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四十四章:金榜題名時

(祝大家中秋節快樂,闔家團圓,身體健康!)

被陸承啓叫出來,說教了好長時間,蔡襄才被放回集英殿。人老成精的蔡襄總算把陸承啓的話套出來了,原來這小皇帝先前根本不認識他!!!

這麼一想,蔡襄恨不得給自己兩個耳光,真是沒事找事幹,乖乖地呆在杭州府多好,反正三年一調,怎麼都回不到長安。也不知道自己發什麼神經,竟在“深思熟慮”下,寫了封奏摺給小皇帝。

這下好了,小皇帝肯定是動用了監察司,查到了自己的底細。以他在福建路、泉州、福州、開封、杭州以來的政績,肯定是這樣,小皇帝“見才起意”,不讓他致仕回鄉的。

當然,他不可能想的到,陸承啓根本就不用監察司,在後世,“米蔡蘇黃”四個書法家的名字,可謂是如雷貫耳。米芾、蘇軾、黃庭堅都出現了,單單缺少一個蔡襄。現在好了,蔡襄也出現了。有名人情結,想要集齊所有名人,好召喚出一個盛世來的陸承啓,怎麼捨得放過他?這中間的彎彎繞繞,蔡襄是想破腦袋都想不到的,原來自己是受“名聲”所累,而且是後世的名聲……

這個小插曲過後,殿試依舊毫無波瀾地進行着。巡考官做些什麼,這些士子一無所知,他們都沒寫完卷子,正全心全意投入進去,哪裡有時間管其他事情?再加上古文四六駢文什麼的,頗爲費腦,半個時辰也寫不到百來個字。要想形成一篇言之有理,無懈可擊的文章,還是需要功力的。殿試規定只有六個時辰,對於才思敏捷的士子來說,時間足夠多了。可是對於一些慢熱的,時間很緊,甚至還可能沒有寫完。

至於陸承啓,他哪裡有那麼多時間在集英殿呆着看這些士子寫一些之乎者也,他可是有着一大堆奏摺沒有處理的。內閣不過是票擬罷了,至於批紅,還得他親自來。

一日時間,很快過去了。等陸承啓處理完那堆奏摺,已經時近午時。再過兩三個時辰,就該交卷了。這些士子也不容易,連午飯都顧不上吃,餓着肚子,一直在奮筆直書。

三個時辰,很快就過去了。巡考官可不管還有誰沒有寫完,鑼聲一響,就一併收卷。不到一刻鐘,這些士子就都被請出皇宮了。

而後,如同貢試一樣,編排官、封彌官、對讀官、初考檢點試卷官、覆考檢點試卷官、初考官等臨時指定的官員,開始忙碌起來了。封彌的封彌,謄錄的謄錄。雖然沒有貢試那般有近兩萬份卷子,可五百份卷子,已經是一項龐大的工程了。畢竟省試的時候,文章高低一眼就看得出來,可殿試是要給小皇帝親自過目的,要是除了差錯,那就是欺君之罪了,要掉腦袋的。

這次殿試,可沒有上次那麼快的效率了。畢竟文彥博不是禮部出身,處理起卷子來,也慢慢吞吞的。寧願慢一點,也不願出差錯,所以這一審閱卷子,竟過去了十天。其中陸承啓還多次派人催促,文彥博都說正在批閱卷子中,還沒有詳定出來。

十日過後,文彥博總算批閱完了,送到垂拱殿供陸承啓審定。

陸承啓認真地把前十名和最後幾名的卷子都看了一遍,有點疑問地說道:“今科爲何沒有士子被黜落?”

文彥博認真地說道:“陛下,依臣看來,這些士子答卷,各抒己見,可謂人才。且此次恩科,舉子人數有一萬九千餘人,取中人數不過五百有七,對比起來不足一提。若是殿試再行黜落,則天下譁然,士子之心不穩。是以臣認爲,無須黜落。再者,這些士子都是人才,若行黜落,亦爲十品官。以其之才,區區十品官,定能勝任。”

陸承啓默默地點了點頭,說道:“文卿之慮,固然有理。朕也有疑問,既然士子達不到朝廷取士要求,自是不能取。朕看了卷子,認爲自四百六十名以後,連卷子都未曾答完者有,答非所問者有,阿諛奉承者有,如此‘人才’,取之至令朝廷臉面無存,何必網開一面?朝廷取士,公平公正公開,朕看了文卿批語,自四百六十名之後,皆爲五等,何必取之?”

