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四十一章:先下手爲強

徐崇光慢悠悠地吃着早點,宣德樓前有火把照明,雖然天還沒亮,卻也看得很清楚。衆文官看着徐崇光慢吞吞地吃着早點,知道他是不會在皇宮開門前吃完的,便都進入待漏院等候了。

這時天氣轉冷,又正值黎明時分,最是寒涼。年紀大一點的官員,在一陣秋風吹過後,冷得直打哆嗦。又等了一刻鐘後,皇宮的大門總算開了。由幾個身強力壯的內侍從內裡推開宮門,守在宣德樓前的御前侍衛才能先一步進宮。等御前侍衛進去約一刻鐘後,待漏院裡的文武百官,才能在掌燈內侍的帶領下,緩緩起朝着大慶門走去。

這時候還沒到辰時,小皇帝也不會這麼早來。先到的文武百官,可以在大慶殿中列隊候着。而沒有五品的京官,則在大慶殿兩旁,分文武候着。

等待的時候是漫長的,文官們忍不住又開始圍成一個個小圈子,討論待會該怎麼直諫小皇帝了。唯有徐崇光不緊不慢,堪堪等到還差一刻便到辰時的時候,才步入大慶殿中。

也不知道是不是約好的,徐崇光剛剛踏進大慶殿,還沒有走到文官最前列,大慶殿外便傳來陸承啓貼身小太監高鎬的聲音:“皇上駕到!”

隨後在仙韶使、仙韶副使的奏樂下,穿着龍袞,腳上踩着黑舄的陸承啓,緩緩步入大慶殿中。待陸承啓登上龍椅就坐後,有強壯內侍張五傘蓋,四宮女執四團扇,各立在龍位後東西方。這時奏樂聲停止,高鎬才說道:“百官參拜!”

此時不論文武,皆手持朝笏,對着陸承啓施禮道:“臣參見陛下,陛下聖安。”

陸承啓化着淡妝的臉上,看不出喜怒,淡淡地說道:“衆卿平身。”

待文武百官都站立後,陸承啓沒等他們發難,決意先下手爲強,朗聲說道:“吏部尚書可在?”

文官們都憋着勁,等着陸承啓那句“有事啓奏”呢,沒想到小皇帝居然不按套路出牌!衆文官愕然,還沒反應過來的時候,吏部尚書吳顯祉已然出列,端着朝笏道:“臣在!”

“朕且問你,京兆府的胥吏,可都登記在冊,列入官簿了?”陸承啓毫不猶豫,直接問道。

吳顯祉端着朝笏,恭恭敬敬地說道:“回陛下,已然於監察司監察下忝列完畢,交由戶部,下月便可由此分發俸祿了。另備有一份,放入吏部庫房之中。若陛下要過目,臣立即去庫房拿來……”

陸承啓不置可否,而是繼續問道:“推行新政之時,可有甚麼不妥之處?”

吳顯祉說道:“回陛下,胥吏大多贊成新政,皆道陛下仁政。”

“哦,就是說還有人不滿了?”陸承啓聽得出他話語中的另一層意思,繼續追問道。

聽了這話,文官們猶如打了雞血一樣,紛紛仰起頭來看着小皇帝。這是他們早就料到的情況,天下這麼大,不可能人人都贊同新政的。

“確實有些胥吏不滿,經查明,皆是些惡吏污吏。其在鄉里橫行,或營私舞弊,干擾法令;或竊權弄政,侵侮士類;或索賄侵吞;或敲剝百姓;或侵佔民田,僞造稅產簿,偷盜稅款;更有甚者,把鄉紳富戶稅賦,轉嫁於農戶身上……臣一一查實,皆交由京兆府尹審覈。具體事宜,臣亦不清楚。”吳顯祉侃侃而談道,話語裡把矛頭,都扔給了京兆府尹黃瑋頤了。

陸承啓冷笑一聲,說道:“京兆府,乃天子腳下,都有人敢欺壓百姓。不瞞衆卿,朕前些時日微服出宮,竟撞見一幕工部胥吏,欺壓工匠一事。朕從未下過旨意,要長安城內馳道盡快完工。且朕早有旨意,工匠爲朝廷做工,每月當有一貫工錢。可恨那惡吏,不顧工匠生死,有病不給治,硬逼他們繼續做工,還私吞他們工錢。此等惡行,置人命於不顧,竟無人告知朕!若無親見,朕實難相信。僅天子腳下,惡吏已然橫行如此,整個大順又如何?”

