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兩百九十八章 花郎道

就在李重九要對高句麗用兵之際,卻聽聞有兩名新羅使者,奉着王命渡海前來涿郡薊縣。

李重九心道自己雖與高句麗要進行戰事,但是新羅此來作何。不過李重九心知新羅與高句麗一貫乃是敵對。

高句麗,自將都城遷至平壤後,一直執行現在擊破新羅,百濟,一統朝廷半島的戰略方針。

當年高句麗攻打新羅甚急,幾乎滅國,之後新羅無可奈何,所以派海船向隋求援,讓隋出面調停。而在隋時,新羅曾四度遣使者入隋朝貢,故而隋兩代帝王爲了提防高句麗作大,也要收服遼東舊土,一共四度北伐高句麗,也有履行新羅的請求在其中。

李重九聞之消息之後,立即從懷荒鎮出發,前往涿郡薊縣,在郡守府中與魏徵一道會見新羅來使。

新羅使者是兩位僧人,新羅篤信佛教,故而僧人在國中地位甚高,除了兩名僧人之外,還有四名的少年郎。這四名少年不僅穿着華麗衣裳,臉上還傅着白粉,令衆人嘖嘖稱奇。

姬川等文臣暗暗好笑,心道莫非新羅王以爲李重九有龍陽之好,故而派美少年前來取悅嗎?

當下一名首先僧人,言道:“貧僧空山,奉吾主真正太王之命,前來拜見李使君。”

李重九點點頭,言道:“兩位渡海遠道而來,着實辛苦了。”

這是實話,新羅與隋之間的海路十分危險,暗流涌動,動則容易有翻船之危,所以兩名僧人從新羅渡海,至渤海郡登陸後,輾轉來到涿郡,確實費了一番辛苦。

這名爲空山的僧人笑道:“若是能完成吾王的使命,辛苦一點是也無妨。”

當下空山送上了禮單,乃是新羅的特產檀弓,人蔘,牛黃,果下馬。

李重九看了禮單,微微一笑,他也知道禮下於人必有所求的道理,言道:“貴主有心了,若是我不收則爲不恭,請代我向貴主致謝。”

空山見李重九收下禮物,當下十分高興,言道:“此次吾奉吾王之命,實有事拜託於使君,高句麗狼子野心,攻打我新羅甚急。吾王乃是仁義之師,怎奈不敵其虎狼,故而已是連敗了三陣,連王京都被圍了。所以特來請李使君,能在西面出兵,牽制高句麗,爲我新羅奧援,吾王言高句麗有虎狼之新,爲脣亡齒寒還請李使君務必支持。”

原來空山確實奉了王命前來大隋的,不過不是找李重九,而是找隋煬帝,請他再度出兵討伐遼東。

但是來到陸上,登陸渤海郡後,才發現原來隋朝這時候已是天下大亂,諸侯並起,隋煬帝遠在江都自身難保,怎麼可能出兵攻伐遼東。

所以空山十分失望,本來要作海船回新羅覆命,但這時道聽途說幽州刺史李重九,曾東征高句麗的,大破其人馬。當下空山又燃起了希望,想既然來到隋朝無論如何都要一試,所以就從渤海郡一路前往涿郡薊縣,來找李重九。

聽空山這麼說,衆臣臉上雖不動聲sè,但心底卻皆是暗笑,李重九出兵高句麗之事,早已成定居,而新羅人在此時找上門來,這不是不謀而合,真是想睡覺時送來枕頭。

如此當然要多敲他點好處,否則對不起自己。

李重九沒有當即答應,而是言要商議一下,這也是正常程度,若是一下子答允太快,這個竹槓就不好敲了。

空山聽李重九模棱兩可的回答,當下言道:“這四名子弟,都是國內花郎,奉吾王之命,特進獻給李使君。”

當下衆臣都露出笑意,連魏徵但不由露出莞爾之意,看李重九如此處之。

空山當下言道:“此次本來有八名花郎前來的,但一路從渤海行至涿郡,亂賊甚多,搶掠我們的貨物,抵禦之下,有四人倒是死在路上,現在僅餘他們。請使君放心,他們都是以一擋百的勇士。”

