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三十七章 奏摺入京

外面傳來打更的聲音,已經三更天了,韓琦索性坐了起來,這幾天得到的消息太多了,定海軍的突然出現,就如同一個巨石,沉重的壓在了他的心頭,這麼一個強大的勢力,在吞併了遼國之後,到底會走向何方。

一個300多平方公里大的定海軍,都能夠讓趙信發展成這樣子,現在,有了3500萬以上的人口,同樣,還有超過北宋領土面積的龐大土地,未來會發展成什麼程度呢?

韓琦發現,每一次,在他覺得,已經儘可能高估了趙信的時候,卻發現是低估了。

對於趙信的創新能力,韓琦從來都不會懷疑的的,從長弓開始,再到棱堡。

無論是長弓,還是棱堡,都是一些簡單的改變,在知道了這種改變之後,就感覺非常的簡單,可是之前呢,爲什麼這麼加單的事情,卻沒有人看出來,甚至是說出來,

這幾年以來,定海軍發展很快,都沒有在這個方面進行改變,這也從側面上面證明了的,定海軍並不在意這些長弓棱堡,這是不是意味着,定海軍,有比長弓棱堡,更強大的東西。

當時甚至是懷疑,現在,有了遼國被滅的事實,再加上從趙信心中的描述,證明了這一點,火炮和火槍,這是定海軍新的配備,這些纔是定海軍戰勝遼國的根本吧。

無論趙信未來的目的是什麼,對北宋到底是怎麼樣的觀感,首先的知己知彼百戰不殆,弄不清楚對方的勢力,這是不行的的。

反正一個軍事演習,去看看也好,或許,他不具備軍事的眼光,可是他可以調動人員,無論是狄青,還是楊家,再或者是將門的那些精銳,他都可以調動一些過來,用他們的軍事眼光,給他做出指點。

至於危險性,他從來都沒有想過,如果趙信想要用陰謀來成事,他之前的作爲,也根本就沒有必要,他就算是想躲,也躲不過去。

趙信如果是陰謀家的話,他根本不必支持北宋,或許,北宋有定海軍的資源和市場,拿來用就好了,不用支持北宋的財政,更不用龐大的建設工程,甚至連廣州之圍都不用去幫忙,直接派出運輸船,把北宋的禁軍給運到位就好了,平穩的做事,根本不會被發現。

連遼國都不用來攻打,只要積累了可以攻擊遼國的這樣的軍力,到時候,藉助着大量的運輸船,直接進入到北宋腹地,別的不說,300艘大型的河船,運輸3萬左右的精銳,進入到汴梁,就可以出其不意的控制汴梁,再加上其他的兵力,不說徹底的佔據北宋,佔據相當的部分,是完全有可能的。

趙信不可能是陰謀家,與其怕這個,還不如仔細的看看,看趙信究竟有多少的實力,,可是隱隱的,韓琦感覺到,趙信沒有表現出來的,隱藏的實力,遠比表現出來的更大,北宋真的安穩,並不是趙信沒有這個能力,而是趙信並不想跟北宋兵戎相見

就目前,趙信動用了幾路大軍,就算是跟北宋同樣的戰鬥力,90萬大軍,也會讓北宋非常麻煩,北宋不可能全面設防

想到這裡韓琦就有些頭疼,之前,感覺到有了定海軍非常方便,特別是收復幽雲的一戰,的沒有遼東半島的牽扯,幽雲一戰絕對不回打的那麼的順利

要知道,當時的遼國,還是有百萬大軍,真的沒有被引走,,如果一戰的話的,當時,北宋未必會怕,卻會非常頭疼,真的造成了幾十萬,甚至是百萬的傷亡的前提下的得,那對於北宋,並不是一件好事情,收復幽雲的任務,可能就會無限期的拖長,把整個幽雲作爲戰場,不知道要傷亡多少。

當時覺得的很方便,讓遼國防不勝防,可是在目前的狀態下,定海軍所在的位置,可以說,整個北宋的海防線,都是漏洞,買一個地方都有可能登陸,總不能層層設防吧。

況且,隱隱的,韓琦覺得,丁海軍的戰鬥力,在北宋軍隊之上,同樣動用90萬的軍隊,北宋幾乎不可能在20天之內,幹掉遼國,佔據遼國大部分的城市,更別說,北方的廣闊的遊牧民族的土地,也是被控制。

從春秋戰國時期,一直都威脅着中原王國的遊牧民族,在北宋這裡,徹底的解決了,或許,只是一時的,也是前無古人的。

遊牧民族的強大,在於他的野蠻,毫無文明可言,甚至是部落文明狀態的遊牧民族,依託着騎兵這個冷兵器時代,最強大的兵種,一旦強大和整合起來,就擁有席捲一切的力量,而這一點,在元朝時期,達到了巔峰,無論是歐洲的文明,中亞文明,還是中國文明,都被這個黃禍給斷絕了,元朝成立的年份不長,卻是歷史的倒退。

