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六章:天子一怒

(求收藏推薦,作爲寫手不敢求收藏推薦,就不用來寫書了,該爭的還是要爭的。)

高麗派遣使者出使遼國的事情,6承啓在十餘日之後,才接到監察士的暗報。不得不說高麗人保密工作做的非常好,在高麗潛伏下來的監察士沒有得到一點風聲。這個消息,還是潛伏在遼國的監察士暗中得知了消息,通過最保密的渠道,送到回鶻之中,再由假扮成商隊的監察士傳回來。畢竟現在順遼邊境正在打仗之中,難以出入,搜查甚嚴。

如此輾轉多天,過了十餘日才傳回6承啓手中。而此刻,正值幽州城戰役打得火熱,6承啓看完之後,當即火起,立即讓內閣大臣、六部尚書,軍事參謀部所有將領前來垂拱殿覲見。

當所有大臣到齊之後,6承啓尚未出現。但眼尖的大臣都現了,正在一旁服侍的內侍,都不敢深呼吸。如此壓抑的氣氛,讓所有大臣都議論紛紛,猜測生了什麼事情。

不多時,6承啓從殿門進入,臉上經過萬般努力,才平息掉的怒氣,現在顯得波瀾不驚。6承啓就位後,說道:“給諸卿賜坐。”

內侍們不敢怠慢,立即搬來椅子,侍候各位大臣就坐。所有大臣都不敢一屁股坐上去,都是欠着身子,坐了一半。

6承啓等內侍擺上了茶水之後,揮退了他們,讓他們把殿門也關上。一時間,沒了光線進入的垂拱殿,顯得有些黑暗。

而6承啓的臉,此刻也談不上有多陽光,明眼人一看就知道籠罩了一層寒光。垂拱殿裡面坐着的,都是掌握了大順朝絕對權力的大人物。除了例朝之外,還沒見過這麼齊整的人員聚在一起,商討國家大事。衆官心裡也明白,肯定是有人觸怒了6承啓,不然6承啓不會這麼大陣仗的。

十二閣臣分別是:徐崇光、蔣英、朱緒才、衛須驚、鄭嚴、孫樂平、曹文忠、何雲裡、施文斐、張思明、呂振端、趙源奕。六部尚書分別是:禮部尚書馮承平、吏部尚書吳顯祉、兵部尚書秦怡康、工部尚書黃錫時、戶部尚書林鎮中、刑部尚書周延華,軍事參謀部樞密使姜瑜,樞密副使潘興藝和彭金康。軍事參謀部的其餘人沒有得到傳召,他們多是勳貴後代,並沒有多少真才實學。

可以說,大順朝最高權力的掌握者,此刻都在守衛森嚴的垂拱殿之中,衆官皆緊張地看着6承啓,等待着他的雷霆。

誰料到6承啓平靜地說道:“剛剛朕接到監察司報告……”聽到這裡,衆官心中突然一“咯噔”,現在當官的最怕聽到的,就是監察司和監察士這兩個詞,哪怕自己沒有貪、污受、賄也好,也神經過敏一樣,聽到這兩個名詞就雙腿打顫。

“高麗國轉投遼國去了。”6承啓平靜地說完這一句,衆官才鬆了一口氣。纔剛剛鬆了口氣,下一刻就都反應過來了:“啊?”

衆官面面相覷,都不敢相信這件事。高麗自大順開國以來,一直都是大順的藩國,爲何今日突然轉投遼國,奉遼國爲宗主國了呢?

6承啓平靜地說道:“事實就是這樣,諸卿認爲,以後該如何對待高麗,是攻還是疏遠防範,現在就擬出章程來。”

這時候,被打過預防針的馮承平立即說道:“陛下先前對臣說的那句話好啊,國與國之間沒有永遠的敵人,也沒有永遠的朋友,只有永遠的利益。這話雖然糙了點,但道理卻是實實在在的。高麗轉投遼國,皆因我大順給不了他想要的利益了。臣的理解就是這樣的。”

徐崇光皺眉道:“是否上次對高麗使者太過苛刻了,臣聽聞陛下只給他們帶回去一些土特產,恐怕這件事是導火索……”

