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五十五章 抉擇

殷開山穿着一身銀亮的明光鎧,駐馬於一山崗之上,一改他往ri白衣文士般的打扮。

四周馬蹄踏起黃土,殷開山臉sè露出一絲厭惡之sè,將馬鞭揮了揮,驅散周圍的塵土。

隨着天sè漸漸明亮,山崗上的視野,亦是逐漸清晰。

山下潞水橫流,冬季蕭瑟,草木敗死,土坯隨意的裸露,風沙一卷,就是一片揚塵。

現在幽州大軍已有不少過河,正在河灘之邊,駐紮休息,而潞水之上,一道浮橋橫貫,更多幽州軍士卒正陸續過河。

看到這裡,殷開山臉上露出一絲yin冷的笑意。

一旁左屯衛將軍王行敏奉承地言道:“都是殷總管料事如神,料定李賊必來上黨郡,在此佈置好了一切。”

殷開山擺了擺手,言道:“王將軍言過了,我可沒那麼大本事,只是未雨綢繆罷了,沒想到李賊,真來上黨郡送死,當然還是公主殿下英武,那麼快擊敗了恆山賊,否則我這計策也不容易成功。”

王行敏不由仰天哈哈笑道:“殷總管果真厲害,王某佩服。”

殷開山冷笑言道:“這算什麼,若是夏之季,我在上游築壩,待敵軍渡河,灌水淹之,必教這三萬大軍盡餵了魚蝦。”

王行敏露出心悅誠服的佩服之sè,問道:“殷總管料事如神,你猜李賊聞之公主大破恆山賊之事,接下來會如何作呢?是奪路而逃,還是在援軍抵達之前,拼死一搏?”

殷開山冷笑言道:“李賊若是現在逃走,我大軍掩殺,其雖敗,但不至於全軍覆滅,但我料定李賊此人必不會這麼作?”

“爲何?”

殷開山不屑地言道:“此人出身市井,乃是販夫走卒般的人物,能有今ri,還不是靠手段巧取豪奪,不折手段而來,平ri行險慣了,必不會輕易接受失敗,所以斷然會孤注一擲,作亡命之搏。”

王行敏點點頭言道:“總管之言,真是一針見血,我觀其部屬漢軍cāo練得十分有素,而番軍亦是驍勇善戰,若作亡命一搏,倒是有幾分兇險?”

殷開山言道:“不錯,是有一二分兇險,不過此人若是想要效仿韓信,全軍渡河背水一戰,我軍就不必與他浪戰,憑着此山勢固守,只需堅守一ri,待援軍抵達後,就可一戰破之。”

王行敏長嘆言道:“那殷將軍就將這大功拱手,讓給平陽公主了。”

殷開山言道:“都是爲了我大唐,我沒有半點私心。”說到這裡,殷開山雙目一眯,心道,芷婉,若是我幫你擊敗了李重九,到時你是否會傾心於我,罷了,我知你也不會,但此賊我絕不會與他干休,必要他喪命在此。

“稟告總管,郭刺史已率一萬郡兵趕至!齊王殿下的兩千人馬,半個時辰後也可趕到”

王行敏笑道:“郭刺史來得倒是不慢啊,如此口袋就紮緊了!”

殷開山聞言笑了笑,不復言語,轉而看向河岸,臉上一片雲淡風輕。

潞水波濤陣陣,李重九駐馬河邊,大軍依舊沿着浮橋,正陸續過河。

而在距離渡口不遠,土黃sè的山頭之上,唐軍似已聞知李重九渡過潞水消息,正不斷有人馬在山頭之上集結。

李重九看去,對面山頭之上,唐軍的旌旗一面又一面的豎立,而山下蘆葦叢之中雀鳥驚飛。

而更遠之處,大片黃塵揚起,馬嘶之聲隨風傳來,顯然唐軍援軍正陸續趕來,隱隱殺氣沖天之狀。

溫彥博言道:“我大軍已過半渡,若是要現在退兵,那麼唐軍必然掩後追擊,如此現在渡河的兵馬至少要折損大半。”

額託雙手插胸,託着下巴言道:“現在也沒有別的辦法,只有全軍渡過河去,在對方援軍抵達前,攻破敵軍。”

