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七十章 城下之戰(第二更)

春雨已是小了不少,嵩山北麓的山腳,松林密佈,在春雨的澆灌下,一片鬱鬱蔥蔥的景色。扎着綁腿的趙軍士卒正在前行,趙軍隊伍猶如長龍一般,望不見首尾,而李重九按馬持鞭看着遠方的丘陵。

一旁士卒搭蓋了一個臨時的行營,李重九下馬脫掉蓑衣,坐在一張交杌上。士卒們抓着一張羊皮地圖的四角,鋪到李重九面前,地圖上密密麻麻,劃了好幾個箭頭。而一旁薛萬述,張玄素,姬川三名文官也是脫掉蓑衣,匆匆來到行營見過李重九。早有士卒將燉好的薑湯給三人奉上。

“郭士衡的前軍前進到哪裡了?”

“半日前突破鞏縣,在城南與唐軍交戰,唐軍失利後退卻,原鄭軍投降李唐的鞏縣縣令倒戈,鞏縣已是收復,現在鄭軍前鋒正朝偃師前進。”一旁薛萬述向李重九稟告。

“攻下偃師後,就可以抵達洛陽城下了,沒料到鄭軍還有點實力。”姬川笑道。

張玄素沉默了一陣道:“不,我看王玄應,郭士衡危矣纔是。”

“張愛卿,怎麼說?”李重九問道。

張玄素道:“以唐軍的實力怎麼可能被鄭軍擊敗,若是二人敗了,尚好不會大損,若是勝了,必是誘敵之計。”

李重九點點頭,當下衆人商議了一陣,此時在黃河北岸,徐世績,王馬漢的兩萬人馬,勢如破竹。

淮安王李神通一路節節敗退,連續攻下新鄉,獲嘉兩縣。李神通損兵折將,退至河內城與劉德威部會合,才遏制住敗勢。而徐世績的前鋒蘇定方已是率軍,攻至距離河陽不足三十里之處。

一旦攻下河陽,意味着趙軍隨時可渡河,援救洛陽。若是李重九今日仍是被阻在虎牢關前,那麼徐世績的兩萬大軍。卻可以先行一步,不僅可以解救洛陽,而且身在虎牢關的唐軍,還隨時有後路被切斷的危險。

薛萬述道:“唐軍總管黃君漢已敗,李唐在河北只有潞州行軍總管劉德威一支,其主要兵馬都在河內,鎮守河陽的兵馬並不多。徐。王兩位大將軍攻下河陽,絕不成問題,但就是看河陽唐軍能堅守多久。”

李重九用馬鞭指着地圖道:“程名振的水軍和蘇定方精騎,合擊河陽勢在必行,河陽我軍一定要拿在手中,讓徐世績。王馬漢繼續率軍深入,不必理會河內的李神通,劉德威的唐軍,調轉南下,沿河而進攻下河陽三城,就爲大功。”

“諾!”薛萬述當下替李重九起草文書,命人渡河送至徐世績軍中。

處理軍務後。李重九方纔閉目養神一會。

“急報!”

一名騎兵來至行營停下,戰馬身上都是泥濘,對方翻身下馬向李重九道:“陛下,鄭軍前鋒在偃師以東中伏了,唐軍將鄭國太子,郭士衡都圍住了,正被攻打,形勢岌岌可危!”

張玄素一語中的。此事也並非出乎李重九意料。

薛萬述道:“陛下,王玄應雖是咎由自取,但看在盟軍的份上,我們不能坐視,當立即派兵馬救援,否則鄭軍就完了。”

李重九站起身來,負手看着遠處的山巒。卻沒有說話。

姬川也忍不住道:“陛下,救兵如救火,一刻也耽誤不得。”

李重九回過頭來道:“不,我軍按兵不動!”

