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五十章 熊熊的野心

將高句麗人當作肥羊來宰。這可不是說說而已。

高句麗作爲東北亞最強大國,除了軍事勢力外,經濟勢力也是不俗。

在靺鞨,契丹人還在進行原始刀耕火種,打獵牧羊時,高句麗已開始對田地精耕細作,高句麗不僅打造鐵器,冶鐵水平也不錯,農人基本都使用鐵器進行農耕。

雖然低層百姓十分貧苦,平日都有節食的習慣,其國內富豪之家不細作,坐而食者好萬口,由下戶供之。契丹,靺鞨等族自己不懂生產鐵器,高句麗人卻將自己打造的鐵器賣給契丹,靺鞨等族,來換取牛羊。

特別作爲農耕民族,高句麗也有儲蓄穀物的習慣,不僅有國,城有大倉,還家家都自有小倉,名叫桴京。百姓平日互易,交稅以布穀粟絹作爲交易貨幣,歷史上高句麗向倭國進貢時,特進布帛,毛皮,稱之爲皮幣。而如臣服於高句麗,契丹,沮沃,靺鞨等部族,高句麗王都向他們嚴令,要求進貢貊布,牛羊,魚,鹽,穀物。

但就算如此高句麗,也僅僅比契丹,靺鞨經濟好一點,就算進行搶掠,也不一定會有收穫,反而可能賠了路費。但周州卻在奏章裡說,如果去遼東大山裡打轉,肯定是撈不到什麼油水,但是他選擇打擊的,卻是高句麗最富庶的薩水,以及浿水下游平原。薩水是一個大隋人爲之痛心的名字,當年三十萬徵遼大軍就打到這裡,被乙支文德擊敗。

薩水就是今日清川江,薩水下游平原從過去到今天都是高句麗最重要的農業區。周州引一名當初參加過徵遼的來護兒水師一名將領的話在奏摺裡寫到,從薩水往上水師可以溯流直上兩百里。

浿水比起薩水位置更重要。浿水就是今日大同江,這是朝鮮京畿平壤的所在。當初來護兒攻打平壤時,就是渡海後抵達浿水入海口,沿河直上,直接打到平壤城下。

薩水。浿水下游平原都是高句麗重要農業區,比之攻打千里長城防線,去啃這硬骨頭,可謂一個天上一個地上。現在高句麗朝野上下,爲了對抗南部日益強大趙國,高句麗將西部的千里長城防線打造得無比堅固。更勝過當年。

當年於仲文率領的三十萬精銳隋軍府軍在此一路挺進,結果打到薩水前,最終兵敗。戰果還不如來護兒的四萬水軍,要知道來護兒可是直接攻下了平壤,要不是疏忽了一些,沒防備高句麗人的夜襲。徵遼之戰早就成功了。

而對於周洲而言,只有三千水軍,不到三十萬大軍的百分之一,要正面度過遼水襲擾高句麗人就如同蚍蜉撼樹,高句麗絲毫不放在眼底。可是繞海道攻打高句麗卻完全沒有這個擔心,因爲可以直插高句麗的心腹之地。

周州還說計劃可以成功,另外還有一個原因。因爲高句麗歷來不重視水軍,這點遠遠不如半島三國中的新羅,百濟。徵遼時來護兒水軍暢通無阻直入平壤城下,高句麗水軍毛都不知道在那。

當初也就罷了,高句麗人到現在也不長進,僅僅這幾年新羅,趙國海上貿易順暢,高句麗半天也沒想出派水軍抄掠這一點來看,可知高句麗對水軍是如何不重視了。

沒有水軍攔截,對於周州的海盜艦隊來說。渤海就如同自家池子般來去自如,就算打了敗戰,也可以全身而退。周洲寫了一通劫掠高句麗沿海之策的計劃,言此舉不僅可以以戰養戰,還可以破壞高句麗沿海的經濟。

周洲洋洋灑灑寫了一堆。不過李重九看了半天,卻從周州的計劃中,看出另外一個可能。在李重九看來,周州身爲遼東郡郡守,眼光太短淺了,只知道小打小鬧。在李重九看來要搞就要搞得大的。

