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九十二章 校閱(第二更)

東都洛陽城。

洛水上行駛來的商船絡繹不絕。

洛水北岸的上林坊,北行兩坊就是洛陽北市,東行兩坊之地就是上東門。上林坊的地段可謂是十分繁華。

可是上林坊住的百姓一直卻不多,原因是洛水時常氾濫,會淹入上林坊內,七八月時常常淪爲澤國,所以坊內達官顯貴都是早搬走了,只是留下一些平民百姓。

在上林坊內,有一座不起眼的府邸,在兩個月前,一塊洛陽鹽政使署牌子掛在大門口的匾額上,倒是成了一座官衙。

坊內百姓本就不多,看了這洛陽鹽政使署,也不以爲然,能將署衙開在上林坊這樣的地方,顯然是不怎麼重要的官衙,否則再怎麼樣也要開在宮城,或者是北市。

這個衙門開設後也十分冷清,似沒有什麼人走動,漸漸的百姓們也就淡忘了這個洛陽鹽政使署的存在。

事實上這洛陽鹽政使署,卻是趙國風聞司設洛陽在據點,六署之一洛陽署的所在,專門負責刺探關中李唐的軍情。

在洛陽署的官衙內,一間滿是擺放着書帛的屋子裡,風聞司別將曹紋正靜靜看着手頭上的卷宗。曹紋原本不過是參軍,當初隨李重九一併至普救寺迎李芷婉後,得到提拔成爲別將,負責風聞司下六署之一的洛陽署。

現在曹別將不時捏一捏額頭,又從桌上拿起一碗清茶喝起,左思右想了一陣。從他手頭上的種種資料來看,唐軍似乎所有異動。

首先是東宮右司御率統軍喬公山,在趙軍風聞司裡,喬公山是趙軍細作迄今爲止,最成功的秘諜,也是細作打入唐軍中級別最高將領,最能接近得知李唐心腹機密的人物。喬公山還深得李唐太子李建成的信任和器重。

從他傳來的情報來看。李唐有意安排一場大的攻勢,並且是由太子李建成領兵的,而不是一貫被視作李淵諸子中最勇猛善戰的李世民。

以曹紋一貫經驗來看,喬公山的消息可信度很高。

第二個就是從懷州唐軍大本營傳來的。趙軍細作收買了唐軍大將李神通之弟襄邑恭王李神符最近迷上的一個妓女歸蝶。

歸蝶向曹紋透露,河內唐軍在不久以後會有一次進攻,進攻的方向不知。

歸蝶並非是專業的細作,而李神符口風也比較緊,所以從具體細節上,無從得知。但正因爲如此,消息可靠度同樣很高,當初歸蝶在以身侍李神符時,又暗中與一個走商的小白臉打得火熱。

這事被風聞司抓住,以此來作爲把柄要挾歸蝶。歸蝶心知以李神符的脾氣。若知道自己腳踏兩條船絕對死定了,而風聞司這邊又開出條件,若是歸蝶從李神符那取得機密情報後,不僅可以幫她在青樓贖身,還能幫她和她的情郎私奔。到趙國境內隨意一處地方改名換姓重新生活。

歸蝶聽後就答允了風聞司,作趙軍的秘諜,並刺探了這個重要消息。

還有第三個,就是趙軍潛伏在長安,傳來這幾個月來長安的糧價走勢來看,長安的糧價正持續走高。這是非常反常的。

雖然因爲趙軍對長安的經濟封鎖,導致長安糧價一直居高不下。但是眼下秋收剛剛結束,糧價按理應該下降纔是,但是糧價不僅僅沒有下降反而走高。這一情況甚至出現在一貫富饒的川蜀。

要知道川蜀可是糧倉,入秋之後,糧價居然不僅不下降,反而稍稍上升。這實在是十分蹊蹺。曹紋綜合此來看,有理由相信這是因爲李唐朝廷在關中,巴蜀大肆囤積糧草緣故。

甚至從榷場馬市來看,突厥人販賣給李唐的戰馬,幾乎是供不應求。連長安市井中一匹普通的馱馬,也賣到兩萬錢一匹,而戰馬一匹三萬錢也是難求。此外生鐵,製作冬衣布帛價格等物也是價格上漲。

