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四十五章 禮物和提親

最初的時候,刁小雨只是拿出了給老孃的禮物,一件又一件,錢不少,可是大部分都是衣物首飾之類的,對他們的影響不大,最多,老孃未來出門,有一件可以穿出去的華服,同時還有一些首飾傳家之類。

就算是之前跟刁小雨最爲親近的刁小江,都不認爲刁小雨能夠給他們禮物,更遑論別人。

可是當老孃的禮物呈上完畢的時候,刁小雨就又拿出了一些禮物,這些,分成了六份,這中間,最爲鑽級的三嫂,甚至心中狂震,莫不是,也有他們的。

果然,剩下的禮物平均分成六份,就是六位哥嫂的禮物,爲了避免一些不必要的紛爭,每人都是差不多一樣的,花費也是在20貫左右,遠不如老孃,卻也相當的豐厚。

這中間,第三代已經長成的幾個侄子侄女,也獲得了一份禮物,比之就更少了,一兩貫左右。

聽起來階梯的減少,可是對於身處貧民區的刁家人來說,這已經是一份大禮了,打個比方吧,未來的過年,他們給的壓歲錢,也就是幾文而已,甚至已經成年的,或者是10歲之後的,都還不給了。

這不是他們不愛護孩子,而是因爲,沒有錢。

刁家居住在汴梁,沒有田地,他們只能夠在城市生活,在官本位和讀書人爲上的北宋,他們或多或少,也認識幾個字,可是他們不可能讀書考科舉,一來沒有那個天分,二來,家底也不足以支撐他們前去考科舉。

那麼做工,做最底層的勞動,是必然的選擇。

從老大到老六,都算是老實人,或者是在店鋪之中做夥計,或者是做手藝人,其中最好的老大,也不過是進了木器具,不過不是木匠,而是一個簡單的幫工,一年下來,有20貫左右的收入。

可惜老大一家,人丁興旺,2個兒子2個女兒,一家加起來6口之多,也就依靠着大嫂的縫縫補補,這才勉強支應下來,甚至老大家的兩個兒子,已經跟刁小雨差不多歲數了,還沒有成婚,原因很簡單,窮的。

老大尚且如此,其他人也好不到哪裡去,只是做着汴梁城最爲低賤的工作,勉強依靠着勞力,維持着生計。

這一次抽丁,雖然說,生生的把人抽走了,可是單純安家費就給了40多貫,這已經是尋常兩年的了,雖然說不捨,卻也可以接受。

果然,分發了禮物之後,所有人都對刁小雨感恩戴德的,誰都不是傻的,要知道,在工人商店20貫,放在北宋,可能就不止,起碼要翻倍,對於老大這樣的手藝人,一年纔不過20貫,刁小雨等於拿出了老大薪水兩年的錢拿來作爲禮物,還有什麼不滿意的。

順帶的,最爲關注的大嫂和三嫂,都問起了定海軍的情形。

之前,刁小雨就算是說,也讓他們不敢相信,說實在的,如果換成刁小雨自己,在去之前,有人這麼跟他說的話,他說不定,就是白刀子進去紅刀子出來。

無他而,這不是騙人的麼,一年在汴梁辛辛苦苦,才20貫,你說去定海軍,去千里之外一個沒有聽說過的地方,就可以賺到1000貫,這不是騙人是什麼。

可是刁小雨用真實的經歷證明,這是真的,給老孃的東西,加起來400貫,給各家的禮物,也超過了2 40貫,加上孩子們的禮物,怕不是有650貫了,放在青石坊,最少可以買現在院落兩棟,最多就是破舊一點。

刁小雨出去的時候,是什麼光景,大家都知道,這真的是這麼長時間賺的?

