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八十三章 錢能通神

北宋是中國歷史上面,所有中央王朝之中,面積最小的一箇中央王朝之一,最大的時候,面積不過是300多萬平方公里,分成的23個路,而渭州屬於秦鳳路一個很平常的州。

秦鳳路已經是北宋最最靠西面的一個州,首府爲鳳翔府,也就是現在寶雞鳳翔縣的位置。

在21世紀已經沒落,可是在唐宋時期,卻是非常繁華的所在的,在唐朝時候被稱爲西京。

秦鳳路是北宋在西北最大的一個路,可惜,因爲太過偏遠,貧瘠,人口也不多,如果不是因爲西夏的緣故,大量的駐軍在這裡,他就是一片荒涼。

渭州雖然算是秦鳳路比較好的一個州,卻跟鳳翔府這樣的大型城市,相差甚遠,如果不是它在靈州到京兆府的中心位置的,又正好是一個大一點的州郡的話,韓琦幾乎不可能選擇,在這裡舉行牛馬大會。

好在,不是類似於大名府那樣,大規模的拍賣會的,不需要專門爲了拍賣會,建設一個龐大的拍賣行,牛馬交易有它的特性,獨立性和廣闊性。

往往,大部分的交易,會在戶外的大型牲口圈裡面交易,不同人會親自檢測馬的好壞的,而不是如同大名的拍賣會那樣,最少幾千人,集中在一個場地之中,一件件的展示產品。

那都是價格較高的東西,可以稱之爲寶物的,牛馬大會,雖然總體的價格,比那個還高,卻不可以使用那一種方法。

渭州,爲了迎接這一次拍賣會,做了完備的準備,不但清理了一下城區,甚至在在渭州的近處,劃了一個很龐大的區域,用於作爲這一次的渭州大會的主會場。

超過150萬頭牲口,不是集中的餵養,是放在不同的區域,分成不同的部分,用於整個拍賣會的進行,而且一些必要的房屋也需要,或許可以用蒙古包來代替,這些也需要建設起來,總之一個規模空前牛馬大會,所需要的工作,也不是一朝一夕能夠完成的。

實際上的,韓琦早在半個月前,已經到達渭州了,渭州不是他現管的的,卻可以受到他的而影響,而且他是盯着靈州和議的名頭,再加上這一次大會,也是爲了籌措西北發展的資金,這兩點,都讓他必須要盯緊這一次的大會。

韓琦也不是吃獨食的的,他舉行牛馬大會,是爲了解決靈州現在的財政問題,爲西北的開發奠定基礎,渭州也全是恰逢其時的參加到了這一個拍賣之中,或許他們能夠在其中獲得一定的利益,但是韓琦總是要表示的。

韓琦也非常大方,規定這一次拍賣會之中,所有的交易總額,會永遠的有3分留在渭州,這一筆錢會作爲特別經費,不經過秦鳳路,直接放在渭州州府。

3分,聽起來非常的少,可是要看這一次交易是什麼,150萬頭牲口,不說幾十萬頭的羊,羊的價格,到了渭州這邊,稍稍高一點,卻還是在500-700文之間,百萬頭,也不過是不足一百萬貫,可是20萬匹的馬和30萬頭的,牛這纔是是可怕,足以讓所有人都側目的交易。

當一個總數高到一定程度的時候,3分,也是一個很龐大的數字,或許在最初,1萬匹馬和5萬頭牛,這個總量也不過是150萬左右交易,最多隻是驚動一些輔助官員的話,當現在,擴展了總量超過10倍價值的物品,連州牧都被驚動了。

誰都清楚,牛馬的稀缺性,只要本身質量好,不愁賣,這個已經從這些商會的反應之中,已經得到了,如果將來,整個交易的總量超過1000萬貫,那就是30萬貫的收益。

當然了,更多的話,那就更可怕了,如果這些東西全部銷售完畢,那可是就是90萬貫。

君子不爲五斗米折腰,可是官員不行,特別是一個區域的主官,他必須要有錢,才能夠展現抱負,別的不說,一個簡單的賑災,米倉裡面,一點米都沒有了,空有心,又有什麼用。

北宋,資金的購買力,還是相當的強悍的,連當時韓琦作爲4路的總管上任的時候,都攜帶了30萬貫,他已經相當的滿意了,甚至還把大半都放在了物資購買上面,支撐了整個西夏作戰,當然了,這不是隻花了這麼多,四路本身也有一些存貨,可是就算是這些,也不會超過100萬貫。