糧價,戰馬,生鐵價格走勢,都可以看出各地唐軍似在積極備戰。

從這些種種方面來看,曹紋綜合分析,李唐有可能在籌備一場大規模的戰役,李唐的三大軍系,從李琛,李神通的河東軍,再到關中十二道府軍,還有李孝恭,李靖所率的巴蜀軍皆有參加在內。

戰役發起大概在一個月至三個月之內,這趨勢來看是要與趙軍決戰,一戰而定天下歸屬。

曹紋想到這裡,就將自己的觀點,並附上密報消息,一併寫在一張布帛上。之後將布帛裝入一封有火漆的油筒之內,當下從外叫來人,讓他將此油筒,通過風聞司的渠道,以四百里加急的速度送入幽京報知李重九。

關中長安。

大雪飛揚,在凜冽寒風之中,在長安東門大校場中,關中十二道上番府軍兩萬將士正進行校閱。

武德三年,李淵分長安十二道,以萬年道爲參旗軍,長安道爲鼓旗軍,富平道爲玄戈軍,醴泉道爲井鉞軍,同州道爲羽林軍,華州道爲騎官軍,寧州道爲折威軍,岐州道爲平道軍,豳州道爲招搖軍,西麟州道爲苑遊軍,涇州道爲天紀軍,宜州道爲天節軍。

關中折衝府上下二百五十八所,每軍領十餘折衝府。折衝府的意思,取名於折衝於樽俎之間,意爲不戰而勝。

校場上兩萬府兵,皆是精銳之師,唐府兵揀點,有資財、材力、丁口三項,財均者取強,力均者取富,財力又均,先取多丁,故而選拔出來的府兵都是精銳。

凡入府兵後,即有軍名,三年一揀點,年二十爲兵,六十而免軍役。府兵之中,能騎而射者爲越騎,由越騎校尉領之,其次爲步兵,由步兵校尉領之。其下還有武騎、排鑽手、步射。

現在校場上,唐軍府兵皆持槊幡,刃旗散立。

不久軍號吹響,太子李建成,齊王李元吉帶着一排將領走上點將臺。李建成目光掃過臺階之下,拿起手中令旗,往前方一掃。

校場上角手吹大角一通,校場上兩萬府兵,人騎歸隊,排列成伍。

大角吹第二通,府兵手中槊幡,刃旗,皆是按下。

大角吹第三通,府兵手中槊幡,刃旗重新舉起。

李建成從點將臺上看去,但見兩萬人馬,動作整齊劃一,槊幡刃旗一舉一動間含着風雷之勢,顯然訓練有素。

李建成點點頭了,當下舉起令旗,再向前方左右橫掃。

各折衝府的左右校尉,當下一併擊鼓,各部府兵聞鼓聲,一併合噪前進。這時候,鼓聲一停,右校擊鉦,場上府兵停止前進,並稍稍向後而退。

左校再擊鉦,兩萬府兵再按序稍稍後退,兩校一併擊鉦,兩萬府兵則是退回出發的原處。

這正是聞鼓則進,聞鉦而退。

李建成見兩萬府兵進退如一人,當下十分滿意點了點頭。一旁齊王李元吉和衆將也是一併點頭。

李建成又舉起令旗,這時反覆揮動了三下。

當下校場之中,角手吹大角復鳴一通,兩萬府兵一併將槊幡刃旗卷幡、箭矢攝入囊了,鬆弛角弓、刀刃匣入鞘中。

大角吹第二通,旗槊皆舉,兩萬府兵踏步前進。

大角吹第三通,府兵退回原處,士卒散列。

李建成見此一幕,仰天大笑對十二軍大將言道:“爾等真是爲我大唐操練一支精兵啊。”

衆將一併垂首各自言道:“太子稱讚我等實不敢,這都是末將分內之事。”

李建成滿意地點點頭道:“爾等不必過謙,以後孤和父皇還要多仰仗各位將軍纔是。諸位稍帶,一會孤在軍中設宴款待諸將。”

衆將一併答允,當下退下。

李建成與李元吉二人一併騎馬,返回軍營。

道上大雪簌簌落下,將地上早覆成一片白色,東宮和齊王府的衛士都身着氈帽、氈裝,驅馬緊緊跟在李建成,李元吉身後。

李建成,李元吉二人並騎而行。

李建成問道:“這幾日秦王在做什麼?”

