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白三十二章 薛家出仕

房門重新關上,薛世雄的咆哮依舊迴盪在耳邊。

薛萬述一臉慚愧地與李重九,言道:“使君,家父重病下,未免有些失態,還請見諒。”

李重九擺了擺手言道:“這是哪裡話。薛公爲大隋打了一輩子戰,守了一輩子,眼下朝廷傾覆,他心中的傷感,我實能理解,人同此心吧。”

薛萬述與其他三子聞言皆是感慨,一併低頭。

李重九言道:“薛公乃是忠良之士,某甚欽佩,此來帶了不少遼東山參,皆是上一度攻打時契丹所獲的,贈給薛公,讓他好好養病。”

薛家四字聽後一併道謝,露出感激的神sè。

這時魏徵在一旁突然自言自語感慨言道:“唉,人力豈能抗拒天命,大隋之勢如大廈傾斜不可逆轉,實非人力而能抗拒。”

魏徵說到這裡,薛家四子皆是一併默然。

薛萬均握着拳頭,言道:“若非宇文化及那老賊,大隋豈會覆滅,吾誓要殺此老狗。”

薛萬述聞言一皺眉頭,言道:“三弟給我閉嘴。”

薛萬均見兄長訓斥,當下忿忿地站在一邊。

魏徵言道:“薛三郎君,也是一片爲國除jiān之意。眼下天下分崩,羣雄並起,諸位何不以這有用之身,天下社稷,爲百姓福祉,做一番有益的事情,如此也可告慰薛公。”

薛氏四兄弟聽聞之後,皆是對望一眼。李重九兩度相邀,這一度還是親自前來府上,他們十分感激對方盛情。

薛萬均,薛萬徹二人自幼皆有繼承父親,馳騁疆場的意願,聽聞李重九大破契丹奚族二十萬聯軍之事,不免十分敬服,心道在他麾下,將來或許能青史留名。

二兄弟對望一眼,心底有幾分意動。

李重九言道:“魏郡丞,說的不錯,眼下大隋已是不在,天下循環,豈不聞商湯周武之事,眼下正值用人之際,諸位何不以有用之身,施展一番大抱負呢?”

薛萬述看了衆兄弟一眼,皆衆人皆不說話,亦默一陣,言道:“使君,能替天子發喪,足見是重恩義之人,我們四兄弟若在抱殘守缺下去,也辜負了使君之盛情,以後我們就任憑使君差遣了。”

聽薛萬述答允,頓時李重九,魏徵皆是涌起了一股大喜之意。

薛家四虎,以及陳孝意的歸附,代表着幽州隋朝舊吏向李重九的歸附,當下李重九設立在各郡的求賢樓,不少名士,朝廷舊吏紛紛來投。

在涿郡的招賢樓,設立在城南,這裡距離新設立的郡學不遠。

故而招賢樓內,經常會有郡學的博士來此喝茶吃飯,除了博士之外,有錢人的學生士子,也會前來,也算是文士雅聚之所。

這時數名衣冠士子,正在二樓之上,慷慨激昂的指點江山,引來一旁臨近桌次二三十青矜之士的側目旁觀。

當下一名白衣冠帶士子喝了口酪漿,將手中摺扇一劃當下言道:“周兄此言詫異,大隋已經滅亡,此乃是夏、商之末,此刻就算是光武在世,也不能中興,一朝廢一朝興,天下至理,我等當順應而爲。”

另一名身穿洗得發白長衫的士子,言道:“名博兄,我並非不認同的你的想法,只是大隋雖亡,但留下的底蘊畢竟深厚,不同於五胡亂華,衣冠南渡之時,新朝必是建於舊朝之上,如老樹發新枝。”

當下一名一直坐着士子言道:“莫非周兄,以爲此更替,乃是效仿昔ri秦漢之交否?”

“非也?”這名周姓士子正sè言道,“秦亡於昔ri六國舊臣,而六國舊臣又爲布衣出身劉邦所滅。而今大隋,士族門閥已垂數百年,根深蒂固,除非是再有五胡亂華之時,以我之見,將來取代大隋還仍是士族門閥之屬,不可能再有第二個劉邦。”

這名周姓士子說完後,他身旁好幾個人紛紛咳嗽,有人一拉周姓士子的衣袖,似作提醒。

這時周姓士子這才勉強坐下,那名白衣冠帶士子笑着言道:“周兄,怎麼不可能,秦末時六國舊臣,可以爲劉邦所滅,而今ri士族門閥,又爲何不可能有布衣取代之……”