李重九此言一處。薛萬述,姬川都是大驚,但是張玄素卻是露出略有所思的神情來。

偃師於洛陽以東不過二十里。對於王玄應來說偃師對於鄭軍而言是一個福地,當初他們就是在這裡擊敗了李密了,令李密入主中原的計劃失敗了。但是眼下對於八千鄭軍而言,此卻成了死地。

因爲下雨的緣故,洛水暴漲,河岸邊水流湍急。但見河岸兩側,身着玄甲的李唐騎兵,從密林河谷之中殺出。而鄭軍丟盔棄甲,沿着河岸而逃,李唐的騎兵於馬上不斷張弓搭箭,向鄭軍射去。

唐軍騎兵箭無虛發,鄭軍士卒倉皇奔跑之中,不斷背心中箭撲到在地。待追擊至近前時,唐軍拔出馬刀於馬上劈砍逃亡之中的鄭軍。洛水河岸邊不見洛神,唯有目睹鄭軍士卒不斷被唐軍劈落下水。有的鄭軍眼見唐軍追至,竟不顧濤濤洛水,直接跳入水中逃生,反而被激流捲走。

河岸邊鄭軍死傷,慘不忍睹。李世民悠然看着這一切,擊敗這股鄭軍對於他而言實在太輕而易舉了。

這時大將侯君集策馬而來,將一顆人頭擲於地上道:“此乃是鄭軍大將郭士衡,與我交手不過三合,即被斬了。”

李世民看了一眼地上的首級道:“什麼鄭軍大將,在你面前也不過是插標賣首之輩罷了。”

侯君集得李世民誇讚十分高興,這時另一員唐軍大將程咬金也是策馬而來道:“殿下,其餘鄭軍都向我們投降了,只有太子王玄應,幾名鄭國官吏,還有數百名鄭軍都退在山上了,末將問是不是要活得?”

“那還用說?”侯君集道,“抓拿了王玄應就可以讓他迫王世充獻城投降。”

程咬金道:“好啊,某明白了,待某去拿他。”

“慢着!”李世民喝止了程咬金。

程咬金見李世民阻止他,不由一副火急火燎的神情道:“秦王殿下,等什麼,若是等趙軍援軍來,老程我這煮熟的鴨子就要飛了。”

李世民看了程咬金一眼微微笑着道:“孤就是要等趙軍的援軍!”

侯君集,程咬金二人一愣,隨即恍然。

侯君集道:“秦王要以王玄應作餌,來圍點打援,這實在是妙計啊!”

程咬金將馬槊往地上一頓道:“好啊,這趙軍人馬援軍一到,我老程又可以殺個痛快了。”

李世民道:“不錯,李君羨,柴紹已在洛水岸邊埋伏好了,侯君集你率部迂迴山後,一旦趙軍入了圈套,就扎進口袋,而程知節你率人馬圍困王玄應,待趙軍一到,就佯裝不敵後退,將他們引至口袋裡。”

“諾!”侯君集,程咬金二人一併領命。

事實上李世民暫時從虎牢退兵,一是因爲趙軍水軍已繞過虎牢,隨時可以與徐世績大軍水路會攻河陽,抄襲身在虎牢關唐軍後路。二是因爲李淵聖旨已下,若是不從虎牢關退兵,就是當場抗命,如此就算他打贏了這一戰,也必然與李淵決裂。

所以李世民採用迂迴的手段,故意從虎牢關撤兵,一來麻痹趙軍,以爲李世民放他們西進洛陽,唐軍已有了撤退之意,如此李世民突然殺個回馬槍,擊敗急於入洛陽解圍的趙軍,二來在李淵面前也有了交代,就聲言在偃師的殿後戰中與趙軍交鋒,避免了抗命不尊的下場。

事實上以李世民的堅韌個性,哪裡可能放棄就要得手的勝利,將半年心血拱手讓之。李世民就是將戰場從虎牢關下,遷至偃師。就如同王世充當年在偃師阻擊李密一般,在此預設戰場與李重九決一勝負。

迂迴了一圈,結果沒有變,但是李世民以退爲進,不僅化解了自身各種不利絕境,又爲自己贏得了先機。

現在李世民看着染紅成一片的洛水心道:李重九不要再耍弄那些陰謀詭計了,還是堂堂正正來與孤一戰吧,從雁門關後,孤等這一戰等了十年了。

李世民重重一揮馬鞭,戰馬嘶鳴一聲,奮蹄沒入雨霧之中。李世民當下在偃師城下足足等了一夜。王玄應,杜淹等人被捆在山丘上也是擔驚受怕。

不過近萬精銳唐軍枯等了一夜,卻沒有等來趙軍援軍。清晨洛水河畔溼霧四起,埋伏着唐軍,被奔馬蹄聲驚醒。

一名將領來到李世民面前焦急地道:“殿下,史總管急報!”

