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9章 爺爺是什麼品級?

一時半會兒間,其實他們還不太能完全理解眼前這個物件,對於世界所能帶來的革命性改變,但有一點他們能聽明白了,那就是這個所謂的“蒸汽機”,是可以裝在車船上的!

裝在車上是個什麼情景,他們想不出來,但裝在船上卻不難理解,而如果蒸汽機能與艦船相結合,那麼所產生的變化,卻是一眼可知.以前艦船需要風帆或櫓槳作爲動力,其中尤以風帆最爲重要,逆風和順風是水戰的最重要條件,但若是有了這東西,或許就能無視部分風向的因素了,這可就太了不得了。

但思考了一會兒,朱元璋還是對着陰陽炁海說道:“大孫,這東西用處確實大,但吃飯還是要緊事,發展工業也不能代替種地啊。”

朱元璋的擔心,是有道理的。

正所謂民以食爲天,對於這個時代的人們來說,天大地大,吃飯最大,其他的一切都可以沒有,什麼工業,什麼商業.大不了就建設大農村社會嘛,也挺好的。

但是要是沒有足夠的糧食,那可就真要命了,朝廷的統治,須臾間就有傾覆的危險。

因爲糧食這個東西,不是說今年整體減產了十分之一,大傢伙就少吃十分之一的量,權當全民減肥一下,而是平均每十個人裡就有一到兩個人要活活餓死!

地主、士紳、商人,這些家裡有餘糧的,可不會管沒糧食吃的平民,他們只會趁着這個機會,使勁地囤積糧食,然後擡高糧價,而擡高糧價的目的,主要也不是爲了掙這些溢出的糧價所帶來的收益,實際上,這只是順帶的,擡高糧價真正的目的,是爲了讓自耕農被迫用抵押或變賣手裡的土地的方式,來獲取他們的土地,拿走下蛋的母雞。

從古至今,這套把戲屢試不爽,因爲人餓到只剩下土地的時候,他能出賣的也只有自己的土地,只有賣地,纔能有一條活路,活到明年。

畢竟,只有活着纔有希望,只要活着,以後依靠自己的努力,說不定還能把地贖回來或者重新置辦,但人要是餓死了,那可真就什麼都沒有了,若是平時肯定沒有哪個自耕農會選擇賣地,但在生死麪前,土地便沒有那麼不可割捨了。

至於那些沒有地的佃農怎麼辦?那自然是賣兒鬻女了,如果這些都沒有,那就可以等着餓死或者揭竿而起了。

對於這種哄擡糧價的行爲,歷朝歷代的朝廷都是很難管理的,一方面是朝廷對於基層的掌控力度非常薄弱,而當地幹這種事情的往往纔是本地的主導者;另一方面則是行政手段很難起效,如果非要下令不允許糧價超過某個界限,那麼大概率是人家直接不賣糧食了不賣糧食不犯法吧?

很少有哪個皇帝敢直接把這些人都殺了,所以最後百姓反而要因爲政令,以更高的代價來獲取糧食,就起到了適得其反的效果。

因此,如果爲了獲得更多的財政收入,去發展工業,收工商稅,結果離開土地的人多了糧食產量下降了,那麼還不如不搞,畢竟收稅的目的不就是爲了鎮壓起義嗎?

這樣搞,在朱元璋看來,很可能稅沒收上來多少,吃不飽飯起來造反的人倒是不少,再加上還有小冰河期的威脅,所以並不利於大局的穩定。

但朱雄英說的話,卻讓朱元璋有些意外:“發展工業,是可以得到化肥的,有了化肥,就能完全代替糞肥,並且肥力遠遠超過糞肥,糧食的產量將極大的增加.不過這些目前看來倒是比較困難,但爺爺你的船隊出海的時候,可以注意一下南邊的萬里石塘,那裡有不少鳥糞島,上面的鳥糞都是海鳥歇腳時留下,經過上萬年來堆積形成,作爲肥料的效果已經無限趨近於化肥了,可以說是化肥的完美平替品,到時候運回來不管是賣錢還是自己種田用都很好用。”

所謂“萬里石塘”,指的就是南海上那些星羅棋佈的島嶼,但對於鳥糞島之事,朱元璋卻從未聽說過,如今大孫提起,他倒是感到有些意外。

鳥糞,能不能代替人糞作爲糞肥?