一個龐大的野心和計劃,在李重九胸中醞釀,那就是以今日趙國的實力,他親自率領全軍出海突襲平壤,又是怎麼一個後果。

這不是不可能,自己的百艘海船戰艦已是成型,具備跨海打擊的實力。最重要是有心算無心啊,當年隋煬帝攻打遼東,搞得浩浩蕩蕩的,連地上的螞蟻都知道隋軍要攻打高句麗了。

而李重九這一次渡海打擊,不走陸路,而走海路,到了突然兵臨城下的一刻,身在平壤的高句麗王室會作何之想?何況李重九比楊廣,還有一個優勢,就是身邊還有新羅這位好盟友的大力支持。

熊熊的野心,在李重九心中燃燒着,冒險,還是太冒險了,跨海遠征變數是在太多,士卒能否服經歷長途海上顛簸,風向氣候海流都是大問題啊。

元軍兩度征討日本,結果都餵了魚蝦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不過好像歷史上,隋唐兩朝就好多了,除了楊堅攻打高句麗時,運氣不好,水軍都載入海底餵了魚蝦外。此後幾度徵遼,大隋水手已是摸清了高

句麗海域上的狀況,再也沒有出過事情。

最重要是李重九手上有一批,經常往返新羅,大趙之間進行海貿的海商。他們對海域的瞭解絕對是沒有問題吧。

李重九眯着眼睛,在大殿上踱步,臉上不時露出沉思的神色。想到這裡李重九再也坐不住了,當下道:“立即傳溫彥博,姬川,張玄素,虞世南,魏徵,王珪連夜入殿來見朕。”

此刻魏府上,魏徵還沒有入睡,在書房批改奏摺,雖說李重九點了他爲尚書左僕射,但是手頭上還有一些事還沒有交割完,所以他還必須作下去。

與李重九着眼大局不同,魏徵這位李重九的管家,着眼的都是日常瑣碎之事。比如一條好似看得無關緊要的,廢除禁食牛肉疏,就在幽京朝野上下掀起了不小的波瀾。

這個事情,要從去年說起。自去年年末處羅可汗率大軍攻打幽京,無功而返後,突厥着實很是消停了一陣。

突厥大趙都是彼此奈何不了誰,所以就只能坐下和平談判。李重九攻下洛陽後,突厥再也沒有對趙國邊境進行過襲擊,兩家和平互市的策略一直奉行的不錯。

特別突厥人今年羊馬豐產,難以消化,這草原上牛羊再多,都碰上寒冬也是沒辦法。所以突厥人這一次驅趕了大量牛羊,南下販賣。

物多了自然價格就賤了,所以兩家今年的秋季互貿達到一個空前的高度。突厥馬,牛都是好東西,趙國上下無論朝廷民間都是急需的。

百姓商人都是聞風而動,甚至連李重九聽聞今年突厥人將牛羊戰馬都賣得這麼便宜,都是吃一驚,與魏徵道突厥人這是怎麼了,以往要買匹馬都給我掖着藏着,這回還主動上門,給我送了這麼多。

有這便宜李重九當然不能不要,他讓林當鋒向突厥人,以朝廷的名義,購買了一萬匹可以用作戰馬的軍馬,還有一千匹上好的種馬,用以配種。當然民間的交易,是國家交易的好幾倍。趙國的畜力大大發展。

在剛剛攻取幽京,魏徵給李重九上奏摺說,趙國堂堂大員,竟連套車的牛都沒有,更不用說馬了。一千戶的村莊甚至連一頭耕牛也沒有。而現在民間耕牛,騾馬,已是大大富足,但對於幽京百姓來說,最大的苦惱,不是買不起,而是養不起,幽京的馬料畜料早已是節節攀升。

但即便如此,幽京的中產之家,今年多可以拿一頭馬和驢子來代步,書生們騎着馬,去幽京郊邊踏青,射柳,賽馬,普通百姓家裡,拿一頭驢子磨谷或者是代步也是不錯。普通農戶家裡,也可以多添一頭耕牛,節約勞力,農忙時可以犁田,收穫時候,也可以用牛車拉上糧食,去十里八鄉外的地方去賣。

