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六章 韓琦冒險

蕭惠是一頭霧水,他剛剛離開不久,按理說,接下來,就是遼興宗考慮清楚退兵的問題,無論遼興宗做出哪一個答案,都不會有他什麼事情了,可是這才走多久,就這麼的叫的,肯定有事情的,到底發生了什麼事情。不過一定是大事情,否則的話,遼興宗就沒有必要叫他了。

好在,周文秀這邊,已經回答完畢了,周文秀在這段時間,一直都在他這裡參贊軍務,沒有時間在遼興宗哪裡露臉的。

遼興宗既然叫了,還是要去的,蕭惠告別了周文秀,讓周文秀繼續做好防務,並且做好隨時出發的準備,然後就離開了。

看着蕭惠離開,周文秀也是一臉茫然,到底發生了什麼事情。

在這個節骨眼上,又這麼匆忙的,肯定是跟北宋有關,不是說,已經要停下來了,是你什麼讓遼興宗又動這麼大的動靜?

當蕭惠抵達的時候,發現遼興宗正表情古怪的拿着一封信。

“陛下,到底發生了什麼事情?”

原來,就在蕭惠離開不久以後,底下人報告的,韓琦送下一封信。

遼興宗很好奇的接過信,心中卻是一陣的翻騰,他非常的不舒服,之前還說,不會被一場表演給嚇走,可是現在的實際情況,跟嚇走,也就沒有多少區別了。

他不可能把所有的力量都就填進這個裡面,哪怕現在猶豫,可是退走,幾乎是唯一的選擇了。

不過打開信之後,不是什麼恥笑或者是嘲笑的,而是一個請求的,韓琦要面見他,語氣也相當客氣。

遼興宗愣了,忍不住笑道,難不成這個韓琦,真的不怕他殺掉他。

這是一件大事,他立刻把蕭惠叫過來,把信件丟給蕭惠,遼興宗還憤憤不平的說道:“真的不怕殺了他麼?”

蕭惠看到了這個信件,把這個內容,仔仔細細的看了一遍之後,特別是每一個細節,一些之前迷惑的地方都得到了解釋。

爲什麼韓琦明明擁有相當的實力,只要不說出來,措不及防的攻擊的話,一定會讓遼國吃大虧的,可是對方恰恰沒有這麼做,反而刻意的收着。

韓琦的目標更大,韓琦過來想要說什麼,蕭惠已經明白了,可是他沒有必要阻擋,這對於遼國來說,也是一件好事情。

他整理了一下語言,對遼興宗問道:“陛下,我們跟北宋,在這一戰之中,沒什麼矛盾吧!”

這句話一出來,遼興宗愣住了,多打到棱堡的城下了,攻擊到邊境線之內,超過50裡了,還沒矛盾麼?

正要反駁,一個念頭突然的一轉,他們的交惡,不過是因爲3萬鐵鷂子被殲滅,遼國跟北宋之間,並沒有直接的衝突,遼興宗更多的原因在於,北宋的崛起,讓他看到了威脅,巨大的威脅,自然而然的反映。

如果雙方在城下開戰,不管戰爭的規模又多大,只要實質性的攻擊,就說明了雙方交惡,可是現在,完全沒有啊,大軍進入到議定的,還沒有最終確定的範圍,這不能算入侵,最多是兵臨城下的一次演練而已。

“你的意思是?”遼興宗合不攏嘴的問道。

“看看吧!”蕭惠平靜的說道:“我們能過從中間獲得多少!”

韓琦既然願意,冒險單人來見遼興宗,肯定是有目的的,這個目的到底是什麼,暫時還不得而知,但是他的姿態決定的,他放的非常低,那麼遼國獲得收益,甚至是不錯的回報,還是可以的。

兵來將擋,水來土掩,暫時蕭惠不知道韓琦的目的是什麼,卻存着這個心,看看也好。

在遼興宗跟蕭惠,做出了這個決定之後,幾百米外的,二十堡中,韓琦準備出發。

這種求見,不用等到遼興宗同意,只要表達了意思,讓遼國知道他要到來,自然而然就會享受到相應的待遇,這一點,韓琦還是知道。

不過,韓琦的這個做法,遭到了衆將的反對,特別是種記,到現在這個程度,還忍不住勸說道:“韓相,要不再想想,不要因小失大啊!”

