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二十七章 中二少年

陳克的掩面無奈是有理由的,眼下這些人是什麼,乃是國子監,郡縣,縣學中的士子。

士農工商四民,按照嚴格的封建等級社會,士子是位於社會的精英階層。而眼前這幾百名士子,就是趙國的珍寶。

若是他們有什麼閃失,叫陳克如何交代。

陳克雖是一派武人,但還是抱拳禮數週全地言道:“你們誰是領頭之人?”

一名士子滿滿正氣地言道:“爲國赴難,義之所爲,何需領頭。”

答非所問,正在陳克頭大如鬥時,一名頭戴方巾,面如冠玉的士子出首,言道:“這位將軍,在下王傅,我等一番拳拳報國之心,還請將軍許可。”

陳克看了對方一眼,但見對方手握一柄寬劍,神色平和,顯然是見過世面,並非是雙耳不聞窗外事的書呆子。

要知道這個時代的讀書人,並非經過元明清科舉制度的殘害,手無縛雞之力。

秦漢時士人尚武,漢時士子人人佩劍,故而漢朝能出投筆從戎的班定遠絲毫不足爲奇。而唐宋之時,士子更吟着以男兒自當配吳鉤,橫取關山五十州,崇文亦尚武,功名馬上取,書生而萬戶侯!

而到了明清儒生,聖人六藝只餘下書了……

故而陳克看到國子監,郡學的士子們,各個仗劍持槍,而那些在國子監中讀書士族子弟都有自己的伴當,如部曲,家丁在後牽馬持槊,一個個凶神惡煞,確實亦是一股力量。

不過陳克雖以爲這些士子可以一戰,至少比平民強點,但也絕非突厥騎兵的對手。

當下陳克言道:“諸位,你們要報國是公堂上,而不是戰場上,這裡是刀口舔血的地方。萬一折損了,叫末將怎麼向趙王交代。”

士子王傅聞言微微一笑。

王傅也是來歷的人,其先祖乃是與謝安齊名的名相王猛,也算是名門之後,家道殷實。

王傅入縣學,郡學一路就學,學業雖是平平,但王傅此人也很有志向,有乃祖王猛一般視天下如籌的氣度,入國子監後又得大宗師周旭看重。因其家世顯赫。處事老練果斷。事事敢於出頭,衆士子們都隱隱以他爲首。

王傅垂手言道:“將軍,這裡有百姓,我們實……”

就在王傅開口的一刻。這時有人從城南那騎馬而來,向陳克言道:“將軍,城南!城南!”

陳克吃了一驚言道:“城南也發現敵軍了嗎?”

“不是,城南好多的船!大船,是我們趙國的大船!”

聽聞此陳克不由仰起頭,失聲言道:“斷然是南征大軍回來了!”

此言一出,衆人反應皆是不同,王傅心底暗道,不好。王上這一回師,我王傅這建功立業的機會就沒有了。

而士子們有的是高興,有的則是失望。

陳克左右趙軍士卒們卻是一片歡騰。

陳克言道:“慢着,此事還要確認才放心,立即派人去城南察看!”

不久陳克派出偵騎返回。神色激動言道:“將軍,千真萬確,確是我們趙軍的戰船,現在城南永濟渠的碼頭上,船隻都停滿了,都是我趙軍的士卒正在下船,黑壓壓的人馬數不盡啊。”

得到確認的消息,士卒百姓皆是一片歡騰,有人還言道:“終於把援軍盼來了。”

陳克臉上難掩喜色,問道:“向他們通報我們草市此處的戰況了嗎?”

“與一名正在下船的將軍說來,他言立即派士卒來此增援。”

“幽京有救了。”百姓們相擁而慶。

陳克對左右言道:“眼下我軍援軍主力已到,不必再畏畏縮縮了,弟兄們在王上面前給我打起了精神了,不要丟我的臉面!”

“諾!”

