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四章 互相偵查

最開始,已經出兵的消息,孫吉是在預料之中,保州有什麼可以讓韋貴這麼一個軍方潛力新秀,不顧一切的造反,進攻苗家莊,拿下趙信,纔是他的真正目的,也是幕後主使不惜用心做到。

可是這麼着急之下,也讓孫吉對於韋貴,就不由看低了幾分,這個韋貴,真的有些不知道天高地厚了,別說有棱堡的幫助,叛軍的攻城,註定不可能輕易的奏效。

就算是沒有棱堡,這樣纔剛剛叛亂的士兵,沒有經過任何整合,就派過來,他就敢帶着團練去攻擊,給對方一個下馬威。

長弓手在順風的時候,可以產生海量的傷害,說不定,一盞茶的時間,就可以造成上千的傷亡,對於未曾結陣,披甲的軍隊而言,這樣的傷害非常的可怕,雲翼軍纔多少人,3成傷亡,就足以讓整個軍隊潰散了。

可是接下來的消息,一個接着一個,從最開始的1000人出城,到後面2000,3000,數量越來越多,孫吉一直都輕鬆的臉上,不由得凝重了,甚至最後1萬都出來了。

這是在開玩笑麼,保州城的軍隊,加起來,也就是七八千,一萬多人,難不成強拉了壯丁。

這倒是必須要注意了,保州是有這麼多的壯丁的,可是,韋貴要發動士兵造反,必須要把士兵的野性和瘋狂都給激發出來,這也是保州動靜那麼大的根本原因,可以說,在保州城,他是不得人心的,拉這麼多的壯丁,不知道要死多少。

可是更加詳細的情報回來,更加讓孫吉吃驚了,只是這麼多人出城,也倒罷了,拉壯丁而已,可是在行軍之中,他們是全甲。

這可是行軍的大忌,全甲行軍,對於士兵的體力消耗巨大,冷兵器時代,爲什麼會出現,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原因就是體力大部分的消耗。

跟熱武器時代不一樣的是,冷兵器時代,軍隊的作戰能力,全靠體力,長途奔襲,最終戰而勝之的,要麼是區域之中的絕對優勢,要麼就是攻其不備。

勢均力敵,或者是數量相差不大的前提下,這是作死,更別說敵衆我寡了,故而冷兵器時代的游擊戰,步兵根本無法進行,最多就是遊騎襲擾破襲。

一套禁軍重甲,加起來五六十公斤,穿着它長途奔襲,一天能走一半的路程已經不錯了,到了地方,體力還不要消耗完了。

這樣的好處也很大,那就是不懼怕半路突襲,全甲的步兵,任何時候的偷襲,都可以迅速的展開。

那些強大的軍隊,特別是依靠裝備的,在半路被偷襲,最終全軍覆沒的,比比皆是,歐洲中世紀騎士,就是所謂的重甲騎兵,他們在沒有戰鬥的時候,都需要另外一匹馬來託裝備,否則,少了衝擊力,在戰場上,根本沒有辦法產生作用。

又不是長距離行軍,保州距離苗家莊也就是30裡,這個時代的禁軍素質,這樣的距離,還不足以讓他們的體力消耗殆盡,只要抵達苗家莊,稍事休息,就可以恢復體力,這一點可以暫且不提,可是幾乎大部分都是重甲步兵,這是怎麼回事。

一萬多人,七八千的重甲步兵,這個比例,連孫吉也臉色大變。

這條信息,到底是真是假,這是大家考慮的重點,曲陽看看孫吉等人,沉思了一下,說道:“還是我去看看吧!”