唐軍大將史萬寶坐鎮龍門,看守着洛陽南大門。

李世民看了對方一眼道:“孤知道,是否蕭銑出兵襄陽了?”

李世民一旁的長孫無忌道:“這有什麼大驚小怪的,此事早在秦王意料之中,蕭銑此人多謀而無斷,就算出兵,也斷是不敢北上與我在洛陽下決戰的。”

這名將領低下頭道:“回稟秦王確實是蕭銑出兵了,不過史總管要告之並非此事。而是趙軍……趙軍昨日突破了軒轅關!”

此言一出,正在房玄齡,杜如晦手中一停。房玄齡更是失守差點將手中卷宗丟在地上。虎牢關與軒轅關一在嵩山北麓,一在嵩山南麓,如果說虎牢關是西進洛陽的正門,那麼軒轅關就是側門。

趙軍一旦突破軒轅關後,距離洛陽只有二十里。在這裡李唐根本無兵可守,只能坐視趙軍成功抵達洛陽城下。趙軍抵達洛陽城下,也就意味着李世民在偃師堵截與李重九決戰,變得毫無意義。李世民辛苦佈下的洛陽之圍已被破解。

但軒轅關前小道難以行走,不利於大軍出入,而關卡又是易守難攻,李世民之前又令大將盛彥師駐紮在那,可謂是萬無一失。

可是爲什麼李重九可以攻破軒轅關,這除了盛彥師投敵之外,根本沒有第二個可能。

連一貫神色鎮定的,李世民當下起身怒喝:“盛彥師壞孤大事!”(未完待續。如果您喜歡這部作品,歡迎您來起點()投推薦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動力。手機用戶請到m.閱讀。)