渭州,這可不是什麼大的邊境軍州,這是一個很普通的地方州,不說最極限的90萬貫,哪怕州府認爲可能性很大,也不會寄託在他們的身上,就說最低的檔次,1000萬貫的銷售額。

對於馬來說,10萬匹馬,只要達成這個數量,要達到根本不是什麼難事,1000多家商會,一家一百匹,也就夠了,這樣三分就是30萬貫。

30萬貫,或許推動渭州建設,這非常的困難,可是對於州府來說,他們又不需要渭州建設,他們只需要掌握這麼一筆資金就好了。

對於貧瘠的西北來說,30萬貫足以是決定一切的資金,他們可以拿來賑災,可以哪怕擴建,甚至對於軍隊和平民的補貼,這些無不是巨大的政績。

不想當將軍的士兵不是好士兵,不想更進一步的官員,也不是一個好的官員,政績是什麼,那是升官的名片,而普通官員也拿不出這筆錢給自己刷政績,現在一次牛馬大會,就可以獲得了,這種情況下的,還不上杆子。

實際上,渭州跟韓琦之間,沒有多少管轄權,牛馬大會在渭州舉辦,這中間,有多少的違規,這個違規是韓琦造成。

錢能通神,勢能壓人,之前的韓琦,以30多歲的年紀,成爲整個北宋最年輕的宰撫,特別是掌握實權的,他跟范仲淹主導的新法,在一年多的時間之中,幾乎比任何人都有權勢。

雖然因爲反對者衆多,仁宗廢除了新法,可是對於韓琦,富弼這樣的官員的保護,也是不遺餘力的,提前把他們從關鍵地方給抽調出來,這是爲什麼?

稍稍明眼一點的人,都會知道,韓琦崛起只是一個時間的關係,只要他耐着性子,在下面的州君磨勘個幾年,就可以成爲的宰撫,執掌一方。

可是誰也沒有曾經想到,作爲救火隊員一樣出現的韓琦,居然能夠做到這樣的地步,在西北,不但穩定住了局勢,整個陝西這邊的叛亂,被他翻手爲雲的,就已經解決了,而一直困擾着西北西夏,也在他的努力之下,灰飛煙滅。

誰都知道,韓琦的崛起,將會加大力度,或許說,之前只是可能,仁宗在爲繼位者準備人才,可是心在,他的一飛沖天,已經無法掩飾了的。

現在韓琦還沒有動彈,不是因爲立下的功勞不夠大,韓琦立下的功勞幾乎比天都大了,正因爲大,再加上靈州和議還沒有徹底收尾,上面讓他在這裡做最終的收尾工作,無論這個收尾工作做到什麼地步,再升一級都是沒有問題。

現在,韓琦根本不可能出現問題,甚至因爲這一次牛馬大會,西北會獲得足夠的資金,靈州的發展必然會插上翅膀。

至於韓琦將會貪污這一筆錢,這種可能性無限制的接近於零,開玩笑,一個前途無量,甚至將來會攀登最高峰的宰撫,會在意這些錢麼?到了他的這個級別,哪怕名正言順的收益,也會的有很多。

沒錯,或許韓琦的職級,不會提升,從樞密副使到參知政事,甚至是宰撫這一級別,也就是小半級,可是大學士,勳爵,這些東西可以做的可就太多了,一等國公,一年的收入,可能就超過上萬貫,對於一個家族來說,完全夠用了。