刁小雨簡單的敘述了一下,自己現在的收入,當說起到,現在的月薪達到了280貫的時候,所有人都驚呆了。

汴梁城是整個北宋最爲龐大的城市,人口衆多,又是首都,八卦是每一個京城居民的習慣,遠的不說,寇準寇老西的故事,到現在還有人談起,就說近的,包公包龍圖,這也是耳熟能詳,宰撫月俸300貫,這在普通人看來,是一個天文數字,可是這個天文數字,落到了刁小雨的身上,這中間的戲劇性和震撼感,就更加可怕了。

刁小雨也知道,這個時候,解釋定海軍的技工等級,他們也聽不懂,他也知道,大嫂和三嫂關注的是什麼,他們關注的是哥哥們到底怎麼樣。

雖然不知道,哥哥們到底如何,可是按照定海軍最低的標準,是45貫的月薪,一年下來,超過500貫,同樣的,可以學習,三哥不說,沒有技術的根基,大哥可是從木器具出來的,最起碼有基礎吧,只要稍稍努力,一二級工,應該差不多。

他們去的時間,是在一兩個月以前,估計春節是沒有辦法回來了,可是沒法回來,卻有更多的時間投入學習,只要願意幹,願意去努力,別的不說,到明年年底,到達3級,應該是很大概率的事件了,那就是超過150貫了。

聽到刁小雨說的這麼的好,特別是大嫂,知道可能會拿到100貫,三嫂也知道,最少也是70貫,頓時喜笑顏開的,本身的擔心,因爲刁小雨的迴歸,一掃而光,這可是好地方,連刁小雨都能夠去賺錢,他們老公,應該是更加的靠譜吧。

這時候,一直都沒有多說話的刁小江,突然的插口說道:“七弟,我能不能去!”

旁邊刁小江的老婆,鄧氏大驚失色,說道:“當家的,你失心瘋了麼,你去幹什麼!”

刁小江卻不管老婆,而是正視着刁小雨,一字一句的說道:“我要是去,可以麼!”

“當然可以了,定海軍的建設方興未艾,有大把的機會,不過,你能報上名麼?”

很顯然,刁小江的這個詢問,是早有心理準備的,他正色的說道:“我去衙門裡問過了,他們說,原則上3抽1,但是自願的不在其中!”

刁小雨點點頭道:“既然這樣,那沒問題了,你可以報名,到時候可以跟我一起走,也可以等着開封府的統一安排!”

刁小江點點頭,回頭安撫一下妻子道:“店裡生意已經清淡好久了,這段時間,我都沒有拿到薪水,家裡快揭不開鍋了,出去看看也好!”

鄧氏楞了一下,卻不知道該說什麼好,他們兩個結婚不足2年,還沒有孩子,如果刁小江走了,她該怎麼辦。

刁小雨看着六嫂和六哥,想了一下說道:“定海軍對於人都是歡迎的,雖然沒有女工的職務,可是一起接過去還是可以,六嫂可以一起去”

說完之後,對着大嫂和三嫂說道:“如果大嫂和三嫂想去,我回頭去衙門詢問一下大哥和三哥在哪裡,我們一起去也可以!”

一起去,這句話,卻激起了大嫂和三嫂的漣漪,大嫂年紀最大,嫁給大哥已經20多年了,已經過了少年夫妻的相處了,可是如果能夠跟夫君在一起,那也是極好的。

如果是之前,他還擔心,北方苦寒,按照刁小雨的說法,實際現身說法,在北方,那是一個比汴梁還要大,還要整潔的城市,心中頓時動了,最關鍵的是的,按照刁小雨的說法,4個孩子都可以在哪裡讀書識字,出人頭地。

對於升斗小民而言,這個出人頭地,並不是爲官一方,而只是獲得穩定的收入,不說跟刁小雨相比,差不多就可以了。

反倒是刁小江和鄧氏,他們新婚燕爾,更不願意分開,刁小江是爲了找一條出路,鄧氏則是不願意跟夫君分開。

大嫂猶豫了一下,最後說道:“我要是走了,娘怎麼辦!”

