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三章 人的力量

大名府,月朗星稀,北宋跟其他朝代不一樣的是,北宋的夜間,依然繁華。

清明上河圖,畫盡了東京汴梁的美景,也蘊含着許多夜色之中的意味,千年前的古都,卻有不夜城的美景,這也是國外海商稱道的。

不知道有多少鉅富,以移民北宋爲美,不少奇怪的姓氏,正是這些外族,融入中華姓氏。

之所以會有不夜城,就是蠟燭的使用,北宋的富庶可見一斑,在其他朝代,窮書生不惜鑿壁透光,借光讀書,或者是一盞油燈,豆丁大小的昏黃燈光,北宋已經開始製作牛油大燭了,不但宮廷官府使用,一些城內人家也使用,這也就是不夜城的由來。

如果,能夠發明電的話,電燈所產生的市場,恐怕是更多。

電本身就是自然界的一種物理形態,閃電不說是人類,在人類誕生之前,就是有的,用磁鐵切割磁力線,產生電流,這也是一箇中學學生都知道的,可是要想實現他,千難萬難。

或許,擁有了卡牌系統的趙信,可以簡單的,在實驗室完成,並且參照前人的經驗,用一種竹炭,作爲燈絲髮明電燈,可是僅此而已,只有小規模的使用,沒有辦法大規模。

電,是基於蒸汽時代之後,又一個工業革命,在後世20世紀的時候,花費了一兩個世紀,才最終走過,甚至累積的知識,是以前幾千年的全部。

趙信也深深的清楚這一點,所以沒有貿然的進入,單純爲了一個照明,完全不必用這個,無論是石化,還是未來開啓海洋時代的捕鯨,都可以解決這個照明的問題。

在後世,捕鯨往往是被人詬病的,那是殘忍的,破壞生態平衡的一件事情。

鯨魚是哺乳動物,從出生到長成,需要漫長的時間,成年的藍鯨,大部分都是在10歲左右。

10年才長成的鯨魚,卻遭到了現代化捕鯨船的捕鯨,在產出跟捕撈不平衡的時候,鯨魚種羣急劇減少。

可是在這個時代,在整個世界,都沒有把眼光投向海洋,雖然在西歐,捕鯨的傳統可以贅述到原始時代,那也是在北海的近海,少數的幾個鯨魚必經的島嶼之上,對於鯨魚的種羣來說,根本無法影響。

鯨魚渾身是寶,也是大海最大的饋贈,未來,當整個中國,早遇到了小冰河氣候,糧食上面,有些缺乏的時候,捕鯨恐怕是最爲立竿見影的方法,更別說通過捕鯨,可以鍛鍊海軍。

一個大國的海軍成型,可不是簡單的,幾條船就可以的,單純船有用,一些後起之秀,可以迅速的壓倒先發。

海軍是一個技術性,配合性,甚至是各方面的紀律都有獨特的一個行當,未來趙信的定海軍,除了剿匪之外,就只有捕鯨最爲方便,不但可以創造大量財富,還可以鍛鍊隊伍,何樂而不爲。

至於捕鯨對於鯨魚種羣的傷害,億萬年來,形成平衡,不是一個小小的北宋,甚至只是原始的捕鯨船所能夠對付的。

奇珍拍賣會,就放在了今天舉行,近千官員,最終,經過了一定的調整,不再是的6品以上,因爲韓琦和葉清臣的到來,最終定爲了五品以上,別看只是差了一個品級,官員的人數,立刻少了10倍,大概就是一百多人而已。

而富商們,也經過了分流,1200人,在鐵器,純鹼和肥皂展銷會,一一的進行之後,320個經銷商的名額,紛紛塵埃落定,平均每一個名額,爲趙信提供了5000貫左右保證金,單純保證金,就達到了1 60萬貫。

更別說訂單,趙信的目的,徹底的達到了,甚至說,提前收了不少的錢,一舉解決了定海軍的建設問題,積累了大量的資金。

同時,葉清臣和韓琦到達,也告訴他了一個好消息,大名府裁撤了兩三萬的匠人和勞力,京城那邊更多,北宋中樞,幾個鍛造司,再加上一些特殊部門的鍛造部,總計超過了20萬人,爲趙信能否接受。

