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四十五章:上林苑

假山竣工了,幾乎同一座小山丘沒有什麼區別。看起來小,實際上真走起來,卻頗費時間。主要是通往小山的道路已經修好了,類似於羊腸小道,蜿蜒曲折,再配合山勢盤旋而上,自然十分的綿長。

這就是能工巧匠的本事了,硬生生將英石砌成三座可以通行的假山,便是放到後世看,也是一項大工程。更爲神奇的是,假山上的那些陶瓷人物、仙獸栩栩如生,竟真的有行走在仙山一樣的感覺。

但內行人都知道,這只是表象而已。假山雖美輪美奐,但這只是人工形成的。假山上移植過來的花草,都是要人工澆水,才能維持生機。若是有一日沒人澆水了,這些花草也就枯死了。

按照風水師的話來說,就是缺乏“氣”。這股氣,乃是生氣。皆因這假山是人工砌成的,不是自然形成的,就好似無源之水,無本之木,根本不能長久。就算在山上移植再多的草木,缺了人工澆水,估計也生長不了。然後草木盡枯,化爲荒土。如果是造一處景觀,那直接做成假山,不用移植花草就行了。但既然陳荀這麼設計,肯定有他的道理。

這一日,陸承啓正在垂拱殿處理政事的時候,陳荀請求覲見,向陸承啓說明了他的用意。

陸承啓認認真真地聽完後,覺得有點意思:“陳卿的意思是引江水注入空湖中,就是將湖山形勢納入風水大勢?”

陳荀搖了搖頭,說道:“風水之法,雖說是得水爲上,但引水入湖,不過是彌補水龍不足罷了。真正想要融合風水大勢,還需要在山龍上下功夫。山水相連,風水才成。若只是單純引水龍入湖,那麼缺乏了山龍支撐,這三座仙山就是毫無用處。既然如此,又何必壘土爲山呢?”

“那陳卿打算怎麼辦?”

陸承啓也很光棍,不懂就是不懂。陳荀把胸中計劃全盤托出道:“回稟陛下,此事還需陛下親自來,方纔能成。”

“需要朕作甚?”陸承啓很是奇怪,不解地問道。

“若風水大勢爲陛下所用,自是要陛下出些氣力。不瞞陛下,臣早在兩個月前,便已將一塊泰山石作爲引氣石,置於驪山之上。只需陛下親自將之請回來,臣方能根據陛下氣運,徹底將風水局與陛下合在一處……”

若僅僅是這段話,陸承啓是不會就範的,甚至會覺得很荒誕。但陳荀又添了一句:“若陛下想得子翤,則必須親力親爲方可!”

這句話一出,陸承啓便是想躲開也不行了。“姑且信一信吧!”陸承啓到底還不是這個時代的靈魂,對於這麼玄而又玄的“學問”,他是抱着懷疑的態度的。不過既然這個時代沒有任何助孕手段,也沒有儀器可檢查他的身體,只能死馬當作活馬醫了。

考慮了一番後,陸承啓也就答應下來了。“好久沒有出宮了,出宮一趟也好……”

聽得小皇帝應承下來了,陳荀才如釋重負。他能耐再大,要是小皇帝不配合,也徒負呼呼啊!最後還落了個“教唆”聖上,浪費錢銀的下場。說不得就要貶官了,好不容易哄得小皇帝信了一點風水,卻功敗垂成,這跟誰說理去?

陳荀怕小皇帝出爾反爾,連忙說道:“陛下,那泰山石在驪山上林苑處,只需問守門城防司士卒便行了。三日後爲吉日,望陛下能卯時出宮去上林苑。午時前步行回到仙山旁就行。剩下的就交給臣了,臣必定竭心盡力,展畢生所學,爲陛下佈下風水大局,一舉扭轉艮位風水!陛下,記得,一定要步行,或者一路小跑也可。若是騎馬乘車,速度過快,那龍氣跟不上,只能自行退回驪山之中,便功虧一簣了……”

說罷,好似逃也似的告退。陸承啓也看穿了他的小九九,搖了搖頭,戲笑道:“此人頗爲滑稽……”

但很快,陸承啓就笑不出來了。這上林苑不同秦漢之時,秦漢時的上林苑,東漢時便已經是一片廢墟了。驪山上的上林苑,是一處行宮,爲前朝所建,佔地不算大,當然是對比秦漢時來說的。要知道秦漢時上林苑地跨長安、咸陽、周至、戶縣、藍田五縣縣境,縱橫三百里,有灞、滻、涇、渭、灃、鎬、澇、潏八水出入其中。驪山上的上林苑,說是上林苑,其規模與秦漢時相去甚遠,不過佔地幾百頃而已。

但是,從長安城出發,到上林苑,足足有四十里地。這是步行啊!陸承啓想通了這一點,心裡開始咒罵道:“怪不得跑得這麼快,要是他自己走,也未必能在午時趕回來吧?”