薛萬徹出聲言道:“可是敵軍兵馬也不少,全力決戰,一ri之內,可以擊破嗎?太冒險了,若是一旦沒有擊潰敵軍,對方援軍趕到,我軍恐怕……恐怕只有全軍覆滅了。”

聽薛萬徹之言,額託怒道:“你漢人就是怕死,要走你們自己走吧,我願意率軍留下死戰。”

額託之言打擊面很大,一時王馬漢等漢軍將軍臉上都是掛不下去。

一旁突地稽言道:“不錯,額託你的勇猛我們是都知道,但漢軍將士也並非怕死的,可汗,若決一死戰,我靺鞨願爲前鋒,若渡河則我部甘爲殿後。”

聽突地稽這麼說,李重九哈哈笑道:“這話聽得提氣。”

其餘衆將亦是一併言道:“我們願一併聽命行事。”

到底是死戰,還是撤退,這二途擺在了李重九面前。

按照自己一貫的xing格,絕不能接受撤退之舉,若是撤退雖不至大敗,但是jing銳也折損在此,對士氣打擊其大,讓忠臣良將爲自己殿後死戰,如何可行。

但自己若是如此,也被敵軍大將,如殷開山之流了若指掌。

李重九言道:“傳令下去,三軍停止渡河!”

“可汗!”

“上谷公!”

衆將一併齊呼,若是李重九要決戰,肯定是命令部隊加速過河,如此能爭取一刻時間是一刻。

李重九言道:“你們不是說聽我的吩咐嗎?”

衆將聞言。

“違令者該當何罪?”見李重九厲聲質問,衆將只能低頭稱是。

李重九言道:“傳令各軍依序渡河,我親自率軍在地。”

“不可!”

第一個反對的是溫彥博。

姬川言道:“上谷公體貼衆將之意,我們可以理解,但是殿後之事……”

李重九油然笑着言道:“誰說我要殿後了。烏古乃,你的八百重甲鐵騎都渡河了嗎?”

一直站在一邊猶如鐵塔一般的烏古乃,抱拳言道:“可汗都已渡江!”

“很好,”李重九看向王馬漢言道,“府軍之中突騎團,萬勝軍渡河多少了?”

王馬漢言道:“萬勝軍已全部渡河了,突騎團還有一半在對岸。”

“足夠了!”李重九言道。

衆將這時大半已是會意,姬川言道:“上谷公,如此是不是太冒險了?卑職還是懇請速速過江,另選一可靠之將在此。”

李重九搖了搖頭,言道:“你與溫彥博乃是文臣,立即先行渡河,軍令不可違。”

姬川聞言見李重九其意甚決,言道:“卑職言盡於此,那麼還懇請主公保重。”

而溫彥博卻上前言道:“卑職懇請留此參贊軍務,必要時候也可開弓shè箭!”

李重九看兩位文臣截然不同的說辭,不由一笑,言道:“好,我都許了。傳令下去,停止渡河!”

大軍行進,令行禁止!

命令一下,剛要從浮橋之上渡河的士卒,悉數返回河對岸。

而其餘渡河士卒盡數在河岸邊休息,至於鐵蒺藜,拒馬槍卻是隨手佈下,除了必要士卒在jing戒外,大部分士卒心知馬上大戰在即,都是抓緊時間正在歇息。

不久之後,溫彥博向李重九稟告言道:“眼下我軍渡河有五千五百餘番騎,府軍包括萬勝軍,突騎團在內九千餘人,還有兩千餘靺鞨部士卒。”

李重九點點頭,看向對岸言道:“傳令下去,令靺鞨部士卒先行渡河,務必要佯裝出倉皇之sè。”

“諾!”

得到命令靺鞨部的士卒,開始撤退,他們皆是追隨突地稽遼西郡趕來的,眼下剛剛渡河,又聽聞要過河,不由詫異,但見漢軍士卒爲他們殿後在,頓時恍然明白了。

看着靺鞨士卒渡河,一旁薛萬徹建言言道:“是否讓殿後之軍,佯裝出幾分不安畏懼之狀,讓殷開山來開?”

