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來自太子的質疑

第7章 來自太子的質疑

夏日溫煦的風,掠過了奉天殿重檐廡殿頂上的明黃色琉璃瓦,皇宮內的御貓卻都悄悄地繞路而過,不敢驚擾這間大殿的主人。

奉天殿內,氣氛莊重而肅穆。

洪武皇帝朱元璋,這位驅逐韃虜恢復中華的大明開國皇帝,坐在高高的龍椅上,宛如一頭沉睡的雄獅,雖然安靜,卻無人敢忽視他的存在。

此時,朱元璋正埋頭於小山一般的奏章堆中,他批閱着奏章,不自覺地蹙起了眉頭。

一陣輕微的腳步聲打破了大殿內的寧靜,錦衣衛指揮使毛驤身着飛魚服,腰佩繡春刀,如幽靈般出現。

聞聲,朱元璋擡起了頭,他面容剛毅,眉眼間皺紋刻滿了風霜與威嚴,眼神深邃如淵,彷彿能洞察一切陰謀。

當毛驤踏入這莊嚴的大殿,他感受到的不僅僅是一種煊赫的皇家氣派,更多的是從朱元璋身上散發出的那股無形的威壓,那是經歷過無數生死考驗才鑄就的帝王之氣,足以讓任何人在他面前都感到自身的渺小。

毛驤跪拜在地,頭也不敢擡,

他低頭恭聲道:“錦衣衛指揮使毛驤,參見陛下。”

朱元璋擡了擡手,示意毛驤起身。

“毛驤,咱交給你去辦的事情怎麼樣了?”

“回稟陛下,暫時還沒有任何動靜傳來。”

毛驤的聲音微微顫抖,既是因爲害怕,也是因爲那股來自龍椅上的壓迫感實在太強,彷彿他說的每一句話都在接受着天命的審判。

朱元璋聽着毛驤的敘述,那雙深邃的眼眸中沒有絲毫的波瀾,他的手指輕敲着龍椅的扶手,每一次敲擊卻都讓毛驤的心頭一緊。

這是這位洪武大帝的習慣,也是他掌控全局的方式,哪怕是在最危機的時刻,他也能保持絕對的控制力。

而在不久之前的胡惟庸案中,朱元璋也不過是敲了敲龍椅,下達了旨意,就以“枉法誣賢”、“蠹害廟堂”等罪名,輕而易舉地剷除了胡惟庸及其羽翼,滿朝文武因其而被牽連者不計其數.正因如此,奉命查辦的錦衣衛指揮使毛驤之名,如今才能止小兒夜啼。

“你說,到現在都沒動靜,是怎麼回事?”

朱元璋的聲音低沉而有力,每一個字都如同重錘般敲擊在毛驤的心頭。

毛驤實在是怕皇帝下一句話就是“是不是派去的人不對,該換人了?”,畢竟,物理方式的“換人”誰遭得住?

所以毛驤連忙說道:“或許是虞王殿下忙於征戰,暫時還沒空?”

“哼。”

朱元璋意味不明地發出了一聲氣音,放下毛筆說道:“咱瞧你挺機靈的,說不得大孫缺個偵查情報的好手呢,這樣給大孫多分擔分擔,大孫就有空了。”

毛驤臉都快被嚇白了,苦着臉連連叩首。

朱元璋找個事由順便敲打一番毛驤,也就是嚇唬嚇唬他,倒是沒真想把他送下去.之所以要敲打,只是因爲毛驤辦完胡惟庸的案子以後,有些過於飛揚跋扈罷了。

朱元璋的後背靠在龍椅上,雙手攏在袖中:“孝陵中虞王的陵墓,是咱心中的重中之重,咱要伱親自帶領錦衣衛,嚴格監視那座陵墓,有任何動靜馬上稟報予咱。”

“還有,派人盯着丘玄清,若是他有半句胡言亂語”

毛驤的神色一凜,鄭重地點頭道:“陛下放心,毛驤定不負皇命。”