跟這樣一個人過不去,本身就不是什麼好事情,更別說,還有龐大的金錢,少則30萬貫,多則90萬貫,這個錢,就足以讓所有人都閉嘴。

當第二批牛馬的具體數字到位,當錢莊也承認了,最少會有2000萬貫的資金,會通過渠道,聚集在渭州的時候,渭州上下的官員都動起來了。

州府,在有些枯竭的資金之中,調動了很大一部分出來,甚至連明年的預算,都提前的拿出來,用於支持這一次牛馬大會。

說起來可憐,就算州府從方方面面調動資金,最終調動出來的資金,也不過是2萬貫而已,可是這兩萬貫,極大的支持了的牛馬大會的開幕。

雖然說,西北那邊也支援了一部分的物資,可是人力一點都沒有,渭州全力支持這一個舉措,用政府的資金,徵發了不少民力。

這大大加快了渭州牛馬大會的速度,靈州哪裡有很多的人力,甚至還有大量的西夏俘虜,他們總數超過了20萬,其中絕大多數,都是青壯年,可是靈州的工程量,絕對是比渭州這邊大的多的多,再加上其他的方面的顧慮,韓琦幾乎不可能讓他們進入到渭州的,現在有渭州這邊,開啓這些建設,那是最好的一個選擇。