可是,這一點的分界點,就在於熱武器的使用,當時歐洲,沒有強大的遊牧民族,王朝成功的從冷兵器向熱武器過度,也就沒有後面的倒退,可是中國不幸,遭遇了幸運的滿清,再一次的失去了追趕世界潮流的機會。

趙信的穿越,改變了北宋的歷史潮流,最少說,定海軍已經成功的掌握了熱武器。

從冷兵器時代,在充足後勤的前提下,經過了嚴格訓練,裝備精良的步兵,可以跟騎兵對抗,稍稍差一點,就不是騎兵的對手。

可是到了熱武器時代,卻是吊打,擁有簡單的步兵炮和火槍的熱武器軍團,可以攆着騎兵走到,遊牧民族失去了唯一的利器,再加上各方面能力跟熱武器有巨大的差別,一勞永逸的解決草原的問題,也沒有問題。

龐大的草原,本應該是騎兵的戰略縱深,也是遊牧民族的保障,可是面對着熱武器的強勢,還有在後面不停修路的土木工程,這讓遊牧民族要麼被消滅,要麼被攆走,而後續的工程,一步步的固化了整個草原,比如說大量的棱堡,還有各種高大的建築物,形成的體系,只用少量的士兵,就可以把這裡防守的固若金湯。

暫時,定海軍沒有這麼大的胃口,只是穩定了東北和內外蒙古,未來,伴隨着穩定,還有各種保暖的加強,繼續深入到北方,進入到西伯利亞,佔據更龐大的土地,也不是不可能的。

韓琦的思緒飄飛,無數的想法出現和消滅,不知不覺,遠處傳來了雞叫的聲音,一夜不知不覺之下,就已經快要過去了,想了一夜韓琦,並沒有想出什麼辦法,反而頭疼的事情更多了。

既然沒有頭緒,索性就不想了,目前幽州的事情太多了,從遼國回來的家族,他們只有很少一部分,在內地有一定的基礎,其他的,都需要安置在幽雲。

在整個北宋,幽雲的地盤是最大,人口密度也是最低的,別說是幾十個家族,就算是再來一些,也沒有所謂,他們輕鬆的安置下來,順帶的處理了一些事物。

在韓琦正在幽雲努力的時候,那個帶着他的奏摺,還有趙信所寫的信盒子,在火車上,一路飛奔的前往了汴梁。

在北宋,這幾年的時間之中,修建鐵路,已經成爲了熱潮了,從第一條汴梁到應天府的鐵路開始,這些年以來,整個北宋,修建了數萬裡的鐵路,幾乎把整個北宋,容易的修建的鐵路都給修建完畢了。

接下來的鐵路,就比較的複雜了,要麼是比較偏遠,修建難度更大的,要麼是南方,那些遍佈了江南水網的鐵路修建工程,這些除了北宋政府推動,其他願意投入的不多,因爲利益不大。

不過幽雲的收復,重新回到了北宋的懷抱,整個幽雲地區,土地平整,適合大規模的修建鐵路,同樣的,在幽雲龐大的資源可以供開發,有些甚至有很久的開採歷史。

以前這些礦產不值錢,或者是沒有多大的利益,可是現在,在定海軍敞開了收購的前提下,這個在利益的催動之下,鐵路開始大規模的建立。

跟過去的北宋不一樣,幽雲的鐵路是一步到位的,在短短一年的時間之中,開啓了最少40條鐵路的建設。

40多條鐵路,每一條平均幾十到上百里不等,一下子,一年的時間,幽雲就變成了整個北宋鐵路密度最發達的地區之一。

這樣的鐵路修建,讓幽雲這裡的交通非常的發達,幾乎絕大多數的縣城,都是有鐵路通達的,從一個地方到另外一個地方,相當的方便。

這樣的密集投資,還真的產生了效果,幽雲這裡,本身就是中國礦產資源比較發達的地方,無論是鐵,煤,還是其他的資源,都有相當的儲備,這些通過發達的鐵路網,運送給了定海軍,創造了相當的利潤。

這個鐵路的修建,也從側面幫助了幽州,從幽州到汴梁,一千多裡的距離,用鐵路的話,最多不超過2天,而負責幫助韓琦傳送奏摺的,是一節超特快的專列,只有一些比較珍貴的物品,還有加急信件,纔會通過這個傳遞。