朱元璋揮了揮手,示意毛驤退下:“去吧,咱等你的消息。”

毛驤躬身行禮,轉身退出了奉天殿,他的身影在光塵中漸漸消失,只留下朱元璋獨自坐在龍椅上繼續批閱如山般的奏章這就是工作狂朱元璋的日常。

但很快,朱元璋的工作又被打斷了。

這次前來的,是他的好大兒,太子朱標。 大明太子朱標,頭戴翼善冠,身着盤領窄袖赤袍,腰間繫着玉帶,袍上身前身後和兩肩各有一條金織盤龍。

他步履沉穩地走進了奉天殿,面容中透露着決然,彷彿是爲了某種重大的使命而來。

他來到朱元璋面前,深深一禮,聲音中帶着幾分顫抖:“父皇,兒臣剛剛聽聞有關英兒死而復生的傳聞,但請父皇明察,此等事情虛無縹緲,不可信以爲真。”

朱標當然傷心兒子的去世,但因爲從小的教育環境和成長經歷不同,朱標比父皇朱元璋更理智,情緒也更穩定,他的着眼處,從來都是大明的社稷。

再加上有乖巧懂事的朱允炆的存在,所以朱標並不缺乏情感寄託,他也能更冷靜地看待事情。

對於朱標來說,他從歷史書上早就看到過很多類似的事情,那就是一旦皇帝開始迷信鬼神之事,哪怕是漢武帝那樣雄才大略的皇帝,都會失去理智,而皇帝迷信鬼神之事的最直接後果就是會造成各級官員上行下效,從而使得在全國範圍內巫術盛行、方士雲集,進而動搖社稷根基。

實際上,胡惟庸案以後,朱元璋對朝臣愈發猜忌,這時候敢直言勸諫朱元璋的人已經不多了,而皇帝如果沒有人勸諫,那麼就很難“知興替、明得失”。

因此,剛剛聽說了這件事情,朱標就急匆匆地趕過來勸諫朱元璋。

朱元璋坐在高高的龍椅上,他的面容冷峻,瞥了一眼朱標,聲音中透露出深深的不滿:“標兒何出此言?咱親耳所聞、親眼所見,豈能有假?”

朱標深吸一口氣,鼓足勇氣直視着朱元璋的雙眼:“父皇,兒臣知道您思念成疾,但此事非同小可死而復生,本是逆天而行,自古以來便未有確鑿之證。兒臣擔心,有人藉此機會蠱惑人心,擾亂大明社稷。”

雕花的大殿木樑上,盤繞的龍形雕刻彷彿在默默注視着下方的父子爭執。

朱元璋的臉色更加陰沉。

“放肆!”

朱標毫不退縮,他堅定地說:“父皇,非是兒臣不敬,只是此事關係重大,不能輕信道士的一面之詞,兒臣懇請父皇明察秋毫,勿要被一時的幻象所矇蔽。”

朱元璋見朱標態度堅決,心中也曉得他若非親眼所見親耳所聞,恐怕也不會相信這等荒誕離奇之事,朱標的態度是非常正常的,而且身爲太子,爲大明社稷着想,也無可厚非,所以朱元璋的話語,稍微軟了一些。

朱元璋苦口婆心地說道:“難道咱還會相信那些荒誕不經的鬼話嗎?咱告訴你,所見所聞,絕非虛假!英兒的的確確跟咱說話了,咱還燒了寶鈔過去!”

可面對朱元璋態度的改變,朱標什麼都沒說,只是輕聲嘆了口氣。

而這個舉動,卻把朱元璋氣着了。

朱元璋冷笑一聲,他的笑聲中充滿了嘲諷和憤怒:“好,咱的好太子!不信咱,覺得咱老糊塗了!”