陸承啓口中說的五等,其實是早在六十年前,殿試就有規定:學思優長,詞理精純爲一等;才思該通,文理周率爲第二等;文理俱通爲第三等;文理中平第四等;文理疏淺爲第五等。既然爲第五等,陸承啓的意思也就很明確了,黜落四百六十名以後的士子,只取前四百六十名進士。因爲分科不同,所以第一等爲賜進士及第,第二等賜進士出身,第三等爲賜同進士出身,第四等爲賜同學究出身,第五等只能黜落了。

文彥博認真地說道:“陛下此言,過於武斷。臣須再將這些黜落卷子批閱一遍,以防有誤判之嫌!”

陸承啓很欣賞他的辦事態度,可他如此“頂撞”自己,有點惱怒。可想了想,要是自己聽不見臣子的意見,也是不好的。畢竟不是什麼原則性的事情,就由他了吧。“文卿盡職盡力,朕心甚慰。你且再批閱一遍,努力尋出四等之上士子,莫要製造出甚麼科舉冤案。”

文彥博說了聲“遵旨”,便又是用去一天,才堪堪裁定出最後的取中人數,爲四百六十七名。陸承啓沒想到,他真的又仔細看了一遍,在陸承啓面前軟磨硬泡,說這七個士子雖文思不捷,可勝在穩重,是個人才。陸承啓猶豫再三,總算覺得他們的文章文理還算過得去,也網開了一面。

於是,此次恩科歷時一個多月,總算殿試排名也出來了。

隨着一聲鑼響,皇榜張貼,又是一年金榜題名時。

不出意料的是,此次殿試頭名狀元,爲張載。其實大家都知道,張載是小皇帝點名的“聖人”,如果不是第一,怎麼服衆?小皇帝這是要造出一個“聖賢”來,而張載的所作所爲,也確實稱得上是聖賢,所以張載名列第一,貴爲狀元,沒有人有什麼異議。真正讓人新奇的是,第二名蘇轍,竟爲上次恩科狀元蘇軾之弟。這一下,長安城百姓對蘇家的興趣也就更大了,甚至還有人挖掘出來,蘇軾蘇轍兩兄弟的父親蘇洵,也是一個大文豪,至此三蘇的名聲鵲起,爲世人所知。(未完待續。)

