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章 跨海徵日,可行否?

第76章 跨海徵日,可行否?

盛夏的奉天殿,哪怕有降溫措施,依舊是熱浪如潮。

此時朱元璋正端坐在龍椅之上,後面兩個扇扇子的宮女,扇的手都快抽筋了愣是一聲不敢吭。

除了燕王朱棣,他召集來議事的人已經都到齊了。

不過太子朱標和韓國公李善長、曹國公李文忠幾人還算能耐得住性子,除了鄭國公常茂不安地動來動去,其他人都很淡定。

朱元璋今日召集衆人,自然是爲了商討剛剛從陰陽炁海中獲得的這些信息和物品。

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從陰陽炁海中獲得的世界地勢圖,以及關於日本金山銀山的神秘天機信息。

這些東西,足以讓大明國庫充盈,讓大明的疆域再擴萬里,讓明軍的威名遠播四海。

就在衆人等待之際,燕王朱棣卻帶着一臉喜色姍姍來遲。

當然不是朱棣不自覺,沒發現這麼多人都在等他,而是他作爲徐達的女婿,剛剛從魏國公府裡看護完患了背疽的徐達回來。

只見朱棣大步流星地走上前來,躬身行禮道:“父皇,大喜!魏國公的病症確實已經有所緩解了!”

此言一出,衆人皆是喜上眉梢。

要知道,徐達的背疽之症已是沉痾難起,多少名醫都束手無策。

而且,背疽這病,從古到今都很難治,一個不慎人就沒了,如今卻說有所緩解,這如何能不讓人驚喜交加?

朱棣接着說道:“這全賴大侄子的神藥!若不是他通過陰陽炁海將藥送來,魏國公恐怕早已凶多吉少了!”

說到這裡,他忍不住連連感嘆,對朱雄英佩服得五體投地。

聽到這裡,衆人這才明白過來,原來是聖孫送的藥。

一時間,衆人都紛紛讚歎了起來。

朱元璋見狀,心中也是暗自欣慰,隨後,他手往下壓了壓,示意衆人安靜,然後緩緩說道。

“魏國公能有所好轉,大孫功莫大焉,不過今日召諸位前來,卻非是爲了此事。”

“喔?不知陛下所爲何事?”

這倒是讓衆人覺得頗爲驚訝。

還有什麼事情,更重要呢?莫非是上次提到的三百年王朝週期律的事情? 朱元璋先是說了王朝週期律與內卷之間的本質聯繫,又說了破解的內卷的辦法,當聽到要開海的時候,衆人的眉頭,不自覺地蹙了起來。

原因很簡單,這些人,從來都不注重水師,也不注重海外貿易,對於他們來說,水師就是運兵跨越江河或者進行水戰的,而海外貿易只會破壞帝國現有的穩定統治結構。

但是,他們蹙緊的眉頭,很快就隨着“日本有年產黃金萬兩的金山,年產白銀八百萬兩的銀山”的消息,驟然舒展開了。

這消息,就如同一塊巨石投入平靜的湖面,瞬間激起了千層浪花一般。

不,準確的說,這是一顆核彈扔了進去!

“八,八百萬兩?”

太子朱標瞪大了眼睛,難以置信地看着朱元璋,彷彿要從父皇的臉上找出一絲開玩笑的痕跡.然而,朱元璋那嚴肅的表情毫無疑問地告訴他,這一切都是真的。

朱標深吸了一口氣,努力平復內心的震驚,作爲太子他當然知道,這個消息對於大明帝國來說意味着什麼,這就是歷史性的機遇!

燕王朱棣則是滿臉的狂喜,他剛剛因爲徐達病情的好轉而喜上眉梢,現在又得知了這樣震撼的消息,高興的嘴角都咧開了,因爲要打日本,參考以前元朝兩次跨海徵日的具體情況,肯定是要用身體素質好能經得起海上折騰的將領,不管誰領兵當主將,朱棣的身份和能力都註定了他都很適合當副將,代表皇帝來起到某種類似於不放到明面上的“監軍”作用,所以很容易就能從中分得一杯羹。

韓國公李善長撫着長鬚,眼中閃爍着難以捉摸的光芒,他固然知道這金山銀山的重要性,但跟其他人相比,更懂得經濟和財政的李善長,也更明白黃金白銀雖然寶貴,但如果短時間內大量涌入大明,只會帶來災難的道理,所以,他覺得還是需要好好規劃,才能利用這些資源來增強大明的國力,而且,跨海徵日,還涉及到很多派系爭端。