朱標心中一緊,他知道自己已經觸動了父皇的逆鱗,但他仍然毫不畏懼地擡起頭,直視着朱元璋的眼睛:“父皇,兒臣並非質疑您的英明,只是擔心大明江山社稷的安危。”

朱元璋的臉色徹底沉了下來,他冷冷地盯着朱標看了許久,然後一甩衣袖轉身離去。

“咱會證明給你看。”

朱標看着父皇離去的背影,心中充滿了苦澀與無奈,他很清楚這一次的爭執已經讓父子之間的關係出現了一絲裂隙,但他也明白,自己作爲太子不能放棄勸諫父皇的責任,畢竟除了他和母后,現在也沒有幾個人敢勸諫父皇了,而父皇性格偏執,一旦無人能勸諫,那就會讓整個大明都步入失控的軌道。

奉天殿內再次恢復了寂靜,只剩下朱標一人孤零零地站在那裡。

但朱元璋一反常態的固執,也讓朱標的心頭不禁升起了一絲自我懷疑。

——莫非自己真的錯怪父皇了?

朱標旋即搖了搖頭。

不可能,絕對不可能!

(本章完)

第151章 來自朱樉的怨恨第315章 戰後佈局第317章 新時代的到來第279章 唐之藩鎮,翌日之總兵第133章 穿越大明第155章 被皇帝認證的先知第132章 一石激起千層浪第113章 航海展與古董航海儀器第265章 風中殘燭第219章 哈密城破,威震西域!第199章 鎮江龍王節,蒸汽船亮相第82章 我真是古代穿越者第308章 酒屋土倉第6章 朱雄英的猜想第310章 籌謀第294章 李成桂自戮第129章 爺爺是什麼品級?第304章 吉野第224章 來自鄭夢周的求救信第20章 爺爺你逗我呢?第229章 大明版的外籍軍團第266章 大航海第261章 第一條鐵路建成第56章 金盃共汝飲,白刃不相饒第177章 安置房項目交付第75章 世界地勢圖!震撼無比的大明衆人!第25章 咱大孫果然是有辦法的!第196章 保險第105章 捫心自問,回到大明的理由第31章 神器降臨!第261章 第一條鐵路建成第42章 土豆紅薯玉米種子第34章 神器試驗成功,國公們的震驚!第132章 一石激起千層浪第242章 大明使團的遭遇第70章 身上不屬於現代的痕跡第71章 徐達病重,千鈞一髮!第158章 嗑死膽大的,嚇死膽小的第317章 新時代的到來第216章 藍玉的抉擇第113章 航海展與古董航海儀器第295章 朱元璋的打算第228章 外交方面的連鎖反應第189章 曹國公府第118章 倭寇作亂之根源第113章 航海展與古董航海儀器第243章 朱元璋的決定第35章 講《明史》的姜老師第217章 兀納失裡的恐懼第62章 邁不過去的檻,王朝週期律!第314章 滅亡室町幕府第84章 朱雄英的長命鎖第167章 帝王之術第8章 “打俺”的真正含義第216章 藍玉的抉擇第158章 嗑死膽大的,嚇死膽小的第137章 解縉的介紹信第6章 朱雄英的猜想第254章 交趾布政使司成立第199章 鎮江龍王節,蒸汽船亮相第246章 聯軍內訌第48章 來自姜老師的解答第38章 人麻了,你管這叫尋常字畫?第30章 朱棣的求證第14章 馬皇后:把藍玉和李景隆送下去第317章 新時代的到來第285章 一戰出雙王第236章 仗劍去國第317章 新時代的到來第86章 您說我應該回到大明嗎?第3章 爺爺你穿越到大明瞭?第243章 朱元璋的決定第195章 匪禮失而求野兮第111章 殿試上怒噴海禁政策的解縉第230章 大受震撼的日本南朝使團第98章 洪武二十年!第18章 簽訂合同,拿下土地!第112章 大明世界的改變第231章 進攻日本外島的藉口第19章 辦公室中的線索第233章 風帆戰列艦下水第275章 觀音奴:酸了第249章 玉不琢,不成器第21章 名爲“空印案”的未來天機信息!第306章 小田劍館第191章 李景隆:我能成爲大明戰神?第70章 身上不屬於現代的痕跡第115章 龍江造船廠大匠們的驚歎第26章 道衍:若燕王不棄第71章 徐達病重,千鈞一髮!第97章 馬戛爾尼進自來火鳥槍第267章 苦橘城第71章 徐達病重,千鈞一髮!第255章 午門獻俘,亂臣賊子懼!第106章 藍玉的感激第62章 邁不過去的檻,王朝週期律!第207章 劉日新:有一處新的陰陽炁海第82章 我真是古代穿越者第209章 衆志成城
