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三章 近代軍隊

近代軍隊的起點,是古斯塔夫改革開始的,從僱傭兵役制轉變爲義務兵役制,十抽一,算下來跟目前趙信做的一樣,不過趙信抽取的比例不高,先期100人,未來可能增加到300左右,這些人是本鄉本土的村民,守土有責,在本土作戰,他們會迸發出難以想象戰鬥力。

面臨着皇位之爭,對手向他下手的話,苗家莊是一個肯定要攻克的地方,如果不想跟着孫吉亡命天涯的話,苗家莊就必須要守住,苗家莊跟他就有共同的敵人了。

趙信何嘗不想給軍隊建立起信仰,建立起爲什麼而戰,怎麼戰,甚至到底戰什麼的現代化軍隊,現代化軍隊吊打近代軍隊都可以,對付起封建軍隊來說,簡直是天然的優勢,說不定戰損比百比一都正常的。

只是,這太難了,這是封建社會,民智未開,很多時候,活着只是吃一口飯,再加上熱武器還沒有普及,就算有趙信的知識和卡牌系統的,要發展到一戰的程度,也最少需要幾百年。

有生之年,都未必能夠建立,何必去費那個心力,趙信也明白這一點,那就只有退而去其次,建立一個近代軍隊。

近代軍隊起源於17世紀,實際上,很多封建時代的強軍,都是有近代軍隊的特點,除了本鄉本土之外,另外一個核心就是紀律,紀律要從最開始就刻入到骨子裡,從最開始,就把棱角,把心中的叛逆都去掉,每一個人都訓練成聽話的機器,當軍隊的每一個部分,都整齊劃一的時候,這一隻軍隊所發揮出來的戰鬥力極爲可怕。

這跟目前的封建軍隊,有着明顯的區別,雖然封建時代也認識到軍紀的重要,周亞夫的細柳營的事情,還有許多軍中嚴肅軍紀的,可是真正能夠使用的又有多少,貴族,高官,還有方方面面的裙帶關係,讓軍紀沒辦法繼續。

一支突然出現,戰績輝煌的軍隊,迅速的因爲種種原因而沒落,這些貴族和二代們的作用是巨大,嚴格的軍紀崩壞了之後,這一隻部隊的魂就沒有了,戰鬥力迅速的下降,甚至連普通的封建軍隊都不如。

好在,趙信目前不用考慮這個問題,他知道如何建立一個近代軍隊,在結果還沒有出來之前,就考慮後果,那是杞人憂天,在組建近代軍隊之中,沒有任何從軍經驗的家丁和良家子農民,是最好的選擇。

在趙信看來,不是沒得選擇,他不會選擇孫吉等人訓練,他們很強,幾乎達到了一個士兵能夠達到的極限,12石的力量,讓身爲現代人的趙信震驚,可是他們帶着封建軍隊的一些思想,跟近代軍隊是有些格格不入,如果稍不注意,整個軍隊就會被帶歪。

趙信現在沒得選擇,運河截殺才過去幾天,哪怕進入到保州,依然沒有放鬆,似乎冥冥之中,有一個聲音告訴他,加快加快再加快,有時候感覺自己是不是有被害妄想症了。

認真一想,運河截殺何嘗不是越線的行爲,他們都已經這麼做了,那就沒有後路了,這樣的決心以下,不可能因爲進入到保州,難度更大,就放鬆警惕,他的敵人是王德用,不,不應該這麼說,王德用只是先頭的卒子,背後應該還有人。

所以沒有動,因爲苗家莊和保州給趙信的保護夠大,不是他們不想繼續,保州也好,苗家莊也好,在更具誘惑的皇位面前,都不是問題的,他們現在肯定不會停下來,一定在千方百計尋找機會。

一個王德用都讓人頭疼,更別說背後還有其他的人,這些能夠在歷史上,在北宋的仁宗一朝,留下來名字的人,哪個是簡單,一旦對方突破了這個保護,那麼等待趙信的將會是滅頂之災。

孫吉等四人已經徹底暴露了,苗家莊的力量,對方肯定有辦法知道,甚至仁宗的支持,對方也有能力干擾和知道,只要動手,一定是泰山壓頂之勢,爲了免除最終逃亡,甚至是身死的局面,只有趁着這個時間,掌握一股強橫的力量,才能夠保證安全。

不是早有想法,組建一個以長弓爲主的近代軍隊,趙信絕對是有多遠跑多遠,王德用等人在大宋有相當的影響力,甚至可以輻射到遼國,西夏,可是有孫吉的保護,他跑到遼國和西夏隱姓埋名,王德用和背後的勢力,還要地毯式的搜查不成。

換成趙昕,如果離開大宋,恐怕就是徹底的放棄,一點機會都沒有,可是趙信不同,擁有卡牌系統,哪怕是穿越成普通人,都有改天換地的能力,更別說他的手頭上,還有孫吉這樣的殺手鐗,他們兩個配合,不出10年,一定可以擁有一股可怕的實力,最終拿回失去的東西。

活着是最重要的,連活都活不下去了,哪怕空有神奇的本領,又能如何,幹看這麼?

