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九十六章:除夜

時間過得很快,從臘月廿十四到除夜,不過六日光景。

臘月的最後一天,此時中原漢人謂之“除夜”。這一日,不論貧富士庶,大家小家,俱要灑掃門閭,去塵穢,淨庭戶,換門神,掛鐘馗,釘桃符,貼春牌,祭祀祖宗,遇夜則備迎神香花供物,以祈新歲之安。

這一套習俗,後世嶺南,仍有較爲完整的保存。過年前,家家戶戶都要灑掃門庭,叫做“掃除”或者叫做“洗邋遢”貼門神、春聯、年畫這些就不用說了,千百年來中國人都是這麼做的而在除夕這天祭拜祖先、社神、天地等,這就有點罕見了,後世潮汕那邊把這叫“團年”。此時的春聯,喚作“桃符”。因爲這時的春聯不是寫在紙上,而是寫在桃木板上,故有“桃符”之名。

這一日,不僅是民間的狂歡,連大順皇宮內都喜氣洋洋。畢竟是這一年的最後一天,皇宮內當值的,不論是誰,都會領到一個用紅紙包住的大“利市”。這是對他們辛苦工作一年的認可,也算是吉祥的寓意。

民間更是熱鬧。到了晚上,吃過年夜飯之後,大順朝的城市迎來了徹夜不眠的大年夜,不管是京都長安城,還是偏僻的小縣城,不論是士子家庭,還是普通家庭,一大家子圍着火爐坐在一起談天說地,達旦不寐。這個被叫做“守歲”,小孩子最爲高興,還能拿到壓歲錢,雖然僅有幾文錢。

拿到壓歲錢後,這些小孩子便會跑到外面玩耍。若是往年,大人們還怕小孩子會被拐賣,今年連人販子都不敢活動了,這都得歸功於皇上掌權,頒佈新政。大人在感慨年景漸好,小孩子們在繞着街奔跑,還一邊唱着童謠:“賣癡呆,千貫賣汝癡,萬貫賣汝呆,見賣盡多送,要賒隨我來。”這首童謠叫做“賣癡呆”,兒童以此相戲謔,希望來年變得聰明,能中個進士,當個狀元。這樣的童謠,後世廣州一帶仍有類似俗,不過就不是“賣癡呆”了,而是“賣懶”:“賣懶,賣懶,賣到年三十晚,過咗年就大個仔,唔好再學懶。靜靜話你知,努力讀書點會遲,發奮圖強懷大志,八十都未遲!”其中勸學的寓意,都是一致的。

除夕夜,又如何少得了煙花爆竹?自前朝起,煙花爆竹便成了節慶日必備的保留節日。利用火藥製成響亮的炮仗、璀璨的煙花,在節日裡燃放,圖個熱鬧與喜慶。除夕夜中,唯數大順皇宮宣德樓前煙火最盛。這些都是由工部和將作監聯合承製的煙火,專門爲了除夜和元宵夜而準備的,時有文人記載:“禁中爆竹山呼,聞於街巷。宮漏既深,始宣放煙花百餘架。於是樂聲四起,燭影縱橫,而駕始還矣。其煙火外畫鍾馗捕鬼之類,內藏藥線,紅映霄漢爆竹鼓吹之聲,喧闐徹夜”

皇帝與民同樂,估計也只有在大順一朝方能真正見到。大順皇帝陸承啓,不僅偕同皇后周芷若現身在宣德樓上,與百姓一同觀賞煙火。此刻百姓的情緒,更是被提升至最高處,發自內心地山呼“萬歲”,看得皇后周芷若一臉自豪:這都是她夫君勵精圖治帶來的!

煙火表演,是大順朝除夜最精彩的節目。皇室使用的炮仗不但響亮,造型也非常華麗,製成人物、果子的樣子,甚至做成屏,點燃後可連響百餘聲。此刻民間市井,也是燈燭煙花,與皇室煙火一同放響。一時間,天空中萬朵火焰盛開,使人眼花繚亂。

城北都亭北驛,遼國賀正旦使耶律仁先和副使蕭韓家奴也出到街道上,靜靜地感受着漢人的“瘋狂”。他們都不是第一次來中原,卻是第一次近距離感受着長安城的繁華。漫天的煙火,到底需要多少錢銀?他們心中都在感慨大順有錢,卻憤怒爲何連一點都不肯賠付給遼國。

突然,耶律仁先用契丹語問道:“蕭韓家奴,我們遼國的乃捏咿契丹語稱“正旦”爲“乃捏咿”,也是這般熱鬧吧?”

蕭韓家奴一愣,也同樣用契丹語說道:“于越是在說驚鬼嗎?”

