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二十章 永年城降

劉黑闥願意降了,消息傳出趙軍士卒都是露出不敢置信的神色。

劉黑闥乃是何人,河北義軍繼竇建德之後的領頭人物,趙軍之前數路大軍,在劉黑闥手頭都是吃盡了苦頭。

而眼下這位鐵錚錚的漢子,真的願意獻城投降。

衆人有言,這可能是劉黑闥的權宜之計,更有人言劉黑闥這是要麻痹我軍,好乘機突圍。

一切謎底最後都留到了次日。

這一天輕雪飄飛,天地靜謐。

永年城城門打開,一葉小船從城門處划水而出。

夏軍大將軍劉黑闥,如鐵塔一般站立於船頭上,他穿着一黑披風,靜靜矗立,船上除了船艄後一名掌舵的劉軍士卒外再無他人。

“果真是劉黑闥!”

城東土山上裴矩確認了對方身份,當下趙軍水師將劉黑闥本人迎到了土山上。

李重九劉黑闥二人的目光對視在一起。

“趙王!”

“大將軍!”

兩人點了點頭,相視一笑。李重九對着桌案言道:“軍中沒有美酒,只有河東干和,兩年的陳釀,可否飲得?”

劉黑闥摸了一把鬍子,言道:“乾和酒三年的最好,趙王憑地小氣了,不過有酒總比無酒好。”

李重九笑了笑,當下二人相對而坐,劉黑闥舉杯一飲而盡,十分豪邁,李重九笑了笑又給劉黑闥添了一杯。

劉黑闥摩挲酒杯言道:“此酒是趙王準備攻下永年城,平定河北後,慶功用的吧。”

李重九言道:“事先是沒有預料這麼快結束河北戰事。所以慶功的酒還是路上,這不過是用來對數的。”

劉黑闥雙目一凝。看向李重九,寒笑一聲言道:“趙王這話不實吧。敢問突厥人打到哪了?”

李重九微笑言道:“邊界上縱有小寇,但不足爲患。”

劉黑闥面上皆是不信之色,但隨即一笑,言道:“此刻再說這些也是無用,其他就不問了,敢問趙王要如何待某這些追隨多年的弟兄。”

李重九言道:“願留者留之,不願留者釋之。”

劉黑闥言道:“我還要河北免賦三年,趙王能答應嗎?”

李重九言道:“吾有心免賦,但此乃趙國朝廷之恩德。與你何干,你若是求之,將來河北百姓只會感念你劉黑闥的恩德,無益於孤,不能答允。”

劉黑闥嘿嘿笑道:“趙王好不給我老劉面子,信不信,你即便現在殺了我,永年城也不會降,城內仍可據一個月。到時候就等着突厥人打到城下吧。”

李重九言道:“孤不殺空手無刃之人,放了你又何妨,永年城在孤眼底,覆掌可下。遲上十日又如何,你大可回城整兵備戰,看看你期盼的突厥援軍會不會打到城下。”

李重九之言擲地有聲。劉黑闥臉上亦是鐵青,從李重九的臉上絲毫也猜不透突厥人。攻到了何處,不得到確切的消息。如此永年城士卒就沒有信心堅守。好個李重九城府也太深了,連最後的機會也不給我。

或者這就是天命吧,劉黑闥仰起頭,飛雪片片落下,臉上一涼,猛然深吸了一口氣,一竄白氣長長於面前吐出。

劉黑闥看向李重九言道:“趙王怎麼說也是河北人,不要便宜了李唐。”

說完劉黑闥手腕一翻,一柄匕首露出在手間,見此一幕簇擁在李重九左右的薛萬徹,秦瓊,羅士信等大將一併拔劍,死命護在李重九身上。

姬川在一旁喊道:“護衛王上。”

“讓開。”

李重九一聲大喝,將侍衛推在了一旁,但見這時匕首已插在了劉黑闥的心窩處。

衆將動作頓時停滯,但見劉黑闥的身軀緩緩向後倒下,重重地砸在地上。

李重九上前一步,見劉黑闥已是就死於自己面前。

隨即噗通一聲水響傳來,劉黑闥的隨從,亦在舟上橫劍自殺,墜屍水中。

“大將軍!”

