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八章 塵埃落定

一個拍腦袋,最終獲得了良好的解決,依靠的是趙信的眼光,可是更多的是韓琦等人的完善,如果讓趙信去弄的話,可能只是在孫吉的帶領下,去博一個機率。

這個機率到底有多大,就不得而知了,周正秀的出現,哪怕是沒有物資的支援,也很可能產生成功,物資只是他向上的一個渠道而已。

到這個時候,趙信知道,這個計劃已經偏離了他的掌控,他只用到時候,把物資弄過去,然後等待着計劃的完成就可以了,剩下的一概不用去管了。

正要跟韓琦告別,卻發現韓琦的表情有些古怪,果然,長嘆一聲,韓琦說道:“我要離開了!”

這個意思,非常的明確,那就是韓琦去隴西的事情,做好了,果然,他的身份是曾經夏竦的身份,陝西四路經略,安撫招討使,知永興軍。

跟西夏關係最爲密切的四路,全部都在他的監管之下,包括了永興軍。

這就是起點,距離遼西之戰,還有幾個月的時間,他需要先過去,做好前期準備,也隨時準備動手。

遼國跟西夏之戰,北宋必須要攝入進來,特別是有了周正秀的存在之後,就更加是如此了,更加方便,他們可以遊刃有餘的在中間獲取好處,一些在西夏立國之戰之中,失去的戰略要地,要一個個的拿下來,趁着西夏被削弱的時間,佔據一個戰略上面的優勢。

這種情況下,在關鍵時刻,必須要對西夏作戰,如果換任何一個人,或許都會因爲某些顧慮,而需要請示中樞,然後再決定。

隴西偏遠,哪怕是八百里加急,也需要很長時間,才能夠傳遞過來,中間如果再加上朝堂之上,爭吵和猶豫的時間,可能一兩個月就過去了。

戰場上面的局勢,瞬息萬變,別說是一兩個月,一兩天的時間,戰局也就變化了,這一點,韓琦早有準備,甚至去隴西條件之一,就是有獨立的權利。

韓琦的地位和身份,讓他可以這麼做,有了這個爲前提,可以讓他獨斷專行,在遼國和西夏大戰的時候,他會迅速出手,趁着元昊的大軍,被拖延在賀蘭山的時候,選擇攻佔一些關鍵城市,去的戰略優勢。

西夏的地盤很大,可是絕大部分跟遼國那樣,只是依附,屬於是鬆散化的管理,可是他的精華地盤,就是河套盆地這邊的5個州,只要佔據任何的一兩個,對於北宋而言,就是大收穫,真的趁這個機會,打殘西夏,到時候,遼國一定會看到,說不定,徹底的大敗西夏,甚至是肢解西夏,都有可能。

趙信的提議,讓以前模糊的概念,變的清晰化,遼國之所以不打,一方面,遼國相對穩定,擁有一定的造血能力,不打仗,不掠奪,也可以過的下去。

西夏不行,他的五個州,只是讓他有了立足的根本,並不是可以讓他的過下去的,或許說平時還可以,一旦遇到了災害,他們就沒辦法了,必須要出外掠奪。

這也是從西夏成立之後,幾乎每隔一兩年,就會寇邊,甚至在極端的狀態之下,連連的大戰。

西夏是韓琦的心腹大患,也是目前整個中樞的大患,邊境局勢的不確定性,讓軍費變得無法統計,一旦西北爆發大戰,花錢就如流水,不說徹底解決,佔據戰略要點,向前推進,壓縮對方的戰略縱深的話,對於北宋,對於中國的西北,纔是最佳的選擇,這一點,韓琦責無旁貸。

韓琦匆匆的離開,他這樣的級別,要坐鎮隴西,還真的是很適合,從夏竦之後,隴西就少一位重量級的人物,韓琦當年只是一個副手,可是經過了樞密副使的職務,在中樞這幾年,他的資歷也夠了,特別是這一次的保州兵變,他率領大量禁軍,短時間就平叛完成,更是在基礎上面,又平添一個檔次,是時候下去獨當一面了。

韓琦也早該離開了,從保州兵變之後,他基本上就駐紮在保州,軍事的行動結束之後,更多處理的是歐陽修,甚至說,歐陽修也處理的差不多了,只要是朝廷派遣人員,接替就可以了。