當下這一羣士子再度慷慨陳詞,新的一輪辯論再度展開。

在二樓一旁角落,郡學教諭周旭,涿郡東曹掾姬川,安樂郡郡守劉易三名昔ri懷荒鎮的舊僚,一併重聚在此喝酒。

他們一面閒聊,一面聽着一旁數人之言,待聽到周姓士子說,不可能再有第二個劉邦時,劉易臉上一沉。

他言道:“周兄,你郡學之內,居然有這樣放肆之學生,也不管教一二,若是我爲教諭,必然將他治罪。免得這樣話,傳來使君耳裡,有所不快。”

周旭聞言,看了那人一眼,這名士子乃名叫周州,或許是與他一樣出身寒門,所以是郡學之中,自己少有賞識幾個學生。

周旭低下頭,沒有言語。

姬川在一旁,言道:“劉使君,怎地當了郡守,脾氣愈發大了,我倒是覺得這位周小兄弟,說得有幾分道理。”

劉易怒道:“怎麼你也這麼認爲嗎?”

姬川笑了笑不置可否,言道:“我認爲不認爲,不要緊,但總有人這樣認爲的。我們可以不認同,但是不能堵住別人的嘴巴。防民之口的道理,大家還是懂得一二的。”

劉易見姬川動怒,也不想扯破臉皮,言道:“周兄,我也是一片好心,你看着樓內,都是什麼人,不少都是來招賢館,要來出仕幽州爲官的,就算不是來投奔幽州的,在此用食的,也是郡學士子,當地士人,此言若是一旦傳出去,在士人耳底會有如何反應。”

“我來涿郡之前,就有耳聞,說招賢樓,每ri都是名士高談,已成風氣,每ri聽者如cháo,涿郡士人輿論皆有此出,若是這幾人來此名爲喝酒,實爲搏名也就罷了,若是別有什麼居心,就不好了。”

姬川言道:“何必呢?大家都有弱冠之時,不都有過一番挽救蒼生,救濟世人,捨我其誰之之狂傲之氣,眼下只是歲月漸長,消磨去了。這般士子愛說就由他說去。何必懼之。”

周旭見劉易yu開口爭辯,當下言道:“好了,此事確實是我疏忽了,回去我就令學生,此後禁足,不需來招賢館了。”

當下周旭停下,看向那與白衣冠帶士子,辯論得面紅耳赤的周州,不由搖了搖頭。

那白衣冠帶士子,名爲趙欣,出身涿郡趙氏,乃是標準士家子弟,這時卻在高談聲言,自己平生最佩服劉邦。

周旭做官久了,事情也見識多了,也知道大部分時一個人說話有時並不代表其立場,更重要是說給誰聽的道理。

這二人都是自己郡學中,較值得栽培的弟子,無論如何自己都要好好幫他們一把。(未完待續。)