第151章 來自朱樉的怨恨第315章 戰後佈局第317章 新時代的到來第279章 唐之藩鎮,翌日之總兵第133章 穿越大明第155章 被皇帝認證的先知第132章 一石激起千層浪第113章 航海展與古董航海儀器第265章 風中殘燭第219章 哈密城破,威震西域!第199章 鎮江龍王節,蒸汽船亮相第82章 我真是古代穿越者第308章 酒屋土倉第6章 朱雄英的猜想第310章 籌謀第294章 李成桂自戮第129章 爺爺是什麼品級?第304章 吉野第224章 來自鄭夢周的求救信第20章 爺爺你逗我呢?第229章 大明版的外籍軍團第266章 大航海第261章 第一條鐵路建成第56章 金盃共汝飲,白刃不相饒第177章 安置房項目交付第75章 世界地勢圖!震撼無比的大明衆人!第25章 咱大孫果然是有辦法的!第196章 保險第105章 捫心自問,回到大明的理由第31章 神器降臨!第261章 第一條鐵路建成第42章 土豆紅薯玉米種子第34章 神器試驗成功,國公們的震驚!第132章 一石激起千層浪第242章 大明使團的遭遇第70章 身上不屬於現代的痕跡第71章 徐達病重,千鈞一髮!第158章 嗑死膽大的,嚇死膽小的第317章 新時代的到來第216章 藍玉的抉擇第113章 航海展與古董航海儀器第295章 朱元璋的打算第228章 外交方面的連鎖反應第189章 曹國公府第118章 倭寇作亂之根源第113章 航海展與古董航海儀器第243章 朱元璋的決定第35章 講《明史》的姜老師第217章 兀納失裡的恐懼第62章 邁不過去的檻,王朝週期律!第314章 滅亡室町幕府第84章 朱雄英的長命鎖第167章 帝王之術第8章 “打俺”的真正含義第216章 藍玉的抉擇第158章 嗑死膽大的,嚇死膽小的第137章 解縉的介紹信第6章 朱雄英的猜想第254章 交趾布政使司成立第199章 鎮江龍王節,蒸汽船亮相第246章 聯軍內訌第48章 來自姜老師的解答第38章 人麻了,你管這叫尋常字畫?第30章 朱棣的求證第14章 馬皇后:把藍玉和李景隆送下去第317章 新時代的到來第285章 一戰出雙王第236章 仗劍去國第317章 新時代的到來第86章 您說我應該回到大明嗎?第3章 爺爺你穿越到大明瞭?第243章 朱元璋的決定第195章 匪禮失而求野兮第111章 殿試上怒噴海禁政策的解縉第230章 大受震撼的日本南朝使團第98章 洪武二十年!第18章 簽訂合同,拿下土地!第112章 大明世界的改變第231章 進攻日本外島的藉口第19章 辦公室中的線索第233章 風帆戰列艦下水第275章 觀音奴:酸了第249章 玉不琢,不成器第21章 名爲“空印案”的未來天機信息!第306章 小田劍館第191章 李景隆:我能成爲大明戰神?第70章 身上不屬於現代的痕跡第115章 龍江造船廠大匠們的驚歎第26章 道衍:若燕王不棄第71章 徐達病重,千鈞一髮!第97章 馬戛爾尼進自來火鳥槍第267章 苦橘城第71章 徐達病重,千鈞一髮!第255章 午門獻俘,亂臣賊子懼!第106章 藍玉的感激第62章 邁不過去的檻,王朝週期律!第207章 劉日新:有一處新的陰陽炁海第82章 我真是古代穿越者第209章 衆志成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