抱怨歸抱怨,罵歸罵,陸承啓還是決定信一信。四十里地而已,以他現在的身體,應該也能吃得消。盧胖子教給他的吐納之法很是有效,長期修習下來,他的頭腦越發清晰,身子也越來越健壯了。一路小跑二十里地,不是問題。

再說了,陳荀是要回來的時候步行或者跑步,沒說去的時候也要啊?去的時候騎馬去,應該可以吧?

打定了主意,陸承啓便安心等待。三日時間,匆匆而過。這幾日陸承啓都沒有“夜夜笙歌”,而是“養精蓄銳”,準備三日後的“大事”。

天剛矇矇亮,陸承啓便已經穿好常服,只帶着王彥宸和高鎬出發了。他們乘坐着一輛尋常的馬車,但駕車的馬卻是御馬。這輛馬車,也是早就準備好的。反正小皇帝心血來潮,頒下的旨意,內侍照做便是。

三日駕着馬車,不到一個時辰,便來到了上林苑。

這上林苑果然有點門道,陸承啓剛剛下馬車,便覺得這空氣異常新鮮,山林中霧氣瀰漫,亭臺樓閣掩藏在綠樹紅花之中。細看之下,頓時心曠神怡。這時,太陽不過剛剛升上高空,透下一點點熱度。

陸承啓徑直走向上林苑守衛處,拿出金牌晃了一下,低聲問道:“朕問你們,那泰山石在何處?”(未完待續。)

