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九章:捷報傳來

(如果還算可以,那就收藏推薦一下吧)

快馬自驛道飛馳而來,這就是所謂的“飛馬急報”。這是大順朝的獨創,把送戰報的探馬喚作“飛馬急報”。如果是正史上的明代,會叫做“流星報馬”,宋代亦是作“探馬”,與一般斥候沒什麼區分。

千里邊關傳急報,一騎絕塵入都城。

飛馬急報一路換馬不換人,把裝着戰報的封了火漆的木匣子,貼身藏着。飛馬急報自驛道而來,身後插着“報”字戰旗,不論何人,都需要退避。如有阻擋,被撞死了,也只能說自己倒黴。軍情十萬火急,哪能耽擱一刻?

於是乎,長安城的百姓都很自覺地讓出了一條道路。這年頭有三類人不太講道理,一種是對官員太狠的監察士,一種是宣讀聖旨的內侍,還有一種就是這般傳軍情的飛馬急報了。被這三類人盯上了,告你一個阻礙辦差,你哭都沒地方哭。當然,監察士陸承啓盯得很緊,如果有這樣的事情發生在監察士對待百姓身上,陸承啓第一個會饒不了的是那些個監察士,同時還會在心裡狠狠地罵道:“你們這般混蛋,後世城管我管不着,你們這羣丘八我還治不了你們?”

飛馬急報進了長安城的玄武門,穿街過巷後,抄近道疾馳到宣德門。皇宮城樓上的侍衛們早就遠遠地看見了飛馬急報,也沒有阻攔,讓他一路衝進了皇宮。自宣德門進大慶門,一路策馬疾馳到垂拱殿前才勒馬停下。

也只有飛馬急報有這個特權,不然就是開國功勳,也沒見有誰能在皇宮裡面跑馬的。

陸承啓此刻正在對內閣呈上來的奏摺披紅,忽聞“啲嗒、啲嗒”的馬蹄聲,還沒反應過來是怎麼回事,就見一個探馬模樣的邊軍,闖進了垂拱殿。要不是陸承啓神經大條,此刻早就從龍椅之上跳將起來,大喊“護駕”了。

被驚出一聲冷汗的陸承啓,直到聽到那邊軍模樣的探馬說道:“陛下,邊關急報!”

陸承啓這纔想起來,大順朝最重軍報,飛馬急報不需要通報,便能直呈面聖。陸承啓讓內侍把封好火漆的木匣子拿過來,內侍挑開火漆後,才恭恭敬敬地從用錦緞包裹的木匣子中掏出一封急報,遞給陸承啓。

陸承啓迫不及待地拆開一看,看得急報上面兩個大字,“大捷”,心中便已大定。這二十餘日來,陸承啓食不知味,爲的不就是契丹犯邊?此刻得了大捷的邊關急報,陸承啓立時“龍顏大悅”,連道:“好,好,好!三軍用命,打出了我大順的威風,朕要大賞諸位將士,並昭告天下!”看着那飛馬急報滿臉風塵之色,和那被風沙颳得異常粗糙的皮膚,陸承啓一時間不知道說什麼,只得說道:“你且去內庫領十貫賞銀,算是朕的一些心意……”

那飛馬急報大喜,說道:“謝陛下厚賞!”說罷,便轉身出了垂拱殿。

陸承啓把木匣子放在旁邊,一時間出了神。只見那邊關急報上面寫着“禁軍萬人夜破契丹大營,與幽州邊軍兩相夾擊,斬首八千餘人,俘虜一萬六千餘人……”

這是繼文宗以來,從未有過的大勝仗啊!這怎能叫陸承啓不激動?禁軍出征前,他還是很擔心的。雖然禁軍已經武裝到了牙齒了,一些重步兵連頭盔上都帶有鐵罩!更別說威力奇大的神臂弩和洪祥式步槍了,那些都是大殺器啊。可武器再厲害,也要看使用的人。陸承啓對於這些從未上過戰場的禁軍,其實不抱太大的希望的,只是沒想到王韶給了他一個大大的驚喜。

他立即動口,讓小黃門記錄下聖旨內容:“制曰:邊關大捷,禁軍配合邊軍殲敵俘虜萬餘契丹士卒,實乃文宗以來最大勝仗。此役,乃三軍用命,將士浴血,纔打出的大順的鐵血軍風,可喜可賀。朕不吝賞賜,有軍功之人皆升一級,餘者賞賜一月餉銀。同時昭告天下,犯我天威者,雖遠必誅!洪祥三年四月二十九。”

待得聖旨頒佈後,《大順民報》也第一時間摘錄了這則聖旨,還放在了頭版頭條之上。這則消息一出,舉國震驚。

多少年了,大順的漢民,在遊牧民族的鐵騎下面,慘遭蹂躪;多少年了,大順軍隊在契丹騎兵前面擡不起頭來;多少年了,大順的漢民似乎已經認定,大順就是打不過契丹人……可此刻,總算揚眉吐氣了一把!

