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兩百五十二章 排場

薊縣古城,一隊馬幫搖搖晃晃來到這座古城之下。李重九騎着馬,身着皮袍看着城頭上薊縣二字,不由一笑。不見一千三百年後的高樓林立,車水馬龍,這後世兩千多萬人口的天朝的**,按照今天的觀點,也不過是個數萬多人的小縣城罷了。

薊城,古稱爲燕都或燕京,乃是戰國七雄中燕國的古都。後慕容鮮卑曾在此短暫立都,後又遷至龍城。薊城已有兩次爲都的經歷。

數萬口百姓,現在不算什麼,在當時已是一方重鎮了,薊縣之地乃是古幽州之地最大的城池,北方第一重鎮,北地的百姓更習慣將此地稱爲幽州城,而是不是薊城。城北那一片廣廈就是臨朔宮,正是當年楊廣徵遼時大本營的所在。而城南的水道,乃是大運河通濟渠終點所在。

這一趟風塵僕僕,從懷荒鎮出發,經太行八陘中的軍都陘,繞過長城邊關,來到這薊縣。李重九當然不是來懷古思情的。他這一番前往薊縣,可謂打算是先禮後兵,若是能拉攏范陽盧家最好,李重九將來可以重用,若是與范陽盧氏談判失敗,李重九也少不得狠心一把,將之抹去。

反正管你什麼士族寒門,能與我站一邊的就是戰友,不能與我爲黨的就是敵人。

這時天剛矇矇亮,月牙還掛在天邊,無數要入城的百姓,商販都排着隊,排作了一條長龍,耐心的等候在城外。這薊縣乃是邊城,商販,番人最多,很多商販也不需開得證明,就可以直接入城。

城門兵卒檢查十分鬆懈,看了一眼就放之進去。李重九看了一眼身後排作的長龍,若是一一檢查過去,真不知城門要堵得多久。但是越是如此,越可以見的薊縣的繁華。

待到了李重九時,城門兵看李重九,以及一旁帳房先生模樣的溫彥博一眼,似起了疑心,而這時林當鋒上前,說了幾句話。城門兵見了林當鋒,當下露出個欣然笑意,點了點頭示意他們商隊進去。

進入城池,已可見的薊縣之繁華,一路街道走來,所見白米行、屠行、油行、五熟行、果子行、炭行、生鐵行、磨行、絲帛行比比皆是。行人路上接踵摩肩,絲毫沒有受到戰亂的影響。

薊城在不久前遭到王須拔一次圍攻後,再也沒有遭遇戰事,雖是到處義軍起事,但是有了薛世雄,以及范陽盧家的坐鎮,還算在北地,讓百姓們多了一處安身立命的地方。

李重九壓低帽檐行走於城內看着薊縣之繁華暗暗點頭,而這時突然四周一片喧譁。李重九見左右百姓紛紛避道於一旁。李重九暗暗奇怪,只見一路手持長矛穿着土黃sè戰袍的隋軍走了進來,列道於兩旁,將行人分開,開出一條路來。

之後就有十幾名僕役各拿着一盆水,於前面撒道鋪路,再往後就有僕役們在道路兩旁拉起了一層長長的黃幔,將視線隔絕。

李重九笑着對溫彥博,明知故問般的溫道:“哪家大家閨秀,出行能有如此陣仗?”

一旁屠夫模樣的人言道:“這位夥計,第一次來幽州城吧,除了范陽盧家哪裡還有第二家呢?”

溫彥博當下拱手言道:“聽聞盧家有四位千金,各個國sè天香,不知又是哪位出行呢?”

屠夫呵呵一笑,言道:“你倒是問對人了,我家小三在盧府上當差,昨ri告訴我們是大夫人,與二小姐,四小姐一併前往城東藥師寺進香。”

屠夫言罷,一列長長的馬車,從黃土道上碾過,李重九看去只見雖隔着一層黃幔,猶自可以見得車旁丫鬟,皆是綺衣麗服隨車而走,至於粗使婆子,小廝,馬伕更多,而車上簾布皆是挑開,可見看到幾道俏麗的身影,卻看不見對方的容貌。

不能一睹容貌,李重九不由暗道了聲可惜,待轉過頭看着屠殺那滿臉垂涎三尺的模樣,不由搖了搖頭。

屠夫一轉眼看到李重九的神sè,當下笑着言道:“莫笑,莫笑,唉,我們薊縣有句話,此生所遺憾者,未能娶盧家女。”

李重九聞言呵呵笑道:“盧家之女,老兄莫非也有此心?”