左右趙軍士卒轟然答允,他們眼下聽聞南征大軍主力的抵達後,士氣高昂,目光之中都是燃燒戰意,恨不能給這些在家門口作威作福的突厥人,迎面一個教訓。

這時天色已是漸黑,但聽見隆隆的馬蹄聲,從城南大道上傳來。

陳克心道說來就來,這也來的太快了。

王傅上前言道:“將軍,眼下天色已黑,來騎看不清楚,不一定是我援軍,也可能是突厥騎兵繞襲我軍身後,懇請提防。”

陳克讚許地看了王傅一眼,心道這小子倒還是謹慎。

當下陳克對士卒言道:“確認來人,準備迎戰!”

現在不待陳克號令,士卒們皆是一併上了屋頂,百姓們亦是準備就緒,整個草市看起來黑漆漆的,彷彿沒有人跡。

馬蹄聲到了草市入口停下,陳克聽馬蹄聲幾乎是同一時間內停止的,不由訝異,這需要高超的騎術,而這麼好的騎術,似只有生於馬上,死於馬上的突厥人放能做到。

不過慶幸是來的騎兵不多,聽馬蹄聲只有數百騎如此,作爲一名戰場老將,陳克對自己的判斷十分自信。陳克看到他一旁王傅一臉興奮,彷彿躍躍欲試一般,心道這小子也是不安定的主。

“什麼人?”趙軍士卒問道。

“奉命前來增援東市!”

“你們是趙軍哪一部的?”

陳克聽對方沒有直接回答,而是反問言道:“你們是哪一部的?哪位將軍的帳下!”

陳克心底大疑,心道怎麼連自己身份都不報出,當下喝令點火!

說完草市屋舍上,一片火把燃起,陳克親自登上房屋,但見黑夜之中,對面數百騎兵也是持着火把站立。

見之一幕,陳克差一點從屋頂上滾了下來。

王傅在一旁問道:“怎麼真是突厥人假扮的嗎?”

陳克則是扯着嗓子言道:“末將陳克,拜見趙王!”

“哦,原來是趙王!”

士卒和百姓皆是大出意料。

但見陳克急衝衝奔到街上,而四面趙軍亦是從屋頂下來,百姓們亦擁到街道上。

而這支趙軍騎兵中傳來一聲朗聲大笑,一名年輕男子策馬而出,言道:“原來是陳克,許久未見了。”

陳克激動地言道:“正是末將,陳克參見趙王,趙王千歲!”

作爲國子監中的傑出學生王傅,早就是驚呆,他但見那年輕男子,只是普普通通穿着戎裝,但那從容的氣度,一見即知是位於人上之人。

但見李重九翻身下馬將陳克扶了起來,陳克言道:“王上,怎麼冒此之險,親至亂軍之中,突厥人剛剛打到幽京城外,這裡十分危險。末將懇請王上立即入城,以策萬全。”

李重九聞言朗聲一笑,言道:“當初我刺殺始畢時,突厥二十萬大軍,都沒有奈何我的,今日這區區幾千人馬,又何足放在眼底,更何況幽京乃是我大趙的地盤,我在自己家門口若還畏畏縮縮,傳出去豈非讓天下之人笑話,我李重九無膽。”

李重九此言一出,一旁的趙軍士卒,以及百姓皆是紛紛叫好。衆人眼底都是露出崇拜之色,這才叫真正的膽色,睥睨羣雄,同樣的話,放在其他人口中說出,只會覺得其大言不慚,但唯有李重九這麼說出,衆人皆是心服口服。

而對於年輕士子的王傅不由佩服起來,心道這纔是真英雄,目無餘子,天下捨我其誰,果真霸氣。

他想起幽京人人相傳,當初李重九憑着一張弓,萬軍之中刺殺始畢可汗全身而退,從而一戰成名天下曉之事。而李重九戰馬馬鞍一旁正放着六個滿滿倒插白色翎毛的箭袋,見之一幕,王傅更是佩服。

當下王傅雙目一轉,心道既是逮不到突厥人,那麼也要在君王留下印象,效仿一下毛遂自薦又如何。

想到這裡王傅邁步上前,一旁李重九侍騎見有人接近,當下喝道:“何人!”

王傅高聲言道:“國子監士子王傅前來拜見趙王!”

王傅臉上微笑,他料想以國子監的名字,李重九不會拒見。

果真李重九言道:“哦,國子監的學生怎麼會在這裡?”

