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六十四章 烏桓山

“霍,衛之事?”李重九聞言駐足。請使用訪問本站。

自懷荒鎮建鎮以來,契丹與己連番大戰,雖說契丹處於部落聯盟時期,還沒有掌握冶鐵的手段,論實力根本無法與突厥相較。但契丹騎兵深入山中,殺之不盡,雖逢大敗,但不用一兩年即可恢復勢力。

李重九言道:“當年諸葛孔明若不深入南中,怎能生擒孟獲,縱有些風險也可冒,王君廓,薛萬徹都是在外的大將,兵法有云,將在外軍令有所不授,薛,王二人都是孤的心腹,孤信任他人,不插手他們的事,就由他們根據軍情,決定是否追擊吧。”

溫彥博等人一併點頭。

王珪言道:“眼下只有讓薛,王兩位將軍自定其策了。”

烏侯秦水北岸。

五千漢軍騎兵,在兩千契丹騎兵的帶路下,正從草原上經過,往北而去。

都顏徒步登上一處山丘,一旁薛萬徹,王君廓皆是跟隨在後。

都顏手指着遠方,言道:“再翻過兩道山就是潢水,潢水以北就是冷陘山,冷陘山乃是我契丹與奚人,霫人三族的界山,山頂冬季有雪,地勢十分難走,若沒有我族人帶路,根本無法通行。”

“那追到了冷陘山,就能拿下大賀咄羅嗎?”

“未必,大賀咄羅十分謹慎,他估計早料到你們要追他,故而應該逃往了鮮卑山。”

薛萬徹聞言言道:“我們要抓大賀咄羅,就要抵達鮮卑山了?鮮卑山在哪裡?”

都顏露出回憶的神色言道:“翻過了冷陘山,東面就是我契丹最肥沃的火兒慎草原,往年突厥與我契丹交惡時,族人一般都退至鮮卑山,鮮卑山也我族,也是鮮卑人的聖山,哪裡有我們先祖的墓穴,當年魏帝拓跋燾。派大臣前往鮮卑山祭祀,並刻下銘文,這裡也是我契丹最後的退路。”

說到這裡都顏臉上露出感嘆之色。

王君廓與薛萬徹對望一眼,言道:“從這裡到冷陘山,還有幾日馬程?”

“三日?”

“那從冷陘山到鮮卑山,還有幾日馬程?”

都顏搖了搖頭,言道:“說不準。”

“怎麼會說不準?”薛萬徹不快地言道。

都顏開口說道:“到了現在我還有必要騙你們嗎?從冷陘山到鮮卑山。一路上要經過河流,水澤,除了幾條大河以外,草原上到處是河水氾濫,這河水形成五六日,長的有幾個月。你說騎兵跋涉需多少日才能到?我去年走過一次,大概四十五天左右吧。”

王君廓,薛萬徹對望一眼,他們都是不信。當下二人又找來,幾名契丹鄉兵將領詢問了一番。

幾名契丹鄉兵聽聞要前往鮮卑山都是直搖頭,說那裡是鮮卑族的聖山,不可輕易前往。王君廓。薛萬徹自是不信他們這套說辭。

詢問一番後,王君廓對薛萬徹言道:“我問過他們,鮮卑山所在,他們說得與都顏差不多。”

薛萬徹聞言:“都顏說有四十五天路程往北,一個來回就是九十天,就算加上都顏他們奉上的糧草,也不過五千騎兵二十日之用,再是往北這不知抵達何處了。就算是衛青,霍去病徵討漠北突厥,也不過如此。”

二人正說話之間,一旁突地稽上前言道:“聽聞兩位將軍,要討伐鮮卑山,此事還請三思。”

薛萬徹問道:“統軍莫非知道鮮卑山路徑。”

突地稽言道:“知道一二,我靺鞨共分七部。其中最北一支爲黑水靺鞨,他們就住於鮮卑山附近,黑水靺鞨之人,都是編髮。綴野豕牙,插雉尾爲冠飾,而契丹人,你也知道他們不編髮的,黑水靺鞨他們習俗與契丹人不同,但卻一直與契丹交好,契丹人一貫管他們叫女真。我們粟末靺鞨有時也叫他們女真人,女真人十分驍勇,當年大隋還未三徵高句麗時,高句麗正是強盛時,靺鞨諸部皆是服從於高句麗,唯有女真人不服。”

王君廓言道:“這麼說我們要討伐鮮卑山,就要擊敗黑水靺鞨。”

突地稽點點頭,言道:“黑水靺鞨居於山林之內,無論是誰侵犯他們,都要反擊,而我們深入敵境,糧草都要靠都顏的族人來補給,我實在不放心。”

薛萬徹言道:“那麼統軍有什麼高見呢?”

