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四十一章:先下手爲強

徐崇光慢悠悠地吃着早點,宣德樓前有火把照明,雖然天還沒亮,卻也看得很清楚。衆文官看着徐崇光慢吞吞地吃着早點,知道他是不會在皇宮開門前吃完的,便都進入待漏院等候了。

這時天氣轉冷,又正值黎明時分,最是寒涼。年紀大一點的官員,在一陣秋風吹過後,冷得直打哆嗦。又等了一刻鐘後,皇宮的大門總算開了。由幾個身強力壯的內侍從內裡推開宮門,守在宣德樓前的御前侍衛才能先一步進宮。等御前侍衛進去約一刻鐘後,待漏院裡的文武百官,才能在掌燈內侍的帶領下,緩緩起朝着大慶門走去。

這時候還沒到辰時,小皇帝也不會這麼早來。先到的文武百官,可以在大慶殿中列隊候着。而沒有五品的京官,則在大慶殿兩旁,分文武候着。

等待的時候是漫長的,文官們忍不住又開始圍成一個個小圈子,討論待會該怎麼直諫小皇帝了。唯有徐崇光不緊不慢,堪堪等到還差一刻便到辰時的時候,才步入大慶殿中。

也不知道是不是約好的,徐崇光剛剛踏進大慶殿,還沒有走到文官最前列,大慶殿外便傳來陸承啓貼身小太監高鎬的聲音:“皇上駕到!”

隨後在仙韶使、仙韶副使的奏樂下,穿着龍袞,腳上踩着黑舄的陸承啓,緩緩步入大慶殿中。待陸承啓登上龍椅就坐後,有強壯內侍張五傘蓋,四宮女執四團扇,各立在龍位後東西方。這時奏樂聲停止,高鎬才說道:“百官參拜!”

此時不論文武,皆手持朝笏,對着陸承啓施禮道:“臣參見陛下,陛下聖安。”

陸承啓化着淡妝的臉上,看不出喜怒,淡淡地說道:“衆卿平身。”

待文武百官都站立後,陸承啓沒等他們發難,決意先下手爲強,朗聲說道:“吏部尚書可在?”

文官們都憋着勁,等着陸承啓那句“有事啓奏”呢,沒想到小皇帝居然不按套路出牌!衆文官愕然,還沒反應過來的時候,吏部尚書吳顯祉已然出列,端着朝笏道:“臣在!”

“朕且問你,京兆府的胥吏,可都登記在冊,列入官簿了?”陸承啓毫不猶豫,直接問道。

吳顯祉端着朝笏,恭恭敬敬地說道:“回陛下,已然於監察司監察下忝列完畢,交由戶部,下月便可由此分發俸祿了。另備有一份,放入吏部庫房之中。若陛下要過目,臣立即去庫房拿來……”

陸承啓不置可否,而是繼續問道:“推行新政之時,可有甚麼不妥之處?”

吳顯祉說道:“回陛下,胥吏大多贊成新政,皆道陛下仁政。”

“哦,就是說還有人不滿了?”陸承啓聽得出他話語中的另一層意思,繼續追問道。

聽了這話,文官們猶如打了雞血一樣,紛紛仰起頭來看着小皇帝。這是他們早就料到的情況,天下這麼大,不可能人人都贊同新政的。

“確實有些胥吏不滿,經查明,皆是些惡吏污吏。其在鄉里橫行,或營私舞弊,干擾法令;或竊權弄政,侵侮士類;或索賄侵吞;或敲剝百姓;或侵佔民田,僞造稅產簿,偷盜稅款;更有甚者,把鄉紳富戶稅賦,轉嫁於農戶身上……臣一一查實,皆交由京兆府尹審覈。具體事宜,臣亦不清楚。”吳顯祉侃侃而談道,話語裡把矛頭,都扔給了京兆府尹黃瑋頤了。

陸承啓冷笑一聲,說道:“京兆府,乃天子腳下,都有人敢欺壓百姓。不瞞衆卿,朕前些時日微服出宮,竟撞見一幕工部胥吏,欺壓工匠一事。朕從未下過旨意,要長安城內馳道盡快完工。且朕早有旨意,工匠爲朝廷做工,每月當有一貫工錢。可恨那惡吏,不顧工匠生死,有病不給治,硬逼他們繼續做工,還私吞他們工錢。此等惡行,置人命於不顧,竟無人告知朕!若無親見,朕實難相信。僅天子腳下,惡吏已然橫行如此,整個大順又如何?”