曲陽的說法,孫吉沒有阻攔,這個時候,必須要有比較精確的判斷,這些偵察兵們,沒有多少的經驗,說不定被對方的佈置給騙了,必須要靠曲陽這樣的專業人士。

30裡的距離,大軍前行的話,最少需要2個時辰,對方還是全甲,這樣更不可能走的太快,可能會拖到3個時辰,時間還來得及。

曲陽快馬加鞭而去,大概半個時辰,就回來了,回來之後,一臉的凝重。

看到了曲陽的表情,孫吉就臉色一沉,果然,聽了曲陽的報告的偵查結果之後,他也不說話了,此時此刻,心中除了震驚,還是震驚。

第一份情報是明白無誤,而且曲陽給出的數據更加的精確,人上一萬,浩浩蕩蕩,如果不是專業的軍人,甚至在偵查方面,有特殊的經歷和經驗的話,根本無法判定出,到底有多少人,能夠判斷出一萬人左右,已經不錯了。

可是曲陽是什麼人,金槍班值,在軍隊之中有豐富的經驗,甚至本來就是夜不收出身,偵查,潛伏等一系列都相當的精通,對方並沒有分兵,最多分成了三個部分,相隔非常近,層層推進,他從佈置和範圍,很自然的就分析出來,總人數大概是1.3萬人左右,重甲步兵的數量,八千多將近九千。

爲什麼會真得有8000人以上的重甲步兵,這是孫吉等人百思不得其解的問題,前面的偵察兵或許會犯錯,可是曲陽這個老夜不收,他的眼睛是很準的,數量和裝備,肯定不會犯錯。

要知道,步人甲是北宋禁軍的標配,可是不是每一個禁軍士兵都會穿着步人甲的,在雲翼軍之中,哪怕是裝備步人甲較多的,2500人之中,也最多有1000具步人甲,一些側重於騎兵和弓兵的,步人甲的數量會進一步減少。

8000人的重甲步兵,先不說人數,就說這些步人甲,都難以弄到,這不是一個縣,或者是一個州的力量,這需要更高層級的力量和影響。

孫吉敏銳的想到,應該是王德用,也只有王德用能夠調動這麼多的禁軍裝備,而理由,更簡單了,以王德用的背景,影響某些裝備,在特定的時候,留在保州,那絕對是神不知鬼不覺的事情。

至於多出來的幾千士兵,那就更加好辦了,之前趙信就分析過,對方要增加保州兵變的實力,只要韋貴和雲翼軍頂在前面,他們可以在特定的時間支援。

當時孫吉還有些不相信,現在事實擺在眼前,連幾千步人甲都調動過來了,別說弄幾千家丁過來。

將門的家丁,孫吉很清楚,戰鬥力遠在普通禁軍之上,不同於苗家的20個家丁,不過是培養的時間長一點,營養好一點,將門可有他們一整套的訓練方法,甚至在一定程度下,還會讓家丁進入軍隊,體驗到戰爭之後,甚至有些時候,當到了隊正之後,纔會脫離。

數千底層軍官,甚至是隊正實力的戰士,野戰能力是非常強大的,攻城能力也很強。

如果,他們還是在苗家莊裡,哪怕準備的再充分,也無法抵擋,別說是苗家莊,在只有800人防守的前提下,在北宋的城防之中,沒有人能夠抵擋住精良的8000重裝步兵的攻擊,當成千上萬的重裝步兵,蜂擁而至的時候,又有完善的攻城器械,要想拿下城市,那不是一般的容易。

好在,他們有趙信的仙術,這個棱堡,加上外面,寬廣的護城河,一定會成爲噩夢的。

已經沒有必要再偵查了,他們只要把人都退回來就可以了,留在外面沒有任何的作用,白白的給人家拿下。

韋貴雖然只是青年軍官,可是經驗豐富,幾次參戰的經歷讓他積累了很多經驗,在行軍之中,已經非常小心了,不但分成了不同的部分,還把僅有的一小部分騎兵派出去,作爲前導,防止的對方偷襲。

哪怕對方只有800團練,他也必須小心,連王家都這麼看重,甚至湊了6000家丁,還撥付了這麼多的步人甲,他怎麼敢大意。

他不知道孫吉等人在苗家莊,王鹹鬆只是告知他,小心對方的神射手,對方最少有4名左右的神鵰手。

神鵰手並不可怕,特別是在重甲步兵數量夠多的時候,他只用小心自己和高層軍官,別被狙殺就好了,甚至連他,都是全甲。

1.3萬人的部隊之中,一共才1000騎兵,其中雲翼軍和本身保州駐軍大概有400騎左右,家丁隊伍湊出了600騎,不是懂得騎術的少,要知道,6000家丁之中,絕大多數都是全才,也就是說,懂得騎術,可以充當騎兵的,大概有3000人以上。

