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二十六章 長公主

突利見郭孝恪沒有反應,心底一陣波動。 別人不知道具體情況,但是突利自己實際上已是將所有家當,都壓在這一次豪賭上了。 要知道突厥可汗的繼承一直十分混亂,第三任可汗木杆可汗起,時而父死子繼,時而兄終而弟,只要是阿史那一族的血統,只要你實力夠強夠硬都有資格繼承可汗之位。

雖說沒有一個具體的章法,但突厥還是有一套約定俗成的規矩,諸如他們採用分封之制,將下一任繼承人一般封在東面,相當於中原王朝的儲君。 當初始畢可汗是以突利年幼,故而讓他弟弟處羅來輔助突利,待處羅故去後,再將可汗之位傳給突利的。所以始畢可汗臨終前將自己長子立爲小可汗。

但是到了現在處羅的弟弟,突利的叔叔莫賀咄設,阿史那咄苾卻不同意,他希望能繼承突厥汗位,再從手中過渡一下再交給突利。 而現在長大成人,羽翼已豐的突利哪裡願意。 阿史那咄苾聯合了突利的親弟弟結社率到自己一方的陣營中,加上處羅可汗在自己的弟弟和侄兒之間,是傾向自己的弟弟的。有了處羅的指定,大部分突厥頭人都是支持突利的叔叔。 不過突利也不是沒有準備,處羅兩個兒子中,鬱射設雖是支持自己父親處羅可汗的決定,但是小兒子阿史那杜爾則已經是秘密表態支持自己。 另外另一位突厥貴人阿史那思摩也是表態支持自己,這位阿史那思摩,因爲母親是粟特人,有着一雙火紅色的雙瞳,而並非是突厥阿史那一族特有的琉璃色雙瞳。

阿史那思摩也因此一直受到突厥貴族的排斥。突利則是乘機結好於他。將他綁在自己的戰車上。

不過突利也知道自己的勢力,比支持自己叔叔一方的勢力,要遜色許多,所以他這才找上了趙國,讓李重九來支持自己。

對於突利來說。李重九曾射傷自己的父親始畢可汗。但對於突利來說,只要能達成目的,這不算什麼。

可以說李重九對他的支持。事關成敗,如果趙國不支持他,他就只能向處羅低頭。如果趙國支持他,他就可以藉助趙軍在塞外的五六萬人馬,擊敗處羅。掃清突厥內部反對自己的勢力,待自己突厥可汗之位坐穩後,那麼到時候就是自己與趙人翻臉,向李重九報父仇的時候。

突利從來不認爲自己這麼做有什麼不對,作爲突厥可汗與漢人之間是很難就有和平的,就算李重九幫助過自己也是一樣。對於漢人來說,他們應該也明白突厥是不可征服的。就連漢人最強大的皇帝漢武帝。也沒有徹底征服匈奴人。李重九應該是有這個自知之明。

但是幫助自己卻可以幫助漢人換得十年太平日子,這對於漢人來說也就足夠了。

‘郭都護,我都已經拿出我們最大的誠意來了,那現在你意下如何?‘

突利目光牢牢地盯着郭孝恪。

郭孝恪仍是不緊不慢,他看向突利道:‘尊貴的突利可汗。在我回答前,先請讓我問你一個問題。‘

‘請說!‘ 突利雙眼一眯。

郭孝恪言道:‘敢問可汗,就算我大趙支持你奪取可汗之位,有多大把握能夠成功?‘

這麼多部下聽着,突利當堂放話道:‘只要貴國陛下可以點頭,以大趙的雄師,草原上的騎兵,此事我有五成的把握。若是不行,退一步,他們也征服不了我突利,因爲我有草原上最勇猛最忠誠的戰士。‘

聽突利這麼說,一旁突厥將領都是高聲長呼,以表達對突利的忠誠。

郭孝恪笑了笑開口道:‘可汗說五成,也就是說失敗的機會也有五成。何況就算能勝,以在下之見,兩邊相戰,生靈塗炭,塞外百姓流離失所,也不是我們陛下願意看見的。‘

突利聽了微微冷笑,什麼時候李重九也關心起他們的死活來了。

突利問道:‘那麼貴國陛下的意思是什麼?‘

郭孝恪道:‘草原上的安定,是我大趙之所願,陛下之前託我來這裡,是希望草原上兩方勢力能夠保持克制,讓這場紛爭消弭於無形,這樣纔是最爲合乎我們趙國的利益。‘

郭孝恪這番話確實是李重九的原話。

郭孝恪道:‘吾國皇帝的意思,突利可汗不如效仿當年的室點密可汗之事,擁兵自重,行不拜不朝之實,按兵割據,自立一方,如此吾大趙將全力與處羅一方周旋,保持可汗你的獨立之勢。‘

突利聽了一愣,但仔細一想差一點破口大罵,這不是讓突利與處羅翻臉,在東西突厥已經對立的基礎上,再割據掉一塊嗎?