趙信眼前一亮,當然接收了,從大名府的那些大匠身上,就獲得了可怕的好處,一個牛大力,雖然已經獎勵他不下2萬貫的財富,可是他創造的價值,可以說是一百倍,甚至是上千倍。

雖然說,大部分的價值,要依靠時間,慢慢的展現,可是類似牛大力這樣,在北宋,應該不少吧。

中國人,從來都不是缺乏天賦的,只不過,漫長的封建時期,還有獨特的儒家文化,讓工匠和格物,處於最底層的,工匠的手藝,被貶低,可是依然頑強的向前發展,現在有了趙信的這一個平臺,一定會展現出不一樣的力量。

士農工商,這是儒家認可四種人,可是實際上,士子雖然重要,跟農工商比起來,在國家的層面,真的不算什麼。

無農不穩,無工不富,無商不活,從來沒有說無士怎麼樣,或許,作爲讀書人,都是上位者,他們很自然的把自己擺在最高的位置上面。

趙信將來,就是要打破這一點,工農商,只要有能力,只要能夠爲國家創造財富,那麼給一個官位又如何,把官這個重要的位置,從讀書人的獨霸之中拿出來,這纔是百家爭鳴,這纔是萬花開啓。

當然了,現在考慮這麼多幹什麼,20萬人,哪怕沒有幾個像牛大力這樣的,只是20萬青壯,他都願意接收。

換做以前,只是依靠着苗家莊幾萬貫的收益,根本就承擔不了這麼多人,現在,完全沒有問題,單純他可以支出的錢,就高達700萬貫,未來,還有源源不斷,也就是說,按照一石大米700文來算,他可以購買1000萬石大米。

這是一個可怕的數字,可以供給1000萬人兩個月吃喝,更別說,到江南,大規模的採購大米,米價還會有較大幅度的降低,如果用一部分的雜糧的話,也同樣如此。

養得起,幹嘛不養活,這些人,放在朝廷哪裡是負擔,放在趙信這裡,這不是普通的農民,這是工匠,哪怕是勞力,也是經過了一段時間集體生活,被集中在作坊之中,他們本身就擁有了工人的基礎。

人永遠是最重要的,北宋之所以富庶,不是因爲特別的政策,而是人口,不算龐大的國土,卻養育了超過一億的人口的,正是勤勞的中國人民,才創造了璀璨無比中華文明。

可惜,這個文明,因爲天災,而斷送了。

沒錯,不是人禍,而是天災,有人說,不是金滅北宋,蒙古滅南宋麼?明明是人禍,爲什麼是天災呢?

實際上,北方遊牧民族的入侵,是有規律的,一般而言,大部分的情況下,都不是爲了佔據,而是爲了掠奪,沒有糧食過年了,搶南人,手裡沒有錢了也是如此。

可是在北宋,大規模的戰爭之下,就是因爲天災,連一直都不結冰的北海,都結冰了,當氣候降低,牛羊都大批的死去,在生存受到了可怕的威脅的時候,手裡有刀,身下有馬的遊牧民族,還不下來劫掠,不劫掠他們自己就活不下去了。

內因外因交錯,也就是宋朝最爲悲哀的時刻,可是現在,多了一個趙信,不但有世界性的眼光,他的眼睛已經不放在北宋上面,而是東亞,東南亞,甚至是面向海洋。

北宋的人力,已經足夠充沛了,可是跟工業化,跟後世的流水線作業比起來,差得不是一點半點。

之前,趙信只是認爲,把定海軍的人口,先達到20萬,當夯實下基礎之後,再進行擴張。

可是計劃不如變化快,在淮南東路遭災,被生生推過來三四十萬之後,現在,又得到了各種工匠幾十萬的,如果再加上廂軍,甚至是這些工匠的家屬的話,可能一個超過200萬的城市,就要建起來了。