“不用想了,遼興宗不是莽撞之輩,再說了,如果真的遼興宗敢於對我下手,恐怕他將會迎來無休無止的戰爭的。”韓琦主意已定,森然的說道。

沒錯,換做之前,韓琦絕對不會做這麼激進的事情,西夏已經完蛋了,就算遼國跟元昊重歸於好,也是同樣,一個殘破的西夏,根本支撐不起對北宋產生壓力的能力。

換做之前,就算是拿下韓琦,殺了泄憤,也無法影響其他,北宋面對着遼國的鐵騎,沒有太多的辦法,只能夠眼睜睜的而看着這個鐵騎一路的肆虐。

可是現在,長弓,重型長弓,加上炸藥的出現,特別是現在,差不多同樣數量的前提下,哪怕做了一些準備,用伏擊的方法,4萬宋軍,幹掉了3萬鐵鷂子,只是跟遼國同樣水準的重騎兵隊伍,他們的被殲滅,證明了之前的一個想法的正確性。

長弓,着實能夠改變一切,這是韓琦這一次的最大的收穫,甚至比從遼國和西夏獲得的繳獲還要大。

大量牲口,牛羊的獲得,代表着海量的金錢,這個確實有些引人注目,甚至是一個巨大無比的收穫,可是更大的收穫還是新軍的戰鬥力,無論是在興慶府城下,還是在之後的攻城戰,再加上這一次的殲滅3萬鐵鷂子。

這些實打實的戰力,證明了長弓跟北宋其他的兵種的配合的優勢,可以說北宋只要稍稍的改變,就可以擁有一支可怕的隊伍,這纔是關鍵。

如果說,長弓的造價昂貴,如同神臂弩那樣,不以普及或許樞密院還會猶豫,可是現在,一把長弓批量生產,可能連100問不到的時候,還有沒有比這個更便宜的武器!

北宋雖然重文輕武,可是軍功,永遠是最重的,燕雲十六州,這是北宋永遠的痛,不拿回來是肯定不可能的。

可惜漫長的日子,從真宗到仁宗,看不到這個希望,這個之前失去的土地,就如同銅牆鐵壁一樣,留在了遼國的手中,到現在,希望越來越渺茫。

長弓的出現,似乎解決了這個問題,西夏的被幹掉,更是讓這個問題充滿了曙光。

長弓必然會成爲北宋禁軍的主力兵種,之前還是韓琦被說服,韓琦主動的在西北的進軍之中,進行了調整。

現在,實打實的戰例在面前,恐怕不用一年,北宋的80萬禁軍,就會變成60萬長弓手,15萬重步兵好的5萬各種騎兵選擇,看起來調整不大,機動性,戰鬥力,都會大大的增加,這個節骨眼上,遼國只要敢下手,北宋就可以藉助着這個機會,撕毀澶淵之盟,到時候,強大的宋軍,會讓遼國知道,弓箭手的可怕。