李元吉寒笑道:“都在尚書省嘛,誰叫他是尚書令呢?”

李建成眉頭一皺道:“秦王仍是不死心,孤本以爲他失去軍權後,會灰心喪氣呢。”

李元吉道:“太子殿下,你又不是不瞭解,你這位好兄弟的脾氣,此人心志之堅,無論到了何等境地,都不會放棄的。眼下他在尚書令上,每日入無極宮裡,與父皇商討國事,事事逢迎,後宮裡又有薛婕妤在幫他說話。說實話父皇對他也是改觀不少了。”

李建成道:“父皇不是糊塗人,當初他是如何待三妹的,父皇心底有數。何況只要我們能一直掌握軍權,秦王就沒有翻身的餘地。其他的事由他去鬧吧。”

李元吉道:“太子殿下,死灰能復燃,又何況秦王,按照如此殿下是能一直掌握軍權,但是萬一攻打洛陽不利,那麼父皇就會想起二兄來,若是到時候再啓用二兄,我們之前所作一切不是都沒有用了嗎?”

李建成聽了道:“所以攻打洛陽之事,我們纔不能有失。你一貫很有計謀,說說孤該怎麼辦?”

李元吉嘿嘿笑了兩聲道:“太子殿下,我確實有一條妙計,眼下秦王在軍中失勢,我們可以用錢帛交好,原本親信於他的軍中大將,若是不從於我們的,就排擠,甚至設法除去,這樣就算是將來秦王有機會重掌軍權,也會發現早已是孤掌難鳴了。”