“老大媳婦,不用擔心我的,我在這裡好好地,你儘可去尋老大去!”

刁小雨看着老孃,也跟着說道:“孃親也可以同去,我在瀋陽購買了一棟房子,有這個院子一半大,足夠我們住下了,我照顧您!”

“你啊!”老孃溺愛的看了刁小雨一眼,最小的,也是最收看重的孩子,走上歧途,她雖然沒有辦法管,可是心卻是痛的,現在,終於走上了正規,她心中是非常高興,撫摸了一下刁小雨說道:“娘就在這裡,哪裡都不去,不過,小七應該說媳婦了吧!”

以前的刁小七,誰會嫁給他,汴梁街頭一個大混混,知道的,哪裡敢把姑娘嫁給他,就算是有些不堪的,他們也沒有錢,買個媳婦過來,一家7個,能夠有6個結婚,已經算不錯了,雖然,小四小六,基本上跟入贅沒多大的區別。

現在,誰敢小看,把刁小雨拿回來的禮物展示一圈,就能夠得到不少女方的看重,其中三嫂首先就在想,孃家的表妹,似乎很合適,正要說話,卻不想,刁小雨主動的對大嫂拜倒。

說道:“小七這一次,還需要大嫂幫忙!”

大嫂愣了一下,然後就明白了,道:“看樣子,小七是有看重的姑娘了的,哪家姑娘!”

到了這裡,刁小雨反而有些扭捏了,有些不好意思的說道:“秦家大丫!”

“大丫!”一起聽的衆人,還沒有反應過來,反倒是三嫂先說話了,道:“不行不行,大丫他們家裡不行,他家要300貫!”

秦家要300貫的聘禮,這件事情,在青石坊廣爲流傳,大丫也是到了雙九年華,還沒有結婚,就是如此,不能說不好,大丫的身段樣貌,在青石坊也是遠近聞名的,除了身姿樣貌,大丫勤勞也是出了名的,從10歲開始,在家裡幫忙,照顧幼弟,可以說樣樣拿手,如果不是秦家要的太高的,門檻早就被踏破了。

三嫂的這番話,立刻讓所有的嫂嫂們都明白了,原來是哪個,一些本就在附近的,甚至聽說年少時候大丫跟刁小七的一些事情,看樣子,空穴來風,並非無因。

老孃聽了之後,愣了一下,轉而笑道:“秦家大丫,是個好姑娘,之前或許還擔心聘禮,現在,小七,要不把給孃的禮物給賣了,應該可以湊夠聘禮的!”

大嫂也跟着說道:“如果不夠的話,把我的禮物也賣了!”

“孃親,諸位嫂嫂!”刁小雨看到這樣的場面,立刻說道:“給你們的禮物,就是禮物,至於聘禮,我早有準備,只是讓嫂嫂出面,進行說和!”

“還有!”這下子,包括老孃在內,都驚呆了,面前擺放的禮物,價格超過600貫,這還不是全部,還有300貫的聘禮,如果再加上辦理婚禮的錢,難不成,真的如同刁小雨所說,他在短短的半年的時間之中,賺到了千貫的財富。

刁小雨拿出了一張匯票,這是定海軍銀行的匯票,雖然,定海銀行沒辦法在北宋開辦,可是各地的商會行駛的實際上,就是銀行的功能,這樣的匯票,從10貫開始,一直到萬貫。

大嫂因爲跟隨大哥的關係,曾經接過這樣的匯票,是購買木材的款項,當時是37貫,而現在的整個,卻是600貫。

精美的圖案,甚至還有一層層的如同雕刻的立體圖形,這樣的匯票,到現在,整個北宋都不知道是怎麼製作的,更別說仿製,同時幾層的密令和押籤,更是讓它足夠的保密,這是汴梁最喜歡用的東西之一,大宗的交易,都離不開他。