之所以騎兵這麼少,關鍵還是馬,保州也算是邊境,數得着的大型商都,也有較爲龐大的牛馬市場,可是蒐羅了整個保州,甚至搜刮了整個城市,也不過是600多匹戰馬,剩下,都是挽馬,只能夠補充到輜重隊。

騎兵在前方爲先導,在把四周關鍵場所都給搜索了一番之後,留下200騎左右,繼續爲大部隊做眼睛偵查,剩下的,加快速度,直接向苗家莊衝去。

苗家莊跟保州相連的道路上,800騎兵,就如同旋風一樣,迅速而來,甚至突然之下,還在做崗哨的7名騎兵,也被隔絕在外了。

這7個也算機靈,在看到被800騎兵包抄了後路之後,主動的放棄了藏身之所,換了衣服,融入到了鄉村之中,他們本身就是附近村民,對於周圍相當熟悉,知道哪裡人少,容易躲避,此時此刻,他們已經沒辦法回到苗家莊,戰場之上,他們7個沒有任何的作用,只能夠明哲保身。

第二百八十九章 國本之爭第八百二十七章 另類刺激第八百六十二章 美洲探索第九十章 箭呢?第二百五十七章 面見韓琦第八百零二章 兩國命運第七百一十二章 某奸和依附第八百三十三章 三成抽取第八百五十一章 不同視角第三百零一章 出頭的炮灰第三百二十四章 韓琦出兵第九十八章 集團射擊第七百二十七章 火炮平推第七百六十四章 富弼出使第七百四十三章 韓琦抵達第五百七十二章 捲土從來第八百七十六章 計劃開啓第三百零四章 懸旨匾後第七百二十五章 水面之下第六百二十五章 真正根源第六百九十九章 春季攻勢第八百五十七章 玉米收穫第七百九十六章 說動第二百七十八章 疏漏之處第二百八十章 水泥發展第二百七十二章 攻城開始第八百三十五章 忽視的東西第三百四十六章 水泥路 鐵路第八十四章 長弓和北宋第五百八十二章 人才和效率第四百二十四章 阻攔八百里加急第三百一十八章 屠城第八百六十三章 戰爭爆發第四百一十四章 開墾水田第一百三十七章 禁軍張俊第四百五十一章 造船廠第六百八十章 人力危機第四百四十九章 安全生產第五百四十三章 海商和季風第六百五十九章 一把大火第八百一十三章 攻略歐洲第一百四十八章 養殖和酵母第八百六十六章 戰爭結束第二百一十六章 神奇肥皂第二百六十四章 騙人的吧?第六百一十章 海戰爲先第三百二十二章 通風報信第四百八十一章 商業展示第八百五十九章 膳食結構第二百三十九章 正面強攻第八百五十二章 玉米培育第六百三十三章 長江口漁場第六百三十四章 深加工第四百二十一章 抓住機會第五百零八章 點睛一戰第七百五十九章 公開招工第二百六十章 追加訂單第三百五十二章 體術 宿遷第二百五十章 震動大名第二百四十章 初陣第十二章 蠻橫第三百一十八章 屠城第三百四十九章 爭議和同意第六百一十二章 移民計劃第二百七十一章 慶曆四年春第四百九十九章 施工進度第七百七十九章 中京陷落第四百八十一章 商業展示第二百五十六章 錢的重要第四章 科技卡牌第五百九十三章 乙烯製造第二百八十一章 初見和西北佈局第八百三十三章 三成抽取第七百一十八章 海軍出動第五百八十三章 電的實驗第二百六十八章 偷工減料第八百二十七章 另類刺激第六百七十三章 坐守山海關第二十四章 文廟第七百三十六章 定海現狀第四百一十二章 平西湖第三百一十九章 寸土必爭第三百一十五章 長弓壓制第六百零八章 銅可以麼?第三百一十四章 東京的消息第四百八十章 鉅額飛票和八音盒第三十九章 危機臨近第八百五十六章 飛剪和先驅第一百八十七章 防禦體系第一百一十六章 造反前提第二百八十四章 飯後談資第三百零一章 出頭的炮灰第七百章 軍事和修路第八百三十八章 初步探索第二百四十章 風生水起第五百二十四章 棉花戰略第四百一十九章 移民政策第五百七十二章 捲土從來第三百七十章 渭州交易第三百五十九章 上賊船 交易到位