一時間,長安城內的鞭炮脫銷,聲聲不絕的鞭炮聲,似乎在盡力地發泄着積鬱了百年的悶氣。一些老兵聽聞捷報,更是流出了英雄之淚。

大順朝內,不論認識與否,不論貴賤,此刻都是狂喜的。哪怕是被陸承啓整治得很慘的官員,他們也第一次衷心希望這樣的日子能長久一點。舉國沸騰,可以用來形容現在的大順朝境內的盛況。

與大順朝不同的是,遼國境內,卻是陰鬱一片。聽聞耶律重元大敗,連自己的兒子都被大順擄了去,耶律洪基大發雷霆,一連撤了好幾名辦事不利的官員。

此刻誰也不敢觸耶律洪基的黴頭,連一向寵信的耶律乙辛都被狠狠訓斥了一番,認爲他當初耶律重元一力要求出徵的時候,沒有盡力阻攔,以至於丟了契丹人的積威百年對大順的心理優勢。

耶律洪基還差點在暴怒的情況下,想御駕親征。但在耶律乙辛、西平郡王蕭阿剌、北府宰相蕭虛烈、南院樞密使耶律燕哥等重臣的極力勸阻下,耶律洪基才消了怒氣。

可經過這一役,遼國對大順隱隱有了一層戒備之心,原以爲大順不過兩腳羊,誰知道是不叫喚的狗,一咬起人來,連皮帶肉都撕咬下來。耶律洪基心中隱隱作痛,遼國幾近三萬精銳士卒,或被殺,或被擄,或走失……更讓他心疼的是,近十萬匹馬受驚,雖然竭力收攏了近萬匹,還是有九萬多匹馬不知所蹤。

契丹人口不比漢人,他們每一個族人都是極其寶貴的,更不用說一下子損失三萬人了。超過三萬青壯的損失,直接讓遼國大傷元氣,耶律洪基就算想要報復一下,也得自己掂量掂量了。遼國全民皆兵,哪怕是現在也有超過六十萬的軍隊,但要佈防在西北、北部和東北三地,兵力就捉襟見肘了。要想報一箭之仇,調兵也需要時日,糧草也需要備齊,耶律洪基這才憤憤地作罷,大罵耶律重元是蠢貨,不僅敗光了自己的家業,連帶族人都死了那麼多。