“600貫!”伴隨着大嫂說出的這句話,三嫂還有其他的哥嫂都驚呆了,他們已經足夠多的高估了刁小雨的財力了,卻沒有想到,還是小看了,禮物600貫,現金600貫,還有一棟大房子,他們雖然無法想象,在瀋陽的房子,到底是一個什麼樣子的,可是價值不菲就是了。

不管房間之中,到底有多少人驚歎,大嫂畢竟是當家主婦,在確認了這個匯票是真的之後,立刻大包大攬,秦家大丫確實不錯,只不過秦家窮困,又有兩個幼弟,哪怕是爲了兩個幼弟,也要足夠的聘禮,這也是她沒有嫁出去的根源,現在,有了足夠的錢財,加上刁小雨跟大丫的過往,這件事情,一點都不難。

纔多長時間,不但拿出了禮物,也達成了最大的心願,刁小雨最怕的不是聘禮和花費的問題,再多的錢,也可以解決,大不了拿着身份到定海商鋪之中借貸,可是大丫如果真的出嫁,那就一切都完了,他沒有詢問,可是大嫂這麼的大包大攬,肯定是沒有問題的,最少說,大嫂這邊,沒有聽說大丫定親的消息,這就一切都來得及。

第一百三十七章 禁軍張俊第二百四十六章 危機降臨第三百七十八章 馬加力是馬力第一百九十九章 互有算計第三百六十五章 拔不出來第八百六十二章 堪察加半島第二百一十章 肥皂第二百二十九章 初陣遭遇第二百三十九章 正面強攻第五百五十七章 人選確定第三十六章 盤點收穫第一百二十五章 路布蘭法第三章 系統初現第五十三章 器械固守第二百零二章 錯誤判斷第四百九十一章 鐵路開啓第六百六十三章 全殲遼軍第八百三十三章 三成抽取第二百五十五章 畫龍點睛第九十五章 正確方向第三百零九章 神兵利器第二百五十七章 風潮乍起第二百四十六章 危機降臨第五百八十八章 學科選擇第八百五十六章 飼料廠第六百零四章 火槍和長弓第八百四十三章 鉅額花費第三百二十二章 韓琦的後手第六百四十一章 一日千里第二百六十五章 仁宗認可第七百七十章 可怕的收入第一百四十三章 廉價肉包第三百二十四章 韓琦出兵第九十八章 集團射擊第六十七章 化學傷害第五百六十六章 保暖和向北第三百零七章 實驗和神兵第六百八十六章 統計報告第三百五十三章 水上投入第四百六十八章 望遠鏡第三百一十七章 興慶府陷落第三百三十六章 改變方向第六百二十三章 三家官司第八十四章 長弓和北宋第五百七十七章 琉球發展第八百三十四章 不同的發展第四百八十章 鉅額飛票和八音盒第一章 穿越北宋第三百九十二章 市場建設第六百二十一章 飛魚級第二百二十九章 初陣遭遇第八百三十九章 春節假期第八百六十五章 打服瑪雅第七百七十章 可怕的收入第三百五十六章 元昊和肅州第二百五十七章 面見韓琦第四百八十六章 水泥預製件第二百七十五章 野戰長弓技能第四十三章 危機迫近第二百七十二章 攻城開始第八百五十三章 新的目標第二百九十二章 商談議和第二百二十八章 持久戰第二百三十五章 殺機暗藏第七十九章 折服、蟄伏第四百六十三章 玻璃窗第七百一十三章 鋼鐵和水泥第二百二十四章 互相偵查第三百二十一章 攻城和博弈第三百二十章 建設費用第七百一十七章 新的謀算第八百一十章 融合同化第二百六十二章 造冊接收第七百三十九章 分享快樂第七百九十五章 最後的辦法第三百四十四章 修路的問題第一百九十五章 棱堡卡牌第四百零二章 統籌體系第七百一十五章 風起廣南第五百三十九章 海上安全第七百三十八章 仁宗心態第六百二十三章 三家官司第五百五十三章 培養手下第一百三十章 賺錢工具第二百一十二章 甘油第七十九章 折服、蟄伏第三百六十一章 遼人短視第八百四十四章 轉移視線第二百七十一章 銷售遇冷第七百零九章 生命和死亡第一百四十九章 玉米和航海第六百五十四章 縱橫遼東第六百三十九章 試探和佈局第七百零五章 北方大本營第一百零二章 軍隊的野望第二百三十二章 西遼矛盾第五十七章 設計丹木第五百六十二章 遭遇土著第一百四十四章 調查韋貴第二十二章 中藥和無機物