城東城牆上,夏軍將士一陣悲呼。

李重九走到劉黑闥屍身前,對着其長長一揖,言道:“劉兄走好!”

左右衆將見之,亦是紛紛鏘鏘地收劍,一併抱拳言道:“走好!”

見此一幕,永年城城頭上傳來悲哭之聲,隨即一槓白旗長長挑出。

永年城降!

“罪臣凌敬叩見趙王!”

城東土山上,李重九笑着將凌敬扶起,言道:“玄素一直在我面前推薦凌祭酒你,眼下得你,我如添一臂。”

凌敬苦笑言道:“趙王謬讚了,罪臣先後仕夏王,大將軍皆是兵敗。吾有何面目再仕趙,但求歸老於田園。”

一旁李重九言道:“天下趙鄭唐三分未定,孤正需要凌祭酒這樣的賢臣來助,何必着急退隱呢?”

凌敬看了李重九的張玄素一眼,言道:“趙主有張玄素相助,豈非勝吾十倍,吾在不過是畫蛇添足罷了。”

李重九又挽留數句,但見凌敬其意甚堅,當下李重九也就不再勸了,對左右言道:“給凌祭酒,贈金二十兩,讓其安度晚年。”

凌敬頗爲意外,當下言道:“趙王真仁厚之主,本臨行前還想勸趙王,善撫河北百姓,但趙王對吾這樣的罪人都如此寬容,又何愁不能如此待百姓呢?自大業七年後,河北亂了十年,大亂後當能大治,真需要趙王這樣的明主鎮之,如此夏王,大將軍一生心血也沒有白費。”

說完凌敬不受李重九贈金,長笑而去。

衆將見凌敬如此,不由皆是稱許言道,真是河北多奇士。

之後劉黑闥之弟劉十善在兩名士卒押解下,押到李重九面前。

劉十善未至面前,即高聲言道:“不降求死!”

李重九言道:“成全汝之願,我會讓你與兄長葬在一起的。”

當下劉十善嚎啕大哭,言道:“兄長,你當初不聽我之言,今日竟有此日啊。”

“慢着,這是何意?”李重九問道。

一旁裴矩言道:“當初劉十善勸劉黑闥從永年城突圍,至山東投徐圓朗,孟海公。”

李重九擺了擺手,言道:“劉黑闥一世英雄,竟有如此之兄弟!”

說完劉十善被押下處斬。

劉十善押走後,接着就是張君立等爲首夏軍守將,這些將領倒是十分通達,明白夏軍已滅,但又不甘返鄉耕田,這些人都願率部改編爲趙軍。

其餘就是夏軍文臣了,內史侍郎孔紹德當下奉着玉璽,符印上前,向李重九一躬倒地言道:“夏國的玉璽,兵符皆是在此,還請趙王過目。”

李重九點點頭,言道:“辛苦了。”

玉璽兵符自被姬川收去查看,孔紹德當下以一副有功之臣自居,早在李重九攻夏前,他就被張玄素策反,爲趙軍傳遞了不少消息。

孔紹德出自會稽孔氏,乃是江南士族,而孔紹德之後,乃是侍中崔君素,對方出自清河崔氏。

孔紹德,崔君素都是才能平庸之臣,可以說無論是爲竇建德,還是劉黑闥麾下做事,可謂都是尸位素餐,但沒辦法誰叫對方背後有一層世家光環籠罩。

李重九當下將二人好生安撫,對於將他們收納爲臣,崔君素,孔紹德與十幾名出身世族的官吏,想也沒有想就答允了,儘管這時候劉黑闥尚屍骨未寒。

李重九見此沒有計較,不能將出身寒門凌敬與崔君素,裴矩之流這等人併爲一談。

無論這河北姓李,姓劉,姓竇,甚至姓宇文,不過是城頭變幻大王旗,這些紮根河北的世家是不會變的。這一點從歷史上裴矩,虞世南,歐陽詢這些出仕五朝的二五仔身上,可以輕易看出。

歷史上真正的改朝換代,黃巢,朱溫,朱元璋都算,而楊堅,李淵則只是換了一張皮而已。

而對於出身寒門的李重九而言,到底是要換骨換髓,還是隻換皮呢?