趙信沒有立刻離開的原因,就在於,現在還有時間,以他對於時局的分析,他最少有20天,甚至是1個月的時間,長弓手訓練不難,只是力度和角度,這是大量訓練,讓肌肉記住這種感覺,至於確定方位,自然有孫吉和薛玉這樣的神射手來完成,這樣的話,在固守的前提下,苗家莊就擁有很強的防禦能力。

在接下來,就是加強苗家莊的防禦,別小看20天的時間,全力以赴的前提下,他會讓苗家莊變成讓人聞風喪膽的地方,到時候,10倍,甚至20倍的力量,也別想輕易拿下苗家莊。

現在,第一步已經做到了,孫吉他們信服,答應幫他訓練長弓手,苗家莊也同意出100個人,這是一個成功的開始,這120個人運用好,可比孫吉他們有用的多,最少說,依託固定的防禦,是可以的。

封建的軍隊跟長弓,是可以配合的,只不過,需要時間太長,需要一些違禁的裝備,比如步人甲和長矛等等,也沒辦法使用,只有近代軍隊,甚至是現代軍隊,把力量集合到一起,才能夠改變他的命運。

趙信準備把他所知道的一些的現代的,或者近代的陸軍訓練操典,就可以針對他們進行訓練,最終,達到指揮如一。

這樣訓練,說起來簡單,艱苦的訓練,對於體力等的消耗會非常的大,沒有足夠的肉類保證消耗的話,這些人不會練得很強大,反倒是會練廢掉。

軍隊就如同一個無底洞一樣,只要開始軍事方面的訓練,各方面的消耗就非常的大,這部分牛,就是快3000萬貫,豬和羊要便宜點,也差不多幾百上千貫,這些如果敞開了吃的話,可能也堅持不了多久,他從水匪哪裡獲得的資金,也就幾千貫,未來,伴隨着擴大,從周邊的幾個鄉鎮繼續的招募士兵,耗費的金錢,可能會翻着跟頭的向上這種情況之下

僅僅依靠這些固定的資金,已經有些不夠了,必須要弄到一些活水,趙信在路上的時候已經有了初步的想法了,現在,還不着急,戰場繳獲的現金,還有的那些馬換到的錢,差不多算下來,有接近萬貫,用來開啓這個第一階段的訓練,應該是沒有問題,未來軍隊擴大了之後,纔是花錢的時候,他也順勢爲苗家莊帶來一些生錢的門路。

只不過,不適合現在就做出,升米恩,鬥米仇,不要小看這些諺語,這些都是在漫長的歲月之中,通過對人性,對於各種各樣的事例分析出來的結果,趙信可以給予,不能無限的給予,建立軍隊和耕牛,這是第一步,反正現在錢還夠,等錢真的不夠了再說。

