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三章 王家十七

李光看着丹木有些頭疼,丹木很多要求,這沒問題的,他本來的目的就是抱王家的大腿,做的越多越好,可是丹木似乎對官場,對於中原非常不熟悉,有些要求讓人匪夷所思,他卻無可奈何,很多潛規則之類,只可意會不可言傳的東西,就根本沒辦法跟丹木交流。

問十七少的位置,十七郎還在100裡之外,他駐紮的地方,是在大名府的北側,作爲王家子弟,十七少王琪熟悉軍中一切,他沒有跟丹木這麼的跋扈,作爲重點培養的人才,王家十七郎王淇在武舉中是動了手腳,那也是在規則允許的範圍之內的,進入到軍中之後,再沒有動手腳,這是根基,王琪並不笨,能夠被王家大力支持的,怎麼可能會笨呢,爲了一時的慶幸就會斷了後來的路。

王淇是少數知道趙信身份和這一次行動全局的人,怎麼會留下把柄,做了相當的佈置,這才改頭換面,易裝而來,整個行程都是絕密,除了少部分跟隨他一起來的心腹之外,其他人都不知道。

在丹木看來,李光很多方面不配合,他卻有些急不可耐,他纔不管什麼潛規則不潛規則,他是騎兵的先頭部隊,用最快的速度抵達的這裡,按照計劃,那一艘他對付的船隻應該在幾天後抵達南樂,有很大可能,會在南樂這裡補充一些物資,必須快速的動起來,只要截獲了那一條船,他就立下大功了,能夠連升三四級,還能夠獲得最少5000貫的獎勵。異族出身的丹木,升官都不是他最大的愛好,錢卻是,在宋朝,物產豐富的,有錢能夠買到太多的享受,這也是投靠王家的根本所在。

丹木不知道,他已經錯過了堵截那一條船最好的機會了,丹木見到李光並且說服他,耗費了時間,丹木還是動武才見到的李光,他哪怕帶着大名府的旗幟,在文官這裡根本行不通,配合你可以去找縣尉,一個小小的虞侯,想要八品縣令親自出來見你,想太多了吧,不是李光別有所圖,在知道王家來人之後,親自出來,丹木早就被拿下了,當時丹木已經衝擊縣衙了,李光有這個資格,隨時調動禁軍和廂軍過來。

只要禁軍和廂軍出動,丹木個人實力超羣,或許可以在禁軍和廂軍的圍攻之中,逃出來,其他人就沒有那麼幸運,基本上會都留下來,丹木如果反抗離開的話,整個大宋,將沒有任何容身之地。

正是這個耽誤,讓他們失去了最重要的一個時辰的時間,丹木在進城的時候,跟趙信走了一個臉對臉,當李光終於同意丹木的要求,派遣了大量衙役和廂軍到達港口,以搜查土匪的名義進行搜查的時候,王鬆和趙信,早就離開1個時辰了,以他們的全速航行,最少是30裡之外了。

丹木不知道,跟他所要對付的目標,就在城門口擦肩而過,他還按照之前情報,到的可能性有,卻不大,更大可能是幾天後,他首先封住碼頭,做了一個詳細的排查,不放過任何一條船,甚至他也親身出馬。

這個排查,當然不能着甲,那是給人口實,可是丹木和手下的親兵,他們形象太出衆的,特別是丹木,1.9米以上的身高,在後世都特別的引人注目,別說這個時代。看着丹木又在蠻幹,李光真的是苦笑,他真的有些頭疼,剛剛做出的這個選擇是不是正確的,能夠在南樂這邊停留的船,除了一部分是普通商人之外,其他的都有一定的背景,最起碼也是縣內望族,這些人他出面就壓制的差不多了,可是在碼頭上面,還有一些,他得罪不起。

正在頭疼的時候,前方傳來了一陣喧譁聲,顯然,丹木親自帶隊的搜查隊,搜查到了郭家,郭家是大名府的望族,目前最高的官是開封府少尹,只是一個六品,可是前途無量,那是最熱門的官職,外放話,可以拿下一個小州的刺史之類,這也是中級官員之中的佼佼者了。

“丹將軍,先彆着急!”李光看到丹木跟管事的要氣衝突了,立刻上前,郭家的管事的看到父母官到來,也給了一個面子,一拱手,氣呼呼的說道:“你們這是幹什麼,有這樣的麼,我們郭家還會藏賊麼?”