有些事情,不是一個臨時派出的官員,就能夠處理的,必須要地方官員長期的來處理。

對於一個災害來說,臨時的機制,只是臨時的,用於解決臨時的事情,當最大的問題解決了,平穩了之後,在慢慢的解決。

時間永遠是撫平一切的神奇大手,很多在當時很難以解決的事情,在時間的平復之下,慢慢的都可以解決,任何一個從政經驗豐富的人,都知道這一點。

可惜在保州,這件事情出了變數,韓琦和歐陽修基本上處理完了,可是接下來的任命遲遲不來。

щшш●тт kдn●¢O

他們也算是熟知政務的,很快就從中間嗅到了,也就安靜的等待,果然,當韓琦主動,下方地方,去擔任陝西四道總管,關於歐陽修的任命也下來了,揚州太守。

歐陽修的級別,去擔任揚州太守來說,是貶謫,卻不是貶謫的太過,顯然,趙信的這個蝴蝶,還是扇起來了,本身韓琦是去陝西,卻不是四道總管,歐陽修也不是去揚州的,是去滁州,後來才遷的揚州,可以說,都節約了不少的功夫。

保州兵變最終還是告了一個段落了,韓琦會先行離開,禁軍都已經迴歸了,在保州的只有一個軍,這也是接替雲翼軍,留在保州的禁軍,他們不會離開。

歐陽修要再等上幾天,他需要等人前來保州交接,而交接完畢之後,他也不回汴梁,順着運河直接下揚州,哪裡前期的交接已經在進行了。

就因爲保州兵變而聚集過來,兩位年輕的高官,都已經準備離開了,至於保州兵變的罪魁禍首,也需要離開了,苗家莊的搬遷,未來留在這裡的,只是一個普通的莊園,雖然因爲保州兵變而擴大了差不多2倍,可是在整個苗家的序列之中,將會不再重要。

苗定被定位爲嗣子的那一刻起,苗家的整個重心,都會向着他來偏移,在苗遠轉交的信之中,苗家在各地的莊園,全部的體系,都在蒐羅工匠和勞力,這些會陸續的送來大名府或者定海軍。

