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六十七章:公共馬車

很顯然,這樣的公共馬車概念,也是出自陸承啓之手。早在馳道開通那會,陸承啓就說過了,花費大量錢銀修建的馳道,並不是全都歸入軍用。而是要造福百姓,大部分時間都是民用,除了在戰爭期間才臨時軍管。

而在馳道投入民用之後,長安城的百姓也漸漸接受了這個新鮮事物,僅花一枚銅錢,就可以乘坐平日裡只有達官貴人、富貴人家才能捨得花錢坐的馬車。這麼一來,普遍愛好面子的中國百姓,也不會在乎那一文錢,大都以乘坐過公共馬車爲榮。

於是乎,在馳道正式開啓公共馬車的前幾日,前來一嘗新鮮的長安城百姓,把始發站,長安城北站圍得水泄不通,爭搶着要坐一坐這平日裡捨不得花錢坐的馬車。

這樣的盛況,持續了近一個月。之後因爲新鮮感的衰退,這樣的情況才慢慢的減少。只是這近一個月來,苦了在維持秩序的城防司,紛紛抱怨乾的活多了,拿的餉銀卻還是一樣。可他們怎麼不想想,自己拿到手的錢,比沒有進行軍制改革前多了多少?再加上長安城取消了宵禁,他們現在主要的工作就是維持一下長安城的治安,協助捕快拿犯人,或者在各個衙門門口輪值。這工作輕鬆又愉快,卯時點卯,酉時放工回家,又是一日。

現在只是多了一項月臺維持秩序,而且只是忙了一個月而已,對於每日在田裡討生活的農戶來說,這已經是神仙般的待遇了。不得不說,秦地中的漢子多血性,爲了擠上公共馬車,一言不合就大打出手。好在城防司及時趕來,才制止了事態擴大。而這些血性漢子,礙於官家天威,也不敢再造次,秩序得以維護。

軍器監承製的馳道。在一個月內由一條變成了兩條並行,而且規定靠右行駛。這樣一來,馬車運輸的速率就會增加,只是耗費的鋼鐵也會隨之增多。

這公共馬車其實並不快。因爲馬車過大,規定承載二十人,幾乎等同後世一輛小巴車了。所以只能用兩匹馬拉動,這麼一來,馬車的速度就降下來了。沒辦法。要想拉多點乘客,速度降下來是必須的。要是用一匹馬拉動的話,這匹馬很快會掉膘,而且馬的壽命也會隨之減少。大順雖然不缺駑馬,可一匹駑馬的價格也是很貴的。若是中等的馬,更是不得了。沒理由爲了賺那麼百十文錢,害死幾百匹馬吧?這樣虧本的生意,陸承啓是斷斷不會做的。這公共馬車的用意,也是爲了賺回一些製造馳道的費用,雖然杯水車薪。但也好過戶部尚書林鎮中每次例朝都喋喋不休,說軍器監糜費甚多。

讓戶部賺點車費,用來養馬,維護馳道、馬車,也是折中之舉。陸承啓之前也想不明白,爲何八千萬貫錢用得這麼快。如今看了看這馳道,聯想到軍器監研發的用度,陸承啓也就明白了。

爲何正史上歷朝歷代,唯有宋朝重視軍械的發展?那是因爲宋朝雖然疆域小了點,可經濟發達。再加上外敵環繞,漢人的戰鬥力又不如那些個遊牧民族,只好從軍械方面着手,以提升軍力了。不過事實證明。不論武器多麼厲害,制度缺失之下,再驍勇的軍隊也會被打敗。宋代的滅亡,很大的程度上是**。

陸承啓也明白這一點,所以他一方面研製火器,一方面完善軍制。實現軍政分離。文人帶兵,在陸承啓看來簡直是個笑話。他擁有了穩定的培養軍官場所——皇家軍校,從裡面培養出來的低中高級軍官,皆聽命於陸承啓,又何必派出甚麼監軍,防止大將擁兵自重?