“當然不會,這不是以防萬一麼的,也不是我的事情,是大名府壓下來的!”李光討好的說到。

聽到是大名府壓下來,管事的稍稍收攝傲氣,開封府的推官雖然不錯,可只要不是做到開封府府伊的位置,還真的不敢小看大名府,連父母官都出來了,肯定發生了事情了的,稍稍詢問,丹木的理由很簡單,來的時候,十七郎囑咐過他,有什麼問題,就報上王家的名字,之前他感覺沒啥問題,也就不是特別的在意,現在很明顯,連李光都有些忌憚人,他也不是徹底的傻蛋,立刻傲然的道:“王家追查水匪,前幾天,王家送往京城,爲老太君賀壽的生辰綱,被人劫走了,有情報顯示,他們到了南樂附近,是一條200料的小船。”

“王家的老太君!”管事的也不由露出了憧憬表情,那可是王德用的母親,在王傢俱有着至高無上的權利,就算是王德用,也必須對她保持尊敬。

之前李光還不知道,是關於王家老太君的事情,這可是完全不同,王家出頭的不過是十七郎,他哪怕是王家重點扶持的對象,因爲年齡的關係,他的影響力有限,可是老太君就不一樣了,今年已經八十多歲了,哪怕是普通人,也是祥瑞了,更別說王家的老封君,她跟楊家的老封君一樣,都是輩分最高,也是活的最久的那一批人,這兩位過壽,別說是滿朝文武了,就算是仁宗,也必須要親自到場,這就是地位。

郭家的管事,顯然明白這一切,頓時不說話了,主動放開,讓丹木搜查,還跟着一起,丹木傲然的搜了一圈,居然就這麼的,連招呼都沒打就走了,恨得郭家管事的牙都疼了,可惜沒辦法,誰讓人家招牌硬呢,別說是郭家,在來個幾個,也沒辦法。

聽說是王家老封君的生辰綱,李光所有鬱悶,全部都不翼而飛了,如同打了雞血一樣,哪怕這是一個很虛無縹緲的任務,丹木那麼的不懂事,還是投入了的巨大的精力,幾乎把整個碼頭的人都給弄回來,所有的情報太少了,以碼頭現在的船來找,找出了最少50條相似的,丹木得到了李光的准許,在縣衙的幫助下,一艘一艘的去判斷,沒有一個的是,每天的船都有所不同的,幾次三番之下,都沒有什麼收穫,到是讓整個碼頭都有些怨聲載道了。

對此,丹木不在乎,李光也沒工夫在乎了,找到一羣奪取生辰綱的匪徒,是他們唯一需要做的事情,整整兩天時間,碼頭這邊雞飛狗跳的,一些本來應該離開的船,沒辦法離開,不得不在碼頭停下來,只有檢查完畢,纔可以離開。

在這樣的背景下,王淇抵達了,南樂的狀態,讓王淇有些想哭,一個抱大腿的李光,加上一個混不吝的丹木,就成了這樣,現在,王家的生辰綱丟失的事情,宣揚的人盡皆知,唯一慶幸的一點就是沒有堵住趙信,否則的話,王家就真的沒有任何餘地的下場了,這對於王家來說,不是什麼噩夢,卻也不好,他們是要下場,可是直接下場跟間接,這個結果完全不同,王家大名府的力量,足以調動一批精兵強將,而不用遠隔千里,從西北調兵。

王淇沒辦法責怪丹木,更沒辦法責怪李光,不管如何,人家都是一片好意,嘆息一聲,開始了佈置了起來,他帶來了更加細緻的資料,現有的船之中,幾乎都排除了,因爲差別更大了,排除以往的船隻,速度明顯快了很多。

李光爲了鼓勵手下,給出了不小獎勵,所有人都全力以赴,三天之後,在李光的推動下,最終把範圍圈定到了前後10天的200條船上,緊張縮小範圍之中,一個碼頭人員,突然想起了一個細節,然後通過翻看記錄,終於在記錄之中找到了7條船,最終對比甄別,特別是這一艘船離開的一些特殊行爲,讓王淇發現了不同的,豁然就是在丹木到來的時候離開的一艘船,也就是趙信所坐的那一條船。