聽聞他們從渤海郡一路殺來,衆臣看着這四人眼光頓時不同了,要知道涿郡到渤海郡,地方亂賊四起,羅藝,竇建德,隋朝官軍,地方反賊,四重勢力犬牙交錯。

這新羅花郎能一路殺來,實在不易,以一當百或許誇張,但勇士二字絕對當得起。

而李重九卻恍然想起,這莫非是新羅的花郎道麼。花郎道今ri聽起來有些陌生,但後世的跆拳道據說,正起源於花郎道。

當然花郎道不僅僅包括這些,根據三國史記裡記載言道,所謂的花郎,就是賢佐忠臣,從此而秀。良將勇卒,由是而生的文武人才。其宗旨事君以忠,事親以孝,事友以信,臨陣無退,殺身有擇,後來ri本佔據朝鮮,甚至以花郎道,代替武士道,入鄉隨俗來對當地軍隊洗腦。

但無論如何說,故而這四名可謂乃是現在新羅的jing英,看來新羅王的意思是派遣他們前來李重九麾下歷練的。

想到有如此勇士可用,李重九不由大悅,當下又詢問另外一名僧人名字,原來對方法號元曉。李重九一愣,又問他俗姓,待他說薛時,李重九這確認纔可是新羅的名人啊。

衆所周知現代跆拳道黑帶分爲九段,其中七到九段爲榮譽,一般不授予人的。如最高段位黑帶九段稱爲天地,黑帶八段稱爲檀君,乃是朝鮮人的初祖,而黑帶六段的名字正叫做元曉。

可見其在今ri朝鮮人心目中地位。

而且對方歷史上乃是新羅的高僧,開創了海東宗,並且對方還娶了新羅王的公主爲妻,後來生了一個兒子薛聰,乃是爲新羅聯合唐朝,滅亡百濟和高句麗,中間聯絡溝通之職,立下汗馬之功。

若非聽到對方名字,李重九還見這位低調的元曉高僧到底何人,現在試探幾句,果真乃是歷史上那人,當下李重九心底有數,心底動了將對方留下的意思。

之後李重九向空山提出,若是要李重九進攻高句麗可以,但絕不是無償的,新羅需向涿郡提供好處。

空山當下答允,最後雙方達成承諾,新羅將提供三船的牛黃,山參作爲李重九這一次出兵的酬勞,而李重九務必向高句麗出動一次一萬以上的兵力,以牽制對方。

李重九言道可以,但必須再加上一條,要新羅再提供三百名花郎,作爲自己的親衛。空山猶豫了下,言道若是此戰攻打高句麗能夠獲勝,他將向新羅王提出此要求。

李重九一口答應。空山和元曉得到李重九的許諾之後,當下都是十分欣然。

當下空山詢問李重九何時可以出兵,空山奉承地言道心底都期盼着能一睹,李重九大軍的風采,要知道他們可是剛剛擊破了高句麗的蓋牟城,否則新羅人也不會找到李重九。

當下空山十分緊張的詢問,能不能在半年內出兵,萬一拖延久了,他怕不好向新羅王交代。。

聽到這問題李重九一臉難sè,只有空山十分理解地言道,如果半年內不行,一年也可以啊,但時間不能再拖了。現在新羅已是被高句麗打得潰不成軍了,連下數城了。

看着二人一臉求懇之sè,李重九很認真的回答他們,大軍已經在路上了。

空山與元曉都是一臉驚詫,心道,這不是騙人吧,這漢人辦事怎麼有速率。三ri前才答允的請求,今ri就可以出兵。

隨後空山和元曉跟着李重九來到薊縣城下,看着城下已是整裝待發的騎兵,頓時驚訝得說不出話來。

空山先指着城下,第一排清一sè人馬皆覆着鐵甲,披着氈衫,帶着鐵面的鐵甲騎兵,一臉震懾的問道:“李使君,這是你的人馬?”

李重九點點頭,言道:“不錯是我的靺鞨具裝甲騎。”

空山接着轉過頭,指着那上身披甲,手持長弓,弓箭,位於靺鞨騎兵身後的甲騎的問道:“那這是?”