第五百七十二章:三兩句情話第六百八十二章:劃地而治第五百零五章:咱閨女總算是能嫁出去了第二百零二章:摩尼教第四十二章:新的外交政策第五百七十七章:學院派和實戰派第九百三十章:討遼檄文第九百三十五章:剷除叛徒第四百八十九章:能拖便拖第三百五十九章:韓家有女初長成第五百零一章:有違仁義之道第一百零三章:伏擊 下第二百八十三章:不忘初衷第一百九十七章:馬槊的威力第四十七章:廷議春闈第六百四十七章:唱名賜第第一百四十一章:射藝較技 中第五百六十四章:好不熱鬧第五百零八章:無話不說第三百九十四章:女真崛起第七百零九章:曉之以理第一百六十六章:鬧事第八百二十七章:戰略大迂迴第八百四十九章:邊患再起第二百一十六章:悠閒的盧胖子第六百一十章:亦農亦匪第八十四章:找到破綻第四百四十七章:諸國內情第三百三十四章:趕路第八百二十章:喬裝打扮第九百三十八章:女真蠢蠢欲動第七百九十四章:炮彈如雨第七百一十九章:盛世初顯 五第六百一十八章:親自走一趟第七百五十三章:賜名第五百八十三章:論功行賞第八百七十三章:不可不防!第三百六十九章:火炮初成 二第六百零三章:有人歡喜有人愁第三百九十三章:高麗的小算盤第四百五十章:不詳的預感第一百二十四章:使臣鬧事第七百五十三章:賜名第七百二十七章:多金缺木第八百九十八章:譜成曲子第八十五章:依附強者第一百五十八章:精兵是這樣練成的 上第七十四章:填土戰術第二百零九章:精耕細作的前提第一百六十三章:大夫問診第一百四十四章:服軟第一百一十五章:民牧之法第一百五十八章:精兵是這樣練成的 上第五百七十八章:雄關險隘第二百四十七章:智取第五百二十九章:大事發生第四百二十章:親自撰稿第五章:不一樣的歷史第四百五十七章:太后有疾第五百一十八章:火炮成第七十五章:你有張良計第四百五十六章:慈懿仁和皇太后第八百八十六章:利民之政第二百七十四章:登聞鼓第九百一十一章:馬價第七百二十二章:不僅有字,還要有圖第四百八十一章:巾幗不讓鬚眉第三百二十六章:關學興起的前奏第九百四十八章:宮帳軍第二百三十五章:如何審訊第八百八十九章:入不敷出第六百五十五章:心不在焉第633章:再起波瀾第八百一十三章:匯合第二十三章:明月幾時有第五百零三章:有功不賞是爲何?第八百七十四章:明事理第三百八十五章:遼國黨爭第五百九十八章:好大膽!第三百零七章:賜同進士第八百四十章:獻俘第八百五十四章:江南糧倉第八百六十四章:蒸蒸日上第六百九十章:自請降職第二百零五章:鬱悶的盧胖子第四百六十八章:重元之亂第四百二十七章:好男兒當金榜題名第九百二十三章:捲土重來第四百九十八章:難得休閒第二百二十章:死士第一百三十四章:懸掛的地圖第五百三十一章:吹皺一池春水第十章:例朝風雲第九百三十五章:剷除叛徒第七百六十三章:好一座樊樓第七百九十五章:國難思良將第六百四十八章:黔地無匪患第四章:大奸若忠第三百三十一章:你是好官第五百七十五章:攻心爲上
第五百七十二章:三兩句情話第六百八十二章:劃地而治第五百零五章:咱閨女總算是能嫁出去了第二百零二章:摩尼教第四十二章:新的外交政策第五百七十七章:學院派和實戰派第九百三十章:討遼檄文第九百三十五章:剷除叛徒第四百八十九章:能拖便拖第三百五十九章:韓家有女初長成第五百零一章:有違仁義之道第一百零三章:伏擊 下第二百八十三章:不忘初衷第一百九十七章:馬槊的威力第四十七章:廷議春闈第六百四十七章:唱名賜第第一百四十一章:射藝較技 中第五百六十四章:好不熱鬧第五百零八章:無話不說第三百九十四章:女真崛起第七百零九章:曉之以理第一百六十六章:鬧事第八百二十七章:戰略大迂迴第八百四十九章:邊患再起第二百一十六章:悠閒的盧胖子第六百一十章:亦農亦匪第八十四章:找到破綻第四百四十七章:諸國內情第三百三十四章:趕路第八百二十章:喬裝打扮第九百三十八章:女真蠢蠢欲動第七百九十四章:炮彈如雨第七百一十九章:盛世初顯 五第六百一十八章:親自走一趟第七百五十三章:賜名第五百八十三章:論功行賞第八百七十三章:不可不防!第三百六十九章:火炮初成 二第六百零三章:有人歡喜有人愁第三百九十三章:高麗的小算盤第四百五十章:不詳的預感第一百二十四章:使臣鬧事第七百五十三章:賜名第七百二十七章:多金缺木第八百九十八章:譜成曲子第八十五章:依附強者第一百五十八章:精兵是這樣練成的 上第七十四章:填土戰術第二百零九章:精耕細作的前提第一百六十三章:大夫問診第一百四十四章:服軟第一百一十五章:民牧之法第一百五十八章:精兵是這樣練成的 上第五百七十八章:雄關險隘第二百四十七章:智取第五百二十九章:大事發生第四百二十章:親自撰稿第五章:不一樣的歷史第四百五十七章:太后有疾第五百一十八章:火炮成第七十五章:你有張良計第四百五十六章:慈懿仁和皇太后第八百八十六章:利民之政第二百七十四章:登聞鼓第九百一十一章:馬價第七百二十二章:不僅有字,還要有圖第四百八十一章:巾幗不讓鬚眉第三百二十六章:關學興起的前奏第九百四十八章:宮帳軍第二百三十五章:如何審訊第八百八十九章:入不敷出第六百五十五章:心不在焉第633章:再起波瀾第八百一十三章:匯合第二十三章:明月幾時有第五百零三章:有功不賞是爲何?第八百七十四章:明事理第三百八十五章:遼國黨爭第五百九十八章:好大膽!第三百零七章:賜同進士第八百四十章:獻俘第八百五十四章:江南糧倉第八百六十四章:蒸蒸日上第六百九十章:自請降職第二百零五章:鬱悶的盧胖子第四百六十八章:重元之亂第四百二十七章:好男兒當金榜題名第九百二十三章:捲土重來第四百九十八章:難得休閒第二百二十章:死士第一百三十四章:懸掛的地圖第五百三十一章:吹皺一池春水第十章:例朝風雲第九百三十五章:剷除叛徒第七百六十三章:好一座樊樓第七百九十五章:國難思良將第六百四十八章:黔地無匪患第四章:大奸若忠第三百三十一章:你是好官第五百七十五章:攻心爲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