種記也知道,韓琦的目的是爲了穩定住西北,並且讓西北獲得源源不斷的收益,可是這太危險了。

孤身前往遼興宗的身邊,等於把所有的生死,都放在了遼興宗的好惡之上,萬一遼興宗生氣,恐怕,西北將會缺少統帥。

韓琦已經決定的事情,也就無法更改了的,嘆息一聲,只好儘可能的配備護衛力量。

又被韓琦拒絕了,如果遼興宗想要殺他,帶多少護衛都沒有用,只帶上三四個衛士,也算是走走排場。

韓琦之所以想要見遼興宗,主要是兩方面的原因。

一方面,進一步的從遼國手中獲得好處,不能夠以勝利者的身份來提,遼國越過了雙方的邊境線,進入到了靈州境內,暫且不提的,提出來,可能就是大家臉面上面不好過。

他們已經佔據了上風了的,暫時沒辦法拿遼國怎麼樣,在展現了力量之後,是不是可以再進一步,以力量促進談判平穩的進行,甚至越過之前的默契,提出更高的條件。

韓琦主要想談的是互市的問題,這一直都是遼宋之間的核心問題,遼宋之間,是相互各種各樣的限制。

比如說,遼國和西夏,更多的是限制的北宋這邊大型牲口和馬,北宋限制的是鋼鐵,雙方都卡在對方的關鍵點位。

不過還是遼國和西夏佔據上風,他們的冶煉水平不高,產量也有限,可是基礎的一些還是懂的,從遼國和西夏,都裝備了大量的重騎兵,就可以看出來,他們這方面還可以,到是北宋,直接被限制的,讓大名鼎鼎的靜塞軍直接就消失了,可見控制的可怕。

現在,似乎這個方面,都沒有多少作用了,在見識到了大名鐵匠作坊的鐵的廉價之後,韓琦的動了心思,如果能夠在西北,甚至河北,形成互市,大規模的進行牲口方面的交易這對於北宋而言,也是一個大好事。

這種情況之下,北宋的鋼鐵會越來越好,現在大名府鐵匠作坊,已經可以批量的生產精鐵了,這個數量越來越大,在未來有可能會普及精鐵的前提下,出口一部分的鐵料,也未嘗不可。