李重九回答言道:“這是我的戰騎,名爲突騎團。”

空山見李重九騎兵裝備jing良,不由暗暗咋舌,就算是新羅王室的御林軍,也沒有如此裝備。

“那這是?”

“萬勝軍,由草原各族族中jing壯子弟組成,善於馬上騎shè,也能死戰。”

“那這是?”

“是草原上的奚族遊騎,有五千騎,一人兩弓,各個都是shè術高超。”

“那這?”

“嗯,是我上谷,涿郡兩郡的漢軍郡兵,皆配強弩硬弓,陌刀,有五千衆。”

空山已是說不出話來,一旁的花郎們也是瞪大了眼睛。事實上李重九在此閱兵,也有宣兵耀武的意思,告訴新羅人,自己的實力——很強。

再之後就是丁零軍,以及突地稽的靺鞨步兵了,空山沒想到李重九麾下居然糾集着這麼多部落的兵馬,這需要何等的威望啊。最後空山粗略的估算了一下,這薊縣城下居然有兩萬大軍,還遠遠地超出了自己的預計。

“那這是?”

“這是我……”

“不,我說的是爲何使君麾下的軍卒身上人人都揹着一個麻袋?”

此言一出,頓時包括李重九在內的大將,皆是臉上一紅。

“莫非是什麼……哦,請恕我多言了。”

看着空山一臉揣測的模樣,李重九總不能告訴對方,這番出征高句麗,實際上是搶錢搶糧的吧,至於士卒人人都揹着麻袋,這當然爲了裝糧食用的。(未完待續。)