由於耕牛充足,牛又不貴,這纔有了一名朝臣要李重九放開不準宰殺牛的禁令,讓坊間市井內的食鋪可以販賣牛肉。

這位朝臣或許自己也沒有想到,自己這一封奏疏到了中書省內後,竟引起幾十名言官與中書,尚書兩省的官吏打了一場嘴仗來。

這一次言官與實權部門,分作兩大陣營,彼此奏章如雪片一般朝中書省遞來。

言官的立場鮮明,就是禁食牛肉是古制,秦法上有言盜馬者死,盜牛者加。言官道當年強國,必須鼓勵耕戰,而牛是耕農之本,國家之強弱,牛馬就是國家的根本,所以反對殺牛。

而實權部門對於言官的長篇大論,卻是冷笑。一名戶部的郎中在上的奏摺裡說,話說得很好聽,沒錯,但是在趙國民間私宰牛的事情,早已是屢見不鮮了。朝廷管也管不住,很多地方部門也是睜只一眼閉一隻眼的,與其放任下去,倒不如立法對宰殺牛的人課稅。

一來不僅可以增加國家收入,二來也可以減少牛被宰殺。

戶部郎中的奏摺上到中書省那隻一天,次日就遭到言官反擊,說你這是空口無憑,趙國什麼時候到處私宰牛了,我怎麼就沒聽說過了。

隨即這名戶部郎中一一將事實列舉,看的衆官吏們是心驚肉跳。

PS:謝謝大家支持,終於上了首頁贊榜,不過位置很危險啊,隨時被人爆炸菊,懇請大家再支持下,

點個贊吧。(未完待續。如果您喜歡這部作品,歡迎您來起點()投推薦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動力。手機用戶請到m.閱讀。)