屠夫笑了笑言道:“這句話當然不是我說的,而是當年一個致仕宰相說的,但傳了久了,大家都這麼說。”

一旁溫彥博捏須點了點頭,笑着言道:“這話我也聽過。確實是一位魏時宰相言的,說未娶盧家之女,乃是生平所憾。”

屠夫點了點頭,言道:“我說的不錯吧。”

盧家的車駕過後,撤了黃幔,街道上衆人重新恢復行走。李重九繼續行路,溫彥博言道:“民間修婚姻,不計官品而上閥閱,而范陽盧氏恃其族望,恥與諸姓爲婚,士族之人衆所周知。”

一旁林當鋒言道:“不錯,不僅是婚姻,連待人也是三六九等。當年我父親在時,我林家也是幽州有數的大商家,但是到了盧家,連登上正堂的資格也沒有,連僕役都直言說,不能讓俗人污了我家的席子。”

李重九聽了不由訝異,雖說商人的身份本就低賤,但是盧家如此待林家也就太過了吧。

當下林當鋒與李重九開玩笑般,言道:“盧家四大小姐都待字閨中,若是使君要收服范陽盧家,不如擇一爲婚。嗯,還要作妾,到時氣死這般自持家世的士族子弟。”

李重九聽了莞爾一笑,但溫彥博倒是認真地言道:“盧家只在四大族內通婚,就算近年來爲朝廷打壓,聲勢大不如前,也是擇隴西李氏爲姻親。”

“隴西李氏?”李重九不由問道。

溫彥博點點頭言道:“正是,當年盧家家主盧元明與隴西李平交好,兩家關係一直不錯,後隴西李氏得勢,盧家也多爲婚姻。但幾年前,天子斬李渾、李敏一族,隴西李氏受到打擊,盧家也有數名女子遭流放,受到牽連。故而盧家已改與李淵走得很近,即便明知李淵並非隴西李氏正統。”

李重九恍然這又是大隋內部門閥鬥爭,當時有言說李氏當得天下,而當時隴西李氏,乃是關隴第一豪門,楊廣就起了殺心,剪除這一大患。不過李渾、李敏一死,不僅讓關隴士族更加仇視隋煬帝,也讓李淵乘着李渾身死的機會,以本家人的身份大肆籠絡隴西李氏的勢力。

林當鋒是商人對於朝廷這內部鬥爭不甚瞭解,當下言道:“同樣是姓李,爲何隴西李氏可以,太守不可,我看要治盧家,必須先將他們身上這股傲氣剝去了,如此才能收服他們。”

當下衆人無話,到了林當鋒的商行下榻,而李重九,溫彥博更是親自前往盧家的府上。盧府位於薊縣西北側,按照隋唐時城內佈局而論,此乃是尊位。

李重九出了坊門,順着大街右拐,走了小半個時辰這纔到,聽聞盧家府邸本是一處湖泊,後聽聞上文提到的盧明元,因喜歡江南景sè,故而將庭院擴大,在此建府。繞過幾顆合抱粗的大樹後,就遠遠見得高宅大院,盧府在薊縣之內居然佔據了整整兩坊之地。

閥閱所在的烏頭門自不是可以走的,溫彥博自帶着李重九從一旁走側門,來到一處黑漆灰瓦的垂門之前,幾名僕役模樣的人,正守着門。

溫彥博當下讓小廝上前,遞了名刺,對方看了一眼名刺後,臉上立即換上幾分恭敬,當下回身遞給門後坐着的一名管事模樣的人。這名管事將名刺看了一遍後,當下起身來到溫彥博面前一禮,言道:“原來是太原的溫內史。”

溫彥博擺了擺手,言道:“早就不在其位了。敢問大郎君在嗎?”

管事問道:“敢問哪個大郎君?”