這些都是韓琦心中的想法,具體怎麼樣,還需要跟遼國面談,但是以他總結出來的條件,似乎成功的可能心很高,他這才決定自己親自過去。

第八百章 國宴全席第六百三十八章 車站和地皮第六百五十五章 御駕親征第八百零一章 外交之密第一百三十二章 賺錢生意第八百四十六章 舉家搬遷第三百二十九章 重型長弓第七百六十三章 皇家園林第三百二十一章 攻城和博弈第二百七十八章 疏漏之處第三百七十四章 20倍第三百九十四章 人力工程第一百七十八章 軍事怪物第三百三十三章 戰場勘察第五百三十一章 誤差和燈塔第四百七十七章 清臣來訪第二百三十二章 敗的莫名第四百四十八章 撥款和事故第四百四十一章 任意雄關第五百四十四章 商品選擇第三百二十三章 材料之秘第八百六十四章 屠殺第三百二十九章 靈州地位第四百零八章 藥材熱潮第三百五十五章 向南目光第三百零四章 懸旨匾後第二百九十章 韓琦親至第一百六十八章 轟動效應第一百三十九章 自來水第二百零五章 麻煩大了第三百零七章 實驗和神兵第七百五十二章 火槍和火炮第四百六十七章 啓程汴梁第三百一十三章 雜號將軍第七百九十章 抵達和午高峰第七百四十七章 攻擊棱堡第三百一十一章 堅壁清野第七百零八章 自然增長率第五百六十章 意外和餘量第四百八十五章 汴粱到應天第三百一十四章 固執的皇帝第三百二十一章 攻城和博弈第二百四十七章 各種革新第二百七十三章 拍賣會第六百三十九章 試探和佈局第七百五十九章 公開招工第八百五十一章 不同視角第三百三十四章 攻略北宋第七百九十七章 最後通牒第八百零二章 韓琦的探索第三百九十四章 人力工程第二百三十九章 起航第二十七章 離開南樂第四百九十章 銷售狂潮第二百四十四章 工業的威力第二百八十一章 初見和西北佈局第二百九十八章 覓封侯第六百七十章 攻城折津府第二百六十一章 分配比例第八百三十六章 天路計劃第八百五十章 玉米找到第二百一十二章 甘油第一百二十三章 酸澀的饅頭第五十三章 器械固守第六百二十五章 真正根源第三百一十七章 元昊詐降第六百八十二章 捕鯨船第二十九章 黑手 初現第三百二十六章 佔據靈州第一百三十四章 運輸問題第二百二十二章 稅金和甩包第五百二十六章 經緯度線第七百五十六章 鋼鐵基地第三百一十六章 一語道破第一百零七章 再造奇蹟第七百五十八章 遞交國書第六百三十九章 試探和佈局第二百五十七章 面見韓琦第二百一十五章 利潤驚人第一百四十二章 樊樓包子第八百四十七章 初到瀋陽第三百一十一章 韓琦求劍第三十章 真定王家第六百一十六章 定海船廠第三百五十五章 向南目光第四百一十一章 懷疑驗證第二百六十五章 渠道銷售第一百六十八章 轟動效應第二百七十五章 野戰長弓技能第四百六十五章 再次出行第六十四章 斬首絕殺第三百二十二章 韓琦的後手第七百二十一章 後續影響第八十九章 被看低的長弓第三十章 真定王家第八百七十章 兩條通道第二百五十三章 夢魔纏繞第三百一十八章 混亂的朝堂第二百五十一章 奏報中樞第八百四十三章 鉅額花費
第八百章 國宴全席第六百三十八章 車站和地皮第六百五十五章 御駕親征第八百零一章 外交之密第一百三十二章 賺錢生意第八百四十六章 舉家搬遷第三百二十九章 重型長弓第七百六十三章 皇家園林第三百二十一章 攻城和博弈第二百七十八章 疏漏之處第三百七十四章 20倍第三百九十四章 人力工程第一百七十八章 軍事怪物第三百三十三章 戰場勘察第五百三十一章 誤差和燈塔第四百七十七章 清臣來訪第二百三十二章 敗的莫名第四百四十八章 撥款和事故第四百四十一章 任意雄關第五百四十四章 商品選擇第三百二十三章 材料之秘第八百六十四章 屠殺第三百二十九章 靈州地位第四百零八章 藥材熱潮第三百五十五章 向南目光第三百零四章 懸旨匾後第二百九十章 韓琦親至第一百六十八章 轟動效應第一百三十九章 自來水第二百零五章 麻煩大了第三百零七章 實驗和神兵第七百五十二章 火槍和火炮第四百六十七章 啓程汴梁第三百一十三章 雜號將軍第七百九十章 抵達和午高峰第七百四十七章 攻擊棱堡第三百一十一章 堅壁清野第七百零八章 自然增長率第五百六十章 意外和餘量第四百八十五章 汴粱到應天第三百一十四章 固執的皇帝第三百二十一章 攻城和博弈第二百四十七章 各種革新第二百七十三章 拍賣會第六百三十九章 試探和佈局第七百五十九章 公開招工第八百五十一章 不同視角第三百三十四章 攻略北宋第七百九十七章 最後通牒第八百零二章 韓琦的探索第三百九十四章 人力工程第二百三十九章 起航第二十七章 離開南樂第四百九十章 銷售狂潮第二百四十四章 工業的威力第二百八十一章 初見和西北佈局第二百九十八章 覓封侯第六百七十章 攻城折津府第二百六十一章 分配比例第八百三十六章 天路計劃第八百五十章 玉米找到第二百一十二章 甘油第一百二十三章 酸澀的饅頭第五十三章 器械固守第六百二十五章 真正根源第三百一十七章 元昊詐降第六百八十二章 捕鯨船第二十九章 黑手 初現第三百二十六章 佔據靈州第一百三十四章 運輸問題第二百二十二章 稅金和甩包第五百二十六章 經緯度線第七百五十六章 鋼鐵基地第三百一十六章 一語道破第一百零七章 再造奇蹟第七百五十八章 遞交國書第六百三十九章 試探和佈局第二百五十七章 面見韓琦第二百一十五章 利潤驚人第一百四十二章 樊樓包子第八百四十七章 初到瀋陽第三百一十一章 韓琦求劍第三十章 真定王家第六百一十六章 定海船廠第三百五十五章 向南目光第四百一十一章 懷疑驗證第二百六十五章 渠道銷售第一百六十八章 轟動效應第二百七十五章 野戰長弓技能第四百六十五章 再次出行第六十四章 斬首絕殺第三百二十二章 韓琦的後手第七百二十一章 後續影響第八十九章 被看低的長弓第三十章 真定王家第八百七十章 兩條通道第二百五十三章 夢魔纏繞第三百一十八章 混亂的朝堂第二百五十一章 奏報中樞第八百四十三章 鉅額花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