第四十七章 遭人眼紅第三百六十五章 收得人心第七百九十五章 重建秩序第兩百五十八章 幹大事不可惜身第六百五十章 熊熊的野心第四百三十六章天時人和第四百五十章 大將第六百八十一章 爲了自己第七百六十三章 變局(兩更合一更)第七十七章 繳獲第六百五十九章 血債血償(第一更)第七百四十一章 不許和親第一百零九章 一戰成名天下曉第五百三十一章 宋金剛起復第四百七十二章竇建德心意第七百七十章 皇后和貴妃(第一更)第六百一十四章 金春秋的野心第一百八十三章 蠻力攻城第四百零三章 郡試第一百一十一章 跳梁者雖強必戳第四百六十九章 第三名中書侍郎第八百五十七章 勝負一刻第五百九十六章 孟海公第兩百七十八章入城第六百六十一章 火油彈發威(第一更)第三章 臥虎藏龍第五百六十七章 焚城第七百四十四章 當今戰局第兩百六十一章 藏身第兩百四十六章 再會李淵第四百八十四章 上屋抽梯第九十章 內附第六百八十一章 爲了自己第三章 臥虎藏龍第四百八十三章奪郡第三百零六章 三月時節第四百七十五章觀其進退第一百零二章 言辭如刀第三百五十三章 渡河第兩百零四章 莽古歹戰法第兩百五十七章 盧家顧慮第七百五十三章 立信尉第五百四十六章 無恥之徒第五百四十三章 兄妹反目第三百二十六章 江都之變第六百九十八章 長槍陣第一百六十六章 魚與熊掌?第四百八十二章 岳母安危第一百七十五章 賠了夫人又折兵第五百六十一章 身後榮光第三百二十二章 帥旗第三百一十二章 突厥的信心第九十五章 汾陽宮之圍第一百三十四章 上谷通守第兩百九十七章 酒坊私營第四百八十七章 分進合擊第兩百四十一章 蓋牟城下第五百九十五章 回洛陽第四十三章 寺內修行第六十三章 一吐心頭氣第四百五十二章 征服之道第六百二十七章 江山與美人第四百七十三章 虎牢之戰前瞻第四百四十二章 官制第四十章 少林寺總教頭第一百七十五章 賠了夫人又折兵第三百一十六章奚族三部第三百七十九章 天時地利人和第八百五十五章 出乎意料(第二更)第六百一十二章 情重第六百一十八章 官位重於爵位第四百六十一章 不可再忍第六百七十九章 城門血戰第六百三十五章 初出牛犢不怕虎(第二更)第四百四十三章 我很高興第五百五十五章 五牙大艦第八百二十六章 儲位第八百章 李世民的圈套第六十九章 一箭驚敵第七百零五章 河陽攻防戰下江山國色 第三百七十八章 變卦第六百二十二章 伏殺第五章 古武術第一百八十八章 烏侯秦水畔的喧囂第五百五十七章 再會第六百七十七章 青州城下第一百五十六章 亂拳打死老師傅第八百四十五章 掃清障礙第四百三十九章強大的門下省第七百三十章 突圍之戰第八百零一章 清白第七百七十五章 美酒的陷阱第兩百七十七章 破敵第十五章 三石強弓第五百一十三章 隋朝舊吏第六百六十五章 混水摸魚(第二更)第六百一十四章 金春秋的野心第六百四十一章 過門之事(第二更)第二十八章 持刀而行第六百三十七章 以利誘之
第四十七章 遭人眼紅第三百六十五章 收得人心第七百九十五章 重建秩序第兩百五十八章 幹大事不可惜身第六百五十章 熊熊的野心第四百三十六章天時人和第四百五十章 大將第六百八十一章 爲了自己第七百六十三章 變局(兩更合一更)第七十七章 繳獲第六百五十九章 血債血償(第一更)第七百四十一章 不許和親第一百零九章 一戰成名天下曉第五百三十一章 宋金剛起復第四百七十二章竇建德心意第七百七十章 皇后和貴妃(第一更)第六百一十四章 金春秋的野心第一百八十三章 蠻力攻城第四百零三章 郡試第一百一十一章 跳梁者雖強必戳第四百六十九章 第三名中書侍郎第八百五十七章 勝負一刻第五百九十六章 孟海公第兩百七十八章入城第六百六十一章 火油彈發威(第一更)第三章 臥虎藏龍第五百六十七章 焚城第七百四十四章 當今戰局第兩百六十一章 藏身第兩百四十六章 再會李淵第四百八十四章 上屋抽梯第九十章 內附第六百八十一章 爲了自己第三章 臥虎藏龍第四百八十三章奪郡第三百零六章 三月時節第四百七十五章觀其進退第一百零二章 言辭如刀第三百五十三章 渡河第兩百零四章 莽古歹戰法第兩百五十七章 盧家顧慮第七百五十三章 立信尉第五百四十六章 無恥之徒第五百四十三章 兄妹反目第三百二十六章 江都之變第六百九十八章 長槍陣第一百六十六章 魚與熊掌?第四百八十二章 岳母安危第一百七十五章 賠了夫人又折兵第五百六十一章 身後榮光第三百二十二章 帥旗第三百一十二章 突厥的信心第九十五章 汾陽宮之圍第一百三十四章 上谷通守第兩百九十七章 酒坊私營第四百八十七章 分進合擊第兩百四十一章 蓋牟城下第五百九十五章 回洛陽第四十三章 寺內修行第六十三章 一吐心頭氣第四百五十二章 征服之道第六百二十七章 江山與美人第四百七十三章 虎牢之戰前瞻第四百四十二章 官制第四十章 少林寺總教頭第一百七十五章 賠了夫人又折兵第三百一十六章奚族三部第三百七十九章 天時地利人和第八百五十五章 出乎意料(第二更)第六百一十二章 情重第六百一十八章 官位重於爵位第四百六十一章 不可再忍第六百七十九章 城門血戰第六百三十五章 初出牛犢不怕虎(第二更)第四百四十三章 我很高興第五百五十五章 五牙大艦第八百二十六章 儲位第八百章 李世民的圈套第六十九章 一箭驚敵第七百零五章 河陽攻防戰下江山國色 第三百七十八章 變卦第六百二十二章 伏殺第五章 古武術第一百八十八章 烏侯秦水畔的喧囂第五百五十七章 再會第六百七十七章 青州城下第一百五十六章 亂拳打死老師傅第八百四十五章 掃清障礙第四百三十九章強大的門下省第七百三十章 突圍之戰第八百零一章 清白第七百七十五章 美酒的陷阱第兩百七十七章 破敵第十五章 三石強弓第五百一十三章 隋朝舊吏第六百六十五章 混水摸魚(第二更)第六百一十四章 金春秋的野心第六百四十一章 過門之事(第二更)第二十八章 持刀而行第六百三十七章 以利誘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