第七百五十一章 紫光殿議第六百七十九章 人口提議第四百四十章 殺人的藝術第七十九章 折服、蟄伏第二百四十八章 銷售途徑第六百六十二章 進展順利第五百二十八章 測量和驗證第八百五十六章 飛剪和先驅第一百五十七章 韋家的選擇第七百九十章 抵達和午高峰第三百二十八章 漏夜伏擊第七百三十章 獎勵和麪對第四百一十三章 水利核心第八百八十一章 火車衝卡第三百八十八章 追加資金第三百九十章 商人的時間觀第三百一十四章 固執的皇帝第二章 船到南樂第四百六十一章 植物的作用第一百六十九章 應對方案第二百五十六章 精鐵步人甲第一百一十五章 偵查重點第一百四十五章 高薪攬心第三百四十一章 震動朝野第一百七十六章 成功出爐第六百八十四章 首次捕鯨第五百八十四章 發電機和燈泡第四百三十五章第二百二十二章 奢飾品方略第一百七十九章 喪心病狂的組合第一百九十七章 戶籍審查第二百五十五章 畫龍點睛第二百零五章 麻煩大了第八百六十四章 付出的代價第二百五十章 震動大名第二百五十五章 畫龍點睛第八百七十一章 和平演變第八百四十七章 初到瀋陽第二百二十四章 化緣和暗喜第五百九十九章 農業根基第二百二十八章 追隨的人第三百八十八章 追加資金第八十五章 弓箭海第三百一十五章 尋找港口第二百二十八章 追隨的人第八百一十二章 新五京第一百二十三章 酸澀的饅頭第四百七十章 錨泊地第二百五十五章 畫龍點睛第四百二十四章 阻攔八百里加急第六十四章 斬首絕殺第八百二十四章 房子的問題第六百零二章 科研和滑膛槍第八百七十一章 和平演變第七百九十章 輪船和飛機第五百七十九章 唯武器論第八百四十三章 鉅額花費第三百九十四章 人力工程第九十章 箭呢?第四百五十八章 城市化和工業第二百八十四章 飯後談資第一百九十章 二星常駐卡第八十三章 簡單與複雜第三百四十九章 爭議和同意第四百五十七章 糧食跟王朝第六百四十七章 拿什麼證明第八百二十四章 房子的問題第七百八十七章 戰列之夢第三百七十一章 馬的作用第四百八十三章 鐵路預算第二百六十二章 實驗部隊第一百零八章 破甲重箭第八百一十章 不同角度第二百九十六章 艱難的決定第四百零五章 牛還是馬第六百五十六章 親臨琉球第四百七十八章 貴妃探家第三十五章 僥倖心理第六百二十章 各種船型第二百三十五章 瞭解元昊第八十一章 木工坊第六百六十六章 兵臨折津府第一百四十章 饅頭到包子第一百三十三章 全莊蒸饅頭第五百二十五章 航海測量第三百七十七章 安全和火車時代第八百章 辭官去向第三百一十五章 尋找港口第八百六十三章 海島工廠第七百九十五章 最後的辦法第八百三十四章 不同的發展第三百七十七章 安全和火車時代第四百四十三章 將軍野望第二百七十四章 廣而告之第六百五十五章 御駕親征第六百六十七章 不上當第八百四十二章 軍隊出動第五百三十四章 風帆戰船第三百一十三章 大名奠基第三百一十六章 一語道破
第七百五十一章 紫光殿議第六百七十九章 人口提議第四百四十章 殺人的藝術第七十九章 折服、蟄伏第二百四十八章 銷售途徑第六百六十二章 進展順利第五百二十八章 測量和驗證第八百五十六章 飛剪和先驅第一百五十七章 韋家的選擇第七百九十章 抵達和午高峰第三百二十八章 漏夜伏擊第七百三十章 獎勵和麪對第四百一十三章 水利核心第八百八十一章 火車衝卡第三百八十八章 追加資金第三百九十章 商人的時間觀第三百一十四章 固執的皇帝第二章 船到南樂第四百六十一章 植物的作用第一百六十九章 應對方案第二百五十六章 精鐵步人甲第一百一十五章 偵查重點第一百四十五章 高薪攬心第三百四十一章 震動朝野第一百七十六章 成功出爐第六百八十四章 首次捕鯨第五百八十四章 發電機和燈泡第四百三十五章第二百二十二章 奢飾品方略第一百七十九章 喪心病狂的組合第一百九十七章 戶籍審查第二百五十五章 畫龍點睛第二百零五章 麻煩大了第八百六十四章 付出的代價第二百五十章 震動大名第二百五十五章 畫龍點睛第八百七十一章 和平演變第八百四十七章 初到瀋陽第二百二十四章 化緣和暗喜第五百九十九章 農業根基第二百二十八章 追隨的人第三百八十八章 追加資金第八十五章 弓箭海第三百一十五章 尋找港口第二百二十八章 追隨的人第八百一十二章 新五京第一百二十三章 酸澀的饅頭第四百七十章 錨泊地第二百五十五章 畫龍點睛第四百二十四章 阻攔八百里加急第六十四章 斬首絕殺第八百二十四章 房子的問題第六百零二章 科研和滑膛槍第八百七十一章 和平演變第七百九十章 輪船和飛機第五百七十九章 唯武器論第八百四十三章 鉅額花費第三百九十四章 人力工程第九十章 箭呢?第四百五十八章 城市化和工業第二百八十四章 飯後談資第一百九十章 二星常駐卡第八十三章 簡單與複雜第三百四十九章 爭議和同意第四百五十七章 糧食跟王朝第六百四十七章 拿什麼證明第八百二十四章 房子的問題第七百八十七章 戰列之夢第三百七十一章 馬的作用第四百八十三章 鐵路預算第二百六十二章 實驗部隊第一百零八章 破甲重箭第八百一十章 不同角度第二百九十六章 艱難的決定第四百零五章 牛還是馬第六百五十六章 親臨琉球第四百七十八章 貴妃探家第三十五章 僥倖心理第六百二十章 各種船型第二百三十五章 瞭解元昊第八十一章 木工坊第六百六十六章 兵臨折津府第一百四十章 饅頭到包子第一百三十三章 全莊蒸饅頭第五百二十五章 航海測量第三百七十七章 安全和火車時代第八百章 辭官去向第三百一十五章 尋找港口第八百六十三章 海島工廠第七百九十五章 最後的辦法第八百三十四章 不同的發展第三百七十七章 安全和火車時代第四百四十三章 將軍野望第二百七十四章 廣而告之第六百五十五章 御駕親征第六百六十七章 不上當第八百四十二章 軍隊出動第五百三十四章 風帆戰船第三百一十三章 大名奠基第三百一十六章 一語道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