突利剛要發作,不過轉過頭卻見自己的部下,卻是沒有一個反對。

突利頓時捕捉到部下的心思,他們不反對就是默認了。是啊,與其冒着不到一半成功的風險,去爭奪可汗之位,倒不如退一步。

他們當初支持自己,也只是因爲處羅的稅賦實在太重,所以纔要翻臉。至於支持自己當可汗,他們心底並非那麼堅定。

所以突利明明把握住了李重九那分化突厥的險惡心思,但是他卻沒有辦法說服部下支持自己。如果自己不答應趙國的條件,那麼自己唯一的選擇就是向處羅稱臣。

突利權衡再三,他也是個果斷的人,將牙一咬道:‘好,既然趙國皇帝這麼說了,我也沒有意見,只是我有一個條件,爲了保障兩國同盟,我希望趙國公主能夠嫁給我的長子。‘

郭孝恪聽了目光一凜道:‘不知突利可汗說得是哪一位公主?‘

突利哈哈一笑道:‘郭都護莫非是明知故問嗎?趙國皇后生得公主纔不過兩三歲,我指得當然不是她,我指的是趙國的長公主,這個條件不過分吧。‘

好一個突利,果真不是省油的燈。郭孝恪當然知道突利要的是李重九的義女平平。

郭孝恪當下道:‘可汗,長公主似早有了婚約。‘

突利道:‘有沒有婚約我不管,我們突厥人不似你們漢人般介意這個。若是公主嫁給我的長子,那麼我會依照承諾讓我其他三個兒子,都到幽京。三個換一個,貴國陛下這買賣一點也不虧啊。‘(未完待續。)