“不必,殷開山此人也是久經戰陣,作多了,必然會引起此人懷疑。”殷開山看向對面山頭的唐軍,言道,“計策是否能成功,這要看殷開山的胃口有多大?”

ri頭緩緩的升高,本是渡過潞水的幽州軍士卒,現在沿着浮橋重新返回。

一路可見幽州軍士卒,行sè匆匆,快步從渡橋而過。而在留在河岸邊堅守的士卒,卻是一刻不停地挖掘壕溝深坑,一副要在河灘邊據守殿後之狀。

除了守衛的士卒之外,而河邊的殿後之軍,則開始沿河打水燒鍋。

殿後軍的士卒們,從革囊裡將炒米取出,放入鐵馬盂中燒飯。飯熟之後,士卒就地蹲在河邊大嚼。

至於戰馬,那比人還jing貴,士卒們寧可自己吃不飽,也不會在戰前虧待了馬匹,都是在布槽中拌了jing料,給馬匹餵食。

李重九坐在杌子安坐,士卒們亦是給他與大將端上飯食,大將的食譜也沒什麼特殊,除了與士卒一般的粟米飯外,就是多加了點鹽巴和油星。

但李重九與一併大將卻吃得是格外香甜,各人坐在杌子,拿起筷子大口大口的扒飯。

因爲要有大戰,故而衆人都不敢吃得太飽,一碗粟米飯下肚,對於習武的衆人而言,還是有些不夠。

但一併擡起頭,只見山上的唐軍依舊是巍然不動。

而這時兩千多的靺鞨士卒,已是渡河完畢,衆將看向李重九。

李重九毫不猶豫地言道:“繼續!”

言畢,原本一直坐着休息的三千番軍騎兵,開始牽馬起身渡河。

潞水滔滔,馬蹄聲響徹頓時和着水聲響徹在橋面之上。(未完待續。)