“啓稟趙王,竇建德的妻子曹氏,還有竇建德的兒子都在,敢問如何處置?”

李重九轉過頭,但見一名婦人抱着一襁褓之中的嬰孩,凜然地看向自己。這位婦人粗布荊釵,絲毫不見夏國王后的風姿。

李重九聞道:“汝就是曹氏?”

這名婦人言道:“夫君尚在,請趙王稱奴家爲竇夫人。”

李重九言道:“這倒是孤的口誤了,素聞竇夫人甚賢,當年樂壽侯稱帝時,你們夫妻二人屋舍不過數間,奴婢不過十幾人,實爲清廉。眼下你有何求?”

婦人手捧着懷中孩兒,垂淚言道:“夏國已滅,覆巢之下焉有完卵,奴家就死無妨,但孩子是無辜的,但請趙王寬厚,釋此孩兒寄養至普通人家,平平安安長大好了。”

李重九言道:“孤連樂壽侯都可以容,又何況夫人,如此孤賜次子世襲樂壽侯之爵位,安排你至御夷鎮,與樂壽侯一家團圓。”

婦人聞言僵立住了,一旁孔紹德一拉婦人低聲言道:“趙王恩典,還不快稱謝。”

“免了,”李重九笑着起身言道,“先去御夷鎮委屈一段吧,若是十年後,河北太平,我許諾可讓你們遷回河北老家,雖不能達爲河北之主,但退也不終生爲一安樂侯。”