第六十五章 摘星奪月第三百三十九章 開府建牙第兩百九十三章 碾壓戰第三百零五章 涿郡二三事第兩百八十六章 四方震動第二十六章 李芷婉的請求第五十四章 盛世當歌舞第兩百七十四章 幽州鐵騎第三百零三章 發財方可立品第四百七十六章 乘風破浪第三百四十九章 太原郡攻略(三)第五百九十一章 見與不見(第二更)第四百四十五章 兄弟不睦第四十章 少林寺總教頭第五百六十九章 蕭銑出兵(第一更)第三百六十五章 收得人心第兩百八十一章 水軍第兩百九十章 李家有喜第七百三十二章 水淹(第二更)第一百八十八章 烏侯秦水畔的喧囂第七百八十一章 白道第四百九十九章 連克數郡第兩百二十七章 醫人第四百六十六章 有喜第八百四十七章 水落石出第一百三十八章 半渡而擊第八百三十三章 大局(第二更)第兩百四十一章 蓋牟城下第五百四十九章 情絲第一百三十一章 養女第七百一十六章 敵將降伏第六百一十三章 爲了陛下第五百九十二章 竹林(第一更)第八十六章 挺進草原第四百九十八章 高陽之戰第一百四十九章 竇線娘第五十七章 翻臉如翻書第三百六十二章 北歸之戰第三十一章 白馬寺前一布衣第兩百七十四章 幽州鐵騎第八百一十二章 李世民的努力第六百八十六章 布衣之怒第四百六十二章 六纛雙旌萬鐵衣第一章 大隋盛世第七百三十八章 蕭銑歸趙第七百三十六章 李唐民債第二十八章 持刀而行第七百二十三章 黃河之戰第兩百九十八章 花郎道第五十五章 詩中翹楚第四百六十五章 踏破烏桓山第一百八十八章 烏侯秦水畔的喧囂第兩百八十七章 名臣相助第七百二十七章 江淮軍火拼第五百六十六章 聖旨第八百一十一章 李元吉降趙第四十七章 遭人眼紅第七百一十六章 敵將降伏第六百一十五章 塞內塞外第六百一十八章 官位重於爵位第四百六十五章 踏破烏桓山第兩百三十五章 兵指遼西第四百七十章 河北之將第六百零三章 趙國盟友第六百五十三章 目標平壤第一百三十九章 上谷成家江山國色 第三百七十三章 故人重逢第五百九十二章 竹林(第一更)第一百一十章 直上青雲第四百四十三章 我很高興第七百七十一章 心服口服(第二更)第八百零六章 李世民兵諫第五十四章 盛世當歌舞第五百一十七章 滅國第兩百七十章盧家條件第六百四十九章 海上霸權(第二更)第八十八章 長弓在手第七百六十章 河南道大行臺發個單章,和大家說說心底話第七十章 恰英雄年少第一百四十八章 微服下鄉第三百一十五章陳兵於前第六百六十四章 高建武的打算(第一更)第七百二十九章 徐州楚歌第六百五十六章 平壤烽火第四十三章 寺內修行第七百三十二章 水淹(第二更)第四十六章 帝都洛陽第七百零三章 河陽攻防戰上第七十九章 各懷心思江山國色 第三百七十章 除夕之日第四百五十八章 以戰迫和第四百三十六章天時人和第八百四十章 先入關中者爲王(第二更)第一百零一章 金戈鐵馬第六百七十九章 城門血戰第八百二十一章 伐唐之議第八百三十三章 大局(第二更)第七百四十一章 不許和親第兩百七十九章驗庫
第六十五章 摘星奪月第三百三十九章 開府建牙第兩百九十三章 碾壓戰第三百零五章 涿郡二三事第兩百八十六章 四方震動第二十六章 李芷婉的請求第五十四章 盛世當歌舞第兩百七十四章 幽州鐵騎第三百零三章 發財方可立品第四百七十六章 乘風破浪第三百四十九章 太原郡攻略(三)第五百九十一章 見與不見(第二更)第四百四十五章 兄弟不睦第四十章 少林寺總教頭第五百六十九章 蕭銑出兵(第一更)第三百六十五章 收得人心第兩百八十一章 水軍第兩百九十章 李家有喜第七百三十二章 水淹(第二更)第一百八十八章 烏侯秦水畔的喧囂第七百八十一章 白道第四百九十九章 連克數郡第兩百二十七章 醫人第四百六十六章 有喜第八百四十七章 水落石出第一百三十八章 半渡而擊第八百三十三章 大局(第二更)第兩百四十一章 蓋牟城下第五百四十九章 情絲第一百三十一章 養女第七百一十六章 敵將降伏第六百一十三章 爲了陛下第五百九十二章 竹林(第一更)第八十六章 挺進草原第四百九十八章 高陽之戰第一百四十九章 竇線娘第五十七章 翻臉如翻書第三百六十二章 北歸之戰第三十一章 白馬寺前一布衣第兩百七十四章 幽州鐵騎第八百一十二章 李世民的努力第六百八十六章 布衣之怒第四百六十二章 六纛雙旌萬鐵衣第一章 大隋盛世第七百三十八章 蕭銑歸趙第七百三十六章 李唐民債第二十八章 持刀而行第七百二十三章 黃河之戰第兩百九十八章 花郎道第五十五章 詩中翹楚第四百六十五章 踏破烏桓山第一百八十八章 烏侯秦水畔的喧囂第兩百八十七章 名臣相助第七百二十七章 江淮軍火拼第五百六十六章 聖旨第八百一十一章 李元吉降趙第四十七章 遭人眼紅第七百一十六章 敵將降伏第六百一十五章 塞內塞外第六百一十八章 官位重於爵位第四百六十五章 踏破烏桓山第兩百三十五章 兵指遼西第四百七十章 河北之將第六百零三章 趙國盟友第六百五十三章 目標平壤第一百三十九章 上谷成家江山國色 第三百七十三章 故人重逢第五百九十二章 竹林(第一更)第一百一十章 直上青雲第四百四十三章 我很高興第七百七十一章 心服口服(第二更)第八百零六章 李世民兵諫第五十四章 盛世當歌舞第五百一十七章 滅國第兩百七十章盧家條件第六百四十九章 海上霸權(第二更)第八十八章 長弓在手第七百六十章 河南道大行臺發個單章,和大家說說心底話第七十章 恰英雄年少第一百四十八章 微服下鄉第三百一十五章陳兵於前第六百六十四章 高建武的打算(第一更)第七百二十九章 徐州楚歌第六百五十六章 平壤烽火第四十三章 寺內修行第七百三十二章 水淹(第二更)第四十六章 帝都洛陽第七百零三章 河陽攻防戰上第七十九章 各懷心思江山國色 第三百七十章 除夕之日第四百五十八章 以戰迫和第四百三十六章天時人和第八百四十章 先入關中者爲王(第二更)第一百零一章 金戈鐵馬第六百七十九章 城門血戰第八百二十一章 伐唐之議第八百三十三章 大局(第二更)第七百四十一章 不許和親第兩百七十九章驗庫