突地稽言道:“大都護言重了,高見不敢當,不過這遼東地界,我們靺鞨人最是熟悉了,我想若攻打冷陘山後,不往北走鮮卑山,冒險深入契丹人的腹地,而是往南經白狼山,返回遼西郡營州,這條路線雖說亦是冒險,不過卻穩妥了許多。”

薛萬徹猶豫言道:“如此恐怕追不到北逃的大賀咄羅啊。”

王君廓言道:“大賀咄羅不過皮毛而已,契丹八部民衆纔是肌理,沒有了肌理,皮毛又如何依附?”

薛萬徹聽了只能言道:“既然如此,我們先取冷陘山纔是。”

定下方略後,薛萬徹,王君廓重新率領七千人馬上路。

兩日後趙國騎兵渡過潢水,一路之上遭遇少數逃往冷陘山的契丹人,但薛萬徹卻置之不理,只是命大軍加速行軍。

渡過潢水後,大軍輕騎抵達冷陘山,于山內遭遇剛剛逃過北岸的契丹吐六於部。

先鋒烏古乃率領三百靺鞨輕騎,以及兩百契丹鄉兵,向吐六於部發動襲擊。

吐六於部根本毫無戰意,接陣不過片刻,就全軍潰敗。

烏古乃俘虜五千契丹人,其中有兩千青壯,其餘牛羊上千頭,馬匹兩百,上百石穀物。

薛萬徹趕到時,聽聞烏古乃擊敗吐六於部,當下大喜,用殺牛宰羊犒勞士卒,在冷陘山飽餐後,轉道向南。

兩日之後,大軍走出丘陵,抵達一望無際的火兒慎草原。

這裡最早乃是商周中所言,鬼方之地,後爲東胡人遊牧地,東胡人被匈奴人擊敗後,分作兩支逃至鮮卑山,烏桓山。

鮮卑山在北,而烏桓山就在火兒慎草原之上,在此一族爲烏桓族,而至鮮卑山的爲鮮卑族。

烏桓族爲曹魏所擊敗後,居住鮮卑山的鮮卑人,從北向南遷徙,入主了火兒慎草原,之後晉室衰微後,乘勢入主中原。所以這豐茂的火兒慎草原,準確來說,也是鮮卑人真正的龍興之地。

之後鮮卑人拓跋部創立北魏後,火兒慎草原即爲出自鮮卑宇文部的契丹人所有。

現在薛萬徹大軍抵達火兒慎草原。

注一:新唐書契丹記,契丹阻冷陘山以自固,與奚不平,每鬥不利,輒遁保鮮卑山。

注二:火兒慎草原,即科爾沁草原,火兒慎乃是鮮卑語,而科爾沁則是蒙古語,現在室韋人還未向南遷徙,在呼倫貝爾草原一帶遊牧。(未完待續。如果您喜歡這部作品,歡迎您來起點投推薦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動力。手機用戶請到m.閱讀。)