6承啓平靜地接受了徐崇光的批評,說道:“徐卿說的不錯,但朕並沒有認爲朕做錯了。如果這樣的藩國,爲了利益而出賣宗主國的,不要也罷,省的到時候在背後捅刀子。現在擺明來說,我們有了防範,還是不錯的。我們之前太傻了,每年都用幾千幾萬,甚至幾十萬貫錢去討好一個白眼狼,白白給潛在的敵人增強了實力。朕要在這裡給你們提個醒,‘不稱臣,不納貢,不割地,不賠款,不和親,犯我中華者,雖遠必誅!’這句話不僅僅是作爲口號說出來的,更是要做出來。先前那般回禮賞賜,豈不等同於納貢了?朕雖然不是什麼明君,但這一點朕還是很清楚的。國與國之間,除了利益,不會有其他爭論點。既然高麗國做出了這個決定,那它就要接受,這樣做的懲罰。”

6承啓如果雷霆萬丈地說出這番話來,衆官還覺得6承啓很正常。哪一個要面子的皇帝遇到這種事,不是火冒三丈的?脾氣差一點的,都要動刀兵了。

但6承啓這般風輕雲淡說出來,反倒是讓在場的官員都打了一個激靈,他們知道,這樣的6承啓,絕對不正常。不正常的後果,往往是很嚴重的。俗話說,天子一怒,伏屍百萬,就是這個道理了。

徐崇光小心翼翼地說道:“那陛下的意思是,如何懲戒高麗國?”

6承啓用平靜地眼神看了看他,說道:“眼下遼國正在犯我邊境,沒有餘力去對付高麗。暫且暗中調遣廂軍,去充當邊軍,到高麗邊境守禦一陣子。再把新招募的士卒充入禁軍之中,朕現在需要一支能打仗的軍隊,保我河山。”

衆官默然了,他們也知道高麗國反叛的後果。此刻大順周圍,已經沒有多少國家親近大順的了。因爲在這個時空沒有吐番、大理和西夏,所以周邊的回鶻(回訖,包括西州回鶻,黃頭回鶻)、于闐、黑汗、花剌子模、天竺、蒲甘、交趾(安南)、日本,多多少少都對大順有些意見,就算沒有也看大順不爽,反正不太友好。這就好像是仇富心理一樣,只是他們實力不濟,不敢過來分一杯羹而已。但表面上好像也很親熱,只是遼國一說話,他們就不敢和大順有過密接觸了。

現在大順失掉了最後一個盟國,戰略上處於極度不利的地位。也難怪6承啓這般氣憤,落井下石的人,通常是讓人最痛恨的。

戶部尚書林鎮中說道:“陛下所說沒錯,國庫現在不支持兩面開戰,高麗國實力也不可小視,急切間難以攻下。如果兩面開戰,我大順必輸無疑。眼前之計,唯有忍氣吞聲,效仿秦國,遠交近攻,爭取時間。”