鄭國公常茂則是激動得跳了起來,他一直以來都是個純粹的武夫,而且極爲崇拜乃父常遇春“將兵十萬橫行天下”的壯舉,對於開疆拓土、建功立業有着無盡的渴望,現在得知了日本有金山銀山的消息,那大明肯定不能無動於衷啊!所以,常茂彷彿都已經看到了自己率領大軍跨海徵日的場景了。

曹國公李文忠則是相對冷靜一些,他知道這個消息的真實性還有待考證,而且即使是真的,想要將這些金山銀山據爲己有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再怎麼說金山銀山也是在日本國內,隔着茫茫大海呢,想要佔據,就必須要先把日本打下來。

不過,他也清楚地意識到,這是一個千載難逢的機會,如果能夠好好把握,必將爲大明帶來無盡的財富。

一時間,奉天殿內鴉雀無聲,只有衆人粗重的呼吸聲此起彼伏。

朱元璋看着衆人震驚的表情,心中暗自滿意,他知道這個消息對於大明的重要性,也相信自己帶領衆人能夠好好把握這個機會,將大明的國勢推向一個新的高峰。

朱元璋深吸了一口氣,朗聲道:“咱已經下旨給錦衣衛,讓錦衣衛選派精幹人手,前往日本探查消息的真假了,都說說吧,對這件事情有什麼看法?”

作爲朱元璋的外甥,也是皇室中最有文化的人之一,熟讀歷史典籍的曹國公李文忠率先拱手道:“陛下,還是要謹慎行事,畢竟,日本也不是好拿捏的,以當年蒙古人橫掃天下之強大,尚且兩次跨海徵日不成,反被日本人趕下了海,大明如果興師動衆,也未必一定就能獲勝,而且,還存在着類似隋煬帝三徵高句麗反而拖垮國力的可能性。”

李文忠的話如同一盆冷水澆在衆人頭上,讓他們的情緒稍稍冷卻了一些。

的確,日本並非易於對付的對手,蒙古人的前車之鑑歷歷在目,大明雖強,但也不能掉以輕心。

歷史類最高均訂作品,你絕對不能錯過的好書!

(本章完)