第二百八十九章 國本之爭第八百二十七章 另類刺激第八百六十二章 美洲探索第九十章 箭呢?第二百五十七章 面見韓琦第八百零二章 兩國命運第七百一十二章 某奸和依附第八百三十三章 三成抽取第八百五十一章 不同視角第三百零一章 出頭的炮灰第三百二十四章 韓琦出兵第九十八章 集團射擊第七百二十七章 火炮平推第七百六十四章 富弼出使第七百四十三章 韓琦抵達第五百七十二章 捲土從來第八百七十六章 計劃開啓第三百零四章 懸旨匾後第七百二十五章 水面之下第六百二十五章 真正根源第六百九十九章 春季攻勢第八百五十七章 玉米收穫第七百九十六章 說動第二百七十八章 疏漏之處第二百八十章 水泥發展第二百七十二章 攻城開始第八百三十五章 忽視的東西第三百四十六章 水泥路 鐵路第八十四章 長弓和北宋第五百八十二章 人才和效率第四百二十四章 阻攔八百里加急第三百一十八章 屠城第八百六十三章 戰爭爆發第四百一十四章 開墾水田第一百三十七章 禁軍張俊第四百五十一章 造船廠第六百八十章 人力危機第四百四十九章 安全生產第五百四十三章 海商和季風第六百五十九章 一把大火第八百一十三章 攻略歐洲第一百四十八章 養殖和酵母第八百六十六章 戰爭結束第二百一十六章 神奇肥皂第二百六十四章 騙人的吧?第六百一十章 海戰爲先第三百二十二章 通風報信第四百八十一章 商業展示第八百五十九章 膳食結構第二百三十九章 正面強攻第八百五十二章 玉米培育第六百三十三章 長江口漁場第六百三十四章 深加工第四百二十一章 抓住機會第五百零八章 點睛一戰第七百五十九章 公開招工第二百六十章 追加訂單第三百五十二章 體術 宿遷第二百五十章 震動大名第二百四十章 初陣第十二章 蠻橫第三百一十八章 屠城第三百四十九章 爭議和同意第六百一十二章 移民計劃第二百七十一章 慶曆四年春第四百九十九章 施工進度第七百七十九章 中京陷落第四百八十一章 商業展示第二百五十六章 錢的重要第四章 科技卡牌第五百九十三章 乙烯製造第二百八十一章 初見和西北佈局第八百三十三章 三成抽取第七百一十八章 海軍出動第五百八十三章 電的實驗第二百六十八章 偷工減料第八百二十七章 另類刺激第六百七十三章 坐守山海關第二十四章 文廟第七百三十六章 定海現狀第四百一十二章 平西湖第三百一十九章 寸土必爭第三百一十五章 長弓壓制第六百零八章 銅可以麼?第三百一十四章 東京的消息第四百八十章 鉅額飛票和八音盒第三十九章 危機臨近第八百五十六章 飛剪和先驅第一百八十七章 防禦體系第一百一十六章 造反前提第二百八十四章 飯後談資第三百零一章 出頭的炮灰第七百章 軍事和修路第八百三十八章 初步探索第二百四十章 風生水起第五百二十四章 棉花戰略第四百一十九章 移民政策第五百七十二章 捲土從來第三百七十章 渭州交易第三百五十九章 上賊船 交易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