溫彥博言道:“當然是子餘賢弟了。”

管家聽了當下恍然言道:“稍候,待我入內稟告。”

之後李重九,溫彥博就在耳房等候,喝了一盅茶後,那名管事畢恭畢敬地稟告言道:“大郎君應酬幾位客人,說今ri無暇一會,他說後ri在明月樓有一宴會,到時請溫兄一併,也算爲閣下接風。”

溫彥博聽此點了點頭,言道:“那好,請回稟大郎君,就說我後ri一定赴宴。”

說罷李重九,溫彥博正要離去,而這名管事立即命人派了一輛馬車送二人返回住所。溫彥博倒是推辭了。

李重九與溫彥博一併返回住所,溫彥博神sè不快,顯然還是在不忿方纔對方拿捏架子甚大。

後ri,李重九與溫彥博二人,還有一衆隨從七八人一併前往明月樓赴宴。

這明月樓乃所在城內最繁華的市坊。李重九來到明月樓前,拴馬石系得是滿滿當當,各sè車蓋的車馬,皆是停於樓下,而不少健奴馬伕們乘着主人不在,都是身處車外,籠着袖子彼此大聲攀談,嘻嘻哈哈。

李重九不由訝然,問道:“這明月樓是何等地方,居然有這麼多人來。”

溫彥博搖了搖頭示意自己不知,這時一輛馬車在旁停下,上面下來一名二世祖模樣的人,嗤笑言道:“名冠東都的曲大家來此獻藝,居然不知,真是一羣沒見過世面的田舍漢!”