第一百九十一章:太原王家第九百三十章:討遼檄文第七百五十章:水到,局成第二百三十九章:金錢卦第三百六十八章:火炮初成 一第七百九十九章:好一場大戰第九百二十一章:無情第五百八十九章:稅劵第四百五十五章:以進爲退第九百六十九章:最後的決戰 十第二百五十九章:狗頭軍師第八百七十六章:如此猖獗第五百三十章:將計就計第一百二十六章:終於召見第五百二十二章:震驚第七十八章:騎兵當步兵第一百二十八章:戰爭紅利第五百零四章:皇上的人情第五百九十五章:下不爲例!第九百六十六章:最後的決戰 七第五百六十七章:戲耍第九百七十一章:俘了遼國皇帝第四百三十五章:蘇轍蘇子由第三百零七章:賜同進士第二百一十二章:清理間諜第二百一十三章:佈局女真第三百四十八章:功比諸葛第五百九十五章:下不爲例!第五百五十一章:癡情人第一百三十四章:懸掛的地圖第三百零三章:大儒說,食不可語第九百二十章:叛徒第四百章:別以爲朕不知道!第五百二十七章:敵暗我明第五百二十一章:子母炮 下第六百六十四章:虛心納諫第九百五十九章:百姓歸心第五百七十二章:三兩句情話第十五章:大刀闊斧第四百八十九章:能拖便拖第一百四十三章:一箭驚人第三十二章:強軍之策第四百四十一章:先下手爲強第六百七十一章:稍稍提醒第六百三十九章:野無遺賢第三百三十八章:龍顏震怒第五百一十三章:英雄所見略同第八百八十八章:又沒錢了第八百一十三章:匯合第二百八十章:劫殺第三百九十六章:完顏劾裡鉢第九百五十三章:拼死不退第625章:租房難第九百二十三章:捲土重來第四百二十三章:風雨欲來第八百六十四章:蒸蒸日上第八百八十九章:入不敷出第五百五十七章:淑女于歸第四百章:別以爲朕不知道!第十四章:酒樓見聞第一百零九章:福利院第六百二十二章:科舉試題第四百一十八章:私吞工錢第七百八十三章:當世細柳營第二百一十章:如何處置第七百六十三章:好一座樊樓第二百七十五章:白身介甫第五百二十九章:大事發生第六百零二章:全權處理第三百六十五章:賜粥羹第六百八十六章:舉薦第三百六十三章:傳授經濟理論第612章:梯田第五百九十九章:開源之法第九百一十二章:出兵!第九百五十三章:拼死不退第四百六十章:傳信第三百二十七章:進入梓州路第九十七章:凱旋第二百一十章:如何處置第二百三十九章:金錢卦第二章:失魂症第六百八十六章:舉薦第三百五十七章:破廟第三百三十四章:趕路第八百六十一章:首輔馮京第五百八十七章:就事論事第一百六十四章:隔空嘴仗第七百四十四章:挖池造山第五百七十七章:學院派和實戰派第二百零二章:摩尼教第四百一十六章:天子腳下第八百一十五章:避實就虛第四百四十一章:先下手爲強第七百四十三章:風水大格局第五百六十四章:好不熱鬧第五百三十九章:震驚第八百四十九章:邊患再起第四百一十章:菩薩心腸第九百零四章:撫琴
第一百九十一章:太原王家第九百三十章:討遼檄文第七百五十章:水到,局成第二百三十九章:金錢卦第三百六十八章:火炮初成 一第七百九十九章:好一場大戰第九百二十一章:無情第五百八十九章:稅劵第四百五十五章:以進爲退第九百六十九章:最後的決戰 十第二百五十九章:狗頭軍師第八百七十六章:如此猖獗第五百三十章:將計就計第一百二十六章:終於召見第五百二十二章:震驚第七十八章:騎兵當步兵第一百二十八章:戰爭紅利第五百零四章:皇上的人情第五百九十五章:下不爲例!第九百六十六章:最後的決戰 七第五百六十七章:戲耍第九百七十一章:俘了遼國皇帝第四百三十五章:蘇轍蘇子由第三百零七章:賜同進士第二百一十二章:清理間諜第二百一十三章:佈局女真第三百四十八章:功比諸葛第五百九十五章:下不爲例!第五百五十一章:癡情人第一百三十四章:懸掛的地圖第三百零三章:大儒說,食不可語第九百二十章:叛徒第四百章:別以爲朕不知道!第五百二十七章:敵暗我明第五百二十一章:子母炮 下第六百六十四章:虛心納諫第九百五十九章:百姓歸心第五百七十二章:三兩句情話第十五章:大刀闊斧第四百八十九章:能拖便拖第一百四十三章:一箭驚人第三十二章:強軍之策第四百四十一章:先下手爲強第六百七十一章:稍稍提醒第六百三十九章:野無遺賢第三百三十八章:龍顏震怒第五百一十三章:英雄所見略同第八百八十八章:又沒錢了第八百一十三章:匯合第二百八十章:劫殺第三百九十六章:完顏劾裡鉢第九百五十三章:拼死不退第625章:租房難第九百二十三章:捲土重來第四百二十三章:風雨欲來第八百六十四章:蒸蒸日上第八百八十九章:入不敷出第五百五十七章:淑女于歸第四百章:別以爲朕不知道!第十四章:酒樓見聞第一百零九章:福利院第六百二十二章:科舉試題第四百一十八章:私吞工錢第七百八十三章:當世細柳營第二百一十章:如何處置第七百六十三章:好一座樊樓第二百七十五章:白身介甫第五百二十九章:大事發生第六百零二章:全權處理第三百六十五章:賜粥羹第六百八十六章:舉薦第三百六十三章:傳授經濟理論第612章:梯田第五百九十九章:開源之法第九百一十二章:出兵!第九百五十三章:拼死不退第四百六十章:傳信第三百二十七章:進入梓州路第九十七章:凱旋第二百一十章:如何處置第二百三十九章:金錢卦第二章:失魂症第六百八十六章:舉薦第三百五十七章:破廟第三百三十四章:趕路第八百六十一章:首輔馮京第五百八十七章:就事論事第一百六十四章:隔空嘴仗第七百四十四章:挖池造山第五百七十七章:學院派和實戰派第二百零二章:摩尼教第四百一十六章:天子腳下第八百一十五章:避實就虛第四百四十一章:先下手爲強第七百四十三章:風水大格局第五百六十四章:好不熱鬧第五百三十九章:震驚第八百四十九章:邊患再起第四百一十章:菩薩心腸第九百零四章:撫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