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八章 集團射擊

孫吉愣了一下,射速,如果說大宋軍中,能夠在精準度和射程方面,跟他一決上下的,這肯定是有的,還爲數不少,一些精銳的弓手,準確度,是他們唯一優勢,

要想在射速上面,跟他比肩的,那就不多了,連珠箭本來就是一種特殊射箭方法,在短短的72息之中,射出了50多隻箭,甚至是60只,每一隻都威力絕倫的,整個大宋只有他這麼一個。

碧玉弓這樣的短弓,兼顧了力量和速度,讓他一次性拿着3只長箭,用特殊的方法進行射擊,才能夠取得這麼可怕的短時間射擊方法,可是長弓能麼,他的力量是大,3只比尋常的箭沉重三倍的箭,他可以拿起來,並且快速的射出去,對於他的續航能力,是一個巨大的影響。

更別說,長弓跟短弓最大的不同,就是拉滿之後的距離,這個距離直接決定射速,比比碧玉弓,這個距離最少是3倍以上。

孫吉古怪的看着趙信,如果說,長弓省力,用最小的力達到短弓的效果,這點他信,射速方面,他是最專業的,長弓的射速真的不佔優勢,即便他對於長弓開發出一套方法,也不可能提高太多,能夠達到普通射程,已經算不錯了。

趙信看着孫吉古怪的臉,這才意識到了錯誤,他說的這個射速,是對普通的弓箭手來說的,不是孫吉這樣的特殊技能,連珠箭的強大,那是他親眼所見,在退守的時候,他看到孫吉一個人在船上,如同機關槍一樣,在短短的一分多鐘,幹掉了50騎,這可是50騎啊,就這樣的被孫吉幹掉,連珠箭在中間起到的作用非常的明顯。

碧玉弓他也看過,力量很大,從滿弓到恢復,距離很短,依靠特殊的方法,連續的激發回位,這才造就了的孫吉的輝煌,從這個意義上面,這個長弓還真的就不適合孫吉,拉弓的距離,就讓連珠箭廢了一半。

長弓的出現,更多的是針對普通的射手,而不是孫吉這樣的特殊射手,他是最適合短弓的射手,要適應長弓需要時間。

趙信只是稍稍的愣了一下,然後轉換了方法,從其他方面問道:“普通射手的射速是多少!”

“多長時間?”

“60息”

孫吉當過禁軍的箭術教官和總教官,對於禁軍之中,普通射手射速是知道,點頭說道:“五六下吧”

趙信點頭,肯定了孫吉的說法,然後指着長弓說道:“那用這個長弓呢?”

“應該差不多吧!”

孫吉有些不太確定的說道,因爲這個弓的力量較小,一般的射手使用起來,會輕鬆很多,抵消了長弓部分長度的劣勢,再加上長箭拿着不太容易,就折扣一點,偏軟的力量跟衆多劣勢抵消,哪怕會產生一點優勢,也不大,不足以壓倒性的。

果然,看孫吉的表情和說辭,趙信就明白了,看起來長弓上面,還有很多很多的學問,這都是在漫長的戰爭時代,被總結出來的,這些不點破,或者是長時間的使用,未必能夠總結出來。

短弓,使用的是箭壺,放在背上,弓箭手伸手向後,熟練的幾乎不用確定位置,就能夠把箭撈到手裡,然後進行射擊,這是專門爲短箭準備,更方便,也速度更快,可是對於長弓而言,長度都幾乎高了一倍,1.2米的箭,從背後拿出來,非常不方便。

在英格蘭長弓手的訓練之中,如何放置箭矢,是一個很關鍵,長弓的箭是插在地上,短弓最多就是五六十公分的樣子,插到地上,還要伸手彎腰去夠,可是長弓是1.2米的長度,插在地上,正好是在手旁邊的位置上,這樣比後面的箭壺,更方便,隨手就能夠撈到。

這就是長弓擁有的優勢了,1.2米左右,或者再高一點的長箭,在手方便的地方,插在地上比背在身上,更加的方便。

趙信把一支長箭插入土裡,說道:“試試吧!”

“這樣麼?”孫吉半信半疑把20只長箭紮在了地上,往前一站,感覺立刻來了,舉起長弓,正要射擊,就被趙信攔住了,道:“不用精準,拋射,同樣角度,同樣力道,這能做到麼?”