第九十章 內附第十九章 牙尖嘴利的丫鬟第一百二十八章 襲營第一百四十二章 抄家第四百一十六章處置第六百一十九章 要國王不要郡王第兩百五十六章 待客第七十章 恰英雄年少第兩百九十一章 挑撥第五百三十五章 無定河之盟第六百八十五章 講武堂第七百七十九章 大軍雲集(第二更)第三百一十一章彼此傾軋第兩百六十一章 藏身第四百二十二章 破局之機第九十七章 千里赴戎機第三百六十五章 收得人心第三百九十三章 五路取恆山第四百四十三章 我很高興第四百九十四章人爲財死鳥爲食亡第一百五十一章 控制地方第七百八十一章 白道第三百六十二章 北歸之戰第兩百一十二章 反間計第六百三十五章 初出牛犢不怕虎(第二更)第八百四十八章 長安城下(第一更)第五百八十三章 繡錦(第二更)第八百四十一章 旗開得勝第七章 遊獵第四百九十八章 高陽之戰第兩百七十八章入城第八百四十三章 佯裝分兵第十四章 小名芷婉第五百一十九章 轉機第三百八十三章 李密心聲第三百六十七章 魏徵之怒第一百零二章 言辭如刀第五百四十八章 李世民之過(第二更)第五百六十五章 五牙大艦顯威第六百零七章 室得奚部的勢力(第二更)第兩百二十六章 馬上比箭第八百五十六章 奇襲子午谷第六百八十章 要投降的是你第七百五十九章 四方來投第六百六十五章 混水摸魚(第二更)第八百三十一章 千古罪人第五十二章 齊王楊暕第八百一十五章 李唐內亂第八百三十一章 千古罪人第七百零二章 河陽得失第七百一十七章 大丈夫當乘風破浪第兩百二十章 反王們的機會第三百一十二章 突厥的信心第四百二十二章 破局之機第三百三十三章 收二郡第五百二十六章 同仇敵愾第八百三十二章 伐唐決策(第一更)第五百二十八章 要回恩情第四百三十六章天時人和第三百九十四章 料敵在先第七百六十二章 河北集團第三百一十二章 突厥的信心第六十六章 饑民流民第兩百三十章 河北諸強第五百一十二章 最後指望第八百一十三章 蕭瑀叛唐第六百五十章 熊熊的野心第八百二十二章 已有決斷第六百三十八章 肺腑之言(第一更)第一百六十二章 登門第八百三十章 篡改史書第七百九十五章 重建秩序第四百五十八章 以戰迫和第一百九十六章 蹄鐵第一百七十章 爭風吃醋第三百三十八章 幽州刺史府第七十七章 繳獲第十七章 突遭敵襲第八百二十二章 已有決斷第五百零三章 唐鄭大戰第三百五十八章 雙方的援軍第兩百九十九章 就食於敵第六百七十章 百濟稱臣第兩百二十四章 幽州鐵騎第七百一十二章 黎陽的細作(第一更)第六百二十四章 禁運第三白三十二章 薛家出仕第一百一十七章 胡馬渡陰山第六百一十七章 賞與罰第一百二十九章 回援第一百零八章 人可敵國江山國色 第三百七十二章 成敗得失第五百零四章 三個條件第六百二十八章 月下名花第四百八十一章 要挾?第五百四十七章 離間之計(第一更)第一百二十七章 攻城第四百五十九章 試探第一百二十一章 築城第六百三十章 洛陽十年
第九十章 內附第十九章 牙尖嘴利的丫鬟第一百二十八章 襲營第一百四十二章 抄家第四百一十六章處置第六百一十九章 要國王不要郡王第兩百五十六章 待客第七十章 恰英雄年少第兩百九十一章 挑撥第五百三十五章 無定河之盟第六百八十五章 講武堂第七百七十九章 大軍雲集(第二更)第三百一十一章彼此傾軋第兩百六十一章 藏身第四百二十二章 破局之機第九十七章 千里赴戎機第三百六十五章 收得人心第三百九十三章 五路取恆山第四百四十三章 我很高興第四百九十四章人爲財死鳥爲食亡第一百五十一章 控制地方第七百八十一章 白道第三百六十二章 北歸之戰第兩百一十二章 反間計第六百三十五章 初出牛犢不怕虎(第二更)第八百四十八章 長安城下(第一更)第五百八十三章 繡錦(第二更)第八百四十一章 旗開得勝第七章 遊獵第四百九十八章 高陽之戰第兩百七十八章入城第八百四十三章 佯裝分兵第十四章 小名芷婉第五百一十九章 轉機第三百八十三章 李密心聲第三百六十七章 魏徵之怒第一百零二章 言辭如刀第五百四十八章 李世民之過(第二更)第五百六十五章 五牙大艦顯威第六百零七章 室得奚部的勢力(第二更)第兩百二十六章 馬上比箭第八百五十六章 奇襲子午谷第六百八十章 要投降的是你第七百五十九章 四方來投第六百六十五章 混水摸魚(第二更)第八百三十一章 千古罪人第五十二章 齊王楊暕第八百一十五章 李唐內亂第八百三十一章 千古罪人第七百零二章 河陽得失第七百一十七章 大丈夫當乘風破浪第兩百二十章 反王們的機會第三百一十二章 突厥的信心第四百二十二章 破局之機第三百三十三章 收二郡第五百二十六章 同仇敵愾第八百三十二章 伐唐決策(第一更)第五百二十八章 要回恩情第四百三十六章天時人和第三百九十四章 料敵在先第七百六十二章 河北集團第三百一十二章 突厥的信心第六十六章 饑民流民第兩百三十章 河北諸強第五百一十二章 最後指望第八百一十三章 蕭瑀叛唐第六百五十章 熊熊的野心第八百二十二章 已有決斷第六百三十八章 肺腑之言(第一更)第一百六十二章 登門第八百三十章 篡改史書第七百九十五章 重建秩序第四百五十八章 以戰迫和第一百九十六章 蹄鐵第一百七十章 爭風吃醋第三百三十八章 幽州刺史府第七十七章 繳獲第十七章 突遭敵襲第八百二十二章 已有決斷第五百零三章 唐鄭大戰第三百五十八章 雙方的援軍第兩百九十九章 就食於敵第六百七十章 百濟稱臣第兩百二十四章 幽州鐵騎第七百一十二章 黎陽的細作(第一更)第六百二十四章 禁運第三白三十二章 薛家出仕第一百一十七章 胡馬渡陰山第六百一十七章 賞與罰第一百二十九章 回援第一百零八章 人可敵國江山國色 第三百七十二章 成敗得失第五百零四章 三個條件第六百二十八章 月下名花第四百八十一章 要挾?第五百四十七章 離間之計(第一更)第一百二十七章 攻城第四百五十九章 試探第一百二十一章 築城第六百三十章 洛陽十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