就算出徵大將有這個心,可底下的人,哪一個會聽他的?陸承啓深深覺得,皇帝指揮樞密院,樞密院給予大將調兵權,這是一個再好不過的法子。這樣一來,皇帝就能把兵權牢牢掌控在手中。如果樞密院的樞密使不聽話了,立馬撤換,也造不成什麼危害。只是任何看似完美的制度,都會有它的缺陷,只是陸承啓尚未發現罷了。

懷着心事,陸承啓登上了公共馬車。而準備上車的百姓,見到配着朴刀的御前侍衛們,都不敢造次。中國百姓深知,官字兩個口,與官鬥是鬥不過的,多一事不如少一事,便主動讓開了條道。甚至上了車的百姓,都藉故下了馬車,哪怕是損失一文錢,也要等下一輛。

這公共馬車採用的也是無人售票的方式,在車伕身旁,有一個投幣箱,乘客在登車之前,要先往裡面投一枚銅錢。陸承啓是身無分文的,他徑直上了車,對車伕微笑了一下,說道:“後面的人付錢。”

這車伕也是第一次見到穿着綾羅綢緞的富家子弟來乘公共馬車,一時間也不知道說什麼。回過神來的時候,瞥見了後面跟着的帶刀御前侍衛們,也識趣地沒有多說。他是由戶部僱傭發工錢的,也算是半個胥吏了,這點眼力還是有的。這夥人能隨時帶着刀保護先上車的這個貴公子,一看就知道,不是衙內就是皇室中人。陸家子翤不多是天下皆知,這麼一想,這人很有可能便是當今聖上!

“對了,唯有當今聖上,纔會坐達官貴人不屑一顧的公共馬車啊!”這車伕也不算笨,很快就猜測到陸承啓的真實身份。

而陸承啓尚不知自己的身份已被這車伕所看穿,還饒有興致地觀察起公共馬車的內部來。這公共馬車內部裝飾並不豪華,除了底下的車軲轆是鐵做的之外,車廂、座椅都是木製的。和後世公共汽車不同的是,這公共馬車採用了百姓們所熟知的板凳作爲座椅,甚是貼近生活。這也是爲何達官貴人不屑於坐公共馬車了,這樣在車廂釘緊的板凳,坐上去實在太掉身份。

倒是陸承啓覺得,這樣的板凳類似於後世地鐵,突然找到了親切感。想起重生前每日坐地鐵上班的日子,似乎就在昨天,真讓人懷念那霧霾的天氣啊!

陸承啓看了看車窗外藍色的天空,知道自己再也回不去了,心中微微一嘆……(未完待續。)