很簡單啊,孫吉張弓開箭,嗖嗖嗖的開始射出,旁邊的曲陽,默默的計算,箭放在地上,比放在背後,或者是從箭壺之中取出,都好了很多,一隻只的流暢飛了出去。

弓箭手如果隨手亂射,不說到了孫吉這麼的檔次,就算是軍中,最普通的神射手這麼一級的,他們胡亂的射擊,每60息,也差不多可以達到十幾次,可是這樣沒用,類似孫吉這樣,不到那有一手連珠箭的技巧,開弓射箭,不下百萬次,已經形成了心中的哪一種感覺。

孫吉這樣的精準度,已經不是訓練能夠達到的,天賦要有,然後纔是正確的訓練方法。

不過長弓還是初次接觸,在隨便的射擊之下,他甚至沒有用瞄準的技巧,只是被動的,按照同樣角度,同樣方向射擊,60息左右的時間,居然可以達到17箭,沒有連珠箭的技巧,也可以以較快的速度射擊,這樣的密度非常的高。

“走吧,過去看看!”看到孫吉射完,趙信淡淡的說道。

信步走向了對面,長弓分散度不高,加上同樣角度,同樣的力度,孫吉控制的非常出色,弓的彈道,呈現出了一個較爲均勻的分佈,誤差不算太大。

這點讓孫吉吃了一驚,就算是他這樣的精銳射手,如果沒有碧玉弓這樣的強弓,普通弓箭的話,受到風等諸多因素的影響,在一定距離之後,只能夠保證大致的命中率。

他使用的還不是直射,是拋射,拋射不容易命中,就算是孫吉,也沒有必然的把握,可偏偏彈道集中到了很小的範圍之中,這是事實,這就代表着,這個弓會受到其他的影響很小,這同樣是一個優勢。

看到孫吉入神的想到,趙信又添了一把火,如果是很多人的進攻呢?

弓箭手,一兩個的話,也只有到了他們這樣的層次,最起碼也是百步穿楊的神射手,才能夠在戰場上面起到作用,一般的射手,面對着集團衝鋒,必須要抱羣,只有密集的射擊,才能夠帶來殺傷力。

長弓似乎兼顧了,箭插地上,方便取用,一般的射手,經過訓練之後,就可以60息之內,完成10次以上的攻擊,而拋射雖然難以命中,到了他這樣的層面,確定大致位置還是可以的,這纔是關鍵,一個人命中率不高,可是100個,500個,甚至1000個人呢?