不但使用的馬都是最出色,保持了相當的速度,同樣的,在鐵路運行之中,進行調整了之後,保證它的時速,可以達到35公里以上的固定速度。

按照這個的話,24小時不間斷的話,一天的時間,就可以趕往汴梁。

當夜深的時候,汴梁的鐵路線,還是較爲繁忙的,相對於其他的地方,汴梁這裡,是整個北宋所有鐵路的交通樞紐,一共有12條以上的鐵路,匯入到汴梁,汴梁的編組站,也是整個北宋最爲龐大的火車站。

而這一天晚上,一個有特別燈光火車,出現在了夜幕之中,臨近所有的車站人員,幾乎都用超規格的對待這一列列車。

沒有任何的疏漏,這一個列車,成功的停靠在了汴梁火車站,而一個身穿着六品文官服飾的官員,進入到車廂,進行整理。

經過了一番交接,一部分放下來,由下面的吏目來處理,唯一一封,蓋上了韓琦印信的盒子,被他親自捧着,送入到了東府之中。

在這一個車廂之中,很多都是絕密的文件,可是絕密也分爲檔次,一般的六品文官可以處理,可是加了韓琦的印信的,就不是他能夠處理的,甚至整個汴梁,只有仁宗一個人能夠開啓這個印信,其他人開啓,都是有違法理的。

經過了護送,這個盒子被送到了東府,然後由目前在東府之前的參知政事,親手捧了送入到了宮中。有韓琦的印信,這樣在邊境的大臣,直接可以上書給仁宗,同樣的,因爲韓琦處理的是遼國的事物,現在有了消息,肯定是第一時間送到仁宗的面前。

仁宗很是關心,遼國到底出了什麼事情,哪怕現在遼國衰落了,北宋並不懼怕遼國,不必在遭受遼國的訛詐了,可是遼國的很多東西,都是跟北宋息息相關的,。

經過了層層的傳遞,這一份奏摺送到了仁宗的面前,經過了驗證了火封,印信之後的,仁宗打開了這份奏摺。

慶曆四年之後,整個北宋的官場最大的變化,實際上在奏摺上面。

摒棄了過去,文采非凡的走着,以實際的情況,以最爲間接,最容易的解釋清楚一切的行文方式,開門見山,這樣每天處理奏摺如山的仁宗來說,輕鬆了不少

不過也太開門見山了,看了之後的仁宗,也忍不住變色了,遼國滅了,在短短的20天的時間之中,遼國果然發生了大事,而且是生死攸關的大事的,這個國家居然滅亡了。

遼國,這個曾經壓在北宋身上的大石頭,一定程度上,他們就不用動手,單單依靠訛詐,就能夠從北宋的身上,一口一口的要下來。

在收回了幽雲之後,這個擺在北宋心中的打石頭,一掃而光,偶爾,仁宗也會想到,過幾年的話,伴隨着北宋的勢力,一步步的提升,到時候,說不定,滅掉遼國,也不是不可能的,可是那不是短時間能夠做到的事情,現在一個突然冒出來的傢伙,一下子滅掉了遼國,滿打滿算,也就是不到一個月的時間,這怎麼不讓仁宗大驚失色。