江山國色 第三百七十四章 徐世績之心第二十五章 河邊重見第五百六十九章 蕭銑出兵(第一更)第五百九十章 重會(第一更)第八百零七章 李唐的天第一百六十九章 口舌之爭第五十三章 月下名花第兩百三十八章 攀城第一百一十章 直上青雲第兩百零七章 河北之勢第五十四章 盛世當歌舞第兩百六十章 風波第三百一十六章奚族三部第一百二十三章 組建甲騎第六百零五章 賜爵封賞(第二更)第三百四十三章 瞞天過海第五百零九章 土山臨城第兩百七十七章 破敵第兩百六十一章 藏身第三十章 官窯脫身第七百七十二章 故佈疑陣第六十三章 一吐心頭氣第一百三十六章 教諭第六百八十章 要投降的是你江山國色 第三百七十八章 變卦第兩百零六章 籌謀第三百章 萬箭齊發第兩百九十六章 離間第四百四十四章 曲江池畔第四百三十八章三代之治第四百三十四章 落幕第四百五十六章 暫避第四十七章 遭人眼紅第五百九十八章 李重九的家事第三百四十一章正朔第三十九章 首席俗家弟子第八百三十一章 千古罪人第四百三十五章 謀人謀己第四百九十四章人爲財死鳥爲食亡第七百八十六章 斬敵一臂(第一更)第六百七十二章 胸懷萬里第九十五章 汾陽宮之圍第一百一十三章 十字路口第兩百三十四章 高句麗的野望第三百零四章 置身其中第兩百八十二章 相似的歷史第一百九十七章 臥榻豈容酣睡第兩百四十三章 大勝第三百五十八章 雙方的援軍第一百九十五章 一國兩制第四十四章 一頭麋鹿的血案第三百六十七章 魏徵之怒第三百一十九章 血戰第七百一十六章 敵將降伏第五百三十四章 大隋公主第五百八十二章 復仇(第一更)第七百七十三章 霍衛之功第一百五十章 螟蛉義子第一百二十五章 示警第一百七十七章 奸賊第兩百八十九章 厲兵秣馬第七百七十八章 北伐(第一更)第四百三十四章 落幕第三十九章 首席俗家弟子第七百八十三章 抓舌頭第三百七十九章 天時地利人和第三白六十九章 民心可用第七百二十七章 江淮軍火拼第三百五十七章 勢不可擋第三百六十八章 官民兩利第五百四十一章 帝王雄心第六百四十二章 魚躍龍門(第三更)第六百四十四章 朝議(第二更)第一百八十九章 俟斤之位第五百四十章 新年夜宴第三百三十八章 幽州刺史府第四百一十二章 滄海桑田(第一更)第兩百九十一章 挑撥第七百九十八章 斷敵之援第九十五章 汾陽宮之圍第六百一十七章 賞與罰第一百七十八章 偷城第一百九十五章 一國兩制第八百二十五章 勸立太子第七十七章 繳獲第一百六十一章 說親第一百三十八章 半渡而擊第五百三十章 遷都之議江山國色 第三百七十七章 李世民之邀第五十六章 才動京華第七百七十六章 頡利的失算第七百一十六章 敵將降伏第三十三章 李密之異心第四百六十章 震懾第六百五十七章 新羅援軍(第一更)第三百八十六章 瓦崗歸心第五百八十七章 皇后鳳儀第四百五十九章 試探第八百一十五章 李唐內亂第七百三十六章 李唐民債
江山國色 第三百七十四章 徐世績之心第二十五章 河邊重見第五百六十九章 蕭銑出兵(第一更)第五百九十章 重會(第一更)第八百零七章 李唐的天第一百六十九章 口舌之爭第五十三章 月下名花第兩百三十八章 攀城第一百一十章 直上青雲第兩百零七章 河北之勢第五十四章 盛世當歌舞第兩百六十章 風波第三百一十六章奚族三部第一百二十三章 組建甲騎第六百零五章 賜爵封賞(第二更)第三百四十三章 瞞天過海第五百零九章 土山臨城第兩百七十七章 破敵第兩百六十一章 藏身第三十章 官窯脫身第七百七十二章 故佈疑陣第六十三章 一吐心頭氣第一百三十六章 教諭第六百八十章 要投降的是你江山國色 第三百七十八章 變卦第兩百零六章 籌謀第三百章 萬箭齊發第兩百九十六章 離間第四百四十四章 曲江池畔第四百三十八章三代之治第四百三十四章 落幕第四百五十六章 暫避第四十七章 遭人眼紅第五百九十八章 李重九的家事第三百四十一章正朔第三十九章 首席俗家弟子第八百三十一章 千古罪人第四百三十五章 謀人謀己第四百九十四章人爲財死鳥爲食亡第七百八十六章 斬敵一臂(第一更)第六百七十二章 胸懷萬里第九十五章 汾陽宮之圍第一百一十三章 十字路口第兩百三十四章 高句麗的野望第三百零四章 置身其中第兩百八十二章 相似的歷史第一百九十七章 臥榻豈容酣睡第兩百四十三章 大勝第三百五十八章 雙方的援軍第一百九十五章 一國兩制第四十四章 一頭麋鹿的血案第三百六十七章 魏徵之怒第三百一十九章 血戰第七百一十六章 敵將降伏第五百三十四章 大隋公主第五百八十二章 復仇(第一更)第七百七十三章 霍衛之功第一百五十章 螟蛉義子第一百二十五章 示警第一百七十七章 奸賊第兩百八十九章 厲兵秣馬第七百七十八章 北伐(第一更)第四百三十四章 落幕第三十九章 首席俗家弟子第七百八十三章 抓舌頭第三百七十九章 天時地利人和第三白六十九章 民心可用第七百二十七章 江淮軍火拼第三百五十七章 勢不可擋第三百六十八章 官民兩利第五百四十一章 帝王雄心第六百四十二章 魚躍龍門(第三更)第六百四十四章 朝議(第二更)第一百八十九章 俟斤之位第五百四十章 新年夜宴第三百三十八章 幽州刺史府第四百一十二章 滄海桑田(第一更)第兩百九十一章 挑撥第七百九十八章 斷敵之援第九十五章 汾陽宮之圍第六百一十七章 賞與罰第一百七十八章 偷城第一百九十五章 一國兩制第八百二十五章 勸立太子第七十七章 繳獲第一百六十一章 說親第一百三十八章 半渡而擊第五百三十章 遷都之議江山國色 第三百七十七章 李世民之邀第五十六章 才動京華第七百七十六章 頡利的失算第七百一十六章 敵將降伏第三十三章 李密之異心第四百六十章 震懾第六百五十七章 新羅援軍(第一更)第三百八十六章 瓦崗歸心第五百八十七章 皇后鳳儀第四百五十九章 試探第八百一十五章 李唐內亂第七百三十六章 李唐民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