陳克言道:“國子監郡學的三百士子,言國家有難,應挺身而出,身赴國難,故而來軍前效力。末將不允,他們還不走。”

李重九露出讚賞的神色,示意左右讓王傅進前,而後發問:“汝籍貫何處?”

王傅作揖言道:“回稟趙王,在下乃是渤海人士,先祖諱景略。”

李重九正色言道:“莫非是捫蝨論天下之王公?”

王傅言道:“正是小子先祖。”

李重九當下欣然言道:“原來是名門之後。”

王傅謙虛地言道:“這些都是虛名,憑藉父兄之力晉身的都不足道,只有王上這樣以布衣出身,白手而有天下的纔是真英雄。”

李重九笑了笑。

見陳克正要說話,王傅哪裡會錯過眼前這時機,大聲進言道:“王上,眼下大軍已抵達,突厥又孤軍深入塞內,我軍不可坐守幽京,正是該乘勢追擊的時候。”

他兩世歷練,接人待物無數,看人更是十不離八九,這位年輕人想什麼,要什麼,爲何在這時出現在自己面前,也是猜了差不多了。

在李重九眼底對方是個可造就之才,但是嘛,就是太急切,顯得中二了一點。

李重九還未開口,一旁陳克即言道:“軍國大事,王上自有主張,豈有你說話的餘地。”