衆臣一聽暗呼厲害,此一舉兩得,既施仁義,又告誡夏國餘孽,若要想在河北挑事,那麼就要考慮竇建德一家人質的後果。

第一百七十五章 賠了夫人又折兵第四百八十六章 親征第三白六十九章 民心可用第六百九十三章 殿議第四百五十九章 試探第七百零四章 河陽攻防戰中第一百七十章 爭風吃醋第兩百八十二章 相似的歷史第兩百零三章 將略第兩百一十三章 情報體系第八百一十章 草原分封第七百四十九章 兩京制第兩百零七章 河北之勢第七百五十一章 以本傷人第兩百一十五章 大發橫財第六百二十二章 伏殺第六百二十六章 山東局勢第三百四十九章 太原郡攻略(三)第六百三十章 洛陽十年第七百二十九章 徐州楚歌第六百三十三章 白狼城第五百一十八章 不是隻有你一人第七十章 恰英雄年少第六百九十八章 長槍陣第三百一十五章陳兵於前第三十五章 流賊將至第四百零一章 大義名分第七百零六章 夜襲第一百七十六章 賊勢浩大第四百八十五章 出擊第四百四十六章同盟第一百一十二章 建衙懷荒鎮第一百七十三章 大丈夫不可辱第八百一十一章 李元吉降趙第八百三十四章 伐交爲上第六十八章 玄甲精騎第四百零九章 十里紅妝第七百一十三章 三門峽(第二更)第三百一十八章 不堪一擊第五十九章 我就是王法第兩百章 圍點打援第四百八十六章 親征第六十九章 一箭驚敵第五十九章 我就是王法第六百一十一章 主僕二人第九章 意外收穫第三百六十三章 重地晉陽第十一章 我不是惡人第三百九十六章 恆山之役(第一更)第七百五十二章 唐卒第一百七十二章 五鼎食還是五鼎烹?第五百二十九章 入塞第五百七十六章 老臣蘇威(第二更)第五十四章 盛世當歌舞第九十章 內附第四百三十章 議和?第四百零九章 十里紅妝第八百四十章 先入關中者爲王(第二更)第七百八十三章 抓舌頭第七百八十八章 夜襲成功第四百八十九章 勢不可擋第七百八十八章 夜襲成功第一百八十一章 大房之爭第一百三十七章 走馬上任第七百一十九章 瓜洲之戰第四百三十六章天時人和第一百四十七章 亂命第九十七章 千里赴戎機第兩百七十一章漁翁第一百九十七章 臥榻豈容酣睡第一章 大隋盛世第三百五十章 總領四路第七百八十二章 入山尋敵第八百零五章 玄武門第一百四十九章 竇線娘第五百零一章 紮緊口袋第四百六十二章 六纛雙旌萬鐵衣第兩百三十九章 破城第五百四十一章 帝王雄心第四百零一章 大義名分江山國色 第三百七十二章 成敗得失第兩百一十二章 反間計第三百一十章 大勢與人謀第六百一十二章 情重第八百五十八章 堅守第三百五十四章 關中精銳第六百八十章 要投降的是你第四百七十六章 乘風破浪第七百零四章 河陽攻防戰中第三百二十七章以夷制夷第六十章 見與不見第四百六十三章深入重山第兩百九十九章 就食於敵第兩百七十六章夜襲第六十七章 亂世人心第五十五章 詩中翹楚第四百零三章 郡試第三百八十七章 楊娥皇的決定第一百五十六章 亂拳打死老師傅第兩百九十九章 就食於敵
第一百七十五章 賠了夫人又折兵第四百八十六章 親征第三白六十九章 民心可用第六百九十三章 殿議第四百五十九章 試探第七百零四章 河陽攻防戰中第一百七十章 爭風吃醋第兩百八十二章 相似的歷史第兩百零三章 將略第兩百一十三章 情報體系第八百一十章 草原分封第七百四十九章 兩京制第兩百零七章 河北之勢第七百五十一章 以本傷人第兩百一十五章 大發橫財第六百二十二章 伏殺第六百二十六章 山東局勢第三百四十九章 太原郡攻略(三)第六百三十章 洛陽十年第七百二十九章 徐州楚歌第六百三十三章 白狼城第五百一十八章 不是隻有你一人第七十章 恰英雄年少第六百九十八章 長槍陣第三百一十五章陳兵於前第三十五章 流賊將至第四百零一章 大義名分第七百零六章 夜襲第一百七十六章 賊勢浩大第四百八十五章 出擊第四百四十六章同盟第一百一十二章 建衙懷荒鎮第一百七十三章 大丈夫不可辱第八百一十一章 李元吉降趙第八百三十四章 伐交爲上第六十八章 玄甲精騎第四百零九章 十里紅妝第七百一十三章 三門峽(第二更)第三百一十八章 不堪一擊第五十九章 我就是王法第兩百章 圍點打援第四百八十六章 親征第六十九章 一箭驚敵第五十九章 我就是王法第六百一十一章 主僕二人第九章 意外收穫第三百六十三章 重地晉陽第十一章 我不是惡人第三百九十六章 恆山之役(第一更)第七百五十二章 唐卒第一百七十二章 五鼎食還是五鼎烹?第五百二十九章 入塞第五百七十六章 老臣蘇威(第二更)第五十四章 盛世當歌舞第九十章 內附第四百三十章 議和?第四百零九章 十里紅妝第八百四十章 先入關中者爲王(第二更)第七百八十三章 抓舌頭第七百八十八章 夜襲成功第四百八十九章 勢不可擋第七百八十八章 夜襲成功第一百八十一章 大房之爭第一百三十七章 走馬上任第七百一十九章 瓜洲之戰第四百三十六章天時人和第一百四十七章 亂命第九十七章 千里赴戎機第兩百七十一章漁翁第一百九十七章 臥榻豈容酣睡第一章 大隋盛世第三百五十章 總領四路第七百八十二章 入山尋敵第八百零五章 玄武門第一百四十九章 竇線娘第五百零一章 紮緊口袋第四百六十二章 六纛雙旌萬鐵衣第兩百三十九章 破城第五百四十一章 帝王雄心第四百零一章 大義名分江山國色 第三百七十二章 成敗得失第兩百一十二章 反間計第三百一十章 大勢與人謀第六百一十二章 情重第八百五十八章 堅守第三百五十四章 關中精銳第六百八十章 要投降的是你第四百七十六章 乘風破浪第七百零四章 河陽攻防戰中第三百二十七章以夷制夷第六十章 見與不見第四百六十三章深入重山第兩百九十九章 就食於敵第兩百七十六章夜襲第六十七章 亂世人心第五十五章 詩中翹楚第四百零三章 郡試第三百八十七章 楊娥皇的決定第一百五十六章 亂拳打死老師傅第兩百九十九章 就食於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