20萬,跟200萬,這是完全不同的起點,雖然說,最開始,可能會手忙腳亂,甚至是困難重重,可是沒有錢解決不了的問題,只要吃下了這些人,如同鐵匠作坊一樣,把他們一一安排到合適的崗位,能夠創造的價值可就大了去了。

北宋不是沒錢,不然的話,金國和蒙古,都不會吃的這麼的開心,大宋的歲入,大概是2000萬到3000萬之間,可是整個歲入,只是整個經濟價值十幾分之一,甚至是幾十分之一,這筆錢,都藏在民間。

光看1200位鉅商,帶來了1.2億貫就可想而知,幾萬人的工坊,能夠創造3000萬貫的價值,幾十萬人,甚至是幾百萬人呢?

一個位於北宋,位於後世連雲港位置的巨型城市,就會在趙信的書畫之下,逐步的成型,這種心中的感覺,是完全不一樣的。

而超過這個時代的科技,會在這裡,萌芽,產生,發展,當工業的洪流,衝擊到了北宋的時候,還處於更低層次的遊牧民族,能夠撼動屬於工業的力量麼,北宋的歷史,必然會發生改變,翻天覆地的改變,

說實在的,趙信甚至想要拋開這裡的一切,投身到那一場變革之中,可是他沒有,這個拍賣會還在其次,關鍵,還有昨天想到的新的貨幣,如果這些不解決,就算是去了定海軍,也一定要解決。