一個個的建築物建起,哪怕比較簡陋,卻也讓這個渭州大會,變得更加順暢,大量的牛馬進入,未來大量人員進入,都可以成功的接待,距離開幕的日子,也越來越近了。

第八百七十五章 釜底抽薪第四百四十九章 安全生產第八百七十九章 兩縱兩橫第七百六十章 太后觀禮第二百二十八章 追隨的人第一章 穿越北宋第二百二十七章 罷工和動盪第五百六十四章 前期準備第八百零七章 韓琦的要求第七百六十七章 電燈和辦公第三百九十三章 離開渭州第四十六章 羌族遊騎第十三章 戰爭系統第七百七十九章 中京陷落第一百三十八章 火爆銷售第二百七十四章 廣而告之第七百九十章 抵達和午高峰第二百二十四章 互相偵查第八百一十一章 流放美洲第二百六十五章第五百八十八章 學科選擇第三十六章 盤點收穫第七百二十七章 火炮平推第八百零五章 閱兵式第六百四十五章 關鍵問題第七百八十九章 穿甲能力第三十四章 快馬追擊第四百七十四章 彙報和抵達第一百一十九章 守城戰術第五十三章 器械固守第七百五十一章 紫光殿議第三百五十一章 貴妃探家第三十二章 南樂縣令第三百七十四章 20倍第二百四十六章 危機降臨第二百七十二章 攻城開始第六百零六章 戰場之神第七百一十三章 鋼鐵和水泥第六百九十五章 建城海參崴第八百五十二章 人口流失第四百一十六章 移民請求第八百四十五章 美洲橋頭堡第七百九十三章 芥末和山葵第六百三十五章 罐頭和海鮮第三百二十章 建設費用第一百三十二章 賺錢生意第五百六十二章 遭遇土著第七百六十一章 飛剪船第七百三十二章 北宋猜測第五十九章 內訌第二百六十七章 數據的力量第八百一十章 不同角度第三百零六章 戰爭將起第八百三十八章 初步探索第七百九十五章 水上樂園第二百零九章 團練成軍第三百八十章 保證金第四百八十五章 汴粱到應天第六百零四章 火槍和長弓第八百三十五章 忽視的東西第二百八十八章 當百鋼幣第八百二十七章 另類刺激第四百四十五章 遼國鉅變第三百四十章 遼宋靈州合約第五十六章 當頭痛擊第二百八十六章 不鏽鋼6.1第六十六章 有錢的水匪第三百九十一章 拿錢的條件第二百四十一章 意外頻發第二百五十一章 主動後退第一百八十一章 神奇粉末第四百零九章 糧食和國運第三百零四章 兩條鐵路第五百七十八章 軍事思想第十三章 戰爭系統第六百二十九章 漁船下水第二百七十五章 鉅商雲集第八百四十三章 近鄉情怯第五章 普通卡牌第四百零九章 糧食和國運第六百八十四章 首次捕鯨第三百零一章 鋼鐵和底蘊第二十四章 文廟第七百二十二章 朝堂攻殲第四十三章 危機迫近第四百四十一章 任意雄關第八百二十三章 管理費磋商第七百二十一章 後續影響第一百三十五章 被子保暖第六百零六章 戰場之神第七百五十八章 遞交國書第七百四十八章 重型火炮第七百八十九章 瀋陽車站第二百五十七章 毒瘤和訂單第四百六十九章 煽動的翅膀第二百四十三章 樹炮逞兇第三百六十六章 靈州和議擴大第六百七十六章 擊退遼軍第八百六十章 前進基地第七百零四章 大獲全勝
第八百七十五章 釜底抽薪第四百四十九章 安全生產第八百七十九章 兩縱兩橫第七百六十章 太后觀禮第二百二十八章 追隨的人第一章 穿越北宋第二百二十七章 罷工和動盪第五百六十四章 前期準備第八百零七章 韓琦的要求第七百六十七章 電燈和辦公第三百九十三章 離開渭州第四十六章 羌族遊騎第十三章 戰爭系統第七百七十九章 中京陷落第一百三十八章 火爆銷售第二百七十四章 廣而告之第七百九十章 抵達和午高峰第二百二十四章 互相偵查第八百一十一章 流放美洲第二百六十五章第五百八十八章 學科選擇第三十六章 盤點收穫第七百二十七章 火炮平推第八百零五章 閱兵式第六百四十五章 關鍵問題第七百八十九章 穿甲能力第三十四章 快馬追擊第四百七十四章 彙報和抵達第一百一十九章 守城戰術第五十三章 器械固守第七百五十一章 紫光殿議第三百五十一章 貴妃探家第三十二章 南樂縣令第三百七十四章 20倍第二百四十六章 危機降臨第二百七十二章 攻城開始第六百零六章 戰場之神第七百一十三章 鋼鐵和水泥第六百九十五章 建城海參崴第八百五十二章 人口流失第四百一十六章 移民請求第八百四十五章 美洲橋頭堡第七百九十三章 芥末和山葵第六百三十五章 罐頭和海鮮第三百二十章 建設費用第一百三十二章 賺錢生意第五百六十二章 遭遇土著第七百六十一章 飛剪船第七百三十二章 北宋猜測第五十九章 內訌第二百六十七章 數據的力量第八百一十章 不同角度第三百零六章 戰爭將起第八百三十八章 初步探索第七百九十五章 水上樂園第二百零九章 團練成軍第三百八十章 保證金第四百八十五章 汴粱到應天第六百零四章 火槍和長弓第八百三十五章 忽視的東西第二百八十八章 當百鋼幣第八百二十七章 另類刺激第四百四十五章 遼國鉅變第三百四十章 遼宋靈州合約第五十六章 當頭痛擊第二百八十六章 不鏽鋼6.1第六十六章 有錢的水匪第三百九十一章 拿錢的條件第二百四十一章 意外頻發第二百五十一章 主動後退第一百八十一章 神奇粉末第四百零九章 糧食和國運第三百零四章 兩條鐵路第五百七十八章 軍事思想第十三章 戰爭系統第六百二十九章 漁船下水第二百七十五章 鉅商雲集第八百四十三章 近鄉情怯第五章 普通卡牌第四百零九章 糧食和國運第六百八十四章 首次捕鯨第三百零一章 鋼鐵和底蘊第二十四章 文廟第七百二十二章 朝堂攻殲第四十三章 危機迫近第四百四十一章 任意雄關第八百二十三章 管理費磋商第七百二十一章 後續影響第一百三十五章 被子保暖第六百零六章 戰場之神第七百五十八章 遞交國書第七百四十八章 重型火炮第七百八十九章 瀋陽車站第二百五十七章 毒瘤和訂單第四百六十九章 煽動的翅膀第二百四十三章 樹炮逞兇第三百六十六章 靈州和議擴大第六百七十六章 擊退遼軍第八百六十章 前進基地第七百零四章 大獲全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