按照朱元璋的種田經驗,應該是可以的,而且如果那邊真的有很多的上萬年堆積形成的鳥糞島,那麼想來,確實是再好不過的肥料。

而這種出海行動的成本跟收益比起來,確實是微乎其微,因爲萬里石塘離得不遠,出去一趟就相當於在自己家庭院裡撿東西回來用,除了挖掘和運輸需要人力以外,幾乎沒什麼成本可言,而以大明現在的遠洋艦船體量來看,一艘空船就能裝個幾百料乃至上千料的鳥糞回來,一支船隊一趟就能運載上萬料的鳥糞,效率是相當高的。

不過不管怎麼說,如果這鳥糞島如大孫所言確實存在的話,那麼確實是能提高糧食產量,讓一部分人口從農業中脫離出來搞工業的,但是這個提高的量到底有多少,現在還不能確定。 但朱元璋還是決定試一試,反正是無本萬利的買賣,就當讓遠洋艦隊去適航一趟了。

說完了這些事情,這最後一次陰陽炁海的開啓,也到了尾聲。

而就在這時,朱雄英也問道:“對了爺爺,你說你現在算是什麼品級?可還是行不更名?”

朱元璋聞言,啞然一笑。

皇帝哪有品級?他當上皇帝以後又何曾改過名字了。

於是,他回答道:“無品,你這孩子這話問的,自然是行不更名。”

唔.五品啊。

京城的五品官已經很大了!不是誇張,是在大明的制度下,五品官確實很大,因爲大明的實際官職,最大的就是正二品的尚書,一品的三公三孤都是虛職。

在六部裡,五品那就是郎中這個級別,屬於是僅次於侍郎的存在了,一般尚書、侍郎這種堂官都是不管具體事務的,所以六部裡的“司”全都是由郎中直接負責帶着手下的員外郎和主事辦差,類似於現代某個部的司長,是不折不扣的實權京官,外放出去就是封疆大吏,再往上一步那就要直達天聽了,修史的時候都有可能在列傳裡留個名。

如果現代能混到這個位置,那真就是要風有風要雨有雨般的存在,畢竟祁廳長也就是這個級別不是?就這,村裡野狗都能去應聘副畜級了。

得知這個消息後朱雄英也放下心來。

“對了大孫,你且說個過來的時間和地點,我派人去接你。”

朱雄英想了想,只道:“我也說不好什麼時候,地點也可能有變動,到時候我自己想辦法去京城吧,反正找您也不麻煩。”

朱元璋點了點頭,既然大孫那邊確定不了,那一切便由着他的意思,而且以大孫的神通,想來來到京城找自己確實是輕而易舉的事情。

在時空蟲洞消散的前一刻,朱雄英忽然想起來一件事,於是趕忙從兜裡掏出一張殘頁扔了過去,最後說道:“爺爺,上面的事情你注意一下,好好活着一定要等我回去!我應該很快就能回到大明瞭!”

