93章 朱棣:好侄兒,放學別跑!第203章 皇商們的屈服第104章 大明戰神還有第二代?第197章 內帑的錢不能真躺着啊第174章 應天府第222章 《西涼伎》第181章 蒸汽時代第219章 哈密城破,威震西域!第156章 先知的恐怖預言第169章 來根華子第136章 初遇解縉第102章 新式火銃帶來的震撼第65章 來自龍虎山的線索第47章 畝產三千斤!朱元璋的震撼第6章 朱雄英的猜想第255章 午門獻俘,亂臣賊子懼!第15章 道衍覲見,陰陽炁海之謎!第279章 唐之藩鎮,翌日之總兵第279章 唐之藩鎮,翌日之總兵第57章 姜老師講內卷第316章 朱元璋駕崩第216章 藍玉的抉擇第215章 焦煤鍊鋼法,工匠們的震驚!第138章 觀音奴:此人不是太子殿下嗎?第299章 興福寺之戰第204章 行會登記的後續影響第48章 來自姜老師的解答第69章 時空蟲洞的秘密第127章 佛朗機炮與紅衣大炮,國公們的震驚第188章 第二個任務第163章 先找個狗頭軍師吧!第295章 朱元璋的打算第5章 洪武寶鈔的價值第50章 沐錦月的決定第43章 “送點人下去”的可行性第274章 日暮途遠第151章 來自朱樉的怨恨第37章 老登,該爆金幣了!第140章 殺身之禍第59章 上架感言第5章 洪武寶鈔的價值第7章 來自太子的質疑第110章 天元帝身死,北元覆滅!第171章 將信將疑的兩位藩王第212章 太湖蟲洞對應位置確定第287章 李成桂的自信第174章 應天府第190章 離家出走的表哥李景隆第83章 別古崖的秘密第50章 沐錦月的決定第299章 興福寺之戰第310章 籌謀第194章 行會監管,自船幫始第5章 洪武寶鈔的價值第84章 朱雄英的長命鎖第6章 朱雄英的猜想第50章 沐錦月的決定第120章 白銀貨幣化與一條鞭法第114章 “勝利號”風帆戰列艦圖紙第125章 大明版“杯酒釋兵權”第159章 東宮屬官們的勸諫第227章 高麗使團第154章 認親只是個開始第61章 黑麥與木薯,神種降臨!第297章 短暫的和平時代第268章 強硬的滿者伯夷帝國第195章 匪禮失而求野兮第6章 朱雄英的猜想第146章 臥槽,舅姥爺!第215章 焦煤鍊鋼法,工匠們的震驚!第221章 朱雄英的邀請第109章 千里鏡作用完美髮揮第24章 蟲洞傳輸實驗第284章 戰機第244章 馬上啓航第93章 朱棣:好侄兒,放學別跑!第289章 支援艦隊的到來第172章 朱雄英的謀劃第278章 四叔第60章 憤怒的朱元璋【求首訂!】第288章 釜山第154章 認親只是個開始第93章 朱棣:好侄兒,放學別跑!第199章 鎮江龍王節,蒸汽船亮相第277章 大型露天煤礦第168章 第一個預言應驗第70章 身上不屬於現代的痕跡第223章 令人驚訝的鋼筋水泥城牆第255章 午門獻俘,亂臣賊子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