第五百六十七章 航船和琉球地四百五十章 邁向海洋第二百四十七章 驅使民衆第二百三十七章 死間第八百七十二章 春運開啓第七百章 軍事和修路第二百五十八章 韋貴的打算第一百八十九章 卡牌升級第七百一十一章 牛刀小試第六百四十一章 一日千里第五百五十八章 琉球開發報告第二十五章 筆墨紙硯第二百六十三章 天然溫度計第八百零三章 真相求知慾第三百五十章 仁宗來信第五百章 韓琦的請求第九十一章 箭是捏的!第五百二十七章 崛起的根基第六百四十六章 拆掉函谷關第四百零七章 馬車和牛羣第六百三十九章 試探和佈局第二百六十一章 扭轉印象第八百一十九章 青梅竹馬第九十七章 正確打開方式第五百七十四章 火藥肆虐第十一章 始於足下第八十六章 最適合北宋第二百三十二章 轉運倉庫第二百二十六章 經濟和掙錢第四百零三章 技術活和商隊第一百零三章 近代軍隊第四百六十三章 玻璃窗第五百三十七章 簡單的勝利第七百四十章 宰撫的應對第一百四十四章 調查韋貴第八百四十三章 近鄉情怯第二百五十七章 面見韓琦第二百九十二章 商談議和第八百六十四章 屠殺第二百四十章 風生水起第八百零八章 直達鐵路第五百五十四章 辦公大樓第六百一十三章 申請港口第三百三十五章 不能作戰第六百零八章 銅可以麼?第二百零九章 團練成軍第八百五十二章 人口流失第六百五十九章 一把大火第二百五十六章 消失的步人甲第三百六十二章 800里加急第二百六十一章 分配比例第二百六十四章 騙人的吧?第一百二十六章 反應爐第三百八十八章 追加資金第五百一十九章 實驗數據第三百八十二章 開幕前夕第八百章 國宴全席第四百四十四章 練兵之法第二百五十章 震動大名第三百零六章 硬度體系第八百六十七章 百家工廠第六百五十五章 御駕親征第三百一十八章 混亂的朝堂第三十四章 快馬追擊第四百一十五章 河黃米第一百四十八章 養殖和酵母第二百六十章 追加訂單第一百零七章 再造奇蹟第七百一十九章 珠江之戰第六百四十三章 東平鐵路第三百一十章 文武雙全第四百零六章 資金效率第八百二十二章 引發轟動第八百四十一章 海島基地第二百七十九章 確定經銷商第二百五十八章 間接影響第二百零三章 和盤托出第八百零三章 真相求知慾第三十一章 巨大威脅第四百六十七章 啓程汴梁第六百二十二章 爭奪升級第二百八十章 水泥發展第二百六十一章 扭轉印象第一百七十七章 保密和砌牆第二百二十四章 大訂單和聰明人第七百七十九章 中京陷落第三百九十六章 西北跟國本第三百一十四章 東京的消息第一百九十八章 間諜出現第四百五十四章 人口增長第五百五十章 第四港口第三百三十章 韓琦到來第五百五十六章 大膽估計第三百八十七章 拍賣的串標第八百六十一章 極限種植第六百五十七章 發展數據第三百三十三章 戰場勘察第三百五十一章 貴妃探家第四百三十章 商人的特點第二百二十九章 冶鐵改進
第五百六十七章 航船和琉球地四百五十章 邁向海洋第二百四十七章 驅使民衆第二百三十七章 死間第八百七十二章 春運開啓第七百章 軍事和修路第二百五十八章 韋貴的打算第一百八十九章 卡牌升級第七百一十一章 牛刀小試第六百四十一章 一日千里第五百五十八章 琉球開發報告第二十五章 筆墨紙硯第二百六十三章 天然溫度計第八百零三章 真相求知慾第三百五十章 仁宗來信第五百章 韓琦的請求第九十一章 箭是捏的!第五百二十七章 崛起的根基第六百四十六章 拆掉函谷關第四百零七章 馬車和牛羣第六百三十九章 試探和佈局第二百六十一章 扭轉印象第八百一十九章 青梅竹馬第九十七章 正確打開方式第五百七十四章 火藥肆虐第十一章 始於足下第八十六章 最適合北宋第二百三十二章 轉運倉庫第二百二十六章 經濟和掙錢第四百零三章 技術活和商隊第一百零三章 近代軍隊第四百六十三章 玻璃窗第五百三十七章 簡單的勝利第七百四十章 宰撫的應對第一百四十四章 調查韋貴第八百四十三章 近鄉情怯第二百五十七章 面見韓琦第二百九十二章 商談議和第八百六十四章 屠殺第二百四十章 風生水起第八百零八章 直達鐵路第五百五十四章 辦公大樓第六百一十三章 申請港口第三百三十五章 不能作戰第六百零八章 銅可以麼?第二百零九章 團練成軍第八百五十二章 人口流失第六百五十九章 一把大火第二百五十六章 消失的步人甲第三百六十二章 800里加急第二百六十一章 分配比例第二百六十四章 騙人的吧?第一百二十六章 反應爐第三百八十八章 追加資金第五百一十九章 實驗數據第三百八十二章 開幕前夕第八百章 國宴全席第四百四十四章 練兵之法第二百五十章 震動大名第三百零六章 硬度體系第八百六十七章 百家工廠第六百五十五章 御駕親征第三百一十八章 混亂的朝堂第三十四章 快馬追擊第四百一十五章 河黃米第一百四十八章 養殖和酵母第二百六十章 追加訂單第一百零七章 再造奇蹟第七百一十九章 珠江之戰第六百四十三章 東平鐵路第三百一十章 文武雙全第四百零六章 資金效率第八百二十二章 引發轟動第八百四十一章 海島基地第二百七十九章 確定經銷商第二百五十八章 間接影響第二百零三章 和盤托出第八百零三章 真相求知慾第三十一章 巨大威脅第四百六十七章 啓程汴梁第六百二十二章 爭奪升級第二百八十章 水泥發展第二百六十一章 扭轉印象第一百七十七章 保密和砌牆第二百二十四章 大訂單和聰明人第七百七十九章 中京陷落第三百九十六章 西北跟國本第三百一十四章 東京的消息第一百九十八章 間諜出現第四百五十四章 人口增長第五百五十章 第四港口第三百三十章 韓琦到來第五百五十六章 大膽估計第三百八十七章 拍賣的串標第八百六十一章 極限種植第六百五十七章 發展數據第三百三十三章 戰場勘察第三百五十一章 貴妃探家第四百三十章 商人的特點第二百二十九章 冶鐵改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