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六十一章:天心莫測

第四百六十一章:天心莫測

靠自己?

于謙苦笑一聲,一時不知道該說些什麼。

先前在早朝上,他可不就是靠自己嘛,結果,被滿朝反對。

他承認,低估了羣臣在這件事情上反對的激烈程度。

但是,朝廷政務就是這樣。

尤其是這種國政大事,能夠一次通過的反而很少,通常情況下,都要經過不斷的拉扯,數次的討論和相互妥協,最終纔能有所定論。

真正麻煩的地方在於,就像天子剛剛說的一樣,這件事情涉及的範圍太廣。

即便是他放下身段去遊說一波能夠支持他的人,再將各項準備都做足了,他還是不認爲,自己能夠讓此事通過朝議。

想不通就索性不想,于謙擡頭看了看天子,道。

“請陛下明示。”

朱祁鈺沉吟着,組織了一下語言,開口道。

“不瞞先生,九邊策略雖然勢在必行,但是,不僅是沈先生及朝廷諸臣,即便是朕,也不會同意,將整年大半的賦稅都用在建設九邊上。”

“如此作爲,和連年征戰一樣,都是在耗竭民力。”

聞聽此言,于謙心頭的挫敗之意更盛。

九邊的策略,是他嘔心瀝血,不斷推敲,耗費了無數的精力才最終制定出來的方案。

如果能夠付諸實施,那麼他有信心築成一道堅固的防線,讓大明百年之內,不會再面臨被人長驅直入攻打京城的窘境。

數年的艱難,換來近百年的休養生息時間,在於謙看來,是完全值得的。

只不過,讓他有些失望的是,天子也是這樣的態度……

望着于謙有些失落的神情,朱祁鈺臉上浮起一絲笑意,話鋒卻是一轉,斬釘截鐵道。

“所以,朕既贊同沈先生的想法,不會答應將所有的歲入都用於九邊,同時,也贊同先生的想法,九邊一定要建,而且,最遲明年一定要開始。”

這下真的輪到于謙感到迷惑了。

什麼叫不把歲入用於九邊,但是九邊還是要建。

這是打算不給馬兒草,還讓馬兒跑?

話到此處,朱祁鈺索性也就不再賣關子,直接了當的道。

“先生可還記得,前些日子,朕和先生討論過的軍屯一事?”

軍屯?

于謙皺眉思索了片刻,眼前頓時一亮。

這件邊境軍屯的糜爛,朝廷當中很早就有過討論。

早在互市之前,天子和他,還有楊洪,範廣等人,也曾經論及此事。

于謙還記得,當時天子還跟他說……

“陛下的意思是,望臣能去整飭私墾田,恢復軍屯?”

這番領悟力,朱祁鈺還是滿意的,點了點頭,道。

“不錯,太祖曾言,大明養兵百萬,不費百姓粒米,先生飽覽史書,當知洪武之時,我朝歲入尚不及如今,但邊軍例銀耗費,卻不足現今軍費的十之一二。”

“其根源,便在於防線收縮,私田濫行,軍屯廢弛,將領**,如此重重積弊,致朝廷軍費逐年遞增,而底層軍戶的日子,卻越過越苦。”

“朝廷不可能無限制的拿出銀兩支持邊軍,所以想要支撐起九邊的建設,要從邊軍自身入手。”

于謙愣了片刻,心中不由升起了一絲歎服。

這位陛下還真是……聖意難測!

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在邊境的防線構築上。

甚至於他,在得知被召見的時候,心中也隱約懷着一絲希冀,覺得天子可能是來拉偏架的。

但是,沒有。

天子的想法,永遠能想到所有人的前面。

到了這個時候,于謙忽然能明白過來,天子剛剛讓戶部維持邊軍每年的例銀水平,究竟用意何在了。

誠如天子剛剛所言,洪武之時,大明的軍費數量,佔不到每年歲入的十分之一。

其核心原因,就是依靠於屯田,民運,開中等方式,讓邊軍基本能夠做到自給自足。

那個時候,朝廷給予的京例銀,更多屬於賞賜性質的錦上添花,而非維持生存的必須。

但是,隨着國家的安穩,當然,最重要的是塞王體系的破壞,京軍邊軍輪守制度的確立,加上將領的**,私墾田的泛濫等種種原因。

軍屯逐漸廢弛,僅靠民運和開中,已經難以支撐邊軍龐大的靡耗,只能由朝廷出手來補足。

所以從理論上來說,如果能夠整飭私墾田,重新恢復軍屯,完全是有可能,讓邊軍每年省下來一大批的銀兩。

如此一來,在戶部維持原有京例銀撥付不變的情況下,多出來的銀兩,完全可以用於九邊的建設。

同時,還不會因此而影響到國家的正常運轉。

這的確是個好法子。

不夠,讓于謙更有些緊張的是,天子剛剛除了提到私墾田,軍屯和將領的**之外,還提到了……

“陛下方纔說,防線收縮?”