第247章 局勢突變,大潰敗第88章 李景隆,咱還是低估你了!第275章 觀音奴:酸了第41章 北失南補第198章 傅友文的加入第278章 四叔第93章 朱棣:好侄兒,放學別跑!第150章 你招惹了不該惹的人第84章 朱雄英的長命鎖第240章 雲南邊患第123章 朱雄英的穿越準備第119章 隆慶開關的巨大利益第38章 人麻了,你管這叫尋常字畫?第114章 “勝利號”風帆戰列艦圖紙第301章 廟算第217章 兀納失裡的恐懼第180章 工業農業商業三條腿走路第46章 朱允炆:這啥啊?揪一株!第290章 雪夜第246章 聯軍內訌第281章 半島博弈第217章 兀納失裡的恐懼第120章 白銀貨幣化與一條鞭法第30章 朱棣的求證第239章 李戰神問對第255章 午門獻俘,亂臣賊子懼!第230章 大受震撼的日本南朝使團第25章 咱大孫果然是有辦法的!第153章 我在地府那些年第160章 被散養的藩王們第109章 千里鏡作用完美髮揮第19章 辦公室中的線索第247章 局勢突變,大潰敗第92章 郭桓案後續,嚴刑之下爲何無法除貪?第30章 朱棣的求證第204章 行會登記的後續影響第192章 父與子第52章 朱元璋:大孫能還陽?!第21章 名爲“空印案”的未來天機信息!第19章 辦公室中的線索第21章 名爲“空印案”的未來天機信息!第126章 陰陽炁海最後一次開啓第68章 朱棣獻策,道衍密謀第176章 聖孫駕到,統統閃開第298章 導火索第306章 小田劍館第296章 南北朝第186章 第二個預言,恐怖的天災!第18章 簽訂合同,拿下土地!第90章 咱真是瞎了眼,立了這麼個皇太孫第86章 您說我應該回到大明嗎?第182章 火車實驗,深深震撼的衆人!第15章 道衍覲見,陰陽炁海之謎!第302章 高取城第266章 大航海第96章 關於張居正改革的筆記第101章 爺爺想做海貿生意?缺錢有辦法啊第111章 殿試上怒噴海禁政策的解縉第171章 將信將疑的兩位藩王第123章 朱雄英的穿越準備第224章 來自鄭夢周的求救信第269章 舊港夜亂第58章 清朝是怎麼回事?第61章 黑麥與木薯,神種降臨!第126章 陰陽炁海最後一次開啓第201章 工業願景第197章 內帑的錢不能真躺着啊第317章 新時代的到來第182章 火車實驗,深深震撼的衆人!第152章 抵達京城第23章 如何解決空印案?第261章 第一條鐵路建成第17章 如何守住漩渦的秘密?第309章 合縱連橫第58章 清朝是怎麼回事?第16章 敕封聖孫?呂氏的警覺第86章 您說我應該回到大明嗎?第240章 雲南邊患第105章 捫心自問,回到大明的理由第263章 淡馬錫第249章 玉不琢,不成器第19章 辦公室中的線索第17章 如何守住漩渦的秘密?第54章 清朝滅亡明朝?朱元璋的驚駭!第188章 第二個任務第72章 天花與琴納牛痘接種法第301章 廟算第119章 隆慶開關的巨大利益第256章 聖賢 盜賊 豪傑第251章 兵臨富良江第312章 戰勝第98章 洪武二十年!第237章 廢除海禁的初步構想第170章 真是個烏鴉嘴第203章 皇商們的屈服第212章 太湖蟲洞對應位置確定第5章 洪武寶鈔的價值第16章 敕封聖孫?呂氏的警覺第199章 鎮江龍王節,蒸汽船亮相第231章 進攻日本外島的藉口
第247章 局勢突變,大潰敗第88章 李景隆,咱還是低估你了!第275章 觀音奴:酸了第41章 北失南補第198章 傅友文的加入第278章 四叔第93章 朱棣:好侄兒,放學別跑!第150章 你招惹了不該惹的人第84章 朱雄英的長命鎖第240章 雲南邊患第123章 朱雄英的穿越準備第119章 隆慶開關的巨大利益第38章 人麻了,你管這叫尋常字畫?第114章 “勝利號”風帆戰列艦圖紙第301章 廟算第217章 兀納失裡的恐懼第180章 工業農業商業三條腿走路第46章 朱允炆:這啥啊?揪一株!第290章 雪夜第246章 聯軍內訌第281章 半島博弈第217章 兀納失裡的恐懼第120章 白銀貨幣化與一條鞭法第30章 朱棣的求證第239章 李戰神問對第255章 午門獻俘,亂臣賊子懼!第230章 大受震撼的日本南朝使團第25章 咱大孫果然是有辦法的!第153章 我在地府那些年第160章 被散養的藩王們第109章 千里鏡作用完美髮揮第19章 辦公室中的線索第247章 局勢突變,大潰敗第92章 郭桓案後續,嚴刑之下爲何無法除貪?第30章 朱棣的求證第204章 行會登記的後續影響第192章 父與子第52章 朱元璋:大孫能還陽?!第21章 名爲“空印案”的未來天機信息!第19章 辦公室中的線索第21章 名爲“空印案”的未來天機信息!第126章 陰陽炁海最後一次開啓第68章 朱棣獻策,道衍密謀第176章 聖孫駕到,統統閃開第298章 導火索第306章 小田劍館第296章 南北朝第186章 第二個預言,恐怖的天災!第18章 簽訂合同,拿下土地!第90章 咱真是瞎了眼,立了這麼個皇太孫第86章 您說我應該回到大明嗎?第182章 火車實驗,深深震撼的衆人!第15章 道衍覲見,陰陽炁海之謎!第302章 高取城第266章 大航海第96章 關於張居正改革的筆記第101章 爺爺想做海貿生意?缺錢有辦法啊第111章 殿試上怒噴海禁政策的解縉第171章 將信將疑的兩位藩王第123章 朱雄英的穿越準備第224章 來自鄭夢周的求救信第269章 舊港夜亂第58章 清朝是怎麼回事?第61章 黑麥與木薯,神種降臨!第126章 陰陽炁海最後一次開啓第201章 工業願景第197章 內帑的錢不能真躺着啊第317章 新時代的到來第182章 火車實驗,深深震撼的衆人!第152章 抵達京城第23章 如何解決空印案?第261章 第一條鐵路建成第17章 如何守住漩渦的秘密?第309章 合縱連橫第58章 清朝是怎麼回事?第16章 敕封聖孫?呂氏的警覺第86章 您說我應該回到大明嗎?第240章 雲南邊患第105章 捫心自問,回到大明的理由第263章 淡馬錫第249章 玉不琢,不成器第19章 辦公室中的線索第17章 如何守住漩渦的秘密?第54章 清朝滅亡明朝?朱元璋的驚駭!第188章 第二個任務第72章 天花與琴納牛痘接種法第301章 廟算第119章 隆慶開關的巨大利益第256章 聖賢 盜賊 豪傑第251章 兵臨富良江第312章 戰勝第98章 洪武二十年!第237章 廢除海禁的初步構想第170章 真是個烏鴉嘴第203章 皇商們的屈服第212章 太湖蟲洞對應位置確定第5章 洪武寶鈔的價值第16章 敕封聖孫?呂氏的警覺第199章 鎮江龍王節,蒸汽船亮相第231章 進攻日本外島的藉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