頓了一下,陸承啓繼續說道:“此事經有心人之口,想必早已傳遍長安城,朕相信衆卿亦有耳聞。朕以爲,胥吏作惡,甚至吏強官弱,官不足以制吏等怪象,弊病皆在制度上。秦漢時期,官與吏兩者間並無貴賤之分,公卿多出胥吏。及漢武帝時,獨尊儒術,儒學之士經舉薦而躋身公堂,受到重用。此乃官與吏始分化,有尊卑之別,儒漸鄙吏。魏晉及前朝,流品之分漸盛,胥吏往往被視爲不入品之流外、雜流,儒吏殊途終究形成。到了我朝,更是有過旨意,胥吏不得爲官。使得吏與役合流,竟淪爲賤職。出身胥吏,不得上進,唯有聚斂錢財一途,於國甚害。蘇子瞻曾諫朕曰,‘夫人出身而仕者,將以求貴也。貴不可得而至矣,則將惟富之求,此其勢然也’,朕以爲只是癬疥之患,殊不料竟成歪風邪氣。如不治之,無需百年,則必有禍事。常言道,不謀萬世不足謀一時,不謀全局不足謀一域,朕乃大順天子,自當爲大順百姓謀福。此等吏治不改,則國無寧日。如今朕推行十品官制,卻仍遭阻攔,可是欲置大順於萬劫不復?”

陸承啓這話,極爲誅心。首先說明了吏治崩壞的緣故,矛頭直指文人集團,然後再上升到國破家亡的境地,此時如果有誰再敢反對,肯定是沒好果子吃的。到時候栽上一頂害國害民的帽子,不死也得脫層皮。文官們不是傻子,陸承啓話語裡的決心,和**裸的威脅,他們總是能聽得出的。

一些只想着爲“自己人”謀得一官半職的官員,生了退縮之意。中國的傳統一般都是“一人得道,雞犬升天”,習慣了這個模式後,文官們反對的其實是這個。要不漢魏以來的世家門閥,怎麼會存在了千年之久?便是科舉制,也禁不住這些道貌岸然的“君子”們,爲家族謀些官職,纔有了門蔭、納慄之類。換個角度看,這又何嘗不是另一種世家門閥制度?長久以往,寒門子弟不得出頭,貴族把持朝政,這國家肯定會亡。早在《曹劌論戰》中,便有說了:“肉食者鄙,未能遠謀。”

爲何當權者會“鄙”?那是因爲他們的出身,決定了他們不可能真正地去體察民情。百姓過得不好了,甚至連飯都吃不上了,不反你反誰?(未完待續。)

