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九十三章 殿議

長安,太極宮。<

殿旁十幾株寒梅,子裡溢着冷香。

殿外侍衛,太監滿滿當當地立在走廊上,大氣都不敢喘。

殿內李淵,李世民父子二人正在坐談。

李世民侃侃道:“三代時善治其國之主,能愛養斯民之君,必立下簡易之法,使爲上者能愛物而養下民,下民勉力以事其上,上足而下不困。所以應當量人力而授之田,量地之產而取,以供給朝廷,量其入而出,以爲朝廷的用度。是三者常相須以濟而不可失。”

李淵聽李世民之言,十分欣慰大笑道:“世民,你能說出一番極有見地的話來,可見爲尚令這一段日子來,真的有下一番苦功夫。”

李世民道:“還是父皇平日教誨,對兒臣多有益處,兒臣今日與衆臣商議隋之亡,實因君不能鑑,臣不能諫。趙國大臣魏徵,有一句話說的極好,兒臣認爲可以引以爲鑑。他言民如水,君如舟,水可載舟,亦可覆舟。兒臣認爲此言,可謂滿朝文武之鑑。”

李淵捏須道:“這句話說得好,古語有云,寧畜盜臣。盜臣kě è 不過一人之害,而國與民爭利,纔是不勝其害。”

“父皇所說真乃至理名言。”

李淵笑了笑道:“你不因魏徵是敵臣,而鄙其言,可見你不已片面取人,這很好。趙國還是有很多能臣的,不僅僅是魏徵,如溫彥博。王珪二者都是可以爲相輔,此外盧承慶。魏徵也是幹才。待朕平了趙國,當取其重用。不可讓賢才埋沒。”

李世民道:“父皇,李重九整治河北這幾年,打壓本地士族,河北士族已是大不如前。依兒臣之見,將來若平定河北,恐怕民心不易歸附。”

李淵道:“這也是朕發愁的,盧赤松,崔民幹回覆說,他們爲了配合我軍伐趙。暗中拉攏河北士族,響應者聊聊無幾,朕看這一次伐趙,不能討伐王世充那般摧枯拉朽,得四方州郡響應了,若是一城一城的打下去,不知要到何年何月。”

李世民道:“父皇,李重九經營河北已久,此人收買人心有一套。要平河北大不易。依兒臣之見,不如斬草除根後,再在田地播種,這樣莊稼將來才能長得好。此乃一勞永逸之策。”

李淵聽了雙目一凝道:“殺伐之事畢竟有傷天和,當年你率軍渡過黃河反擊太原時,破呂崇茂。事後屠了夏縣合城,朝野對此頗爲非議。朕好容易才替你將此事壓下去,費了多大功夫。而今不是夏縣一城。河北有千萬bǎi xìng 難道也要一路屠過去嗎?”

李世民道:“父皇jiāo xùn 的是,是兒臣思慮不周了。”

李淵見李世民如此,有些kuì jiù 上前道:“朕知你是個殺伐果斷之人,大丈夫心狠手辣是不錯,但要注意手段。這一點太子才幹雖不如你,但是他行事不會出大差池。將來可以算是一個不能馬上取天下,但可以馬上治天下的守成之君。”

李世民笑着道:“父皇,兒臣不過一介武夫,而太子之才十倍於兒臣,將來兒臣願輔助太子,成就我大唐萬世基業。”

李淵笑着道:“你們xiōng dì 悌睦,朕就放心了。”

“陛下,太子齊王已到了殿外了。”

李世民聽了道:“父皇,兒臣先行告退。”

李淵點點頭道:“世民,你任尚令後,父皇對你頗有士別三日當刮目相待之感,jì xù 努力,不要令父皇失望。”

“諾。”

說到這裡,李世民走出殿外,穿上鞋履,從內侍手中拿過佩劍,這時候李建成,李元吉二人正一併到了。

xiōng dì 三人在殿前打了照面。

李世民先行避道在一旁行禮道:“世民拜見太子殿下,殿下千歲。”

“免禮。”李建成溫和地言道。

一旁李元吉亦是拜下道:“元吉拜見秦王殿下,殿下千歲。”

李世民笑了笑,三人見禮後。

李建成笑着道:“孤正要入殿與父皇相商伐趙之事,二弟你久與李重九打交道,深明趙國底細,又精通兵略,不如入內給父皇和孤參謀,參謀,有什麼不足也好補上。”

李元吉亦道:“是啊,秦王殿下能征慣戰,破薛舉,王世充,戰功赫赫,一定要給些意見啊。”

李世民言道:“太子殿下,齊王謬讚了,世民當初得勝不過有些運道罷了,更不敢在太子面前說自己精通兵略,此事由父皇和太子殿下裁定即可,世民就不必畫蛇添足了。”

李建成又說了幾句,二人道了幾句家常,當下李世民lí qù 。

李建成,李元吉在殿上目送李世民遠遠按劍而去。李建成道:“你說我們邀他去殿中商議,秦王這是真不肯,還是假不肯。”

李元吉冷笑一聲道:“太子,秦王當然是真不可呢。”

“如何說來?”