第114章 “勝利號”風帆戰列艦圖紙第27章 王公們的質疑第74章 鄭和下西洋?第202章 朱雄英的反行業壟斷調查第106章 藍玉的感激第243章 朱元璋的決定第277章 大型露天煤礦第275章 觀音奴:酸了第5章 洪武寶鈔的價值第17章 如何守住漩渦的秘密?第241章 教官到來第106章 藍玉的感激第245章 兩線戰略第33章 壞了,爺爺不記得前世記憶了第279章 唐之藩鎮,翌日之總兵第54章 清朝滅亡明朝?朱元璋的驚駭!第211章 在皇室成員中威望的樹立第175章 鬼市第8章 “打俺”的真正含義第35章 講《明史》的姜老師第137章 解縉的介紹信第303章 大隅羣島海戰第63章 如何讓大明擺脫宿命?第37章 老登,該爆金幣了!第232章 五京之議第314章 滅亡室町幕府第220章 東察合臺汗國的決定第18章 簽訂合同,拿下土地!第207章 劉日新:有一處新的陰陽炁海第183章 長夜第51章 土豆種植神書第265章 風中殘燭第307章 關東第121章 馬皇后的擔憂第206章 壓縮餅乾帶來的震撼第222章 《西涼伎》第137章 解縉的介紹信第244章 馬上啓航第121章 馬皇后的擔憂第316章 朱元璋駕崩第61章 黑麥與木薯,神種降臨!第302章 高取城第204章 行會登記的後續影響第45章 日防夜防,家賊難防第192章 父與子第168章 第一個預言應驗第248章 頓兵於雄關之下第51章 土豆種植神書第236章 仗劍去國第198章 傅友文的加入第114章 “勝利號”風帆戰列艦圖紙第23章 如何解決空印案?第200章 藍玉的小圈子第311章 重機槍登場第23章 如何解決空印案?第294章 李成桂自戮第280章 開京事變第105章 捫心自問,回到大明的理由第41章 北失南補第276章 帖木兒汗國使團第78章 下下籤第194章 行會監管,自船幫始第165章 來自道衍的信息第124章 出現在別古崖的古代獵戶第305章 “風林火山”第33章 壞了,爺爺不記得前世記憶了第228章 外交方面的連鎖反應第107章 我大明天下無敵啊!第39章 冰封四百年?第243章 朱元璋的決定第168章 第一個預言應驗第308章 酒屋土倉第155章 被皇帝認證的先知第104章 大明戰神還有第二代?第250章 雞翎關破第178章 爆火的湖景別墅,藩王們的震驚!第299章 興福寺之戰第151章 來自朱樉的怨恨第95章 你剛纔說話的語氣,四叔不喜歡第158章 嗑死膽大的,嚇死膽小的第129章 爺爺是什麼品級?第35章 講《明史》的姜老師第160章 被散養的藩王們第114章 “勝利號”風帆戰列艦圖紙第13章 醫學奇蹟,戴思恭的震驚!第154章 認親只是個開始第276章 帖木兒汗國使團第58章 清朝是怎麼回事?第33章 壞了,爺爺不記得前世記憶了第148章 還有人敢欺負咱大孫?第9章 馬皇后病危!第124章 出現在別古崖的古代獵戶第215章 焦煤鍊鋼法,工匠們的震驚!第165章 來自道衍的信息第208章 天降暴雨,第二個預言應驗第278章 四叔第186章 第二個預言,恐怖的天災!第166章 朱元璋的期許第166章 朱元璋的期許第207章 劉日新:有一處新的陰陽炁海
第114章 “勝利號”風帆戰列艦圖紙第27章 王公們的質疑第74章 鄭和下西洋?第202章 朱雄英的反行業壟斷調查第106章 藍玉的感激第243章 朱元璋的決定第277章 大型露天煤礦第275章 觀音奴:酸了第5章 洪武寶鈔的價值第17章 如何守住漩渦的秘密?第241章 教官到來第106章 藍玉的感激第245章 兩線戰略第33章 壞了,爺爺不記得前世記憶了第279章 唐之藩鎮,翌日之總兵第54章 清朝滅亡明朝?朱元璋的驚駭!第211章 在皇室成員中威望的樹立第175章 鬼市第8章 “打俺”的真正含義第35章 講《明史》的姜老師第137章 解縉的介紹信第303章 大隅羣島海戰第63章 如何讓大明擺脫宿命?第37章 老登,該爆金幣了!第232章 五京之議第314章 滅亡室町幕府第220章 東察合臺汗國的決定第18章 簽訂合同,拿下土地!第207章 劉日新:有一處新的陰陽炁海第183章 長夜第51章 土豆種植神書第265章 風中殘燭第307章 關東第121章 馬皇后的擔憂第206章 壓縮餅乾帶來的震撼第222章 《西涼伎》第137章 解縉的介紹信第244章 馬上啓航第121章 馬皇后的擔憂第316章 朱元璋駕崩第61章 黑麥與木薯,神種降臨!第302章 高取城第204章 行會登記的後續影響第45章 日防夜防,家賊難防第192章 父與子第168章 第一個預言應驗第248章 頓兵於雄關之下第51章 土豆種植神書第236章 仗劍去國第198章 傅友文的加入第114章 “勝利號”風帆戰列艦圖紙第23章 如何解決空印案?第200章 藍玉的小圈子第311章 重機槍登場第23章 如何解決空印案?第294章 李成桂自戮第280章 開京事變第105章 捫心自問,回到大明的理由第41章 北失南補第276章 帖木兒汗國使團第78章 下下籤第194章 行會監管,自船幫始第165章 來自道衍的信息第124章 出現在別古崖的古代獵戶第305章 “風林火山”第33章 壞了,爺爺不記得前世記憶了第228章 外交方面的連鎖反應第107章 我大明天下無敵啊!第39章 冰封四百年?第243章 朱元璋的決定第168章 第一個預言應驗第308章 酒屋土倉第155章 被皇帝認證的先知第104章 大明戰神還有第二代?第250章 雞翎關破第178章 爆火的湖景別墅,藩王們的震驚!第299章 興福寺之戰第151章 來自朱樉的怨恨第95章 你剛纔說話的語氣,四叔不喜歡第158章 嗑死膽大的,嚇死膽小的第129章 爺爺是什麼品級?第35章 講《明史》的姜老師第160章 被散養的藩王們第114章 “勝利號”風帆戰列艦圖紙第13章 醫學奇蹟,戴思恭的震驚!第154章 認親只是個開始第276章 帖木兒汗國使團第58章 清朝是怎麼回事?第33章 壞了,爺爺不記得前世記憶了第148章 還有人敢欺負咱大孫?第9章 馬皇后病危!第124章 出現在別古崖的古代獵戶第215章 焦煤鍊鋼法,工匠們的震驚!第165章 來自道衍的信息第208章 天降暴雨,第二個預言應驗第278章 四叔第186章 第二個預言,恐怖的天災!第166章 朱元璋的期許第166章 朱元璋的期許第207章 劉日新:有一處新的陰陽炁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