第七十一章 比箭第六百六十五章 混水摸魚(第二更)第一百零四章 鐵騎陷陣第一百二十五章 示警第五百一十三章 隋朝舊吏第七百三十九章 六宮之主第一百六十二章 登門第七百一十三章 三門峽(第二更)第六百二十四章 禁運第四百五十四章 預謀第三百三十八章 幽州刺史府江山國色 第三百七十六章 黎陽之雨第六百一十九章 要國王不要郡王第四百二十九章 渡江之談第二章 誤打誤撞第七百零三章 河陽攻防戰上第一百三十一章 養女第兩百一十八章 招賢館第五百零四章 三個條件第六百二十四章 禁運第四百九十九章 連克數郡第二十三章 自謀生計第兩百七十五章 鐵騎威力第六百一十一章 主僕二人第六百一十一章 主僕二人第一百七十一章 宴無好宴第五百八十九章 柳絮第七十八章 伏兵第六章 左右開弓第三百九十一章 黎陽之爭(第一更)第一百五十八章 懷荒鎮的歡歌第五百五十章 聯樑第七百八十六章 斬敵一臂(第一更)第八百五十一章 三原之陣第八百二十七章 室得芸的求見第一百零一章 金戈鐵馬第七百五十六章 掃清側榻(第二更)第四百八十六章 親征第六百五十三章 目標平壤第三百六十二章 北歸之戰第七百五十七章 願得一人心第八章 羊大爲美第四百一十三章 新羅的請求(第二更)第十八章 殺出重圍第兩百四十四章 凱旋而歸第一百八十四章 攻與守第三百八十六章 瓦崗歸心第一百四十六章 賊勢第六百五十章 熊熊的野心第一百三十四章 上谷通守第六百二十一章 徐圓朗的心思第四百四十四章 曲江池畔第八百五十三章 卯時三刻第六百八十七章 幾人稱孤幾人道寡第兩百三十章 河北諸強第五百六十章節 戎馬倥傯第兩百四十八章 分化突厥第七十九章 各懷心思第八百三十章 篡改史書第四十五章 高尚的情操第三百三十三章 收二郡第六百五十九章 血債血償(第一更)第三百四十二章 選拔精銳第七百七十五章 美酒的陷阱第五百八十四章 遇故人第五百七十九章 老油條(第三更)第四百六十八章 契丹人見世面第六百八十章 要投降的是你第兩百章 圍點打援江山國色 第三百八十一章 二雄相會第一百八十六章 追擊第八百二十三章 處罰薛家第一百九十五章 一國兩制第四百一十六章處置第一百九十六章 蹄鐵第兩百一十六章 皆大歡喜第一百九十九章 黑臉大將第七百五十六章 掃清側榻(第二更)第四百二十三章忍了你很久了第八百四十二章 蒲津關之役第九十二章 走私乃暴利第四百六十三章深入重山第四百六十二章 六纛雙旌萬鐵衣第七百六十章 河南道大行臺第五百二十八章 要回恩情第一百四十七章 亂命第五百六十章節 戎馬倥傯第一百五十二章 冶鐵大業第兩百九十九章 就食於敵第八百六十章 大勝第五百四十八章 李世民之過(第二更)第五百四十一章 帝王雄心第八百二十二章 已有決斷第七百二十章 攻陷丹陽第九十九章 英雄與美人第七百一十二章 黎陽的細作(第一更)第三百二十一章 炸營第兩百五十四章 遇故人第六百章 身後功過
第七十一章 比箭第六百六十五章 混水摸魚(第二更)第一百零四章 鐵騎陷陣第一百二十五章 示警第五百一十三章 隋朝舊吏第七百三十九章 六宮之主第一百六十二章 登門第七百一十三章 三門峽(第二更)第六百二十四章 禁運第四百五十四章 預謀第三百三十八章 幽州刺史府江山國色 第三百七十六章 黎陽之雨第六百一十九章 要國王不要郡王第四百二十九章 渡江之談第二章 誤打誤撞第七百零三章 河陽攻防戰上第一百三十一章 養女第兩百一十八章 招賢館第五百零四章 三個條件第六百二十四章 禁運第四百九十九章 連克數郡第二十三章 自謀生計第兩百七十五章 鐵騎威力第六百一十一章 主僕二人第六百一十一章 主僕二人第一百七十一章 宴無好宴第五百八十九章 柳絮第七十八章 伏兵第六章 左右開弓第三百九十一章 黎陽之爭(第一更)第一百五十八章 懷荒鎮的歡歌第五百五十章 聯樑第七百八十六章 斬敵一臂(第一更)第八百五十一章 三原之陣第八百二十七章 室得芸的求見第一百零一章 金戈鐵馬第七百五十六章 掃清側榻(第二更)第四百八十六章 親征第六百五十三章 目標平壤第三百六十二章 北歸之戰第七百五十七章 願得一人心第八章 羊大爲美第四百一十三章 新羅的請求(第二更)第十八章 殺出重圍第兩百四十四章 凱旋而歸第一百八十四章 攻與守第三百八十六章 瓦崗歸心第一百四十六章 賊勢第六百五十章 熊熊的野心第一百三十四章 上谷通守第六百二十一章 徐圓朗的心思第四百四十四章 曲江池畔第八百五十三章 卯時三刻第六百八十七章 幾人稱孤幾人道寡第兩百三十章 河北諸強第五百六十章節 戎馬倥傯第兩百四十八章 分化突厥第七十九章 各懷心思第八百三十章 篡改史書第四十五章 高尚的情操第三百三十三章 收二郡第六百五十九章 血債血償(第一更)第三百四十二章 選拔精銳第七百七十五章 美酒的陷阱第五百八十四章 遇故人第五百七十九章 老油條(第三更)第四百六十八章 契丹人見世面第六百八十章 要投降的是你第兩百章 圍點打援江山國色 第三百八十一章 二雄相會第一百八十六章 追擊第八百二十三章 處罰薛家第一百九十五章 一國兩制第四百一十六章處置第一百九十六章 蹄鐵第兩百一十六章 皆大歡喜第一百九十九章 黑臉大將第七百五十六章 掃清側榻(第二更)第四百二十三章忍了你很久了第八百四十二章 蒲津關之役第九十二章 走私乃暴利第四百六十三章深入重山第四百六十二章 六纛雙旌萬鐵衣第七百六十章 河南道大行臺第五百二十八章 要回恩情第一百四十七章 亂命第五百六十章節 戎馬倥傯第一百五十二章 冶鐵大業第兩百九十九章 就食於敵第八百六十章 大勝第五百四十八章 李世民之過(第二更)第五百四十一章 帝王雄心第八百二十二章 已有決斷第七百二十章 攻陷丹陽第九十九章 英雄與美人第七百一十二章 黎陽的細作(第一更)第三百二十一章 炸營第兩百五十四章 遇故人第六百章 身後功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