“驚鬼”是契丹人在元旦節日裡的一種宗教活動。正旦這日,遼國國俗以糯米飯和白羊髓爲麪餅,捏成拳頭大小的丸子。每個契丹屯營,都會賜四十九枚。到了戊夜,每個營帳都在帳內窗中擲丸出外面。如果丸子的數量是偶數,則奏樂聲響起,衆人蔘加宴會,大吃大喝,年輕男女也藉此機會開始表達愛意。要是丸子的數量是奇數,那就不得了了。遼國皇帝當即令巫十有二人鳴鈴,執箭,繞帳歌呼。營帳內,把一把把的鹽巴擲入火爐內,燒地拍鼠,謂之驚鬼。此時遼國上下的契丹人,不管是皇帝還是平民百姓,都要在家中居住滿七日才能外出。

耶律仁先嘆息一聲,說道:“其實你我何嘗不知,漢人文化,非我契丹能及。就連元旦日大朝,都要仿造中原學了個十足十”

蕭韓家奴聞弦而知雅意,小心翼翼地說道:“于越的意思是,要契丹人學漢語漢字?”

耶律仁先搖了搖頭,說道:“恰恰相反,我們不僅不能提倡,反而要推廣契丹文字!”

“可自陛下以下,全都以習漢字爲榮,如何轉變得來?”蕭韓家奴憂心忡忡地說道。

“是啊,可你我若是不說,誰又能想得到?日後我遼國被漢化後,又如何算是契丹人?”耶律仁先何嘗不知潮流難逆?漢文化的偉大,就是在不知不覺間同化你。從這個層面來說,耶律仁先是很贊成把遼國境內的漢人都攆回中原的。可這麼一來,遼國就會先癱瘓了一半。要知道遼國中,多少粗活累活髒活,都是漢人來完成的!

就在這時,一行打着燈籠的內侍,緩緩向他們走來。待得他們走近跟前,方纔客氣地說道:“前面可是遼國賀正旦使?”

耶律仁先用漢話說道:“正是!”

那爲首的內侍說道:“陛下有旨,明日大朝,請遼國賀正旦使一同上朝。”

耶律仁先點了點頭,遼國也是這個規矩,他明白。見他也不說“領旨”,內侍有些不滿,但還是敬業地說道:“咱家還奉了禮部之令,教導賀正旦使、副使習大朝之儀。”

到底是蕭韓家奴懂得多些,連忙說道:“有勞公公了。”未完待續。

...