第二十章 荊聶之士第五百三十四章 大隋公主第一百七十五章 賠了夫人又折兵第九十章 內附第六百八十八章 鳥盡弓藏第五百六十四章 黃河水戰第六百七十五章 江上論勢第七百七十章 皇后和貴妃(第一更)第四百七十四章 虎將第兩百一十八章 招賢館第五百九十三章 成爲你的妻子(第二更)第五百三十六章 千里戈壁第兩百八十七章 名臣相助第五百三十八章 勸進第兩百一十三章 情報體系第五百五十五章 五牙大艦第三百一十四章大軍齊聚第四百九十七章 擺了一刀第五百四十四章 黃河岸邊第兩百五十九章 下決心第四十章 少林寺總教頭第八百二十七章 室得芸的求見第六百七十五章 江上論勢第六百二十七章 江山與美人第四百零七章 納采第五百零六章 突厥手段第三百四十九章 太原郡攻略(三)第兩百九十一章 挑撥第八百五十一章 三原之陣第十三章 李家來頭第三百一十六章奚族三部第五百一十六章 衆叛親離第三百二十六章 江都之變第兩百二十九章 家事即國事第五百零二章 東出關中第兩百七十二章 涿郡劇變第四百二十五章雙雄對決第六百二十五章 斬草除根第四十五章 高尚的情操第一百三十章 露布告捷第三十七章 力挽狂瀾(求三江票)第七百三十章 突圍之戰第六百七十五章 江上論勢第一百五十八章 懷荒鎮的歡歌第七百六十四章 回家第五百零八章 大軍圍城第三十二章 天下大勢第八百二十二章 已有決斷第七百六十二章 河北集團第五十八章 最毒婦人心第三百五十六章 大風第兩百一十一章 拉攏第四百一十七章平息風波第五百三十四章 大隋公主第四百二十二章 破局之機第七百四十三章 人心向背第兩百一十九章 檄文第三百五十五章 抉擇第七百五十四章 嫌隙已成第三百三十四章 鹽場與海船第一百三十四章 上谷通守第一百四十八章 微服下鄉第五百六十八章 洛陽民心第三百二十章全線擊退第一百四十五章 繳獲第七百零二章 河陽得失第六百六十三章 得民心者得天下第四百六十七章 一笑而已第八百五十四章 兩翼突破(第一更)第四十五章 高尚的情操第八百一十三章 蕭瑀叛唐第一百六十三章 婚事第七百九十一章 李重九的戰法第七百二十五章 突利的誠意第五百四十九章 情絲向大家誠懇致歉第四十三章 寺內修行第兩百零七章 河北之勢江山國色 第三百八十一章 二雄相會第五百零四章 三個條件第七百四十四章 當今戰局第六十二章 惡向膽邊生第四百四十五章 兄弟不睦第兩百四十一章 蓋牟城下第五百八十三章 繡錦(第二更)第兩百零一章 尉遲恭出馬第六百一十四章 金春秋的野心第四百三十四章 落幕第七百一十八章 盟友發力第四百四十二章 官制第八百一十七章 前倨後恭(第二更)第七百二十八章 三道埋伏第四百九十八章 高陽之戰第四百零六章 盧家的妙棋第五百零一章 紮緊口袋第十四章 小名芷婉第七八三十五章 安定江淮第一百一十七章 胡馬渡陰山第五百五十六章 綁架第七百九十章 騎兵對決
第二十章 荊聶之士第五百三十四章 大隋公主第一百七十五章 賠了夫人又折兵第九十章 內附第六百八十八章 鳥盡弓藏第五百六十四章 黃河水戰第六百七十五章 江上論勢第七百七十章 皇后和貴妃(第一更)第四百七十四章 虎將第兩百一十八章 招賢館第五百九十三章 成爲你的妻子(第二更)第五百三十六章 千里戈壁第兩百八十七章 名臣相助第五百三十八章 勸進第兩百一十三章 情報體系第五百五十五章 五牙大艦第三百一十四章大軍齊聚第四百九十七章 擺了一刀第五百四十四章 黃河岸邊第兩百五十九章 下決心第四十章 少林寺總教頭第八百二十七章 室得芸的求見第六百七十五章 江上論勢第六百二十七章 江山與美人第四百零七章 納采第五百零六章 突厥手段第三百四十九章 太原郡攻略(三)第兩百九十一章 挑撥第八百五十一章 三原之陣第十三章 李家來頭第三百一十六章奚族三部第五百一十六章 衆叛親離第三百二十六章 江都之變第兩百二十九章 家事即國事第五百零二章 東出關中第兩百七十二章 涿郡劇變第四百二十五章雙雄對決第六百二十五章 斬草除根第四十五章 高尚的情操第一百三十章 露布告捷第三十七章 力挽狂瀾(求三江票)第七百三十章 突圍之戰第六百七十五章 江上論勢第一百五十八章 懷荒鎮的歡歌第七百六十四章 回家第五百零八章 大軍圍城第三十二章 天下大勢第八百二十二章 已有決斷第七百六十二章 河北集團第五十八章 最毒婦人心第三百五十六章 大風第兩百一十一章 拉攏第四百一十七章平息風波第五百三十四章 大隋公主第四百二十二章 破局之機第七百四十三章 人心向背第兩百一十九章 檄文第三百五十五章 抉擇第七百五十四章 嫌隙已成第三百三十四章 鹽場與海船第一百三十四章 上谷通守第一百四十八章 微服下鄉第五百六十八章 洛陽民心第三百二十章全線擊退第一百四十五章 繳獲第七百零二章 河陽得失第六百六十三章 得民心者得天下第四百六十七章 一笑而已第八百五十四章 兩翼突破(第一更)第四十五章 高尚的情操第八百一十三章 蕭瑀叛唐第一百六十三章 婚事第七百九十一章 李重九的戰法第七百二十五章 突利的誠意第五百四十九章 情絲向大家誠懇致歉第四十三章 寺內修行第兩百零七章 河北之勢江山國色 第三百八十一章 二雄相會第五百零四章 三個條件第七百四十四章 當今戰局第六十二章 惡向膽邊生第四百四十五章 兄弟不睦第兩百四十一章 蓋牟城下第五百八十三章 繡錦(第二更)第兩百零一章 尉遲恭出馬第六百一十四章 金春秋的野心第四百三十四章 落幕第七百一十八章 盟友發力第四百四十二章 官制第八百一十七章 前倨後恭(第二更)第七百二十八章 三道埋伏第四百九十八章 高陽之戰第四百零六章 盧家的妙棋第五百零一章 紮緊口袋第十四章 小名芷婉第七八三十五章 安定江淮第一百一十七章 胡馬渡陰山第五百五十六章 綁架第七百九十章 騎兵對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