第四百五十一章 各路人馬第四百六十四章 烏桓山第五百四十五章第兩百一十六章 皆大歡喜第兩百四十六章 再會李淵第四百七十八章巷戰第兩百七十六章夜襲第六百五十六章 平壤烽火第八百四十八章 長安城下(第一更)第兩百五十六章 待客向大家誠懇致歉第四百四十四章 曲江池畔第四百四十八章 不知好歹第二十一章 千杯不醉第兩百二十二章 林間搏虎第四百一十三章 新羅的請求(第二更)第八百一十八章 翦滅羣雄(第一更)第五百五十四章 趙軍出陣第五百三十八章 勸進第三百零二章 靺鞨勇士第三百五十五章 抉擇第七百九十三章 反攻第四百一十一章 要買你的帳嗎?第三百九十九章 仰求俯就(第二更)第一百零七章 千軍辟易第兩百三十八章 攀城江山國色 第三百七十八章 變卦第四百五十六章 暫避第四百五十六章 暫避第五百二十五章 士商之爭第三百九十九章 仰求俯就(第二更)第六十五章 摘星奪月第四百四十八章 不知好歹第六百四十八章 踏破烏桓(第一更)第四百八十五章 出擊第八百四十六章 三條方案第四百七十二章竇建德心意江山國色 第三百七十七章 李世民之邀第三百八十六章 瓦崗歸心第三十四章 少林寺的真相第三百零二章 靺鞨勇士第兩百九十八章 花郎道第五百三十三章 無定河第三百八十六章 瓦崗歸心第七百八十六章 斬敵一臂(第一更)第四百六十五章 踏破烏桓山第八百二十八章 何爲漢統第一百零一章 金戈鐵馬第兩百七十五章 鐵騎威力第六百五十四章 隋軍戰俘第七百三十四章 江淮名將第一百四十八章 微服下鄉第三百九十七章 三路齊勝(第二更)第三百二十二章 帥旗第八十八章 長弓在手第一百八十六章 追擊第四百零四章 得魚之時(第一更)第兩百二十六章 馬上比箭第兩百三十九章 破城第四百三十八章三代之治第八百一十一章 李元吉降趙第四百六十章 震懾第一百五十四章 塞外胡騎第七百四十三章 人心向背第五百二十七章 中二少年第七百八十五章 生還希望第一百五十三章 鑄鐵第七十八章 伏兵第四百八十章河北形勝(第二更)第兩百零五章 暗流第三百一十八章 不堪一擊第七百八十五章 生還希望第一百零一章 金戈鐵馬第五十章 大打出手第四百九十九章 連克數郡第三百一十一章彼此傾軋第四百九十五章 錯綜複雜第兩百六十四章 昌平失陷第五百二十七章 中二少年第四十五章 高尚的情操第八百零八章 皇權第一百三十六章 教諭第兩百二十三章 說客第一百六十五章 他日得志第九十五章 汾陽宮之圍第八十章 事後報酬第兩百八十八章 能吏第八百四十六章 三條方案第三百四十八章 太原郡攻略(二)第七八三十五章 安定江淮第兩百二十二章 林間搏虎第六十章 見與不見第四百六十四章 烏桓山第七十八章 伏兵第六百七十八章 入城勸降第六百八十章 要投降的是你第四百三十五章 謀人謀己第七百七十一章 心服口服(第二更)第八百六十一章 一統天下(大結局上)第十四章 小名芷婉
第四百五十一章 各路人馬第四百六十四章 烏桓山第五百四十五章第兩百一十六章 皆大歡喜第兩百四十六章 再會李淵第四百七十八章巷戰第兩百七十六章夜襲第六百五十六章 平壤烽火第八百四十八章 長安城下(第一更)第兩百五十六章 待客向大家誠懇致歉第四百四十四章 曲江池畔第四百四十八章 不知好歹第二十一章 千杯不醉第兩百二十二章 林間搏虎第四百一十三章 新羅的請求(第二更)第八百一十八章 翦滅羣雄(第一更)第五百五十四章 趙軍出陣第五百三十八章 勸進第三百零二章 靺鞨勇士第三百五十五章 抉擇第七百九十三章 反攻第四百一十一章 要買你的帳嗎?第三百九十九章 仰求俯就(第二更)第一百零七章 千軍辟易第兩百三十八章 攀城江山國色 第三百七十八章 變卦第四百五十六章 暫避第四百五十六章 暫避第五百二十五章 士商之爭第三百九十九章 仰求俯就(第二更)第六十五章 摘星奪月第四百四十八章 不知好歹第六百四十八章 踏破烏桓(第一更)第四百八十五章 出擊第八百四十六章 三條方案第四百七十二章竇建德心意江山國色 第三百七十七章 李世民之邀第三百八十六章 瓦崗歸心第三十四章 少林寺的真相第三百零二章 靺鞨勇士第兩百九十八章 花郎道第五百三十三章 無定河第三百八十六章 瓦崗歸心第七百八十六章 斬敵一臂(第一更)第四百六十五章 踏破烏桓山第八百二十八章 何爲漢統第一百零一章 金戈鐵馬第兩百七十五章 鐵騎威力第六百五十四章 隋軍戰俘第七百三十四章 江淮名將第一百四十八章 微服下鄉第三百九十七章 三路齊勝(第二更)第三百二十二章 帥旗第八十八章 長弓在手第一百八十六章 追擊第四百零四章 得魚之時(第一更)第兩百二十六章 馬上比箭第兩百三十九章 破城第四百三十八章三代之治第八百一十一章 李元吉降趙第四百六十章 震懾第一百五十四章 塞外胡騎第七百四十三章 人心向背第五百二十七章 中二少年第七百八十五章 生還希望第一百五十三章 鑄鐵第七十八章 伏兵第四百八十章河北形勝(第二更)第兩百零五章 暗流第三百一十八章 不堪一擊第七百八十五章 生還希望第一百零一章 金戈鐵馬第五十章 大打出手第四百九十九章 連克數郡第三百一十一章彼此傾軋第四百九十五章 錯綜複雜第兩百六十四章 昌平失陷第五百二十七章 中二少年第四十五章 高尚的情操第八百零八章 皇權第一百三十六章 教諭第兩百二十三章 說客第一百六十五章 他日得志第九十五章 汾陽宮之圍第八十章 事後報酬第兩百八十八章 能吏第八百四十六章 三條方案第三百四十八章 太原郡攻略(二)第七八三十五章 安定江淮第兩百二十二章 林間搏虎第六十章 見與不見第四百六十四章 烏桓山第七十八章 伏兵第六百七十八章 入城勸降第六百八十章 要投降的是你第四百三十五章 謀人謀己第七百七十一章 心服口服(第二更)第八百六十一章 一統天下(大結局上)第十四章 小名芷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