第三十五章 流賊將至第七百八十九章 已成困獸第三百五十六章 大風第六百四十一章 過門之事(第二更)第七百一十一章 李靖判斷第四百三十八章三代之治第四百二十三章忍了你很久了第四百一十二章 滄海桑田(第一更)第七百一十八章 盟友發力第六百一十一章 主僕二人第兩百七十五章 鐵騎威力第六百二十三章 李家有子初長成第五百四十五章第四百九十五章 錯綜複雜第一百四十三章 守城第兩百四十三章 大勝第一百三十四章 上谷通守第九十一章 立足懷荒鎮第一百四十七章 亂命第三百九十章 殺機江山國色 第三百七十一章 偃師之戰第三百一十章 大勢與人謀第兩百七十四章 幽州鐵騎第一百八十九章 俟斤之位第四百九十二章 詐城第三百零六章 三月時節第四百九十九章 連克數郡第四百零三章 郡試第五百五十七章 再會第六十章 見與不見第一百七十八章 偷城第四十二章 三箭之威第六百六十六章 降則活,拒則死(第一更)第四十九章 陽謀陰謀第七百九十三章 反攻第兩百三十二章 獻計三策第七百五十章 問話第七百一十三章 三門峽(第二更)第一百六十四章 上品士族第七百四十七章 一同前行(第一更)第三百八十八章 黎陽城內第兩百零八章 時來天地皆同力第七百五十五章 兄弟相爭(第一更)第六百四十九章 海上霸權(第二更)向大家誠懇致歉第三百五十八章 雙方的援軍第七百六十三章 變局(兩更合一更)第四百九十五章 錯綜複雜第七百二十九章 徐州楚歌第七百九十章 騎兵對決第兩百一十章 強援第三百五十六章 大風第七百四十章 緣分天定第三百二十六章 江都之變第八十六章 挺進草原第四百一十八章 竇軍主力第七百九十六章 草原已平第兩百四十四章 凱旋而歸第五百三十一章 宋金剛起復第七百六十四章 回家第七十一章 比箭第二十一章 千杯不醉第六百六十八章 凱旋還師(第一更)第兩百五十八章 幹大事不可惜身第六百六十九章 新羅人的盛情(第二更)第五百三十七章 蕭皇后的賢婿第五百四十一章 帝王雄心第五百二十一章 暗棋第六百七十六章 刎頸之交第三百六十五章 收得人心第七百一十三章 三門峽(第二更)第七百二十三章 黃河之戰第四百六十七章 一笑而已第七百八十章 陽山高闕第一百二十七章 攻城第四百三十九章強大的門下省第三百五十三章 渡河第一百零一章 金戈鐵馬第六十章 見與不見第五百五十章 聯樑第一百九十六章 蹄鐵第四百八十一章 要挾?第兩百六十九章時局之變第五百九十三章 成爲你的妻子(第二更)第七百三十八章 蕭銑歸趙第一百七十七章 奸賊第七百二十六章 長公主第一百二十八章 襲營第八百一十七章 前倨後恭(第二更)第八百四十四章 襲擊糧道第三十四章 少林寺的真相第一百章 雁門關前第一百六十九章 口舌之爭第七百四十八章 再陰李世民(第二更)第七百一十四章 江淮軍第七百四十九章 兩京制第八百四十四章 襲擊糧道第六百六十七章 國破(第二更)第六十八章 玄甲精騎第兩百零三章 將略
第三十五章 流賊將至第七百八十九章 已成困獸第三百五十六章 大風第六百四十一章 過門之事(第二更)第七百一十一章 李靖判斷第四百三十八章三代之治第四百二十三章忍了你很久了第四百一十二章 滄海桑田(第一更)第七百一十八章 盟友發力第六百一十一章 主僕二人第兩百七十五章 鐵騎威力第六百二十三章 李家有子初長成第五百四十五章第四百九十五章 錯綜複雜第一百四十三章 守城第兩百四十三章 大勝第一百三十四章 上谷通守第九十一章 立足懷荒鎮第一百四十七章 亂命第三百九十章 殺機江山國色 第三百七十一章 偃師之戰第三百一十章 大勢與人謀第兩百七十四章 幽州鐵騎第一百八十九章 俟斤之位第四百九十二章 詐城第三百零六章 三月時節第四百九十九章 連克數郡第四百零三章 郡試第五百五十七章 再會第六十章 見與不見第一百七十八章 偷城第四十二章 三箭之威第六百六十六章 降則活,拒則死(第一更)第四十九章 陽謀陰謀第七百九十三章 反攻第兩百三十二章 獻計三策第七百五十章 問話第七百一十三章 三門峽(第二更)第一百六十四章 上品士族第七百四十七章 一同前行(第一更)第三百八十八章 黎陽城內第兩百零八章 時來天地皆同力第七百五十五章 兄弟相爭(第一更)第六百四十九章 海上霸權(第二更)向大家誠懇致歉第三百五十八章 雙方的援軍第七百六十三章 變局(兩更合一更)第四百九十五章 錯綜複雜第七百二十九章 徐州楚歌第七百九十章 騎兵對決第兩百一十章 強援第三百五十六章 大風第七百四十章 緣分天定第三百二十六章 江都之變第八十六章 挺進草原第四百一十八章 竇軍主力第七百九十六章 草原已平第兩百四十四章 凱旋而歸第五百三十一章 宋金剛起復第七百六十四章 回家第七十一章 比箭第二十一章 千杯不醉第六百六十八章 凱旋還師(第一更)第兩百五十八章 幹大事不可惜身第六百六十九章 新羅人的盛情(第二更)第五百三十七章 蕭皇后的賢婿第五百四十一章 帝王雄心第五百二十一章 暗棋第六百七十六章 刎頸之交第三百六十五章 收得人心第七百一十三章 三門峽(第二更)第七百二十三章 黃河之戰第四百六十七章 一笑而已第七百八十章 陽山高闕第一百二十七章 攻城第四百三十九章強大的門下省第三百五十三章 渡河第一百零一章 金戈鐵馬第六十章 見與不見第五百五十章 聯樑第一百九十六章 蹄鐵第四百八十一章 要挾?第兩百六十九章時局之變第五百九十三章 成爲你的妻子(第二更)第七百三十八章 蕭銑歸趙第一百七十七章 奸賊第七百二十六章 長公主第一百二十八章 襲營第八百一十七章 前倨後恭(第二更)第八百四十四章 襲擊糧道第三十四章 少林寺的真相第一百章 雁門關前第一百六十九章 口舌之爭第七百四十八章 再陰李世民(第二更)第七百一十四章 江淮軍第七百四十九章 兩京制第八百四十四章 襲擊糧道第六百六十七章 國破(第二更)第六十八章 玄甲精騎第兩百零三章 將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