第八百四十六章 美洲作物第六百五十六章 親臨琉球第五百三十一章 誤差和燈塔第八百零六章 仁宗的決定第三百零四章 兩條鐵路第三百零八章 鍊鋼和淬火第二百三十一章 自請地方第三百零九章 騎兵對決第八百六十四章 付出的代價第五百二十四章 棉花戰略第三百五十四章 水運佈局第七百零四章 大獲全勝第六百一十九章 繼續爭奪第二百八十二章 給錢和新幣第六百四十三章 東平鐵路第八百八十三章 仁宗之意第四百零六章 資金效率第六百二十四章 最終裁決第五百九十五章 後續發展第三百二十三章 思維誤區第五百三十七章 簡單的勝利第三百一十二章 離開之前第五百二十五章 航海測量第四百七十八章 貴妃探家第三百三十五章 知難而退麼?第三百零九章 神兵利器第五百零二 章 最完美的基地第五十七章 設計丹木第八百零七章 韓琦的要求第一百七十三章 磚和水泥第一百二十九章 發泡劑第六百四十六章 拆掉函谷關第七百二十七章 火炮平推第二百二十四章 化緣和暗喜第二百五十一章 奏報中樞第七百九十一章 定海全席第三十三章 王家十七第一百一十八章 禁軍實力第二百七十六章 參觀作坊第四百四十九章 安全生產第七百八十七章 瀋陽宮殿第七百四十七章 攻擊棱堡第三百四十四章 修路的問題第八百一十六章 錢壯人膽第八百四十二章 軍隊出動第一百五十六章 暗流涌動第五百七十六章 援軍抵達第四百六十四章 玻璃遇挫第六百七十九章 人口提議第七百六十五章 山海關外第七百四十一章 損失更大第二百四十二章 標準的力量第四十三章 危機迫近第七百零五章 北方大本營第八百七十章 兩條通道第四百一十八章 韓琦野心第七百九十四章 下馬威第五百四十五章 刀的比拼第一百五十四章 無奈的刺客第六百六十三章 全殲遼軍第二百七十六章 800里加急第五百九十六章 聚合反應第七百四十八章 重型火炮第七百九十三章 芥末和山葵第六百五十四章 縱橫遼東第四十三章 危機迫近第八百一十六章 在位記錄第三百四十三章 廷議驚雷第六百八十七章 鐵路熱潮第三百六十章 奇怪的請求第一百二十七章 煉器還是煉丹第二百九十二章 熱武器的野望第二百四十五章 防疫和送死第五百八十五章 實驗室和白熾燈第六十一章 煙攻第二百二十四章 化緣和暗喜第二百五十七章 毒瘤和訂單第五百三十七章 簡單的勝利第二百九十三章 新的身份第一百零九章 紀律的作用第二百八十五章 失敗原因第八百四十一章 託運和臥鋪第八百三十四章 捏鼻子認第七百五十八章 遞交國書第八十三章 簡單與複雜第四百零二章 統籌體系第一百一十七章 準備商品第七百二十三章 暴露了!第七百六十一章 飛剪船第八百五十九章 千島羣島第二百三十四章 遼西之戰第四百二十二章 搪塞第二百二十五章 防禦要求第二百八十一章 初見和西北佈局第八百三十七章 靠近“大島”第五百六十八章 戰前等待第七十七章 苗家莊第七百九十七章 最後通牒第五百一十三章 實驗船第八百五十八章 養殖場
第八百四十六章 美洲作物第六百五十六章 親臨琉球第五百三十一章 誤差和燈塔第八百零六章 仁宗的決定第三百零四章 兩條鐵路第三百零八章 鍊鋼和淬火第二百三十一章 自請地方第三百零九章 騎兵對決第八百六十四章 付出的代價第五百二十四章 棉花戰略第三百五十四章 水運佈局第七百零四章 大獲全勝第六百一十九章 繼續爭奪第二百八十二章 給錢和新幣第六百四十三章 東平鐵路第八百八十三章 仁宗之意第四百零六章 資金效率第六百二十四章 最終裁決第五百九十五章 後續發展第三百二十三章 思維誤區第五百三十七章 簡單的勝利第三百一十二章 離開之前第五百二十五章 航海測量第四百七十八章 貴妃探家第三百三十五章 知難而退麼?第三百零九章 神兵利器第五百零二 章 最完美的基地第五十七章 設計丹木第八百零七章 韓琦的要求第一百七十三章 磚和水泥第一百二十九章 發泡劑第六百四十六章 拆掉函谷關第七百二十七章 火炮平推第二百二十四章 化緣和暗喜第二百五十一章 奏報中樞第七百九十一章 定海全席第三十三章 王家十七第一百一十八章 禁軍實力第二百七十六章 參觀作坊第四百四十九章 安全生產第七百八十七章 瀋陽宮殿第七百四十七章 攻擊棱堡第三百四十四章 修路的問題第八百一十六章 錢壯人膽第八百四十二章 軍隊出動第一百五十六章 暗流涌動第五百七十六章 援軍抵達第四百六十四章 玻璃遇挫第六百七十九章 人口提議第七百六十五章 山海關外第七百四十一章 損失更大第二百四十二章 標準的力量第四十三章 危機迫近第七百零五章 北方大本營第八百七十章 兩條通道第四百一十八章 韓琦野心第七百九十四章 下馬威第五百四十五章 刀的比拼第一百五十四章 無奈的刺客第六百六十三章 全殲遼軍第二百七十六章 800里加急第五百九十六章 聚合反應第七百四十八章 重型火炮第七百九十三章 芥末和山葵第六百五十四章 縱橫遼東第四十三章 危機迫近第八百一十六章 在位記錄第三百四十三章 廷議驚雷第六百八十七章 鐵路熱潮第三百六十章 奇怪的請求第一百二十七章 煉器還是煉丹第二百九十二章 熱武器的野望第二百四十五章 防疫和送死第五百八十五章 實驗室和白熾燈第六十一章 煙攻第二百二十四章 化緣和暗喜第二百五十七章 毒瘤和訂單第五百三十七章 簡單的勝利第二百九十三章 新的身份第一百零九章 紀律的作用第二百八十五章 失敗原因第八百四十一章 託運和臥鋪第八百三十四章 捏鼻子認第七百五十八章 遞交國書第八十三章 簡單與複雜第四百零二章 統籌體系第一百一十七章 準備商品第七百二十三章 暴露了!第七百六十一章 飛剪船第八百五十九章 千島羣島第二百三十四章 遼西之戰第四百二十二章 搪塞第二百二十五章 防禦要求第二百八十一章 初見和西北佈局第八百三十七章 靠近“大島”第五百六十八章 戰前等待第七十七章 苗家莊第七百九十七章 最後通牒第五百一十三章 實驗船第八百五十八章 養殖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