第八百二十二章 引發轟動第八百五十六章 飛剪和先驅第三百七十七章 安全和火車時代第五百六十五章 解決運力第二百五十四章 材料和科技第八百零四章 裝甲巡洋艦第五百四十九章 改良農具第六百四十六章 拆掉函谷關第一百一十五章 偵查重點第六百五十七章 發展數據第一百七十二章 西班牙方陣第八百五十七章 玉米收穫第一百二十三章 酸澀的饅頭第八百零五章 韓琦回國第七百九十五章 系統減重第三百九十六章 西北跟國本第一百三十三章 全莊蒸饅頭第四百三十七章 長弓的源頭第三百一十三章 雜號將軍第三百一十三章 大名奠基第六百章 人員培養第八百七十三章 大口徑火炮第二百四十七章 各種革新第一百零六章 箭的作用第六百五十章 長城,長城第三百七十五章 甜蜜煩惱第二百九十五章 開港洪澤湖第七百七十三章 應用疑惑第三百九十六章 西北跟國本第八百一十六章 在位記錄第四百三十八章 老兵存在第七百四十七章 攻擊棱堡第八百六十二章 堪察加半島第七百章 軍事和修路第六百九十九章 春季攻勢第三百二十四章 韓琦出兵第三百一十五章 尋找港口第七百九十四章 細分研究第四百七十二章 破冰船第八百四十三章 鉅額花費第五百九十六章 聚合反應第五百八十八章 學科選擇第八百二十七章 另類刺激第三百零九章 騎兵對決第二百三十三章 長弓的古怪第四百九十八章 統籌第一百四十八章 養殖和酵母第八百零七章 展現肌肉第四百五十四章 人口增長第三百零六章 硬度體系第九十四章 廉價的箭第八百一十七章 南城廣場第三百四十五章 妥協 定海速度第七百七十二章 富弼的信第一百五十章 農戶養殖第二十三章 芒硝等於錢第九十二章 中國式前綴第一百三十一章 賣相不錯第七百三十七章 奏摺入京第三百二十章 逃出生天第五百六十七章 航船和琉球第九十八章 集團射擊第二百五十四章 棱堡和西夏第五百五十九章 定居點發展第三百一十五章 尋找港口第三百零七章 冒險的做法第十八章 驚喜連連第二百二十七章 罷工和動盪第二百八十八章 大麻煩第一百九十三章 二級戰爭卡牌第八百七十一章 科技瓶頸第九十章 箭呢?第一百一十章 幕後黑手第二百八十六章 航海的野望第二百三十一章 覆蓋攻擊第八百六十一章 探索開啓第三百二十二章 韓琦的後手第七百二十五章 水面之下第四百一十五章 河黃米第四百二十章 授田和耕牛第十九章 禁軍裝備第八章 賺錢大計第二百九十四章 賴皮韓相第八百八十一章 火車衝卡第七百六十章 太后觀禮第二百九十四章 賴皮韓相第八百零三章 民族融合第七百七十九章 抵達撫順第六百四十九章 猜測和支持第二百九十六章 定海港第四百四十五章 遼國鉅變第四百一十六章 移民請求第六百二十六章 漁船和夜盲症第二十四章 文廟第六百零七章 火炮起步第三百五十九章 上賊船 交易到位第三百零一章 鋼鐵和底蘊第五百四十六章 外銷商品第二百七十五章 野戰長弓技能第七百五十三章 仿製失敗
第八百二十二章 引發轟動第八百五十六章 飛剪和先驅第三百七十七章 安全和火車時代第五百六十五章 解決運力第二百五十四章 材料和科技第八百零四章 裝甲巡洋艦第五百四十九章 改良農具第六百四十六章 拆掉函谷關第一百一十五章 偵查重點第六百五十七章 發展數據第一百七十二章 西班牙方陣第八百五十七章 玉米收穫第一百二十三章 酸澀的饅頭第八百零五章 韓琦回國第七百九十五章 系統減重第三百九十六章 西北跟國本第一百三十三章 全莊蒸饅頭第四百三十七章 長弓的源頭第三百一十三章 雜號將軍第三百一十三章 大名奠基第六百章 人員培養第八百七十三章 大口徑火炮第二百四十七章 各種革新第一百零六章 箭的作用第六百五十章 長城,長城第三百七十五章 甜蜜煩惱第二百九十五章 開港洪澤湖第七百七十三章 應用疑惑第三百九十六章 西北跟國本第八百一十六章 在位記錄第四百三十八章 老兵存在第七百四十七章 攻擊棱堡第八百六十二章 堪察加半島第七百章 軍事和修路第六百九十九章 春季攻勢第三百二十四章 韓琦出兵第三百一十五章 尋找港口第七百九十四章 細分研究第四百七十二章 破冰船第八百四十三章 鉅額花費第五百九十六章 聚合反應第五百八十八章 學科選擇第八百二十七章 另類刺激第三百零九章 騎兵對決第二百三十三章 長弓的古怪第四百九十八章 統籌第一百四十八章 養殖和酵母第八百零七章 展現肌肉第四百五十四章 人口增長第三百零六章 硬度體系第九十四章 廉價的箭第八百一十七章 南城廣場第三百四十五章 妥協 定海速度第七百七十二章 富弼的信第一百五十章 農戶養殖第二十三章 芒硝等於錢第九十二章 中國式前綴第一百三十一章 賣相不錯第七百三十七章 奏摺入京第三百二十章 逃出生天第五百六十七章 航船和琉球第九十八章 集團射擊第二百五十四章 棱堡和西夏第五百五十九章 定居點發展第三百一十五章 尋找港口第三百零七章 冒險的做法第十八章 驚喜連連第二百二十七章 罷工和動盪第二百八十八章 大麻煩第一百九十三章 二級戰爭卡牌第八百七十一章 科技瓶頸第九十章 箭呢?第一百一十章 幕後黑手第二百八十六章 航海的野望第二百三十一章 覆蓋攻擊第八百六十一章 探索開啓第三百二十二章 韓琦的後手第七百二十五章 水面之下第四百一十五章 河黃米第四百二十章 授田和耕牛第十九章 禁軍裝備第八章 賺錢大計第二百九十四章 賴皮韓相第八百八十一章 火車衝卡第七百六十章 太后觀禮第二百九十四章 賴皮韓相第八百零三章 民族融合第七百七十九章 抵達撫順第六百四十九章 猜測和支持第二百九十六章 定海港第四百四十五章 遼國鉅變第四百一十六章 移民請求第六百二十六章 漁船和夜盲症第二十四章 文廟第六百零七章 火炮起步第三百五十九章 上賊船 交易到位第三百零一章 鋼鐵和底蘊第五百四十六章 外銷商品第二百七十五章 野戰長弓技能第七百五十三章 仿製失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