第一百三十七章 禁軍張俊第二百四十六章 危機降臨第三百七十八章 馬加力是馬力第一百九十九章 互有算計第三百六十五章 拔不出來第八百六十二章 堪察加半島第二百一十章 肥皂第二百二十九章 初陣遭遇第二百三十九章 正面強攻第五百五十七章 人選確定第三十六章 盤點收穫第一百二十五章 路布蘭法第三章 系統初現第五十三章 器械固守第二百零二章 錯誤判斷第四百九十一章 鐵路開啓第六百六十三章 全殲遼軍第八百三十三章 三成抽取第二百五十五章 畫龍點睛第九十五章 正確方向第三百零九章 神兵利器第二百五十七章 風潮乍起第二百四十六章 危機降臨第五百八十八章 學科選擇第八百五十六章 飼料廠第六百零四章 火槍和長弓第八百四十三章 鉅額花費第三百二十二章 韓琦的後手第六百四十一章 一日千里第二百六十五章 仁宗認可第七百七十章 可怕的收入第一百四十三章 廉價肉包第三百二十四章 韓琦出兵第九十八章 集團射擊第六十七章 化學傷害第五百六十六章 保暖和向北第三百零七章 實驗和神兵第六百八十六章 統計報告第三百五十三章 水上投入第四百六十八章 望遠鏡第三百一十七章 興慶府陷落第三百三十六章 改變方向第六百二十三章 三家官司第八十四章 長弓和北宋第五百七十七章 琉球發展第八百三十四章 不同的發展第四百八十章 鉅額飛票和八音盒第一章 穿越北宋第三百九十二章 市場建設第六百二十一章 飛魚級第二百二十九章 初陣遭遇第八百三十九章 春節假期第八百六十五章 打服瑪雅第七百七十章 可怕的收入第三百五十六章 元昊和肅州第二百五十七章 面見韓琦第四百八十六章 水泥預製件第二百七十五章 野戰長弓技能第四十三章 危機迫近第二百七十二章 攻城開始第八百五十三章 新的目標第二百九十二章 商談議和第二百二十八章 持久戰第二百三十五章 殺機暗藏第七十九章 折服、蟄伏第四百六十三章 玻璃窗第七百一十三章 鋼鐵和水泥第二百二十四章 互相偵查第三百二十一章 攻城和博弈第三百二十章 建設費用第七百一十七章 新的謀算第八百一十章 融合同化第二百六十二章 造冊接收第七百三十九章 分享快樂第七百九十五章 最後的辦法第三百四十四章 修路的問題第一百九十五章 棱堡卡牌第四百零二章 統籌體系第七百一十五章 風起廣南第五百三十九章 海上安全第七百三十八章 仁宗心態第六百二十三章 三家官司第五百五十三章 培養手下第一百三十章 賺錢工具第二百一十二章 甘油第七十九章 折服、蟄伏第三百六十一章 遼人短視第八百四十四章 轉移視線第二百七十一章 銷售遇冷第七百零九章 生命和死亡第一百四十九章 玉米和航海第六百五十四章 縱橫遼東第六百三十九章 試探和佈局第七百零五章 北方大本營第一百零二章 軍隊的野望第二百三十二章 西遼矛盾第五十七章 設計丹木第五百六十二章 遭遇土著第一百四十四章 調查韋貴第二十二章 中藥和無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