第九百三十七章:誰爲刀俎第二百三十章:尊慈太后第一百六十二章:風波第五百四十章:排查第八章:戶部尚書第八百三十五章:越奸第三百八十四章:御帳親騎第三百五十九章:韓家有女初長成第四百四十九章:雄心第九百五十七章:對峙第九百二十五章:馬車第一百五十五章:夫復何求第七百七十一章:種家將第二十八章:魔鬼訓練第九百五十二章:擺出陣勢第三百一十四章:福利院之事第五百零三章:有功不賞是爲何?第五百章:又例朝第五百六十三章:夜襲第七百八十九章:分兵拒敵第一百五十四章:朕之竇後第五百七十章:中計了第六百八十四章:良莠不齊第一百二十六章:終於召見第五百二十六章:倒春寒第三十六章:規劃大學第八百零八章:大捷!第七百三十六章:英州風水第一百六十五章:教唆第一百七十八章:拍板定案第四百三十八章:賢后第九百五十一章:御駕親征第五百二十八章:收買第七百一十九章:盛世初顯 五第二百九十五章:國子監辯道 二第四百九十九章:逛街第二百零四章:民心所向第九百二十八章:準備出征第十二章:制定俸祿第十七章:內閣第六百五十六章:渡海而來第628章:意想不到的收穫第二百五十七章:有個賢內助就是不同第四百二十二章:全國譁然第六百七十二章:都不是省油的燈第八百一十一章:人呢?第二百四十八章:離去第二百三十二章:母子敘話第八百七十二章:問計奸臣第四百一十一章:何爲萬家生佛第八十九章:拔營第二百五十五章:首犯到京第五百零六章:書生也會武功第九百一十一章:馬價第二百七十七章:大理寺審訊第四百二十五章:糾纏不休第三百一十一章:朕說你行你必須行!第一百三十三章:高麗的哀求第九百六十九章:最後的決戰 十第六百八十七章:知行合一,崇文尚武第六百四十二章:集英殿上第四十一章:過新年第二百六十六章:關學入駐第七百四十六章:引氣第八百五十七章:黨爭第二百八十八章:一身冷汗作品上傳一個月感言第九百三十九章:來個兜底第五百八十一章:江湖上還有他的傳說第六百九十四章:好手段第七百四十章:神仙中人 下第五百二十章:子母炮 中第三百五十一章:戰船已成第八百四十七章:遼國改元第十六章:治大國如烹小鮮第八百二十五章:議增兵,滿朝皆驚 上第七百四十二章:一池三山,旺丁旺財第八百三十章:誰人出使?第五百五十一章:癡情人第四百三十六章:君子之交淡如水第五百三十章:將計就計第七百零七章:欣欣向榮第613章:惹不起就躲第八百五十八章:告老還鄉第七百四十四章:挖池造山第五百五十二章:血濺皇宮第九百二十四章:關門打狗第六百零三章:有人歡喜有人愁第七百六十七章:撞鐵板上了第五十九章:第一支步槍第三百八十章:整合廂軍第九百五十八章:草原變天了第八百零九章:飛馬急報第四百九十三章:回京述職第四百五十一章:攤牌第五百五十七章:淑女于歸第四十一章:過新年第三百一十九章:動身第三百一十四章:福利院之事第四十二章:新的外交政策
第九百三十七章:誰爲刀俎第二百三十章:尊慈太后第一百六十二章:風波第五百四十章:排查第八章:戶部尚書第八百三十五章:越奸第三百八十四章:御帳親騎第三百五十九章:韓家有女初長成第四百四十九章:雄心第九百五十七章:對峙第九百二十五章:馬車第一百五十五章:夫復何求第七百七十一章:種家將第二十八章:魔鬼訓練第九百五十二章:擺出陣勢第三百一十四章:福利院之事第五百零三章:有功不賞是爲何?第五百章:又例朝第五百六十三章:夜襲第七百八十九章:分兵拒敵第一百五十四章:朕之竇後第五百七十章:中計了第六百八十四章:良莠不齊第一百二十六章:終於召見第五百二十六章:倒春寒第三十六章:規劃大學第八百零八章:大捷!第七百三十六章:英州風水第一百六十五章:教唆第一百七十八章:拍板定案第四百三十八章:賢后第九百五十一章:御駕親征第五百二十八章:收買第七百一十九章:盛世初顯 五第二百九十五章:國子監辯道 二第四百九十九章:逛街第二百零四章:民心所向第九百二十八章:準備出征第十二章:制定俸祿第十七章:內閣第六百五十六章:渡海而來第628章:意想不到的收穫第二百五十七章:有個賢內助就是不同第四百二十二章:全國譁然第六百七十二章:都不是省油的燈第八百一十一章:人呢?第二百四十八章:離去第二百三十二章:母子敘話第八百七十二章:問計奸臣第四百一十一章:何爲萬家生佛第八十九章:拔營第二百五十五章:首犯到京第五百零六章:書生也會武功第九百一十一章:馬價第二百七十七章:大理寺審訊第四百二十五章:糾纏不休第三百一十一章:朕說你行你必須行!第一百三十三章:高麗的哀求第九百六十九章:最後的決戰 十第六百八十七章:知行合一,崇文尚武第六百四十二章:集英殿上第四十一章:過新年第二百六十六章:關學入駐第七百四十六章:引氣第八百五十七章:黨爭第二百八十八章:一身冷汗作品上傳一個月感言第九百三十九章:來個兜底第五百八十一章:江湖上還有他的傳說第六百九十四章:好手段第七百四十章:神仙中人 下第五百二十章:子母炮 中第三百五十一章:戰船已成第八百四十七章:遼國改元第十六章:治大國如烹小鮮第八百二十五章:議增兵,滿朝皆驚 上第七百四十二章:一池三山,旺丁旺財第八百三十章:誰人出使?第五百五十一章:癡情人第四百三十六章:君子之交淡如水第五百三十章:將計就計第七百零七章:欣欣向榮第613章:惹不起就躲第八百五十八章:告老還鄉第七百四十四章:挖池造山第五百五十二章:血濺皇宮第九百二十四章:關門打狗第六百零三章:有人歡喜有人愁第七百六十七章:撞鐵板上了第五十九章:第一支步槍第三百八十章:整合廂軍第九百五十八章:草原變天了第八百零九章:飛馬急報第四百九十三章:回京述職第四百五十一章:攤牌第五百五十七章:淑女于歸第四十一章:過新年第三百一十九章:動身第三百一十四章:福利院之事第四十二章:新的外交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