第一百二十八章:戰爭紅利第二百一十八章:轉戰山東第二十七章:老將出馬第八百五十六章:放養第一百六十四章:隔空嘴仗第九百七十七章:改革科舉第七百五十七章:被砸暈了第628章:意想不到的收穫第二十章:走上正軌第一百七十一章:真相浮現第二百五十三章:聽朕的沒錯!第十七章:內閣第六百九十六章:大災之後必有大疫第三十八章:韓伯珂案第五百七十四章:用兵一時第九章:掌控局勢第八百六十七章:招安第四十一章:過新年第五百七十九章:取爾人頭!第五十九章:第一支步槍第三百四十六章:投名狀第九百七十三章:皇見皇第二百四十一章:後勤事宜第七百四十四章:挖池造山第八百八十章:商法不是吃素的第九百六十四章:最後的決戰 五第五百九十二章:太后意屬第五百六十一章:大當家,大事不好了第八百八十七章:琉球瓊州第四百九十四章:黃河治水初見成效 上第六百九十三章:上奏第一百四十四章:服軟第八百零一章:夜幕第六百七十一章:稍稍提醒第六百八十章:段王爺第六百二十三章:策問時政第六百五十九章:私心第630章:不是滋味第九十八章:戰後總結第二百一十四章:許景淳的心思第七百六十七章:撞鐵板上了第八百二十一章:一夫當關第四百八十二章:打完就跑第六百三十四章:竟無語凝噎第九百零五章:征服第四百七十二章:皇帝夢第二百一十九章:不會就練第五百一十九章:子母炮 上第九百七十五章:來了新客第五百三十一章:吹皺一池春水第九百二十四章:關門打狗第五百九十七章:世上沒有不透風的牆第五百六十二章:暗哨立功了第十六章:治大國如烹小鮮第二百零六章:太原府尹第一百二十二章:金龍杯第三百九十五章:人口才是根本!第三百九十一章:狼狽爲奸第六百四十六章:冷嘲熱諷第三百五十八章:給窮人一個希望第八百四十七章:遼國改元第八百七十六章:如此猖獗第三十二章:強軍之策第三十三章:瘋狂的蹴鞠 上第四百章:別以爲朕不知道!第四十六章:狂歡元宵夜第八百一十章:急行軍第四百七十一章:已恭候多時!第四百六十三章:灤河行宮第二百八十八章:一身冷汗第二百三十三章:紡車第二百零三章:王家的抉擇第五百八十一章:江湖上還有他的傳說第五百零八章:無話不說第九百二十八章:準備出征第四百零六章:緣何失敗?第六百零四章:商人眼光第四百一十七章:大快人心第一百八十一章:一朝天子一朝臣第六百零七章:三隻蚊子一碟菜第二百零九章:精耕細作的前提第四百六十六章:即時出兵第七百三十四章:尋到由頭第七百一十四章:新奇玩意第七百零七章:欣欣向榮第三百九十六章:完顏劾裡鉢第八百九十五章:還是女兒好第八百零一章:夜幕第633章:再起波瀾第627章:制科第八百九十三章:引蛇未果第二百一十一章:暗中緊盯第一百二十六章:終於召見第七百四十二章:一池三山,旺丁旺財第三百六十五章:賜粥羹第四百八十一章:巾幗不讓鬚眉第三百五十六章:幫人幫到底第三百一十八章:授劍欽差第一章:悲催皇帝第一百四十章:射藝較技 上
第一百二十八章:戰爭紅利第二百一十八章:轉戰山東第二十七章:老將出馬第八百五十六章:放養第一百六十四章:隔空嘴仗第九百七十七章:改革科舉第七百五十七章:被砸暈了第628章:意想不到的收穫第二十章:走上正軌第一百七十一章:真相浮現第二百五十三章:聽朕的沒錯!第十七章:內閣第六百九十六章:大災之後必有大疫第三十八章:韓伯珂案第五百七十四章:用兵一時第九章:掌控局勢第八百六十七章:招安第四十一章:過新年第五百七十九章:取爾人頭!第五十九章:第一支步槍第三百四十六章:投名狀第九百七十三章:皇見皇第二百四十一章:後勤事宜第七百四十四章:挖池造山第八百八十章:商法不是吃素的第九百六十四章:最後的決戰 五第五百九十二章:太后意屬第五百六十一章:大當家,大事不好了第八百八十七章:琉球瓊州第四百九十四章:黃河治水初見成效 上第六百九十三章:上奏第一百四十四章:服軟第八百零一章:夜幕第六百七十一章:稍稍提醒第六百八十章:段王爺第六百二十三章:策問時政第六百五十九章:私心第630章:不是滋味第九十八章:戰後總結第二百一十四章:許景淳的心思第七百六十七章:撞鐵板上了第八百二十一章:一夫當關第四百八十二章:打完就跑第六百三十四章:竟無語凝噎第九百零五章:征服第四百七十二章:皇帝夢第二百一十九章:不會就練第五百一十九章:子母炮 上第九百七十五章:來了新客第五百三十一章:吹皺一池春水第九百二十四章:關門打狗第五百九十七章:世上沒有不透風的牆第五百六十二章:暗哨立功了第十六章:治大國如烹小鮮第二百零六章:太原府尹第一百二十二章:金龍杯第三百九十五章:人口才是根本!第三百九十一章:狼狽爲奸第六百四十六章:冷嘲熱諷第三百五十八章:給窮人一個希望第八百四十七章:遼國改元第八百七十六章:如此猖獗第三十二章:強軍之策第三十三章:瘋狂的蹴鞠 上第四百章:別以爲朕不知道!第四十六章:狂歡元宵夜第八百一十章:急行軍第四百七十一章:已恭候多時!第四百六十三章:灤河行宮第二百八十八章:一身冷汗第二百三十三章:紡車第二百零三章:王家的抉擇第五百八十一章:江湖上還有他的傳說第五百零八章:無話不說第九百二十八章:準備出征第四百零六章:緣何失敗?第六百零四章:商人眼光第四百一十七章:大快人心第一百八十一章:一朝天子一朝臣第六百零七章:三隻蚊子一碟菜第二百零九章:精耕細作的前提第四百六十六章:即時出兵第七百三十四章:尋到由頭第七百一十四章:新奇玩意第七百零七章:欣欣向榮第三百九十六章:完顏劾裡鉢第八百九十五章:還是女兒好第八百零一章:夜幕第633章:再起波瀾第627章:制科第八百九十三章:引蛇未果第二百一十一章:暗中緊盯第一百二十六章:終於召見第七百四十二章:一池三山,旺丁旺財第三百六十五章:賜粥羹第四百八十一章:巾幗不讓鬚眉第三百五十六章:幫人幫到底第三百一十八章:授劍欽差第一章:悲催皇帝第一百四十章:射藝較技 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