第五百二十四章:火炮裝船第五百三十八章:不安第九十章:夜襲準備第八百八十八章:又沒錢了第二百一十七章:笑裡藏刀第三百五十章:船塢第六百九十五章:又是彈劾第八百一十九章:一人兩騎第七百一十一章:銅礦第一百二十二章:金龍杯第二百四十三章:迷你水寨第三百六十一章:孽緣第六百三十六章:施藥局第六百三十四章:竟無語凝噎第四百九十六章:除夜第三百七十九章:尚能飯否?第八百六十七章:招安第七百六十六章:有人報官第九百三十七章:誰爲刀俎第八百六十八章:完顏部第四百九十三章:回京述職第八百七十三章:不可不防!第一百三十九章:籠袖驕民的生活第二百一十八章:轉戰山東第七百八十四章:悄然撤軍第三百八十九章:拉攏第三百一十五章:帝后合計 上第二百四十三章:迷你水寨第二百九十七章:國子監辯道 四第二百六十三章:同乘馬車第四百一十八章:私吞工錢第六百四十四章:金榜題名時第五百八十五章:江南風景舊曾諳第四十七章:廷議春闈第五百九十五章:下不爲例!第二十一章:不殺你們難平民憤第六百一十七章:焉知非福第七百八十章:過乞巧節第638章:省元第三百九十二章:痛不欲生的高麗第九百二十三章:捲土重來第五百八十六章:熬一熬就過去了第五百七十五章:攻心爲上第四百四十一章:先下手爲強第八百零六章:兵者,詭道也第三百五十一章:戰船已成第六百四十三章:差強人意第五百五十六章:王韶大婚第五百六十一章:大當家,大事不好了第三百五十四章:遼國困局第二百九十六章:國子監辯道 三第三百八十七章:契丹第一勇士第六百五十章:臣失職!第四百九十八章:難得休閒第五百七十二章:三兩句情話第七百三十七章:採石第九百三十九章:來個兜底第八百三十九章:收復“故土”第四百七十一章:已恭候多時!第一百零六章:馳道設想 上第九百章:苦衷第十二章:制定俸祿第六百一十章:亦農亦匪第四百四十章:先發制人第八百九十一章:明教復現第五百六十三章:夜襲第九百二十一章:無情第二百零一章:壯士斷腕第三百一十九章:動身第五十一章:殿試考策第六百八十七章:知行合一,崇文尚武第六百八十三章:四季如春也下雪第二百三十九章:金錢卦第二百一十一章:暗中緊盯第九百二十三章:捲土重來第八百六十一章:首輔馮京第八百三十章:誰人出使?第四百五十六章:慈懿仁和皇太后第八百三十二章:輕車從簡第二百九十七章:國子監辯道 四第八百二十五章:議增兵,滿朝皆驚 上第九百七十二章:女真歸降第四百六十九章:兵行險着第九百七十八章:高麗內亂和東瀛州第七百七十四章:彈劾李誡第二百九十九章:國子監辯道 六第九十八章:戰後總結第一百二十九章:談判底線第三百六十六章:出城第八十六章:天子一怒第五百二十二章:震驚第九百六十一章:最後的決戰 二第五百一十一章:請陛下賜婚!第四十八章:算術奏對第七百一十八章:盛世初顯 四第一百章:殘敵肆虐第六百章:有備而來第五百六十章:晴天響雷第一百四十三章:一箭驚人第四百八十四章:如何解釋
第五百二十四章:火炮裝船第五百三十八章:不安第九十章:夜襲準備第八百八十八章:又沒錢了第二百一十七章:笑裡藏刀第三百五十章:船塢第六百九十五章:又是彈劾第八百一十九章:一人兩騎第七百一十一章:銅礦第一百二十二章:金龍杯第二百四十三章:迷你水寨第三百六十一章:孽緣第六百三十六章:施藥局第六百三十四章:竟無語凝噎第四百九十六章:除夜第三百七十九章:尚能飯否?第八百六十七章:招安第七百六十六章:有人報官第九百三十七章:誰爲刀俎第八百六十八章:完顏部第四百九十三章:回京述職第八百七十三章:不可不防!第一百三十九章:籠袖驕民的生活第二百一十八章:轉戰山東第七百八十四章:悄然撤軍第三百八十九章:拉攏第三百一十五章:帝后合計 上第二百四十三章:迷你水寨第二百九十七章:國子監辯道 四第二百六十三章:同乘馬車第四百一十八章:私吞工錢第六百四十四章:金榜題名時第五百八十五章:江南風景舊曾諳第四十七章:廷議春闈第五百九十五章:下不爲例!第二十一章:不殺你們難平民憤第六百一十七章:焉知非福第七百八十章:過乞巧節第638章:省元第三百九十二章:痛不欲生的高麗第九百二十三章:捲土重來第五百八十六章:熬一熬就過去了第五百七十五章:攻心爲上第四百四十一章:先下手爲強第八百零六章:兵者,詭道也第三百五十一章:戰船已成第六百四十三章:差強人意第五百五十六章:王韶大婚第五百六十一章:大當家,大事不好了第三百五十四章:遼國困局第二百九十六章:國子監辯道 三第三百八十七章:契丹第一勇士第六百五十章:臣失職!第四百九十八章:難得休閒第五百七十二章:三兩句情話第七百三十七章:採石第九百三十九章:來個兜底第八百三十九章:收復“故土”第四百七十一章:已恭候多時!第一百零六章:馳道設想 上第九百章:苦衷第十二章:制定俸祿第六百一十章:亦農亦匪第四百四十章:先發制人第八百九十一章:明教復現第五百六十三章:夜襲第九百二十一章:無情第二百零一章:壯士斷腕第三百一十九章:動身第五十一章:殿試考策第六百八十七章:知行合一,崇文尚武第六百八十三章:四季如春也下雪第二百三十九章:金錢卦第二百一十一章:暗中緊盯第九百二十三章:捲土重來第八百六十一章:首輔馮京第八百三十章:誰人出使?第四百五十六章:慈懿仁和皇太后第八百三十二章:輕車從簡第二百九十七章:國子監辯道 四第八百二十五章:議增兵,滿朝皆驚 上第九百七十二章:女真歸降第四百六十九章:兵行險着第九百七十八章:高麗內亂和東瀛州第七百七十四章:彈劾李誡第二百九十九章:國子監辯道 六第九十八章:戰後總結第一百二十九章:談判底線第三百六十六章:出城第八十六章:天子一怒第五百二十二章:震驚第九百六十一章:最後的決戰 二第五百一十一章:請陛下賜婚!第四十八章:算術奏對第七百一十八章:盛世初顯 四第一百章:殘敵肆虐第六百章:有備而來第五百六十章:晴天響雷第一百四十三章:一箭驚人第四百八十四章:如何解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