其實最鬱悶的要數高麗了,他們剛剛轉換了宗主國,以爲這一下高枕無憂,卻不料遼國戰敗的消息傳來,高麗國王王徽一下子就懵了,回過神來之後,連忙召集大臣,開秘密會議。

此時出使遼國的崔介安尚未回到高麗,仍在路上,王徽能信任的大臣不多,一手就能數得清。

第七百四十章:神仙中人 下第二百五十七章:有個賢內助就是不同第二百六十二章:大儒第八百四十七章:遼國改元第632章:化身巡考第二百六十七章:轟動第五百八十章:正中下懷第五百四十一章:三日破案第九百七十章:老將之殤第一百零五章:親自授課第一百五十三章:三司制第五十三章:狀元遊街第二百八十六章:死到臨頭不自知 下第一百四十五章:條約細節第五百三十九章:震驚第九百五十三章:拼死不退第三百八十七章:契丹第一勇士第四百一十九章:處置第七百一十九章:盛世初顯 五第七百三十九章:神仙中人 上第四百四十四章:誅心之言第三百三十六章:絕對有問題!第七百二十三章:呂梁山上第二百三十一章:喧寒問暖第三白四十七章:只此一家第二百八十一章:驚怒第三百七十四章:火炮初成 七第五十一章:殿試考策第一百四十八章:攻訐第六百章:有備而來第二百四十一章:後勤事宜第六十三章:不法商人第一百三十四章:懸掛的地圖第四百零四章:上了賊船第九百五十章:真正的大決戰第六百五十八章:躊躇不前第四百九十五章:黃河治水初見成效 下第四百一十七章:大快人心第二百八十章:劫殺第五百八十五章:江南風景舊曾諳第一百九十五章:是虎是貓?第三白四十七章:只此一家第五百七十五章:攻心爲上第四百一十一章:何爲萬家生佛第二百零七章:常平倉 上第八百七十四章:明事理第一百三十五章:不完美的馳道第四百九十五章:黃河治水初見成效 下第四百七十七章:好漢第一百三十三章:高麗的哀求第612章:梯田第九百二十七章:出了一口惡氣第八百六十二章:不得不服第八百六十二章:不得不服作品上傳一個月感言第五百八十二章:大捷第六百七十一章:稍稍提醒第一百六十三章:大夫問診第三白四十七章:只此一家第九十七章:凱旋第八十七章:經濟制裁第二百二十八章:庶母妃第八百三十三章:你是來投降的麼?第七百九十八章:圍而攻之第三百二十八章:明察暗訪第六百二十一章:秋闈將至第二百二十四章:仵作第二百一十二章:清理間諜第二百六十七章:轟動第六百三十七章:封彌謄錄第六百零八章:滇黔匪患第一百五十三章:三司制第八百章:攻破升龍第九百零八章:蕭太后第四百三十六章:君子之交淡如水第三百一十三章:羨煞旁人第七百三十四章:尋到由頭第八百八十章:商法不是吃素的第九百五十四章:如不交稅,視爲通敵!第一百二十四章:使臣鬧事第九百五十七章:對峙第五十四章:辦報第七百六十二章:微服出巡第三百一十二章:多事之秋第六百八十三章:四季如春也下雪第六百八十八章:討官第四百二十六章:心上人不是你第八百九十五章:還是女兒好第八百一十五章:避實就虛第一百零一章:虛虛實實第八百零八章:大捷!第四百六十章:傳信第五百二十六章:倒春寒第二百六十七章:轟動第七百一十七章:盛世初顯 三第四百六十二章:詐病第五百一十七章:又鬧騰第一百四十二章:射藝較技 下第八百四十七章:遼國改元第八百四十六章:教育計劃
第七百四十章:神仙中人 下第二百五十七章:有個賢內助就是不同第二百六十二章:大儒第八百四十七章:遼國改元第632章:化身巡考第二百六十七章:轟動第五百八十章:正中下懷第五百四十一章:三日破案第九百七十章:老將之殤第一百零五章:親自授課第一百五十三章:三司制第五十三章:狀元遊街第二百八十六章:死到臨頭不自知 下第一百四十五章:條約細節第五百三十九章:震驚第九百五十三章:拼死不退第三百八十七章:契丹第一勇士第四百一十九章:處置第七百一十九章:盛世初顯 五第七百三十九章:神仙中人 上第四百四十四章:誅心之言第三百三十六章:絕對有問題!第七百二十三章:呂梁山上第二百三十一章:喧寒問暖第三白四十七章:只此一家第二百八十一章:驚怒第三百七十四章:火炮初成 七第五十一章:殿試考策第一百四十八章:攻訐第六百章:有備而來第二百四十一章:後勤事宜第六十三章:不法商人第一百三十四章:懸掛的地圖第四百零四章:上了賊船第九百五十章:真正的大決戰第六百五十八章:躊躇不前第四百九十五章:黃河治水初見成效 下第四百一十七章:大快人心第二百八十章:劫殺第五百八十五章:江南風景舊曾諳第一百九十五章:是虎是貓?第三白四十七章:只此一家第五百七十五章:攻心爲上第四百一十一章:何爲萬家生佛第二百零七章:常平倉 上第八百七十四章:明事理第一百三十五章:不完美的馳道第四百九十五章:黃河治水初見成效 下第四百七十七章:好漢第一百三十三章:高麗的哀求第612章:梯田第九百二十七章:出了一口惡氣第八百六十二章:不得不服第八百六十二章:不得不服作品上傳一個月感言第五百八十二章:大捷第六百七十一章:稍稍提醒第一百六十三章:大夫問診第三白四十七章:只此一家第九十七章:凱旋第八十七章:經濟制裁第二百二十八章:庶母妃第八百三十三章:你是來投降的麼?第七百九十八章:圍而攻之第三百二十八章:明察暗訪第六百二十一章:秋闈將至第二百二十四章:仵作第二百一十二章:清理間諜第二百六十七章:轟動第六百三十七章:封彌謄錄第六百零八章:滇黔匪患第一百五十三章:三司制第八百章:攻破升龍第九百零八章:蕭太后第四百三十六章:君子之交淡如水第三百一十三章:羨煞旁人第七百三十四章:尋到由頭第八百八十章:商法不是吃素的第九百五十四章:如不交稅,視爲通敵!第一百二十四章:使臣鬧事第九百五十七章:對峙第五十四章:辦報第七百六十二章:微服出巡第三百一十二章:多事之秋第六百八十三章:四季如春也下雪第六百八十八章:討官第四百二十六章:心上人不是你第八百九十五章:還是女兒好第八百一十五章:避實就虛第一百零一章:虛虛實實第八百零八章:大捷!第四百六十章:傳信第五百二十六章:倒春寒第二百六十七章:轟動第七百一十七章:盛世初顯 三第四百六十二章:詐病第五百一十七章:又鬧騰第一百四十二章:射藝較技 下第八百四十七章:遼國改元第八百四十六章:教育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