朱祁鈺坐在御座上,饒有興致的望了于謙一眼。

果然是軍務大行家的于謙啊,但凡涉及到兵事方面,一絲一毫的細節,都會立刻引起他的注意。

不過原本,他也沒有要瞞于謙的意思,直接了當的點了點頭,道。

“不錯,於先生是行家,此處也沒有外人,朕不妨直言,事實上,太祖所制定的邊策,雖然有令塞王坐大,朝廷難以掌控的弊端,但是單純從國家財政及邊境防務上來說,卻是最完善的體制。”

這……

這話還真是沒法接……

大明現如今執行的邊策,是太宗皇帝所制定的。

作爲兵部尚書,于謙自然知道,其中有諸多弊端,不然的話,他也不會借土木之役的餘勢,趁機提出邊防的改革。

事實上,他心裡也清楚,天子說的一點沒錯。

從國家角度來考量,太祖制定的邊策,是最有效的。

他如今提出的九邊戰略,雖然做了諸多完善和細節上的修訂,但是整體思想,還是參照太祖設立塞王的思路。

不過,做是可以做,說卻是不能說的。

至少,爲人臣的于謙,這個時候站在哪一邊,都顯得不太合適。

附和天子讚譽太祖,就等同於否認了太宗皇帝的邊策。

至於反駁天子讚譽太宗,貌似也不太合適。

躊躇了片刻,于謙謹慎的道。

“陛下所言甚是,不過,臣以爲,一切邊策都要視情況而定,太祖立國,考慮的是傳承良久,但是如陛下所說,有塞王坐大之嫌,趨於保守。”

“太宗北征,則是由於北元殘餘在草原上鼓動人心,五徵漠北,令草原部族聞風喪膽,奠定了大明國威,卻也有攻伐氣盛之憂。”

“所謂剛柔並濟,太宗宣赫軍威,則後世之君如陛下者,自然當歸以王道,攻守相合,此方是秉承太祖,太宗遺志,長治久安之本也。”