第七百五十二章 火槍和火炮第四百三十二章 樞密院中第十四章 絕世猛將第八百五十五章 船舶研究所第八百五十七章 玉米收穫第七百九十五章 系統減重第八百七十章 定海軍發展第二百二十九章 初陣遭遇第二百二十二章 稅金和甩包第四百三十八章 老兵存在第三百零六章 戰爭將起第五百五十一章 定海河第七十一章 夜的黑暗第八百三十六章 意外發現第五百三十八章 海盜攻略第二十八章 跋扈騎兵第一百一十三章 提前準備第七百四十一章 損失更大第一百四十六章 節流第八百一十一章 流放美洲第七百七十九章 抵達撫順第八百二十六章 挑選新屋第二百二十九章 初陣遭遇第三百一十七章 元昊詐降第七百三十四章 最壞的結果第二百五十八章 間接影響第一百六十一章 易容術地四百五十章 邁向海洋第五百零六章 苦等的時機第六百一十五章 火炮的意義第八百五十六章 飼料廠第三百二十章 建設費用第八十四章 長弓和北宋第二百二十一章 銷售地和狂潮第三百一十五章 元昊詐降第二百七十六章 800里加急第三百三十二章第二百八十八章 大麻煩第四百三十二章 樞密院中第二百九十一章 貨幣流通第二百五十三章 樞密之爭第八百六十三章 戰爭爆發第七百七十八章 蒸汽車頭第七百八十四章 基地曝光第二百六十九章 研究人才第八百四十九章 深入探索第七百四十五章 演習開始第四百五十九章 人口和污染第八百零五章 韓琦回國第二百八十一章 鋼鐵成本第三十一章 巨大威脅第八百三十五章 太平洋風暴第三百章 15立方高爐第五百九十九章 農業根基第二百八十三章 後退一步第六百九十章 一等戰列艦第五百八十七章 教育和德國第七百九十三章 內燃機第六百一十一章 跨越熱武器第十七章 內外之分第八百六十三章 戰爭爆發第七百六十五章 山海關外第四百零五章 牛還是馬第五百八十一章 材料和人才第二百九十七章 確認仙術第六百二十一章 飛魚級第八百零一章 外交之密第一百三十六章 錢和國運第三百零九章 神兵利器第六百五十六章 親臨琉球第六百六十九章 逃出生天第八百三十四章 不同的發展第二十三章 芒硝等於錢第八百六十三章 戰爭爆發第二百七十二章 香水和化妝品第一百三十章 賺錢工具第二百二十一章 計相葉清臣第四百八十八章 水晶坊第五百章 韓琦的請求第六十四章 斬首絕殺第七百八十四章 基地曝光第七百八十九章 穿甲能力第八百二十一章 一月二級第二百三十七章 韓琦和歐陽修第八十八章 “便宜沒好貨”第五百八十二章 人才和效率第一百零一章 忠誠變化第八百四十八章 無線電第七百八十九章 穿甲能力第七百零四章 大獲全勝第三百零三章 實驗數據第七百五十六章 鋼鐵基地第六百五十四章 縱橫遼東第四百八十八章 水晶坊第三百五十九章 上賊船 交易到位第八十章 改變的開始第四十四章 開門見山第八百一十一章 流放美洲第二百二十六章 經濟和掙錢第二百五十三章 樞密之爭
第七百五十二章 火槍和火炮第四百三十二章 樞密院中第十四章 絕世猛將第八百五十五章 船舶研究所第八百五十七章 玉米收穫第七百九十五章 系統減重第八百七十章 定海軍發展第二百二十九章 初陣遭遇第二百二十二章 稅金和甩包第四百三十八章 老兵存在第三百零六章 戰爭將起第五百五十一章 定海河第七十一章 夜的黑暗第八百三十六章 意外發現第五百三十八章 海盜攻略第二十八章 跋扈騎兵第一百一十三章 提前準備第七百四十一章 損失更大第一百四十六章 節流第八百一十一章 流放美洲第七百七十九章 抵達撫順第八百二十六章 挑選新屋第二百二十九章 初陣遭遇第三百一十七章 元昊詐降第七百三十四章 最壞的結果第二百五十八章 間接影響第一百六十一章 易容術地四百五十章 邁向海洋第五百零六章 苦等的時機第六百一十五章 火炮的意義第八百五十六章 飼料廠第三百二十章 建設費用第八十四章 長弓和北宋第二百二十一章 銷售地和狂潮第三百一十五章 元昊詐降第二百七十六章 800里加急第三百三十二章第二百八十八章 大麻煩第四百三十二章 樞密院中第二百九十一章 貨幣流通第二百五十三章 樞密之爭第八百六十三章 戰爭爆發第七百七十八章 蒸汽車頭第七百八十四章 基地曝光第二百六十九章 研究人才第八百四十九章 深入探索第七百四十五章 演習開始第四百五十九章 人口和污染第八百零五章 韓琦回國第二百八十一章 鋼鐵成本第三十一章 巨大威脅第八百三十五章 太平洋風暴第三百章 15立方高爐第五百九十九章 農業根基第二百八十三章 後退一步第六百九十章 一等戰列艦第五百八十七章 教育和德國第七百九十三章 內燃機第六百一十一章 跨越熱武器第十七章 內外之分第八百六十三章 戰爭爆發第七百六十五章 山海關外第四百零五章 牛還是馬第五百八十一章 材料和人才第二百九十七章 確認仙術第六百二十一章 飛魚級第八百零一章 外交之密第一百三十六章 錢和國運第三百零九章 神兵利器第六百五十六章 親臨琉球第六百六十九章 逃出生天第八百三十四章 不同的發展第二十三章 芒硝等於錢第八百六十三章 戰爭爆發第二百七十二章 香水和化妝品第一百三十章 賺錢工具第二百二十一章 計相葉清臣第四百八十八章 水晶坊第五百章 韓琦的請求第六十四章 斬首絕殺第七百八十四章 基地曝光第七百八十九章 穿甲能力第八百二十一章 一月二級第二百三十七章 韓琦和歐陽修第八十八章 “便宜沒好貨”第五百八十二章 人才和效率第一百零一章 忠誠變化第八百四十八章 無線電第七百八十九章 穿甲能力第七百零四章 大獲全勝第三百零三章 實驗數據第七百五十六章 鋼鐵基地第六百五十四章 縱橫遼東第四百八十八章 水晶坊第三百五十九章 上賊船 交易到位第八十章 改變的開始第四十四章 開門見山第八百一十一章 流放美洲第二百二十六章 經濟和掙錢第二百五十三章 樞密之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