李元吉道:“眼下秦王gù yì 抽身事外,不插手這一次討趙之事,jiù shì 有意撇清。萬一我們失利,他就沒有干係,反而可以在一旁指責,再順勢推舟讓父皇重新委任他爲將,奪回軍權。”

李建成點點頭道:“原來是zhè gè 成算。好個秦王,心機竟如此深沉。”

想到這裡李建成重重一拂袖,當下與李元吉二人一併入殿。

李淵一見二人即焦急地問道:“關中軍糧調集如何了?”

李建成道:“父皇已調二分之一了,剩下也在籌了。”

李淵道:“太少了,今春打王世充,國庫已耗過半,今秋伐蕭銑,河間王李孝恭雖和我說軍費錢糧自籌,但仍還是耗了國庫不少,國庫中還有錢糧多少,朕清楚,你們不必報喜不報憂,因此事瞞我。”

李建成李元吉對望了一眼。李建成道:“父皇,是這一次伐趙,我們手頭上的錢糧是不充裕,但兒臣與齊王,早商議好了應對的方略。”

李淵道:“你們有何bàn fǎ 說給朕聽?”

李元吉道:“兒臣和太子商議過了,可將朝廷上一些低微的爵位,賣於民間富戶,一從民間籌集錢糧。”

李淵搖了搖頭道:“此鬻爵之事,不過是杯水車薪。”

ps:又到週一了,向大家求一下贊啊,上個首頁贊榜啊,謝謝大家。未完待續……)( )