第七十四章 太行第一陘第四百九十八章 高陽之戰第三百八十六章 瓦崗歸心第四百七十一章 杜如晦之斷第七百六十一章 生亂第六百六十八章 凱旋還師(第一更)第九十六章 汾水投書第六章 左右開弓第一百九十二章 大婚第七百二十一章 杜伏威之死第八百一十二章 李世民的努力第六百六十三章 得民心者得天下第五百四十八章 李世民之過(第二更)第七百三十二章 水淹(第二更)第八百一十章 草原分封第六十九章 一箭驚敵第七百五十七章 願得一人心第兩百二十一章 遼西靺鞨江山國色 第三百七十二章 成敗得失第六百五十五章 乘風破浪第兩百七十七章 破敵第兩百四十四章 凱旋而歸第五百零五章 母憑子貴第一百六十七章 決斷第七百二十二章 人質要挾第八百四十三章 佯裝分兵第一百四十章 城內之局第八百六十一章 一統天下(大結局上)第六百四十九章 海上霸權(第二更)第五百六十三章 趙軍水師第五百六十八章 洛陽民心第九十五章 汾陽宮之圍第兩百三十八章 攀城第五百零二章 東出關中第三十一章 白馬寺前一布衣第五百三十九章 生了第五百八十六章 清河碼頭第七百五十二章 唐卒第八百二十四章 礪兵積粟第六百八十三章 外交恐嚇(第一更)第七百七十八章 北伐(第一更)第五百二十章 永年城降第四百九十八章 高陽之戰第兩百五十一章 東西之爭第四百四十七章 撥雲見月第一百五十八章 懷荒鎮的歡歌第二十四章 鏢行天下第五百二十三章 江淮梟雄第七百一十二章 黎陽的細作(第一更)第三百二十一章 炸營第三百零二章 靺鞨勇士第六百六十章 甲堅兵利(第二更)第五百七十九章 老油條(第三更)第四百二十三章忍了你很久了第四百六十四章 烏桓山第四百六十八章 契丹人見世面第四百一十二章 滄海桑田(第一更)第七百六十九章 誰來主事(第二更)第兩百七十章盧家條件第兩百一十一章 拉攏第五百五十二章 狹路成皋道第七百二十一章 杜伏威之死第一百一十七章 胡馬渡陰山第五百三十九章 生了第兩百九十章 李家有喜第五十八章 最毒婦人心第六百九十三章 殿議第三百四十三章 瞞天過海第六章 左右開弓第兩百一十二章 反間計第七百九十五章 重建秩序第四百零五章 取士(第二更)第八百六十一章 一統天下(大結局上)第三百六十八章 官民兩利第一百七十二章 五鼎食還是五鼎烹?第七百七十四章 知道後果第七百七十四章 知道後果第八十七章 少女,生意不是這樣做的第三百四十章 再臨七千寨第七百九十七章 橫山前線第六百零九章 皇后的舉薦(第一更)第四百五十三章 殺一儆百第三百三十九章 開府建牙第八章 羊大爲美第五百二十四章 李芷婉的決心第二十六章 李芷婉的請求第五十八章 最毒婦人心第一百零八章 人可敵國第六百九十八章 長槍陣第六章 左右開弓第八百零六章 李世民兵諫第四百三十五章 謀人謀己第四百三十五章 謀人謀己第一百六十三章 婚事第一百八十二章 兵臨城下第兩百八十九章 厲兵秣馬第七百九十八章 斷敵之援第兩百三十章 河北諸強第八百五十四章 兩翼突破(第一更)第四百七十章 河北之將
第七十四章 太行第一陘第四百九十八章 高陽之戰第三百八十六章 瓦崗歸心第四百七十一章 杜如晦之斷第七百六十一章 生亂第六百六十八章 凱旋還師(第一更)第九十六章 汾水投書第六章 左右開弓第一百九十二章 大婚第七百二十一章 杜伏威之死第八百一十二章 李世民的努力第六百六十三章 得民心者得天下第五百四十八章 李世民之過(第二更)第七百三十二章 水淹(第二更)第八百一十章 草原分封第六十九章 一箭驚敵第七百五十七章 願得一人心第兩百二十一章 遼西靺鞨江山國色 第三百七十二章 成敗得失第六百五十五章 乘風破浪第兩百七十七章 破敵第兩百四十四章 凱旋而歸第五百零五章 母憑子貴第一百六十七章 決斷第七百二十二章 人質要挾第八百四十三章 佯裝分兵第一百四十章 城內之局第八百六十一章 一統天下(大結局上)第六百四十九章 海上霸權(第二更)第五百六十三章 趙軍水師第五百六十八章 洛陽民心第九十五章 汾陽宮之圍第兩百三十八章 攀城第五百零二章 東出關中第三十一章 白馬寺前一布衣第五百三十九章 生了第五百八十六章 清河碼頭第七百五十二章 唐卒第八百二十四章 礪兵積粟第六百八十三章 外交恐嚇(第一更)第七百七十八章 北伐(第一更)第五百二十章 永年城降第四百九十八章 高陽之戰第兩百五十一章 東西之爭第四百四十七章 撥雲見月第一百五十八章 懷荒鎮的歡歌第二十四章 鏢行天下第五百二十三章 江淮梟雄第七百一十二章 黎陽的細作(第一更)第三百二十一章 炸營第三百零二章 靺鞨勇士第六百六十章 甲堅兵利(第二更)第五百七十九章 老油條(第三更)第四百二十三章忍了你很久了第四百六十四章 烏桓山第四百六十八章 契丹人見世面第四百一十二章 滄海桑田(第一更)第七百六十九章 誰來主事(第二更)第兩百七十章盧家條件第兩百一十一章 拉攏第五百五十二章 狹路成皋道第七百二十一章 杜伏威之死第一百一十七章 胡馬渡陰山第五百三十九章 生了第兩百九十章 李家有喜第五十八章 最毒婦人心第六百九十三章 殿議第三百四十三章 瞞天過海第六章 左右開弓第兩百一十二章 反間計第七百九十五章 重建秩序第四百零五章 取士(第二更)第八百六十一章 一統天下(大結局上)第三百六十八章 官民兩利第一百七十二章 五鼎食還是五鼎烹?第七百七十四章 知道後果第七百七十四章 知道後果第八十七章 少女,生意不是這樣做的第三百四十章 再臨七千寨第七百九十七章 橫山前線第六百零九章 皇后的舉薦(第一更)第四百五十三章 殺一儆百第三百三十九章 開府建牙第八章 羊大爲美第五百二十四章 李芷婉的決心第二十六章 李芷婉的請求第五十八章 最毒婦人心第一百零八章 人可敵國第六百九十八章 長槍陣第六章 左右開弓第八百零六章 李世民兵諫第四百三十五章 謀人謀己第四百三十五章 謀人謀己第一百六十三章 婚事第一百八十二章 兵臨城下第兩百八十九章 厲兵秣馬第七百九十八章 斷敵之援第兩百三十章 河北諸強第八百五十四章 兩翼突破(第一更)第四百七十章 河北之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