第二百九十二章 商談議和第四百二十二章 搪塞第二百八十五章 失敗原因第八百三十九章 春節假期第二百三十五章 瞭解元昊第七百六十一章 飛剪船第九十七章 正確打開方式第二百五十五章 畫龍點睛第八百五十五章 三大作物第七百九十一章 天空之夢第二十五章 筆墨紙硯第三百四十九章 爭議和同意第二百三十三章 利用矛盾第一百三十章 賺錢工具第一百六十九章 應對方案第一百一十五章 偵查重點第七百四十七章 攻擊棱堡第七百九十一章 定海全席第六百五十六章 親臨琉球第二百五十八章 韋貴的打算第四十五章 遇仙之說第二百三十四章 遼西之戰第七百三十二章 北宋猜測第五百四十四章 商品選擇第一百四十五章 高薪攬心第二百九十五章 開港洪澤湖第五百六十九章 土著來襲第二百三十六章 戰略眼光第一百七十八章 軍事怪物第二百七十九章 他還活着第七百四十八章 重型火炮第四百零一章 湖泊和鐵器第七百五十三章 仿製失敗第一百七十一章 古代化學第六百一十九章 繼續爭奪第二百零七章 神奇仙術第二百四十六章 踊躍獲獎第八百五十三章 飼料產業第八百六十六章 戰爭結束第五百三十一章 誤差和燈塔第二百六十二章 可怕的持久度第一百一十三章 提前準備第四百八十九章 巧奪天工第八百一十七章 南城廣場第三百八十六章 勘驗第三百四十八章 颶風翅膀第一百六十九章 應對方案第二百二十六章 紙甲第七百七十一章 視察寢宮第五百二十二章 棉花和帆布第六百六十八章 絕境的種諤第三百零八章 喪心病狂的裝備第三百九十二章 市場建設第三百三十章 完勝第三百一十五章 元昊詐降第二百二十六章 紙甲第七百八十二章 可怕佈局第三十章 真定王家第七百二十一章 後續影響第七百七十章 可怕的收入(補)漏發了一些補上第七百零一章 金屬定裝彈第一百五十二章 熱情和逢集第十九章 禁軍裝備第五百零三章第八百零二章 兩國命運第八百四十七章 有線電報第三百一十七章 防禦和奏摺第八百一十二章 新五京第三百七十九章 靈州困局第八百三十章 通信手段第六百一十四章 合理要求第六百零七章 火炮起步第二百九十一章 志不在此第一百五十二章 熱情和逢集第八百零二章 兩國命運第一百二十九章 發泡劑第八百七十五章 釜底抽薪第六百章 人員培養第八百七十一章 科技瓶頸第四百零一章 湖泊和鐵器第三百五十五章 向南目光第八百七十二章 春運開啓第二十二章 中藥和無機物第二百四十章 風生水起第六百零五章 新式長弓第一百三十二章 賺錢生意第六百一十八章 技術和效率第八百七十六章 計劃開啓第九十九章 萬箭齊發第五十五章 試探進攻第一百三十二章 賺錢生意第五百一十章 朝會提議第六百六十八章 絕境的種諤第三百零九章 神兵利器第一百三十一章 賣相不錯第七百七十七章 福康公主第二百五十章 韓琦和王德用第八百三十七章 抽丁進行第三百一十六章 雲臺山島第三百三十七章 邊境互市
第二百九十二章 商談議和第四百二十二章 搪塞第二百八十五章 失敗原因第八百三十九章 春節假期第二百三十五章 瞭解元昊第七百六十一章 飛剪船第九十七章 正確打開方式第二百五十五章 畫龍點睛第八百五十五章 三大作物第七百九十一章 天空之夢第二十五章 筆墨紙硯第三百四十九章 爭議和同意第二百三十三章 利用矛盾第一百三十章 賺錢工具第一百六十九章 應對方案第一百一十五章 偵查重點第七百四十七章 攻擊棱堡第七百九十一章 定海全席第六百五十六章 親臨琉球第二百五十八章 韋貴的打算第四十五章 遇仙之說第二百三十四章 遼西之戰第七百三十二章 北宋猜測第五百四十四章 商品選擇第一百四十五章 高薪攬心第二百九十五章 開港洪澤湖第五百六十九章 土著來襲第二百三十六章 戰略眼光第一百七十八章 軍事怪物第二百七十九章 他還活着第七百四十八章 重型火炮第四百零一章 湖泊和鐵器第七百五十三章 仿製失敗第一百七十一章 古代化學第六百一十九章 繼續爭奪第二百零七章 神奇仙術第二百四十六章 踊躍獲獎第八百五十三章 飼料產業第八百六十六章 戰爭結束第五百三十一章 誤差和燈塔第二百六十二章 可怕的持久度第一百一十三章 提前準備第四百八十九章 巧奪天工第八百一十七章 南城廣場第三百八十六章 勘驗第三百四十八章 颶風翅膀第一百六十九章 應對方案第二百二十六章 紙甲第七百七十一章 視察寢宮第五百二十二章 棉花和帆布第六百六十八章 絕境的種諤第三百零八章 喪心病狂的裝備第三百九十二章 市場建設第三百三十章 完勝第三百一十五章 元昊詐降第二百二十六章 紙甲第七百八十二章 可怕佈局第三十章 真定王家第七百二十一章 後續影響第七百七十章 可怕的收入(補)漏發了一些補上第七百零一章 金屬定裝彈第一百五十二章 熱情和逢集第十九章 禁軍裝備第五百零三章第八百零二章 兩國命運第八百四十七章 有線電報第三百一十七章 防禦和奏摺第八百一十二章 新五京第三百七十九章 靈州困局第八百三十章 通信手段第六百一十四章 合理要求第六百零七章 火炮起步第二百九十一章 志不在此第一百五十二章 熱情和逢集第八百零二章 兩國命運第一百二十九章 發泡劑第八百七十五章 釜底抽薪第六百章 人員培養第八百七十一章 科技瓶頸第四百零一章 湖泊和鐵器第三百五十五章 向南目光第八百七十二章 春運開啓第二十二章 中藥和無機物第二百四十章 風生水起第六百零五章 新式長弓第一百三十二章 賺錢生意第六百一十八章 技術和效率第八百七十六章 計劃開啓第九十九章 萬箭齊發第五十五章 試探進攻第一百三十二章 賺錢生意第五百一十章 朝會提議第六百六十八章 絕境的種諤第三百零九章 神兵利器第一百三十一章 賣相不錯第七百七十七章 福康公主第二百五十章 韓琦和王德用第八百三十七章 抽丁進行第三百一十六章 雲臺山島第三百三十七章 邊境互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