第兩百七十三章 跋扈第一百三十一章 養女第八百章 李世民的圈套第三百五十章 總領四路第四十一章 四卷楞伽經第七十一章 比箭第三百三十五章 消弭紛爭第三百五十一章 河東之爭第三百一十三章 全面動員第兩百五十五章 一面第五百二十二章 昨日之事第七百五十三章 立信尉第六百零四章 洛陽登基第三百九十章 殺機第三百九十六章 恆山之役(第一更)第七百一十七章 大丈夫當乘風破浪第一百三十一章 養女第五百零八章 大軍圍城第五百九十一章 見與不見(第二更)第四百零一章 大義名分第三百六十三章 重地晉陽第一百六十章 御夷築城第三白三十二章 薛家出仕第六十一章 遭遇伏殺第十五章 三石強弓第七百六十五章 萬衆一心第兩百一十四章 雪過方晴第一百六十八章 私會第八百三十二章 伐唐決策(第一更)第五百四十八章 李世民之過(第二更)第兩百二十章 反王們的機會第一百八十九章 俟斤之位第四十三章 寺內修行第七百七十七章 草原天變第兩百八十四章 天下之望第三百五十八章 雙方的援軍第四百七十四章 虎將第六百六十六章 降則活,拒則死(第一更)第六百二十三章 李家有子初長成第六百九十一章 暗流(第一更)第三百四十三章 瞞天過海第七百四十七章 一同前行(第一更)第五百六十章節 戎馬倥傯第八百零三章 溫泉宮內的暗鬥第四十五章 高尚的情操第兩百二十五章 獨騎第一百零九章 一戰成名天下曉第六百四十三章 少年雖窮,不可辱其志(第一更)第七百八十九章 已成困獸第二十六章 李芷婉的請求第兩百七十三章 跋扈第三百五十三章 渡河第五百零六章 突厥手段第兩百一十七章 安民養望第八百五十章 背叛第兩百七十二章 涿郡劇變第五十六章 才動京華第四百九十七章 擺了一刀江山國色 第三百七十二章 成敗得失第七百五十九章 四方來投第一百三十六章 教諭第一百五十一章 控制地方第一百一十四章 江山還是美人第五百一十四章 爲官之道第四百二十七章 秘密武器第四百四十七章 撥雲見月第七百四十四章 當今戰局第三百九十八章 自知者明(第一更)第六章 左右開弓江山國色 第三百七十八章 變卦第五百四十九章 情絲第一百三十六章 教諭第一百七十九章 緩稱王第五百五十五章 五牙大艦第一百八十七章 屍山血海第十三章 李家來頭第八百一十二章 李世民的努力江山國色 第三百七十章 除夕之日第八百一十七章 前倨後恭(第二更)第三十二章 天下大勢第三十章 官窯脫身第一百四十三章 守城第三十六章 蛇蠍女人第六百九十三章 殿議第三百一十六章奚族三部第七百九十七章 橫山前線第五十五章 詩中翹楚第八百零六章 李世民兵諫第一百一十三章 十字路口第五百二十三章 江淮梟雄第一百三十五章 韻書第四百三十四章 落幕第五百八十五章 生怕情多累美人第兩百九十一章 挑撥第四百七十章 河北之將第五百五十六章 綁架第五章 古武術第七百四十四章 當今戰局第兩百五十四章 遇故人第四百二十八章火燒易水
第兩百七十三章 跋扈第一百三十一章 養女第八百章 李世民的圈套第三百五十章 總領四路第四十一章 四卷楞伽經第七十一章 比箭第三百三十五章 消弭紛爭第三百五十一章 河東之爭第三百一十三章 全面動員第兩百五十五章 一面第五百二十二章 昨日之事第七百五十三章 立信尉第六百零四章 洛陽登基第三百九十章 殺機第三百九十六章 恆山之役(第一更)第七百一十七章 大丈夫當乘風破浪第一百三十一章 養女第五百零八章 大軍圍城第五百九十一章 見與不見(第二更)第四百零一章 大義名分第三百六十三章 重地晉陽第一百六十章 御夷築城第三白三十二章 薛家出仕第六十一章 遭遇伏殺第十五章 三石強弓第七百六十五章 萬衆一心第兩百一十四章 雪過方晴第一百六十八章 私會第八百三十二章 伐唐決策(第一更)第五百四十八章 李世民之過(第二更)第兩百二十章 反王們的機會第一百八十九章 俟斤之位第四十三章 寺內修行第七百七十七章 草原天變第兩百八十四章 天下之望第三百五十八章 雙方的援軍第四百七十四章 虎將第六百六十六章 降則活,拒則死(第一更)第六百二十三章 李家有子初長成第六百九十一章 暗流(第一更)第三百四十三章 瞞天過海第七百四十七章 一同前行(第一更)第五百六十章節 戎馬倥傯第八百零三章 溫泉宮內的暗鬥第四十五章 高尚的情操第兩百二十五章 獨騎第一百零九章 一戰成名天下曉第六百四十三章 少年雖窮,不可辱其志(第一更)第七百八十九章 已成困獸第二十六章 李芷婉的請求第兩百七十三章 跋扈第三百五十三章 渡河第五百零六章 突厥手段第兩百一十七章 安民養望第八百五十章 背叛第兩百七十二章 涿郡劇變第五十六章 才動京華第四百九十七章 擺了一刀江山國色 第三百七十二章 成敗得失第七百五十九章 四方來投第一百三十六章 教諭第一百五十一章 控制地方第一百一十四章 江山還是美人第五百一十四章 爲官之道第四百二十七章 秘密武器第四百四十七章 撥雲見月第七百四十四章 當今戰局第三百九十八章 自知者明(第一更)第六章 左右開弓江山國色 第三百七十八章 變卦第五百四十九章 情絲第一百三十六章 教諭第一百七十九章 緩稱王第五百五十五章 五牙大艦第一百八十七章 屍山血海第十三章 李家來頭第八百一十二章 李世民的努力江山國色 第三百七十章 除夕之日第八百一十七章 前倨後恭(第二更)第三十二章 天下大勢第三十章 官窯脫身第一百四十三章 守城第三十六章 蛇蠍女人第六百九十三章 殿議第三百一十六章奚族三部第七百九十七章 橫山前線第五十五章 詩中翹楚第八百零六章 李世民兵諫第一百一十三章 十字路口第五百二十三章 江淮梟雄第一百三十五章 韻書第四百三十四章 落幕第五百八十五章 生怕情多累美人第兩百九十一章 挑撥第四百七十章 河北之將第五百五十六章 綁架第五章 古武術第七百四十四章 當今戰局第兩百五十四章 遇故人第四百二十八章火燒易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