頓了一下,陸承啓繼續說道:“此事經有心人之口,想必早已傳遍長安城,朕相信衆卿亦有耳聞。朕以爲,胥吏作惡,甚至吏強官弱,官不足以制吏等怪象,弊病皆在制度上。秦漢時期,官與吏兩者間並無貴賤之分,公卿多出胥吏。及漢武帝時,獨尊儒術,儒學之士經舉薦而躋身公堂,受到重用。此乃官與吏始分化,有尊卑之別,儒漸鄙吏。魏晉及前朝,流品之分漸盛,胥吏往往被視爲不入品之流外、雜流,儒吏殊途終究形成。到了我朝,更是有過旨意,胥吏不得爲官。使得吏與役合流,竟淪爲賤職。出身胥吏,不得上進,唯有聚斂錢財一途,於國甚害。蘇子瞻曾諫朕曰,‘夫人出身而仕者,將以求貴也。貴不可得而至矣,則將惟富之求,此其勢然也’,朕以爲只是癬疥之患,殊不料竟成歪風邪氣。如不治之,無需百年,則必有禍事。常言道,不謀萬世不足謀一時,不謀全局不足謀一域,朕乃大順天子,自當爲大順百姓謀福。此等吏治不改,則國無寧日。如今朕推行十品官制,卻仍遭阻攔,可是欲置大順於萬劫不復?”

陸承啓這話,極爲誅心。首先說明了吏治崩壞的緣故,矛頭直指文人集團,然後再上升到國破家亡的境地,此時如果有誰再敢反對,肯定是沒好果子吃的。到時候栽上一頂害國害民的帽子,不死也得脫層皮。文官們不是傻子,陸承啓話語裡的決心,和**裸的威脅,他們總是能聽得出的。

一些只想着爲“自己人”謀得一官半職的官員,生了退縮之意。中國的傳統一般都是“一人得道,雞犬升天”,習慣了這個模式後,文官們反對的其實是這個。要不漢魏以來的世家門閥,怎麼會存在了千年之久?便是科舉制,也禁不住這些道貌岸然的“君子”們,爲家族謀些官職,纔有了門蔭、納慄之類。換個角度看,這又何嘗不是另一種世家門閥制度?長久以往,寒門子弟不得出頭,貴族把持朝政,這國家肯定會亡。早在《曹劌論戰》中,便有說了:“肉食者鄙,未能遠謀。”

爲何當權者會“鄙”?那是因爲他們的出身,決定了他們不可能真正地去體察民情。百姓過得不好了,甚至連飯都吃不上了,不反你反誰?(未完待續。)