第三百零二章 靺鞨勇士第一百三十八章 半渡而擊第兩百六十二章 小樓第八百一十六章 席捲東南(第一更)第四百五十七章 懲治奸商第五十三章 月下名花第五百九十七章 傳檄而定第兩百一十二章 反間計第七百零五章 河陽攻防戰下第兩百二十五章 獨騎第兩百八十章 水利第七百八十四章 風雪渡陰山第六百八十三章 外交恐嚇(第一更)第七百一十四章 江淮軍第六百六十三章 得民心者得天下第六百零二章 半島風雲(第二更)第一百九十五章 一國兩制第八十七章 少女,生意不是這樣做的第兩百六十二章 小樓第一百九十三章 汗國第三百二十六章 江都之變第三十一章 白馬寺前一布衣江山國色 第三百七十章 除夕之日第四百五十一章 各路人馬第四百九十七章 擺了一刀第五十二章 齊王楊暕第六十六章 饑民流民第三百九十九章 仰求俯就(第二更)第五百二十章 永年城降第兩百零一章 尉遲恭出馬第二十九章 瓦崗好漢第兩百二十七章 醫人第七百四十七章 一同前行(第一更)第六百五十章 熊熊的野心第七百八十三章 抓舌頭第六百四十七章 血戰烏骨嶺(第二更)第一百五十八章 懷荒鎮的歡歌第八百五十五章 出乎意料(第二更)第三百四十二章 選拔精銳第五百三十三章 無定河第八百一十五章 李唐內亂第三百四十五章 假道第兩百五十二章 排場第六百零一章 大趙年號(第一更)第兩百一十四章 雪過方晴第七百四十八章 再陰李世民(第二更)第十三章 李家來頭第兩百零六章 籌謀第七百四十八章 再陰李世民(第二更)第六百五十五章 乘風破浪第五百四十一章 帝王雄心第九十章 內附第五百八十一章 洛陽之宴(第二更)第五百五十三章 鄭軍內應第三百一十五章陳兵於前第七百七十二章 故佈疑陣第一百一十七章 胡馬渡陰山第一百八十五章 射人當射馬第四百二十一章 羅成之死第四百七十七章 奪城江山國色 第三百七十章 除夕之日第一百六十一章 說親第六百四十六章 亂棒打出(第一更)第七十八章 伏兵第六百四十一章 過門之事(第二更)第七百六十八章 隨我來(第一更)第八章 羊大爲美第五百八十三章 繡錦(第二更)第九十章 內附第九十六章 汾水投書第七百七十章 皇后和貴妃(第一更)第七百八十九章 已成困獸向大家誠懇致歉第四百九十章 卻月之陣第一百一十三章 十字路口第三百五十八章 雙方的援軍第二章 誤打誤撞第五百六十章節 戎馬倥傯第一百九十三章 汗國第四百四十三章 我很高興第二十三章 自謀生計第八百五十三章 卯時三刻第一百一十五章 懷荒鎮新丁第三百四十六章 兩路並進第八百四十三章 佯裝分兵第七十七章 繳獲第三百六十章 傾國傾城第一百七十四章 奮然一箭第一百四十九章 竇線娘第六百三十二章 直至如今終不疑第五百三十三章 無定河第九十四章 可汗點兵第一百三十二章 士氣第五百七十章 城下之戰(第二更)第六百四十八章 踏破烏桓(第一更)第三百五十六章 大風第一百六十三章 婚事第七百五十六章 掃清側榻(第二更)第五百二十一章 暗棋第三百九十六章 恆山之役(第一更)
第三百零二章 靺鞨勇士第一百三十八章 半渡而擊第兩百六十二章 小樓第八百一十六章 席捲東南(第一更)第四百五十七章 懲治奸商第五十三章 月下名花第五百九十七章 傳檄而定第兩百一十二章 反間計第七百零五章 河陽攻防戰下第兩百二十五章 獨騎第兩百八十章 水利第七百八十四章 風雪渡陰山第六百八十三章 外交恐嚇(第一更)第七百一十四章 江淮軍第六百六十三章 得民心者得天下第六百零二章 半島風雲(第二更)第一百九十五章 一國兩制第八十七章 少女,生意不是這樣做的第兩百六十二章 小樓第一百九十三章 汗國第三百二十六章 江都之變第三十一章 白馬寺前一布衣江山國色 第三百七十章 除夕之日第四百五十一章 各路人馬第四百九十七章 擺了一刀第五十二章 齊王楊暕第六十六章 饑民流民第三百九十九章 仰求俯就(第二更)第五百二十章 永年城降第兩百零一章 尉遲恭出馬第二十九章 瓦崗好漢第兩百二十七章 醫人第七百四十七章 一同前行(第一更)第六百五十章 熊熊的野心第七百八十三章 抓舌頭第六百四十七章 血戰烏骨嶺(第二更)第一百五十八章 懷荒鎮的歡歌第八百五十五章 出乎意料(第二更)第三百四十二章 選拔精銳第五百三十三章 無定河第八百一十五章 李唐內亂第三百四十五章 假道第兩百五十二章 排場第六百零一章 大趙年號(第一更)第兩百一十四章 雪過方晴第七百四十八章 再陰李世民(第二更)第十三章 李家來頭第兩百零六章 籌謀第七百四十八章 再陰李世民(第二更)第六百五十五章 乘風破浪第五百四十一章 帝王雄心第九十章 內附第五百八十一章 洛陽之宴(第二更)第五百五十三章 鄭軍內應第三百一十五章陳兵於前第七百七十二章 故佈疑陣第一百一十七章 胡馬渡陰山第一百八十五章 射人當射馬第四百二十一章 羅成之死第四百七十七章 奪城江山國色 第三百七十章 除夕之日第一百六十一章 說親第六百四十六章 亂棒打出(第一更)第七十八章 伏兵第六百四十一章 過門之事(第二更)第七百六十八章 隨我來(第一更)第八章 羊大爲美第五百八十三章 繡錦(第二更)第九十章 內附第九十六章 汾水投書第七百七十章 皇后和貴妃(第一更)第七百八十九章 已成困獸向大家誠懇致歉第四百九十章 卻月之陣第一百一十三章 十字路口第三百五十八章 雙方的援軍第二章 誤打誤撞第五百六十章節 戎馬倥傯第一百九十三章 汗國第四百四十三章 我很高興第二十三章 自謀生計第八百五十三章 卯時三刻第一百一十五章 懷荒鎮新丁第三百四十六章 兩路並進第八百四十三章 佯裝分兵第七十七章 繳獲第三百六十章 傾國傾城第一百七十四章 奮然一箭第一百四十九章 竇線娘第六百三十二章 直至如今終不疑第五百三十三章 無定河第九十四章 可汗點兵第一百三十二章 士氣第五百七十章 城下之戰(第二更)第六百四十八章 踏破烏桓(第一更)第三百五十六章 大風第一百六十三章 婚事第七百五十六章 掃清側榻(第二更)第五百二十一章 暗棋第三百九十六章 恆山之役(第一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