第1203章 長亭送別第926章 以民爲本聖天子第五百二十七章:國家國家,國在家前!第二百四十七章:相互吹捧第八百五十三章:隱秘戰線立奇功第六十一章:震怒第六百四十七章:專注拆臺於少保第三十一章:此地無銀第1214章 樑芳的聰明第六百四十章:體面不體面第1160章 老狐狸.第905章 殺招第二百六十五章:濟哥的病第一百五十九章:攻陽和第972章 聖旨第五百六十章:疼,委屈……第一千一百零二章:大本堂第1144章 選誰第一百一十六章:殺氣騰騰第1225章 太上皇含怒討說法第一百五十章:爭論第六百九十五章:遊園第一千零七十九章:隱患第七十章:請辭監國第二百七十九章:正旦大朝第四百四十一章:最大贏家竟是……第四百三十七章:俯首認罪第六百三十三章:楊洪的兩封信第二百零一章:四家府邸第一百四十四章:一場雪,一隊人第七百一十一章:玩真的?第1188章 朝堂論辯第八百五十六章:武興第五十二章:後宮動向第一千零二十五章:區別對待的歲祿第五百五十八章:膽肥的禮部第三百四十三章:心知肚明第二百九十三章:堂審第七百六十四章:反正朕不管第一千一百一十八章:智商高地第七百六十二章:也先瘋了?第三百二十四章:奇怪的立場第八十五章:法統之爭第1168章 大雪第三百八十七章:張輗的挫敗第一百四十五章:劍拔弩張第一百五十五章:真遺憾第1203章 長亭送別第五百三十三章:荒謬,但無奈!第七百二十九章:一甲第874章 問農第942章 孛都的條件第一百八十三章:撥雲見日第四百一十四章:權臣的自我覺醒第三百八十四章:騎虎難下第一千零六十七章:內閣分歧第四百八十三章:終歸第五百五十八章:膽肥的禮部第七百零四章:天官大人蓄力中第二百三十二章:廷推閣臣(下)第1211章 羚羊掛角第七百二十章:要人第五百七十四章:南宮一日遊第三百八十一章:三個半的心腹大臣第897章 真真假假第1181章 表裡如一太上皇第九十四章:喜事第一百五十九章:攻陽和第939章 楊傑的野心第五百八十八章:冷霜冬雪落枝頭,迎風乘寒不垂首第六百六十三章:長公主的無奈第九十五章:袁彬第四百七十章:使團抵達第二百四十九章:幽怨的沈尚書第六百四十章:體面不體面第1237章 語出驚人.第二百三十三章:新的朝中局勢(大章二合一)第910章 如何交代第七百六十五章:萬貞兒的未來第896章 大預言家朱瞻墡第1213章 前朝後宮第1215章 闖宮第四百一十七章:張輗的把握第九十三章:傷懷第920章 雄心壯志第一千零六十六章:戒急用忍第四百四十九章:垂死掙扎第三百五十九章:衝動少年人第883章 伊王第四十一章:處理政務第五百五十四章:果然似李!第一千零八十章:沈尚書發愁第二百二十五章:王翱的手段第八百二十九章:威懾第三十一章:此地無銀第八百四十五章:忠義無雙成國公第六百二十章:倒扣的杯子第885章 奮鬥在吃瓜第一線第八百五十三章:隱秘戰線立奇功第十三章:慈寧宮的瓷器(上)
第1203章 長亭送別第926章 以民爲本聖天子第五百二十七章:國家國家,國在家前!第二百四十七章:相互吹捧第八百五十三章:隱秘戰線立奇功第六十一章:震怒第六百四十七章:專注拆臺於少保第三十一章:此地無銀第1214章 樑芳的聰明第六百四十章:體面不體面第1160章 老狐狸.第905章 殺招第二百六十五章:濟哥的病第一百五十九章:攻陽和第972章 聖旨第五百六十章:疼,委屈……第一千一百零二章:大本堂第1144章 選誰第一百一十六章:殺氣騰騰第1225章 太上皇含怒討說法第一百五十章:爭論第六百九十五章:遊園第一千零七十九章:隱患第七十章:請辭監國第二百七十九章:正旦大朝第四百四十一章:最大贏家竟是……第四百三十七章:俯首認罪第六百三十三章:楊洪的兩封信第二百零一章:四家府邸第一百四十四章:一場雪,一隊人第七百一十一章:玩真的?第1188章 朝堂論辯第八百五十六章:武興第五十二章:後宮動向第一千零二十五章:區別對待的歲祿第五百五十八章:膽肥的禮部第三百四十三章:心知肚明第二百九十三章:堂審第七百六十四章:反正朕不管第一千一百一十八章:智商高地第七百六十二章:也先瘋了?第三百二十四章:奇怪的立場第八十五章:法統之爭第1168章 大雪第三百八十七章:張輗的挫敗第一百四十五章:劍拔弩張第一百五十五章:真遺憾第1203章 長亭送別第五百三十三章:荒謬,但無奈!第七百二十九章:一甲第874章 問農第942章 孛都的條件第一百八十三章:撥雲見日第四百一十四章:權臣的自我覺醒第三百八十四章:騎虎難下第一千零六十七章:內閣分歧第四百八十三章:終歸第五百五十八章:膽肥的禮部第七百零四章:天官大人蓄力中第二百三十二章:廷推閣臣(下)第1211章 羚羊掛角第七百二十章:要人第五百七十四章:南宮一日遊第三百八十一章:三個半的心腹大臣第897章 真真假假第1181章 表裡如一太上皇第九十四章:喜事第一百五十九章:攻陽和第939章 楊傑的野心第五百八十八章:冷霜冬雪落枝頭,迎風乘寒不垂首第六百六十三章:長公主的無奈第九十五章:袁彬第四百七十章:使團抵達第二百四十九章:幽怨的沈尚書第六百四十章:體面不體面第1237章 語出驚人.第二百三十三章:新的朝中局勢(大章二合一)第910章 如何交代第七百六十五章:萬貞兒的未來第896章 大預言家朱瞻墡第1213章 前朝後宮第1215章 闖宮第四百一十七章:張輗的把握第九十三章:傷懷第920章 雄心壯志第一千零六十六章:戒急用忍第四百四十九章:垂死掙扎第三百五十九章:衝動少年人第883章 伊王第四十一章:處理政務第五百五十四章:果然似李!第一千零八十章:沈尚書發愁第二百二十五章:王翱的手段第八百二十九章:威懾第三十一章:此地無銀第八百四十五章:忠義無雙成國公第六百二十章:倒扣的杯子第885章 奮鬥在吃瓜第一線第八百五十三章:隱秘戰線立奇功第十三章:慈寧宮的瓷器(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