第五百四十九章:誰都沒想到第九百一十二章:出兵!第二百四十五章:內有乾坤第七百八十五章:船隊第五百八十九章:稅劵第四百三十一章:抽絲剝繭第四百八十四章:如何解釋第五百二十二章:震驚第七百八十八章:魚兒咬鉤了第七百零四章:套話第四百六十章:傳信第七十四章:填土戰術第九百零一章:重光殿內第七百五十章:水到,局成第一百二十九章:談判底線第五百一十三章:英雄所見略同第八百九十二章:光明頂?第二百三十八章:忽悠,使勁忽悠第七百四十五章:上林苑第一百五十二章:堵門第八百八十一章:刑部審訊第九百零四章:撫琴第六百四十一章:高興不起來第一百四十二章:射藝較技 下第二百一十六章:悠閒的盧胖子第五十二章:傳臚唱名第八百三十二章:輕車從簡第二百七十七章:大理寺審訊第八百五十六章:放養第四百九十九章:逛街第六十五章:突發奇想第一百零八章:皇家御膳第八百三十二章:輕車從簡第二百九十六章:國子監辯道 三第八百三十七章:背水一戰第六百六十三章:堵漏洞第三十五章:國子監第一百七十八章:拍板定案第五百三十六章:風雲變幻第二百二十四章:仵作第七十五章:你有張良計第八百六十二章:不得不服第六百五十八章:躊躇不前第二百八十章:劫殺第八百五十九章:震動朝野第八百一十八章:又撲空第七百一十八章:盛世初顯 四第五百八十七章:就事論事第八百七十八章:女婿到訪第九百二十二章:追查第七百零六章:初顯威力第七十八章:騎兵當步兵第四十一章:過新年第一百一十章:教育爲先第六十七章:三軍未動,糧草先行第五百八十六章:熬一熬就過去了第二百六十二章:大儒第九百二十九章:寒食節第七百一十八章:盛世初顯 四第八百一十三章:匯合第五百四十四章:相面之學第二百八十二章:一地雞毛的高麗第二百一十九章:不會就練第十三章:人生如戲,全靠演技第二百三十九章:金錢卦第七十九章:久攻不下第二百七十章:驟然大雨第七十一章:幽州遊擊第九百七十八章:高麗內亂和東瀛州第一百八十五章:胥吏第九百三十七章:誰爲刀俎第四十七章:廷議春闈第一百九十五章:是虎是貓?第五百二十五章:威力太大第二百五十六章:夜話第九百一十八章:來年開春第九百一十四章:不發威你當我病貓?第六百五十二章:合巹第四百二十四章:茶廬論國事第六百七十二章:都不是省油的燈第九百四十六章:大勝?這只是第一步!第三百五十四章:遼國困局第七百二十七章:多金缺木第三百四十四章:敗事有餘第三百四十二章:雪中送炭第六百四十七章:唱名賜第第九百零四章:撫琴第三百零一章:來自臣子的威脅第二百二十章:死士第九百零五章:征服第四百零四章:上了賊船第八百四十一章:碰撞第七百一十二章:內鬥不可取第三百零九章:新式戰船模型 下第七百四十章:神仙中人 下第三百四十四章:敗事有餘第二百零八章:常平倉 下第四百九十二章:商議第八百三十八章:哀兵還是不勝第六百零三章:有人歡喜有人愁
第五百四十九章:誰都沒想到第九百一十二章:出兵!第二百四十五章:內有乾坤第七百八十五章:船隊第五百八十九章:稅劵第四百三十一章:抽絲剝繭第四百八十四章:如何解釋第五百二十二章:震驚第七百八十八章:魚兒咬鉤了第七百零四章:套話第四百六十章:傳信第七十四章:填土戰術第九百零一章:重光殿內第七百五十章:水到,局成第一百二十九章:談判底線第五百一十三章:英雄所見略同第八百九十二章:光明頂?第二百三十八章:忽悠,使勁忽悠第七百四十五章:上林苑第一百五十二章:堵門第八百八十一章:刑部審訊第九百零四章:撫琴第六百四十一章:高興不起來第一百四十二章:射藝較技 下第二百一十六章:悠閒的盧胖子第五十二章:傳臚唱名第八百三十二章:輕車從簡第二百七十七章:大理寺審訊第八百五十六章:放養第四百九十九章:逛街第六十五章:突發奇想第一百零八章:皇家御膳第八百三十二章:輕車從簡第二百九十六章:國子監辯道 三第八百三十七章:背水一戰第六百六十三章:堵漏洞第三十五章:國子監第一百七十八章:拍板定案第五百三十六章:風雲變幻第二百二十四章:仵作第七十五章:你有張良計第八百六十二章:不得不服第六百五十八章:躊躇不前第二百八十章:劫殺第八百五十九章:震動朝野第八百一十八章:又撲空第七百一十八章:盛世初顯 四第五百八十七章:就事論事第八百七十八章:女婿到訪第九百二十二章:追查第七百零六章:初顯威力第七十八章:騎兵當步兵第四十一章:過新年第一百一十章:教育爲先第六十七章:三軍未動,糧草先行第五百八十六章:熬一熬就過去了第二百六十二章:大儒第九百二十九章:寒食節第七百一十八章:盛世初顯 四第八百一十三章:匯合第五百四十四章:相面之學第二百八十二章:一地雞毛的高麗第二百一十九章:不會就練第十三章:人生如戲,全靠演技第二百三十九章:金錢卦第七十九章:久攻不下第二百七十章:驟然大雨第七十一章:幽州遊擊第九百七十八章:高麗內亂和東瀛州第一百八十五章:胥吏第九百三十七章:誰爲刀俎第四十七章:廷議春闈第一百九十五章:是虎是貓?第五百二十五章:威力太大第二百五十六章:夜話第九百一十八章:來年開春第九百一十四章:不發威你當我病貓?第六百五十二章:合巹第四百二十四章:茶廬論國事第六百七十二章:都不是省油的燈第九百四十六章:大勝?這只是第一步!第三百五十四章:遼國困局第七百二十七章:多金缺木第三百四十四章:敗事有餘第三百四十二章:雪中送炭第六百四十七章:唱名賜第第九百零四章:撫琴第三百零一章:來自臣子的威脅第二百二十章:死士第九百零五章:征服第四百零四章:上了賊船第八百四十一章:碰撞第七百一十二章:內鬥不可取第三百零九章:新式戰船模型 下第七百四十章:神仙中人 下第三百四十四章:敗事有餘第二百零八章:常平倉 下第四百九十二章:商議第八百三十八章:哀兵還是不勝第六百零三章:有人歡喜有人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