第十六章:治大國如烹小鮮第四十七章:廷議春闈第六百五十五章:心不在焉第七百九十七章:大戰在即第五百三十三章:順藤摸瓜第二百六十二章:大儒第二百九十三章:雨夜自思第五百六十一章:大當家,大事不好了第一百零三章:伏擊 下第四百三十八章:賢后第八百七十三章:不可不防!第二百七十三章:風波不止第一百四十五章:條約細節第七百六十五章:並非沒有良將第九百六十六章:最後的決戰 七第四百四十三章:誰人擊登聞鼓?第二百五十二章:運河設想第五十九章:第一支步槍第一百九十六章:手下見真章第四百八十八章:遼國使臣求見第八百二十三章:恐慌第一百九十一章:太原王家第九百一十一章:馬價第三百二十一章:惺惺相惜第四百七十六章:再而衰,三而竭第二百四十二章:來自衙役的消息第八十六章:天子一怒第九百五十四章:如不交稅,視爲通敵!第八百五十八章:告老還鄉第三十八章:韓伯珂案第三百七十章:火炮初成 三第一百五十五章:夫復何求第二百五十一章:異想天開第五百五十七章:淑女于歸第九百五十一章:御駕親征第四百四十二章:有苦不能言第七百三十四章:尋到由頭第638章:省元第七百一十六章:盛世初顯 二第九百五十八章:草原變天了第九百零三章:不如歸去第二百九十八章:國子監辯道 五第四百五十九章:煽風點火第一百五十章:風雨欲來第七百七十五章:龍氣翻騰第十九章:經濟特區第九百三十七章:誰爲刀俎第五百七十七章:學院派和實戰派第八百三十一章:勢不可擋第三百八十七章:契丹第一勇士第一百零八章:皇家御膳第七百六十六章:有人報官第五百二十六章:倒春寒第六百九十五章:又是彈劾第三百五十三章:未來構想第七百六十二章:微服出巡第三白四十七章:只此一家第二百九十一章:前來歸順 下第九百七十三章:皇見皇第五百八十五章:江南風景舊曾諳第六百七十二章:都不是省油的燈第八百八十八章:又沒錢了第一百三十五章:不完美的馳道第四百一十三章:隱秘第九百七十三章:皇見皇第八百零三章:出城迎敵第四十五章:元宵之夜第二百一十一章:暗中緊盯第八百零一章:夜幕第六百二十三章:策問時政第七十七章:各方反應第五百八十六章:熬一熬就過去了第八十章:等待時機第一百四十七章:吐納功第一百四十五章:條約細節第九百五十八章:草原變天了第三百八十八章:打不得!第五百六十二章:暗哨立功了第二百零一章:壯士斷腕第四百一十六章:天子腳下第三百六十六章:出城第一百零八章:皇家御膳第三百三十五章:一夥蟊賊第八百七十九章:變天了第四百一十章:菩薩心腸第一百九十七章:馬槊的威力第八百三十九章:收復“故土”第四十五章:元宵之夜第三百一十四章:福利院之事第二百七十六章:文無第一第八百六十五章:形勢第三百六十八章:火炮初成 一第四百零六章:緣何失敗?第九百三十八章:女真蠢蠢欲動第七百九十章:有些不對勁第七百五十四章:中彩了?第六百七十三章:關心則亂第四百二十四章:茶廬論國事第八百五十八章:告老還鄉第六百六十五章:討論商法
第十六章:治大國如烹小鮮第四十七章:廷議春闈第六百五十五章:心不在焉第七百九十七章:大戰在即第五百三十三章:順藤摸瓜第二百六十二章:大儒第二百九十三章:雨夜自思第五百六十一章:大當家,大事不好了第一百零三章:伏擊 下第四百三十八章:賢后第八百七十三章:不可不防!第二百七十三章:風波不止第一百四十五章:條約細節第七百六十五章:並非沒有良將第九百六十六章:最後的決戰 七第四百四十三章:誰人擊登聞鼓?第二百五十二章:運河設想第五十九章:第一支步槍第一百九十六章:手下見真章第四百八十八章:遼國使臣求見第八百二十三章:恐慌第一百九十一章:太原王家第九百一十一章:馬價第三百二十一章:惺惺相惜第四百七十六章:再而衰,三而竭第二百四十二章:來自衙役的消息第八十六章:天子一怒第九百五十四章:如不交稅,視爲通敵!第八百五十八章:告老還鄉第三十八章:韓伯珂案第三百七十章:火炮初成 三第一百五十五章:夫復何求第二百五十一章:異想天開第五百五十七章:淑女于歸第九百五十一章:御駕親征第四百四十二章:有苦不能言第七百三十四章:尋到由頭第638章:省元第七百一十六章:盛世初顯 二第九百五十八章:草原變天了第九百零三章:不如歸去第二百九十八章:國子監辯道 五第四百五十九章:煽風點火第一百五十章:風雨欲來第七百七十五章:龍氣翻騰第十九章:經濟特區第九百三十七章:誰爲刀俎第五百七十七章:學院派和實戰派第八百三十一章:勢不可擋第三百八十七章:契丹第一勇士第一百零八章:皇家御膳第七百六十六章:有人報官第五百二十六章:倒春寒第六百九十五章:又是彈劾第三百五十三章:未來構想第七百六十二章:微服出巡第三白四十七章:只此一家第二百九十一章:前來歸順 下第九百七十三章:皇見皇第五百八十五章:江南風景舊曾諳第六百七十二章:都不是省油的燈第八百八十八章:又沒錢了第一百三十五章:不完美的馳道第四百一十三章:隱秘第九百七十三章:皇見皇第八百零三章:出城迎敵第四十五章:元宵之夜第二百一十一章:暗中緊盯第八百零一章:夜幕第六百二十三章:策問時政第七十七章:各方反應第五百八十六章:熬一熬就過去了第八十章:等待時機第一百四十七章:吐納功第一百四十五章:條約細節第九百五十八章:草原變天了第三百八十八章:打不得!第五百六十二章:暗哨立功了第二百零一章:壯士斷腕第四百一十六章:天子腳下第三百六十六章:出城第一百零八章:皇家御膳第三百三十五章:一夥蟊賊第八百七十九章:變天了第四百一十章:菩薩心腸第一百九十七章:馬槊的威力第八百三十九章:收復“故土”第四十五章:元宵之夜第三百一十四章:福利院之事第二百七十六章:文無第一第八百六十五章:形勢第三百六十八章:火炮初成 一第四百零六章:緣何失敗?第九百三十八章:女真蠢蠢欲動第七百九十章:有些不對勁第七百五十四章:中彩了?第六百七十三章:關心則亂第四百二十四章:茶廬論國事第八百五十八章:告老還鄉第六百六十五章:討論商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